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年春季学期月考试卷及 答案 高一 语文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试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交 卷时只交答题卡,答题卡内姓名、考号务必填写清楚。 第卷(选择题,共 30分) 一、基础知识(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C ) A敕造(ch) 惫懒 (bi) 讪讪(sh) 扪参历井(shn) B錾银(zn ) 两靥(yn) 桌帏(wi ) 拗他不过(ni) C蹙缩(c) 歆享(xn) 榫头(sn) 吮血(shn) D咨嗟(ch) 盥沐(gun) 贾人(g) 间或一轮( jin) 解析: 1C(A shn B y D j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 A这篇小说选取了生活中的几个场景,通过简洁的对话,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构思匠心独 运,给人以妙手回春之感。 B滥捕滥杀野生动物屡禁不止,就是千夫所指、一片喊打的吃野味,现在又在某些地方死灰复燃。 C这场篮球赛,休斯顿火箭队在丧失了姚明篮下优势的情况下,力克尼克斯队,表现还算差强人意。 D张教授年逾花甲,仍然精神矍铄,听他的报告真有如坐春风的感受。 解析: 2、A(解释】:妙手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死灰复燃【 解释】 死灰:烧余的灰烬;复:再,重新。冷灰重新烧了起来。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差强人意 【解 释】: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 如坐春风_【解释】: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 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推动全球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 的加速流动、优化。 B有氧运动是以增强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耐力性运动,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吸收、输送氧气。 C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 C 等成分就具有很强的抑制血 小板聚集的作用。 D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永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它并不随着农业自身发展阶段的 变化而有所改变。 (A 项缺少主语,谁“推动全球人力、 资本、信息等生 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优化”不清楚;B 项是成分残缺,谓语 动词“锻炼”没有宾语,可在“输 送氧气”补上“的能力”;C 项是句式杂糅,在“柠檬中含有”后面加“的”。 )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 , “称李白 为谪仙 ”。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存诗九百九十余首。其诗风格飘逸、豪放。 C 祝福以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为主角,把人物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里,通过对祥林嫂的塑造, 为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提出强烈的控诉。 D.杜甫,字子美,他的诗,反映了唐代动乱的现实,揭示了人民的痛苦生活,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 为古代诗歌开辟了现实主义广阔道路,创建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A(“贺知章”为“杜甫”: “白居易”为“贺知章” 。 ) 甲 必考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它既是以知 识为基础的经济,又是人类创造绿色财富的经济。从政治经济学 的角度来看,绿色经济包括绿 色生 产、 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绿色消费。绿色经济以高科技为手段,一方面通 过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高科技的绿色产品极大的占有市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导部分,使广大低收入 者能够买得起绿色产品,实现 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它又是在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范围内,把技术进步限定 在有利于人类、有利于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关系的轨道上,使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不损害环境与 人类健康,即按照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方式来求得人与自然之 间的和谐。 绿色经济不仅包括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的内容,同 时还追求以最小的 资源耗费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绿色、健康的基础上使自然 资源和生 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绿色 经济以人为本,其主旨是服务 于人的需要和 发展,它兼 顾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当代人利益和子孙后代的 利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类 利己主 义。 经济持续发展的关 键在于生态环境与资源的永久可利用性,而绿色 2 经济始终强调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追求的不是 简单重视自然 资源的价值,而是从 动态上强调对生态环境和 自然资源的永久可利用。 作为一种超越“唯生态主义” 的经济, 绿色经济不会单纯地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眼光来看待经济 的持续发展,更不会以牺牲经济 的 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来 换取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是希望通 过人与自然 的和谐发展,来更好地实现人 类自身的健康 发展, 绿色经济 与循环经济不同,二者虽然在节约资源、减少污 染、循环利用等方面有着共同之 处 ,但 绿色经济是以科技手段来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等内容, 在动态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虽 然循环经济也强调“ 以人为本”,但是,循环经济最主要是通过对资源和环 境的关注和改善来实现的,它并不具有绿色分配的内容 保证最低收入的人能够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 而绿色经济理论则在强调社会公平方面比循环经济的内容要丰富得多。 