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学(最新)8页_第1页
劳动力市场学(最新)8页_第2页
劳动力市场学(最新)8页_第3页
劳动力市场学(最新)8页_第4页
劳动力市场学(最新)8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力市场学 第一章 绪论 1. 货币工资也称为名义工资,它是以货币数量表示的工资。 (单选) 2. 实际工资:是劳动者得到的货币工资实际能够购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包括房租、水电、交通、教育等 各项支出)的数量。 (名词解释) 3. 劳动报酬包括货币报酬和非货币报酬。劳动报酬即货币工资,非货币报酬即以各类实物支付的福利。 4.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1)劳动力市场的一般共性:市场性、开放性、竞争性、层次性、规范性。 (多选) 2)劳动力市场的特性:(简答题) 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关系是契约关系; 劳动力市场交易受大量非价格因素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交易主体地位不对等; 劳动力市场交易主体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 5.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资源配置、激励鞭策、经济促进、信息传递、窗口导向。 (简答题) 6.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运行机制: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所组成。 7. 工资机制:是劳动力市场竞争过程中的重要自我制衡机制,它反映在工资变动与供求变动之间相互制约的 有机联系和运动。 (名词解释) 8. 劳动力市场运行存在的障碍(论述题) 1)劳动力市场自身的不稳定。 2)劳动力市场的障碍和缺陷。具体体现在: 信息障碍:是指由于信息缺陷和信息偏误,劳动力市场不能达成互惠交易。 市场缺陷:a 有效需求不足 b 工资刚性 c 主观因素 制度障碍 第二章 劳动力需求分析 1. 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量。 (单选) 2. 劳动的边际产量(MP):是指额外增加一单位的劳动量所带来的产出增量。 3.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相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可变要素的投入而言的,某种不变要素(如资本)和某种可 变要素(如劳动)的持续追加的搭配进行生产活动,一旦当可变要素的数量超过某一水平时,则持续增加 的可变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量,也即边际产量会不断减少。 4. 生产的三个阶段中关于生产函数的总结(总产量 TP、边际产量 MP、平均产量 AP 之间的关系) 总产量(TP) 边际产量(MP) 平均产量(AP) 第一阶段 IA 以递增的速率增加 IB 以递减的速率增加 增加且大于 AP 减少但大于 AP 增加 增加 第二阶段 以递减的速率增加 减少且小于 AP 减少 第三阶段 减少 为负且仍小于 AP 减少 1. 企业利润最大化公式:MRP=VMP=W 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其短期劳动力需求 的决定必须遵循劳动力的边际产品收益等于工资率的原则 (MRP=VMP=MP*P=MC=W) 2. 、等产量以一般特征:(1)产出和投入都是同质的,并且可以计量的 (2)离远点较远的的等产量曲线表示较高的产出水平 (3)至少在保证投入组合技术效率的情况下,等产量曲线在 KOL 平面上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4)等产量曲线不会的其向下倾斜的部分相交 (5)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3、企业在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的组合比例,称为技术系数。 4. 劳动力需求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我们将其定义 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表达式:Ed= 劳动力需求变化的百分比 /工资率变化的百分比。 (计算题) 设 Ed 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弹性,L/L 表示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W/W 表示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5. 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分类:需求无弹性 Ed=0、需求有无限弹性 Ed 趋于无穷大、单位需求弹性 Ed=1、需求富 有弹性 Ed1、需求缺乏弹性 Ed1、供给缺乏弹性 Es1。 12. 有关弹性的劳动力供给:(1)无限弹性的劳动力供给,是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有无穷的劳动力供给。 【无 限弹性的市场劳动力需求曲线说明,当工资率为 Wo 时,劳动力需求者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得到任意数量 的劳动力供给;当工资率低于 Wo 时,劳动力供给等于零;当工资率高于 Wo 时,劳动力供给会无限多。 】 (2)劳动力供给正弹性 (3)劳动力供给的逆变弹性(4)劳动力供给的无弹性,是市场工资率的变动对于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数量完 全没有影响的情况。 第 4 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析 1一般均衡分析,又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或瓦尔拉斯均衡分析。 2凯恩斯的失业均衡:是一个 论,因为失业就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此时即使在商品市场和资 金市场上都存在着供求相等,但从整个经济体系来看仍然存在超额供给,因而是非均衡的,而不是均衡的。 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分析的基本模型(1)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动态模型:当劳动力供给 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时,工资率与劳动力供给量的波动会越来越小,直到最后达到均衡状态为止,称为 “收敛型蛛网” (2)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动态模型:称为“蛛网不稳定条件” (3)供给 弹性等于需求弹性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动态模型:封闭型蛛网 劳动力市场非均衡产生的原因。 对于劳动力市场,它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非均衡市场,主要原因是: 第一,由于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所以劳动力需求的数量除受工资率调节外,还要受产品市场需求的调 节; 第二,工资率作为劳动力价格,具有相当大的刚性。根据人们消费的不可逆性,当人们的消费已经达到一 定水平,要退回消费一种较低的消费水平是很困难的。工资的刚性使价格机制往往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充分发 挥作用; 第三,由于劳动是人谋生的手段,劳动力供给除受工资调节外,还受人的主观偏好、财富总量和社会心理、 历史、文化等因素的调节。 3 4 5自愿失业:是指由于存在工资刚性,市场工资率不能随着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或者 由于存在有关工资率方面的法律规定,使工资率不能下降到最低工资率之下,即由于实际工资率太高而引起的 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从而造成劳动者失业的现象。 (名词解释) 6非自愿失业:是一种市场非均衡的现象,它不是由于实际工资率太高而引起的,而是因为产品需求下降使厂 商销售发生困难,对劳动力供给产生数量限制而引起的失业。 (名词解释) 7工资漂浮:是市场非均衡的结果,指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存在的自下而上层层提高工资的倾向,以及由这种 倾向造成的工资轮番上升的现象。 (名词解释) 8在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过剩普遍存在的条件下,工资漂浮必然导致工资收入的平均分配,即分配中的平均主 义倾向。 9如果将组织外部的各种人才供给来源称为外部劳动力市场,相应地,组织内部的人才资源可以称为“内部劳 动力市场” 。 10内部劳动力市场产生的条件:专业技巧和知识、建立员工对组织的忠诚、有效地激励员工、有利于人员的 筛选。 11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成因?(简答题) 1)存在劳动力替换的成本。 2)岗位的特殊性。 3)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性。 第五章 劳动力流动 1. 劳动力流动:是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为了与生产资料结合的需要,在生产过程之外,在不同的地 理区域范围和不同的工作岗位之间的移动和流动。 (名词解释) 2. 劳动力流动的条件:(多选) 1) 劳动力个人所有权的实现。 2) 不同地区和工作之间存在着经济福利方面的差别。 3)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享有充分的就业自主权。 4) 社会分工造成的劳动技巧和工作能力的专门化。 3. 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分析?(简答题) 1) 区域间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 2)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3) 经济周期引起的波动。 4) 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同质劳动力的工资差别。 5) 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6) 与工作匹配的意愿。 4. 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形式(多选) A、企业组织及集团内部的流动; B、地域之间的流动; C、行业之间的流动; D、职业之间的流动; E、劳动力队伍本身的流动; F、就业和失业之间的流动。 5. 地域之间的流动(多选):地区之间的流动、国家之间的流动。 6. 劳动力流动的规律性?(简答题) 1) 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流动。 2) 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 3) 从农村向城市流动。 4) 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流动。 5) 从经济落后国家地区向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流动。 7.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论述题) 1) 年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年龄越大,流动行为越少。 2) 教育程度:从教育程度对劳动力流动的决策看,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3) 迁移距离与迁移成本:统计结果表明,随着流动成本的上升,流动的劳动者数量就会随之下降。迁移 距离通过两个途径影响劳动力的流动:通过劳动就业信息影响劳动力的流动;通过迁移成本影响 劳动力的流动。 4) 家庭因素:在年龄、学历相同的情况下,已婚劳动力比单身劳动力更不易流动。 5) 职业与技术等级:技术水平越高,流动率越低。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流动性要比熟练工人的流动性 小得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总流动率要低于体力劳动者的流动率。 8. 劳动力流动的有关理论: 1)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描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换规律。 2)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被称为“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 。拉尼斯、费景汉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建 立劳动力流动模型,这集中反映在他们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三阶段论”中。 拉尼斯、费景汉把经济发展过程和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 第二阶段: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收入水平,或者说,小于不变制度的工资。 第三阶段: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大于零,且大于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收入水平,或者说,大于不变制度工资。 3) 托达罗模型,出发点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民的决策,是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目标作出的。 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为:(1)扩大农村中的就业机会,以缩小城乡之间的不平衡;(2)由于拓展城 市少量的就业机会可能引来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供给,导致更多的失业,因此开创城市就业无助于解 决城市就业问题;(3)农村居民的学历越高,其城市转移的预期收入就越高,因而不加区别的发展教育事 业会进一步加剧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的失业;(4)应当重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鼓励农村的综合开发,增 加农村的就业机会,提供教育和卫生设施,发展电力、供水和交通,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等等,从而缓解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9. 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障碍,这突出表现在: A、争夺就业岗位的冲突。 B、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出农村社会体系,又难以被城市社会所接纳,往 往成为社会管理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C、户籍障碍。D、成本障碍。 10. 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政策措施?(论述题) 1) 加快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通过市场调节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 A、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通过市场调节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B、劳动力市场要面向全社会劳动者统一开放、有序运作。 