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自然光的公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9-1)毕业论文_第1页
基于全自然光的公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9-1)毕业论文_第2页
基于全自然光的公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9-1)毕业论文_第3页
基于全自然光的公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9-1)毕业论文_第4页
基于全自然光的公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9-1)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自然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它具有储量无限性,存在普遍性, 使用清洁性的特点。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既节约大量传统照明用电, 又保护了环 境, 已经成为现在绿色照明的一种重要能源。光导照明系统( Day lighting system ), 是继光热、光电模式后诞生的利用太阳能的新方式。 公路隧道具有缩短公路里程、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节省用地等优越性。随着 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隧道照明设施的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大,隧道照明能耗及安 全问题日渐突出。针对目前我国中短距公路隧道存在的高耗能及不安全等照明缺 点,本文设计了基于全自然光的公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根据隧道照明规范,将 全自然光与 LED 节能灯结合,通过光电开关 GL30 检测车流量和光敏电阻 LXD3526 检测光强来启动自然光照明系统和 LED 节能灯照明,利用 AT89S51 单片机实现智 能控制的新型照明技术应用到隧道照明系统中,满足公路隧道安全及节能照明要 求,实现节能减排以及绿色照明的目的。 关键词 自然光 LED 节能灯 车流量检测 光强检测 智能控制 Abstract: Natural light is inexhaustible renewable resources, it has man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unlimited reserves, universal existence, the use of clean. Full use of natural lighting not only save a lot of traditional electricity for lighting, but als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nergy source of the green lighting. Day lighting system is becoming a new way of using solar energy after light and heat, photoelectric mode. Highway tunnel can shorten the length of highway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portation, saving land and other advantages.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growing the size and number of tunnel lighting, tunnel light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ecurity iss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order to solve lighting shortcomings of the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unsafe for short- range highway tunnel in China, this paper designed a program of highway tunnel full of 2 natural light-based intelligent lighting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Tunnel Lighting Specification, combined with the natural light and LED energy-saving lamps, by photoelectric switch the GL30 detecting traffic flow and the photoresistor LXD3526 detecteing light intensity to start the natural lighting systems and LED energy-saving lighting, By using AT89S51 microcontroller to achieve intelligent control applied to the tunnel lighting system for the new lighting technolog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road tunnel safety and energy-efficient lighting, energy saving and green lighting purpose. Keywords: Natural light LED energy-saving lamps Flow detection Intensity detection Intelligent Control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I 目 录 1 绪论 .1 1.1 前言 .1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3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5 2 方案论证 .6 2.1 控制系统的选择 .6 2.2 控制方式的选择 .7 3 元器件选择 .8 3.1 处理器的选择 .8 3.2 照明模块的选择 .8 3.3 光强检测模块的选择 .9 3.4 车流量检测模块的选择 .10 3.5 太阳光的采集与导入的选择 .11 4 太阳光追踪与太阳光导入选择 .12 4.1 太阳光的追踪的选择 .12 4.2 太阳光导入系统的选择 .13 5 控制电路设计 .15 5.1 单片机介绍 .15 5.2 时钟电路 .19 5.3 复位电路 .20 5.4 电源电路 .20 5.5 报警电路 .21 5.6 车流量检测模块 .21 5.7 光强检测模块 .26 5.8 继电器 .27 6 系统软件设计 .29 II 7 经济效益分析与节能减排分析 .30 7.1 经济效益分析 .30 7.2 节能减排分析 .31 8 系统实现 .32 8.1 实际公路隧道照明亮度需求计算 .32 8.2 照亮此隧道所需的集光面积计算 .33 8.3 所需的 LED 节能灯计算 .33 8.4 调试实物图 .33 9 总结 .34 参考文献 .35 致 谢 .36 附录 .37 附录一 主程序 37 附录二 系统电路原理图 41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 1 绪论 1.1 前言 公路隧道在我国正以空前的速度修建,建设施工的技术难度、技术含量不断加大,大跨 度、大断面隧道不断出现,高海拔、高寒区隧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断面形式更是由单洞 到双洞,由双洞到连拱,由双连拱到多连拱。隧道长度记录不断被刷新,令世人瞩目,位于 陕西省的秦岭终南山隧道,单洞长 18.02 公里,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隧道照明系统是 车辆能够安全地进入、通过和离开隧道区域必不可少的基本保证。由于公路隧道具有缩短公 路里程、提高运输效益、利用地下空间、节省用地和保持生态环境等优越性,在高等级公路 建设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公路隧道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确定了其建设的复杂性。公路隧道照明,尤其是高速公 路隧道照明与一般道路照明要求不同,隧道白天也需要照明,而且白天照明问题比夜间更加 复杂。一般隧道都有七八个照明控制回路,建设投资大,施工难度高,隧道开通后管理者仅 能在有限的回路里进行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往往导致隧道照明的亮度超过了实际需求,造成 能源的浪费,且无法保证隧道内亮度的均匀性及各段之间亮度的平滑过渡,隧道内会出现所 谓的“斑马线” ,而导致驾驶员视觉疲劳,出现重大安全隐患 1。照明系统是隧道机电工程中 最重要的设施之一,也是整个隧道机电工程总投资最大的系统之一。目前,隧道通风、照明 系统费用通常为整个隧道土建费用的 10%左右,最高可达 20%。同时照明费用也是隧道运营 费用中开支最大的项目之一 2,如何既减少隧道照明系统的运营费用节约能源又不影响洞内 车辆的安全行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公路隧道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公路隧道照明发展及研究现状 国外公路隧道的照明技术研究开始早,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技术相对成熟。例如,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意、法两国之间的 MontBlanc 隧道就已经按照交通量的变化进行照明 调光。 80 年代后,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隧道照明规范,以规范隧道照明的设计和施工,减少交 通事故。其中,当时被广泛接受的标准是 CIE(国际照明委员会)1982 年制定的(CIE No.30.2,1998)。随后,这个标准分别在 1990 年、1995 年进行了修订。在此同时,各国也相 继实施了各自的标准,如 EUROSTD(欧洲隧道照明标准, 1997 年版),日本隧道照明指针 (1990)等。这些发达国家照明理论和技术相对比较完善,因此已经形成规范性的标准。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隧道建设规模非常大,速度越来越快,因此技术需求也越 来越大。但我国隧道照明技术起步较晚,经验和基础性的工作不足,我国在 2000 年以前使用 的原则主要遵循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 026-90)来设计隧道的照明系统,由于该规范设计 的标准不很完善,因此 90 年代后期,为了适应我国公路隧道照明的技术需求,我国有一部分学 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从 2 个方面进行:确定布置灯光的方案,来 消除“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等问题;设计照明系统的控制系统,对隧道的照明进行 动态控制。目前国内学者对隧道照明技术集中于如何安全舒适又经济节能的研究,主要集中 于以下几个方面 3: 1)设计开发隧道照明的亮度分析和计算软件。 2)对现有隧道的照明系统进行照明亮度检测,分析照明性能是否能达到国家行业标准。 3)设计自动调光系统,使隧道的入口段、过渡段等区域的照明能自动凋光,以实现节能。 4)设计开发新型隧道照明灯具和照明方法。 (2)公路隧道照明的特点: 隧道照明是为了保证隧道内交通顺畅而设置的功能性照明,给驾驶员在隧道行驶过程中 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视觉环境,保障交通安全运行,提高运输效率。因此,将隧道照明分 为:入口段、过渡段、中间段和出口段,而且每个照明段的路面亮度水平要求不同,如图 1 所示。隧道照明特点:1)分段式照明; 2)白天照明比夜间照明更复杂; 3)入口段和过渡段的 照明亮度要保持与外部光线的亮度变化一致;4)24 小时不间断照明。 (3)我国公路隧道照明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化交通系统的发展,公路隧道的通车里程会越来越大,隧道照明设施的规模及 数量也将越来越大,隧道照明系统一定会向着节能、环保、智能等方向发展。将全自然光导 入系统、LED节能灯、智能控制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正适合了这一发展方向。 1.2.2 自然光导入技术的研究现状 (1)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国外的研究情况看,光纤传输的自然光能达到 3km 以上而只有 0.001的衰减,可以 说已能满足大部分的应用场所,其主要弊端是对集光器的采光精度要求特别高,以致投入的 成本高。自然光导入的方式有: 1)导光管法;2)光导纤维法;3)采光搁板法;4)导光板 法;5)棱镜窗法;6)遮阳百叶法。在这些方式中,除了光纤法的传输距离较远外,其余的 方式都是针对建筑采光的短距离传输。 从国内发展情况来看,自然光照明技术发展较晚,很多都是引进国外的技术,尤其是在 光纤传输的集光器追踪精度技术上还相对薄弱。 (2)光纤导光的特点及优势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3 光纤导光照明的特点 4:1)光纤柔性传播;2)实现了照明的光电分离;3)高精度的追 踪可以得到无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冷光源;4)远距离传输;5)衰减小。 