5下列对“绿色经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 A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自然资源。 B绿色经济围绕以最小资源耗费换取最大经济效益这一中心,使人与自然和谐。 C绿色经济把技术进步规范在一定的轨道上,这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不矛盾。 D绿色经济的突出特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第一段最后一句和第二段开头一句可知选项 C 正确。其余三 项均不符合原文意思。 ) 6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D ) A“唯生态主义”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以牺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 B绿色经济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展,并不反对个人利益,它体现的其实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 C循环经济主要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改善来实现以人为本的追求。 D作为一种以知识为基础且能创造绿色财富的新经济,绿色经济涵盖并超越了“唯生态主义”和循环 经济。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 项后半句话错误,从文章第二段的首句和第三段的首句可以得知, 绿色经济涵盖了循环经济,超越了 “唯生态主义”。 )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C ) A发展绿色经济意味着即使是最低收入的人也能够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 B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道、绿色分配、绿色消费,可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C绿色经济既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又可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实现双赢。 D绿色经济是一种较理想的经济形态,在社会公平的内容方面比循环经济更全面。 (此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从文章第二段可知,绿色经济追求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可持续” 利用,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因此选项 C 的推断不合理。 ) 三、阅读文言文段,回答 810 题。 (9 分,每小题 3 分)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顔率。顔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 ” 顔率至齐,谓齐王曰:“ 夫秦之为无道也,欲 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 计,与秦,不若归之大 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实也,愿大王 图之。 ”齐王大 说, 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顔率曰:“ 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 ”顔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 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 ”顔率曰:“不可。夫梁之 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沙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 ”对曰:“不 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 ”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顔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 鼎 者 ,非 效 醯 壶 酱 甀 耳 ,可怀挟提挈以至齐者; 非 效鸟 集 乌 飞 ,兔兴 马逝,漓然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 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 为大王私 忧之。 ”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 ”顔率 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 ”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 ) 注释: 醯 壶 酱 甀 : 醋瓶子或酱罐子。漓然:流动的样子。 【参考译文】 秦国兴师、兵临城下威胁东周,而且向东周君索要九鼎(国宝),周君为此忧心忡忡,就与朝中重臣颜率 来商讨对策。颜率说:“ 君王不必 忧虑,可由臣往 东去齐国借兵求救。 ” 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 如今秦王暴虐无道,兴强暴之 师、兵 临城下威胁周君,还索要九鼎。我东周君臣 在宫廷内寻思对策,最终君臣一致 认为:与其把九鼎送给暴秦,实在不如送给贵国。挽救面临危亡的国家必 定美名传扬,赢得天下人的认 同和赞誉;如果能得到九鼎这样 的国之珍宝,也确 实是国家的大幸。但愿大王 能努力争取!” 齐王一听非常高兴,立刻派遣五万大军,任命陈臣思为统帅前往救助东周,秦兵果然撤退。 当齐王准备向周君要九鼎,以 兑现颜率的诺言时,周君又一次忧心忡忡。颜率说:“大王不必担心,请允许 臣去齐国解决这件事。 ”颜率来到 齐国, 对齐王说:“这回我东 周仰赖贵国的义举,才使我君臣父子得以平安无 3 事,因此心甘情愿把九鼎献给 大王,但是却不知 贵国要借哪条道路把九鼎从 东周运回到齐国?” 齐王说:“寡 人准备借道梁国。 ” 颜率说:“不可以借道梁国,因 为梁国君臣很早就想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沙海一带谋 划这件事已很长时间了。所以九鼎一旦 进入梁国,必然很 难 再出来。 ”于是齐王又说:“那么寡人准备借道楚国。 ”颜率回答说:“这也行不通,因为楚国君臣为了得到九鼎,很早就在叶庭(地方名)进行谋划。假如九鼎 进入 楚国,也绝对不会再运出来” 。齐王说:“那么寡人究竟从那里把九鼎运到齐国呢?” 颜率说:“我东周君臣也 在私下为大王这件事忧虑。因 为所谓九鼎,并不是像醋瓶子或酱罐子一类的东西,可以揣在怀中或提在手上 就能拿到齐国,也不像群鸟聚集、乌鸦飞散、兔子奔跳、 骏马疾驰那样飞快地进入齐国。当初周武王伐殷 纣 王获得九鼎之后,为了拉运一鼎就 动用了九万人,九鼎就是九九共八十一万人。士兵、工匠需要的难以计数, 此外还要准备相应的搬运工具和被服粮饷等物资,如今大王即使有这种人力和物力,也不知道从哪条路把 九鼎运来齐国。所以臣一直在私下 为大王担忧。 ” 齐王说:“贤卿屡次来我齐国, 说来说去还是不想把九鼎给 寡人了!”颜率赶紧解释说:“臣怎敢欺骗贵国呢,只要大王能赶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我东周君臣可迁移九 鼎听候命令。 ”齐 王终于打消了获得九鼎的念头。