2) 深化劳动人事体制改革,逐步消除限制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性因素。 A、加快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 B、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3) 完善法律法规。市场经济说到底是法制经济,首先应抓紧与劳动法相配套的法规的建设,减少各 地政策性因素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从立法角度保障参与流动的劳动者享有平等权利;其次要加大执法力 度,依法保护参与流动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第三是加快配套规章制度建设,逐步制定全国统一规范的劳动 力流动管理制度。 4)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 A、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B、大力推进普通教育的发展;C、发展职业教育;D、实施职业资格推入制度 5) 加快城市化进程。 应加快我国有潜力、有前景的大中城市的发展。 第六章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一体化 1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形成原因?(简答题) 1)由于歧视和文化习俗造成的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2)由于技术进步以及竞争因素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 3)由于政策法规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即制度性分割。 2职位竞争理论是瑟罗和卢卡斯等人于 1972 年提出的。它是建立在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基础上的。 3职位竞争理论包括的内容(多选/简答题) 1)职位有好有坏,其数量种类和结构由技术进步状况决定,生产力的提高归功于职位而不是工人。 2)各职位之间的工资是不同的,但每个职位上的工资却是相对固定的,其高低由技术状况、社会习俗、工会 力量、培训费在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分配等决定。 3)每个工人的工资收入取决于他在劳动力阶梯中的位置,处在阶梯上端的工人更有机会获得好的职位,从而 收入较高;而处在阶梯末端的工人则只能得到较差的职位,其收入也就相对较低。 4)相应地,教育没有了人力资本理论中的那种提高生产的作用,而只是一种“信号” ,起着“过滤器”的作用。 4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特点(简答题) 1)城乡分割明显,城镇内部的劳动力也具有分割性,但是界限模糊。 2)导致分割的因素种类多,但是制度性因素显著。 3)分割状态变迁的速度非常快。 4)市场分割的非制度因素影响增大。 5国有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A、用工比较规范;B、社会保障制度完备,福利收入高。C、隐性失业严重。 6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多选题) A、降低经济效率;B、扭曲收入分配关系; C、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D、有违公正原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7促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措施?/如何实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简答题) 1)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彻底破除体制性障碍。 2)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保障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 3)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构建城乡统一的培训机制。 4)加快搭建城乡统筹就业的服务平台,推进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第 7 章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与规制 1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确保市场机制正常发挥功能的制度结构, 另一方面是从总体上调控劳动力市场以弥补市场缺陷的宏观政策。 (选择题) 2最低劳动标准包括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其他劳动条件标准等。 3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时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多选题) A、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B、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C、劳动生产率。 D、就业状况。 E、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4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 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名词解释) 5收入政策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实现,当前,通常采用的形式是实行工资物价管制、工资 物价指导、经济激 励或处罚等。 6人力资源政策,又称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劳动力进行重新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就业适 应能力,达到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提高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等目的的政策。 (名词解释) 7各国对劳动力市场进行经常性调节的人力资源政策主要有几个方面:(简答题) A、加强就业服务;B、实施创业就业计划;C、加大教育投资;D、激励就业;E、开发临时性就业岗位。 8公共部门的就业决策与企业部门的差异表现在:(简答题) 1) 公共部门的就业决策受政治体制的和群众意见的约束。 2) 公共部门生产和服务规模的决策者是各级政府,凭借国家权利为实现国家职能活动所决定,其决策目标通 常为服务最大化。 3) 政府部门的就业量与国家活动保持同向变化,而与经济周期则保持一定距离。 4) 公共物品的生产规模受到财政收入水平的硬约束。 5) 公共部门的产品或服务具有很大的外部性,不能用货币指标进行准确的评价与度量。不能用货币来计量其 价值。 6) 公共部门产品性质不同于企业部门产品。需求没有弹性的。 9公共部门雇员的工资性收入的特点。 (简答题) 1) 工资收入中附加福利的比重要高于私人部门。 2) 社会保险待遇高于各类企业部门,辞职率低于各类企业部门。 3) 职业工资结构比较平均化。 10劳动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简答题) 1) 保护劳动者合法利益。 2) 保证劳动力市场在竞争和公平的基础上运行。 3) 能够改善劳动关系,有利于形成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规则。 4) 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稳定。 5) 影响工资水平和就业量。 11劳动保护是现代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每个国家所面临的一大社会问题。 