绿色金融研究与发展现状_第1页
绿色金融研究与发展现状_第2页
绿色金融研究与发展现状_第3页
绿色金融研究与发展现状_第4页
绿色金融研究与发展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绿色金融研究与发展现状 提要 当前,环境问题日益受到 人们的关注,绿色金融的研究和发展也 逐渐得到重视。本文首先简要梳理国内 外学者以往对绿色金融的研究,接着介 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阐述我国绿 色金融政策体系及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 务践行状况。 中国论文网 /2/view-13015440.htm 关键词:绿色金融;研究现状; 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 A 收录日期:2017 年 11 月 17 日 近年来,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 出,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比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往更加重视环境保护。2016 年中国环 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令人担忧:全 国 338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54 个城 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 75.1%。474 个城市(区、县)开展了降水监测,酸 雨城市比例为 19.8%,酸雨频率平均为 12.7%。 6,124 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 水质为较差级和极差级的监测点分别占 45.4%和 14.7%。中国严峻的环境问题 促使中国的经济只能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坚 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 为基本途径” 。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 会报告指出:“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 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 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 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 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做 出新贡献。 ”2016 年 8 月,中央全面深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则明确指出: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 色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创新性 金融制度安排,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绿色 产业,同时抑制污染性投资。 一、绿色金融研究现状 绿色金融主要通过使用金融手段 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 和谐统一。1980 年美国超级基金法案 中最早提出“ 绿色金融” 的概念。美国超 级基金主要用于危险物品存储场地的治 理,处理危险物品的泄漏等意外情况。 超级基金法案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严格 防范危险物品泄漏所带来的信贷风险。 国内外分别有一些组织和学者对绿色金 融的概念做出定义。其中较为广泛认可 的是 2000 年美国传统词典对“绿色 金融”概念所作的解释。 美国传统词典 指出绿色金融是一种金融运营战略,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行等金融机构通过金融业务,实现经济 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以及 金融可持续发展。Salazar(1998)提出, 绿色金融使得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是 金融产业的创新之举。Cowan(1999) 认为,绿色金融是金融与可持续发展有 机结合的产物。国内学者马骏(2015) 提出:“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贷款、 私募投资、债券和股票发行、保险、排 放权交易等金融服务将社会资金引入环 保、节能、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绿色 产业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安排和相关基 础设施建设。 ” 国内学者近年来对绿色金融也展 开相关研究。一些学者探讨了国际上的 一些经验做法。郭沛源和蔡英萃 (2015)介绍了绿色金融的起源和发展 以及绿色金融产品和核算体系等问题。 侯亚景和罗玉辉(2016)探讨了中国存 在的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又借鉴 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实践经验,为我 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建议。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先玲和张庆波(2017)阐述了美国、德 国、日本等几个发达国家包括G 色信 贷、绿色证券、政府参与等在内的绿色 金融体系的组成及绿色金融实践。宋晓 玲(2013)介绍了国际机构环境保护政 策及其共性特征、西方银行业绿色金融 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代玉簪和郭红 玉(2015)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绿色金 融理念与政策、业务创新、绿色金融管 理等方面作了介绍,并指出对中国商业 银行践行绿色金融的启示和建议。一些 学者对国内绿色金融实践与经济可持续 发展之间的关系做了相关研究(郑德凤 等,2015;王修华和刘娜,2016) 。也 有一些学者探讨了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所 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汤伯虹, 2009;董昕,2015) 。 通过梳理上述各位学者的研究可 以发现,对绿色金融的概念主要是围绕 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而展开,对于中 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国际经验的介绍 仍然不够深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二、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中国绿色金融实践起步较晚,主 要涉及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 三类业务领域,其中又以前二者为主 (李勋,2009) 。2005 年, 京都议定书 生效,我国从 2012 年起须参与清洁发 展机制(CDM)项目的开发。为践行绿 色金融,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政 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就中国绿色信贷相关政策方面, 中国政府部门共制定了以下政策:关 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 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4 年 4 月,发改委、人民银行、银 监会) 、 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 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7 年 6 月,人民银行) 、 关于落实环保政策 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 (2007 年 7 月,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 、 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 (2007 年 11 月,银监会) 、 关于全面落实绿 色信贷政策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工作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通知 (2009 年 6 月,环保部、人民银 行) 、 关于进一步做好支持节能减排和 淘汰落后产能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 (2010 年 5 月,人民银行、银监会) 、 绿色信贷指引的通知 (2012 年 2 月, 银监会) 、 能效信贷指引 (2015 年 1 月,银监会) 、 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 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 (2015 年 7 月发改委) 、 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 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 (2016 年 8 月, 人民银行、银监会) 。 就中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方面, 中国政府部门发布的政策如下:关于 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6 年 7 月,国务院) 、 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 险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7 年 12 月,环 保总局、保监会) 、 关于开展环境污染 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3 年 1 月,环保部、保监会) 、 国 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 干意见 (2014 年 8 月,国务院) 。 就中国绿色证券方面,中国政府部门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了如下规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 办法 (2007 年 1 月,证监会) 、 关于 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 IPO 申请申报 文件的通知 (2008 年 1 月,证监会) 、 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 暨发布的通知 (2008 年 5 月,上海证 券交易所) 、 关于改革调整上市环保核 查工作制度的通知 (2014 年 10 月,环 保部) 。 从以上可以看出,绿色金融政策 体系起步虽晚但现在正在逐步完善。各 个金融机构也在政策指导下开展绿色金 融业务。2006 年,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 公司(IFC)签署了 能源效率融资项 目合作协议 ,兴业银行成为中国第一 家家推出节能减排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 在此基础上,兴业银行在绿色金融实践 中不断创新。2008 年国内首用赤道原则, 2009 年成立中国首家绿色金融机构, 2010 年向个人消费者发行低碳信用卡, 2011 年又推出一系列绿色贷款产品(刘 玮,2016)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其他大型银行也相继开展了绿色 信贷业务。2009 年浦发银行与天津中新 生态城投资公司合作建立生态城绿色产 业协会,促进了该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发 展。建设银行建立了相对健全的绿色信 贷政策措施,积极扶持节能减排项目, 有意识地限制高投入、高能耗产业发展, 进一步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2008 年起, 交通银行对其授信客户和项目实施标识 管理,对环保不合格的风险企业进行清 退和禁入管理。 总体来说,中国的绿色金融体系 已经初步建立,一些金融机构也在国家 的积极倡导下践行绿色金融业务。 三、结语 绿色金融的研究虽然是从西方国 家开始的,但是目前在中国已经有较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