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A使陈臣思将以救周 将要 B非效鸟集乌飞 像,如同 C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 引、拉 D寡人将寄径于楚 道路 (A 项, “将”是动词,作“担任统帅 ”或“统率部队”讲。 )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 ) A臣请东借救于齐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B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 拥雍州之地 C臣窃为大王私忧之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D疾定所从出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A,向;和,与,表同级比较。B,结构助词,用于主 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 C,替;表被动。)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 A齐国发兵救助东周,才使东周幸免于丧失九鼎的灾难,然而东周丧失九鼎的潜在危险依然存在。 B齐国救助东周,目的是为了获得“九鼎”国宝。颜率为解除周君的忧虑,再度出使齐国说服齐王, 终于化险为夷。 C颜率设身处地为齐王着想,强调齐王提出的搬运九鼎路线的不可取及搬运艰辛等客观因素,致使 齐王心悦诚服,自动放弃了谋取九鼎的念头。 D周王的谋臣颜率两次出使齐国,凭三寸不烂之舌与齐王周旋,保住了东周的国宝,表现了他非凡 的智慧和谋略。 (C 项有两处错误,一是颜率的说辞并非“设身处地为齐王着想”,而是一心为周君排忧解难;二是齐王并非 “心悦诚服,自动放弃”,而是无可奈何,知难而退。 ) 第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 四、 (20 分) 11根据上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 分) (1) 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实也,愿大王图之。 (4 分) 挽救面临危亡的国家,能美名 传扬(得到天下人的认同和赞 誉);得到九鼎,是(国家)丰厚的收 获,希望大王 能好好考虑这件事! (2)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 (3 分) 我东周(君臣)本来就在私下为大王对这件事而忧虑。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8 分) 清溪行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 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 (1)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 (4 分) 答颔联 运用 衬托的手法比喻手法, (1 分)颔联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 及正面描写手法,诗人以“ 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你看,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 度,倒影在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构成 一幅美丽的倒影,使人如身入其境。 (1.5 分)情景交融, 4 淋漓尽致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托诗人喜清厌浊及羁旅他乡孤独寂寞情怀. (1.5 分) (答“侧面描写,正 面描写”,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对比亦可) (2)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4 分) 诗的尾 联描 绘了凄凉清寂的情境(羁旅思乡、孤独寂寞的图景或者情调凄凉的清寂境界、 ),(1 分)诗人离 开混浊的帝京,来到这水清如镜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心”,可是这对于我们这位胸怀济世之才的诗人, 终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所以入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为自己远游他乡而悲 切, (1.5 分)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羁旅思乡及寂寞抑郁的情绪。 (1.5 分) (意思对即可) 13、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 分,每空 1 分,任选一题,两题都做,按第一小题计分) ( 1) 千 载 琵 琶 作 胡 语 , 分明怨恨曲中论 , ( 杜 甫 咏 怀 古 迹 五 首 (其 三 ) )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林黛玉进贾府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 (李商隐锦瑟 )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 (李白蜀道难 )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林黛玉进贾府 (2)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林 黛玉进贾府 同是天涯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 白 居 易 琵 琶 行 )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 李商隐 马 嵬 ( 其 二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 是 当 时 已 惘 然 。 (李商隐锦瑟 )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五、第六两大题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 题题内的小题。如果两题都做,则按照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 老人与海(故事梗概) 古巴的一位老渔夫桑地亚哥已经连续 84 天没打到鱼了。头 40 天还有个叫曼诺林的孩子和他一起,后来孩 子的父母嫌老头背运,就叫孩子搭了别的船。老人睡觉不像年轻时总梦见海浪、沙滩,而常常梦见狮子。 第 85 天一大早,孩子为老人准备了沙丁鱼和鱼食,送老人出海。这天天气很好。老人决定到更远的 大海深处捕鱼。黎明时,他已在钓丝上装上沙丁鱼,放到适当深处,让小船随海水漂流。 老鹰在上空打着旋,老人把钓丝插到 1 英里深的海里。突然,看见伸在水面上的绿色竿子急遽地坠到 水里,他知道,这是一条马林鱼正吃钓尖和钩把子上的沙丁鱼。老人灵巧地握着钓丝,感到下面的分量越 来越重。中午时分,大鱼终于上钩了,老人用双手拼命收着钓丝,但依然不能提上一英寸,渔船和人都在 慢慢飘流。太阳落山了,大鱼依然未浮出水面,老人想:我拿它没有办法,它拿我也没有办法。 太阳又升起来了,鱼依然向北游。老人疲惫不堪,左手在抽筋,他吃些生鱼以增强力量。鱼终于跳出 海面,比小船还长两英尺哩。老人放出更多的钓丝,紧紧拽住,手已皮开肉绽,涌出鲜血。第三天,大鱼 开始打转,最后银花花的肚皮终于翻出水面,老人使尽平生的力气把它杀死,并将它绑在船边。那家伙足 有 1500 磅,或许更重。 死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群,它们围着船打转。老人用鱼叉扎,用浆、舵柄、刀子等与鲨鱼拼死搏斗。 他深信:“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最终,鲨鱼吃掉了他千辛万 苦得来的大马林鱼的肉,仅仅留下一幅大鱼骨架。 