12劳动保护的含义:(选择题) 1) 广义的劳动保护是指有关劳动保护的全部法律规范,不仅包括在劳动过程中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的 法规,而且还包括劳动报酬、劳动保险、奖励处罚、人员的录用、辞退和调动及民主管理等各种权利在 内。 2) 狭义的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企业为了保护生产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改善劳动条件而采取的 各种组织和技术措施的总和。 13职业许可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1) 短期内可以限制特定职业的劳动力供给,提高市场工资。 2) 为那些获得许可的工人提供经济租金,同时也造成那些没有获得许可的工人的效率损失。 3) 为获得有限的许可证而进行的竞争。 第 8 章 非正规就业与灵活就业 1弹性就业:是指不限时间、不限收入、不限场所的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它是相对于全日制就业形式而言的。 2弹性就业包括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如短期就业、季节就业、承包就业、传呼就业、独立就业) 、派遣就 业、 雇用型派遣就业和登记型派遣就业、钟点工等。 3就业的功能(论述题) 1)就业对劳动者个人的功能。 A、劳动者生活保障功能,就业具有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的功能,这是其他功能的基础与前提。 B、劳动者自我价值实现和发展的功能。 C、劳动者服务社会的功能。就业协调了人与人之间分工与协作的关系,为人们服务于社会提供了途径。 2)就业的社会功能。 A、增加社会财富功能。就业使分离的生产要素得以结合,从而生产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人类社会的 存在和发展提供经济基础。没有就业活动,人类的财富就失去了源泉。 B、社会稳定的功能。就业问题解决的如何关系到社会的平等与稳定的环境。劳动就业可以使社会成员各得 其所,安心工作,使良好的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得以维护。相反,就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C、社会发展的功能。就业是一种经济活动,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4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简答题) 1)劳动力市场严重供大于求。 2)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吸纳新增劳动力能力还比较弱。 3)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4)劳动者整体素质和部分城镇职工的就业、择业观念是影响就业的两个重要方面。 5我国非正规就业存在的问题(简答题) 1)非正规就业无组织性。 2)非正规就业人员劳动权益未受保护。 3)非正规就业人员缺乏社会保障。 4)行政执法部门存在执法手段不当现象。 6发展非正规就业的意义(简答题) 1)可以缓解我国目前面临着的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的基本稳定。 2)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化。 3)有利于国有经济的体制改革。 7灵活就业的特征:劳动关系非正规化;劳动报酬低,环境差;与社会保险几乎没有制度性联系。 8灵活就业的种类: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自营就业、自由职业者。 9灵活就业的意义(简答题) 1)有效开拓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 2)增加弱势群体收入,减少城镇贫困人口。 3)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10国外政府促进灵活就业的经验或措施(论述题/简答题) 1)政府在信贷、税收、财政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A、国际劳工组织在部分工业化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和荷兰等国,开展了 通 过小型信贷手段帮助失业人员自营就业的计划。 B、丹麦政府为支持自营就业,制定并实施了家庭服务计划。方法是政府财政对自营就业者创办的企业提 供补助。 2)政府建立指导机构,对灵活就业提供法律和政策咨询。 3)政府保护灵活就业者的合法权益。 4)政府积极引导不规范灵活就业的发展。 11政府从哪些方面保护灵活就业者的合法权益?(简答题) 1)制定用工标准,保护灵活就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改革和发展专门的社会保障制度。 3)加强对灵活就业劳动者的教育培训。 12加快发展灵活就业的对策。 (多选题) A、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B、实施积极的灵活就业政策;C、完善就业法律法规;D、完善灵活就业的服务体 系。 第九章 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群体 1. 弱势群体人员形成弱势地位的原因(简答题) 1)城乡差距扩大;2)城市化进程缓慢;3)产业结构调整;4)市场经济竞争出现分配不公。 2. 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政策:强化政府的社会政策支持;发展社区服务。 3. 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问题?(简答题) 1)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太小 2)社会保障资金得不到保证 3)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发挥平衡收入、缩小差别的作用。 4. 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的政策措施?(论述题/简答题) 1)广覆盖、社会化、可持续。 在社会目标上,要达到公平和大多数人的基本权利;经济目标上要达到收支方面的可持续性和对经济增 长的激励作用;政治目标上,要达到不同人群利益关系的平衡及其连续性。同时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用制度保证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 明确非劳动收入合法有效的途径,从法律上、制度上界定收入的合法和非法,有效地保护一切的合法收 入。 3)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它所占用的资金与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相比 居于首位。社会保险应是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主要措施。要完善社会保险的制度体系,应把 改革重点放在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三大块上。 4)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社会保障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保障弱势群体的生存权,更要保障其发展权。社 会救助制度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有益补充,被誉为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保障弱势全体的生 存权和发展权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5)建立与完善沟通机制。一项政策是否得到落实,运行是否成功,政府的精心设计固然重要,但建立与完 善沟通机制,倾听“基层”的“声音”也不能忽视。 5. 如何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简答题) 1)健全最低保障制度。 2)广泛的援助包括:经济援助、教育援助、精神援助。 第十章 公共就业服务 1. 公共就业服务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