根据隧道照明特点与光纤导光照明特点对比分析可知,隧道采用光纤传输的自然光照明 可以最直接地解决隧道白天照明控制难度大、耗能大、不安全等缺陷,相比于室内、工厂、 宾馆等要求照明质量高的场所,拥有更高的性价比 5。 (3)照明方法的改进 在照明方法的改进方面,主要是采用逆光照明,这种照明在国外使用很多,如瑞士几乎所 有隧道均采用此种照明方式。所谓逆光照明,就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斜倾式反光器将光束集中 朝汽车前进的方向投向路面,从而提高目标的背景亮度,使前方车辆或目标更易辨认。这种布 灯方式可节约灯具 30%,节省电力费 30%。另外,国外还有二次配光技术,即将光通过反光器 反射到玻璃罩上,再通过玻璃罩上的配光条纹进行再配光,将光线尽量照射在路面。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我国公路隧道事业起步较晚,隧道照明设施相对落后,对隧道照明技术缺乏深入研究, 虽然目前大多数隧道均考虑了照明,但照明设计仍采用传统的照明方式偏于保守,造成一些 不必要的浪费。迫于运营费用和维护成本过高,一些隧道在运营后不长时间就没有完全开启 照明灯具或仅开启其中的1/2 到1/4 左右,甚至有的隧道干脆不开灯,造成隧道内光线昏暗, 且亮暗交错很不均匀,使行车者的视觉很不舒服,为行车安全埋下隐患。这种控制方式往往 导致隧道照明的亮度超过了实际需求,造成能源的浪费,且无法保证隧道内亮度的均匀性及 各段之间亮度的平滑过渡,隧道内会出现所谓的“斑马线” ,而导致驾驶员视觉疲劳,出现 重大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在隧道内各段跟踪实际的车流量和外界环境亮度,采用不同强度的 照明来改善隧道内的光照及其分布是隧道照明控制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隧道通车 里程增多,节能降耗已经成为降低隧道运营成本的重大研究课题。 1.3.1 隧道智能照明的意义 隧道智能照明控制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该方式不仅具备开关灯控制,而且还能对光源进行调光控制,它是一个集多种照明控制方式、 现代化数字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隧道照明洞内亮度 自动跟踪洞外亮度的实时变化和车流量的大小,确定隧道照明的控制方式,既节约能源又达 到绿色照明的目的。 隧道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研究已成为公路隧道工程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仅响应了由 国家经贸委牵头启动的“中国绿色照明工程” ,还能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创造有效率的照明环境、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隧道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过对照度的自动调节,实现对各种天气和交通状况所需的即时 精确照明,从而消除能源的浪费和照明的不足,节能效果十分明显。 (2)提高隧道照明质量 在隧道内交通流量较少时,可以不必像传统的控制方式那样关闭一侧灯具或让灯具隔一 开一,只需调节灯具的光输出即可,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获得较好的照度均匀度,为驾驶员 提供舒适的光环境,避免事故的发生。 (3)延长灯具寿命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成功地抑制电网的冲击电压和浪涌电压,使灯具不会因电网电压 过高而损坏。同时系统采用软启动和软关断技术,避免了开启灯具时电流对灯丝的热冲击, 使得灯具寿命进一步延长。从而减少更换灯具的工作量,降低照明系统的运行费用。通过上 述方法,光源的寿命通常可延长 2-4 倍 6. (4)便于管理维护 1.3.2 自然光照明的意义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在隧道照明系统中导入自然光。自然光主要由以下优点: (1)储量的“无限性” 。太阳每秒钟放射的能量大约是 161023KW,一年内到达地球 表面的太阳能总量折合标准煤共约 18921013 千亿吨,是目前世界主要能源探明储量的一万 倍。相对于常规能源的有限性,太阳能具有储量的“无限性”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就 决定了开发利用太阳能将是人类解决常规能源匮乏、枯竭的最有效途径。 (2)存在的普遍性。虽然由于纬度的不同、气候条件的差异造成了太阳能辐射的不均 匀,但相对于其它能源来说,对于地球上绝大多数地区而言太阳能具有存在的普遍性,可就 地取用。这就为常规能源缺乏的国家和地区解决能源问题提供了美好前景。 (3)利用的清洁性。太阳能像风能、潮汐能等洁净能源一样,其开发利用时几乎不产 生任何污染是人类理想的替代能源。 (4)利用的经济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太阳能利用的经济性。一是太阳能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而且在接收太阳能时不征收任何“税” ,可以随地取用;二是在目前的技术发展 水平下,有些太阳能利用已具经济性。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技术突破, 太阳能利用的经济性将会更明显。 当外界光照强度能够达到隧道照明的要求时,我们可以直接导入自然光,这样不仅可以 达到照明的要求,而且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1.3.3 光纤导光照明的特点与应用优势 (1)节能性:由于光纤照明系统采用的是高效率的进口金属卤化物灯泡作为光源,同 等照明效果其对电能的消耗只是原用高压气体灯的 10%。而光纤作为传光介质,它的定向性 也是普通照明灯具所不能达到的。所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光纤可以更好的对所需位置进行照 明。 (2)自然性:光是人的眼睛最敏感的物质,自然光是人眼所习惯的光线。光纤作为新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5 兴的传光介质,已经成为“绿色照明”领域的中重要的一员, 。它的光谱均匀分布,显色性 高(即色彩还原好) ,光色平均柔和,滤除了大部分的红外线和紫外线,有效的防止眩光的 现象发生。它是最为接近自然光的光源,也就是最为人眼所接受的光源。现在常常强调的 “以人为本”就说明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效果上看,只有最适合人的眼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