子夜时分,老人终于驶进小港,回到他的小茅棚。天亮后,当人们对着那大鱼的骨架发出惊叹的时候, 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 路边的小茅棚里,老人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睡着,孩子在一旁守护他。老人正梦见狮子。 (1)、解释文中画线句子所表达的意思。(8 分) 1“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4 分) 【解析】 1 前后两句话,两层意思:一是克服困难是真正人生;二是人的精神不败. 2 孩子对老人的亲热举 动表示深深钦佩老人的不屈精神,并重回老人身边. 【答案】 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推动社会发展(2 分)奋斗有时会失败,甚至牺牲 生命,但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是不可战胜的. (2 分 2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4 分) 【解析】孩子老人勇斗大鱼及群鲨而威武不屈的精神感召。(2 分) 孩子决心以老人为榜样,并回到 老人的身旁. (2 分) (2)、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根据文意回答。(6 分) 【解析】答出坚韧不拔、坚强自信、积极乐观的精神,坚强、勇敢、无畏地面对痛苦典型的硬汉形象. 老人是个面对厄运,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硬汉子的形象告诉我们,自然法则是人类力量不可抗拒的, 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类不能征服自然硬汉艺术形象高度赞美永恒的生命,读者的审美感 同时也得到了升华。 (答对三点 6 分,每点 2 分,答得合理可以酌情给分) (3)、这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对此如何理解? (6 分) 【解析】首尾呼应,深化主题,高度赞美永恒的生命,读者的审美感同时也得到了升华狮子为百兽之 王,孤独贫困的老人屡遭厄运,从不灰心,总力图在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更能突出坚韧不拔、坚 强乐观、勇敢无畏的硬汉形象耐人寻味,引起读者的兴趣。(答对三点 6 分,每点 2 分,答得合理可以 酌情给分) (4)、下列对这部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BD ) (5 分) A老人与海可以看作是一篇寓言:在浅显易懂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5 B这部小说告诉人们:命运常常捉弄人,老人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鱼,最终被鲨鱼吃掉,天灾与厄运难以 预料。 C小说中的人物自始自终充满了激情,但故事的结局却是悲壮的。 D小说告诉人们: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如果老人有现代化的捕鱼设备,结局就会相反。 E小说在人物形象时,采用了衬托的手法 【解析】B 项与主题不符,这篇小说的主题应是积极的、昂扬的;D 项无根据,设想牵强附会。 BD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5 分) 人,又少了一个 作者:聂华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 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 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 学毕业的。哪,你看。 ”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 “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地贴在 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 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 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 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 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 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 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 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 只听得门内 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 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 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 走, 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 再多给一点!” 呯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 (1)、小说突出描写了女人行乞时的四次“笑” ,请认真阅读小说,简析每次“笑”所显示的内容。 (每次 限十字内)(6 分) 1第一次笑: 对人生的敌意和诡谲 2第二次笑: 丧失羞耻之心 3第三次笑: 职业乞丐的无赖相 4第四次笑: 对人生的冷漠,麻木。 (四次笑,显示了女人个性的逐步扭曲,其本质正在逐步“蜕变” 。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分 析笑的不同含义答对三点 6 分,每点 1.5 分,答得合理可以酌情给分) (2) 、怎样理解小说标题“人,又少了一个”的深刻含义?(6 分) 答:女人人性扭曲,已成为行尸走肉,丧失了人的价值。而“又”字又说明了这种现象不是个别存在, 也不是第一个,则使文章的社会意义更加广泛更具批判意义。更能当时社会女人的自尊心羞怯感,即她 的人格已经完全失去,她的灵魂已被吞噬。蕴味无穷,引起读者的共鸣。 (答对三点 6 分,每点 2 分, 答得合理可以酌情给分) (3) 、如果将女人的有关身份证的文字材料抽去,对小说的人物刻画和主题的表现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5 分) 答:有影响:抽去材料就反映不出作品主题的深刻性。正是在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中,表现女人的变化, 揭露其变化的社会根源。丰富故事情节,典型人物形象,引起读者的思考。 (4) 、此文和祝福中都写了两个乞丐的“死” ,这两个乞丐的“死”有什么不同?(6 分) 答:此文中的女人并没有死去,只是她的自尊心羞怯感,她的人格已经完全失去,她的灵魂已被吞噬, 原先的她已经逝去。而祥林嫂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 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连生命和灵魂都被封建礼教吞噬。祥林嫂祥成为一个 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总的来说,普遍性的社会意 义寄于自身的特殊性,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答对 4 点 6 分,每点 1.5 分,答得合理 可以酌情给分) (5) 、下列对这篇小说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C ) A.作者刻画女人形象,多角度地运用了纵向对比,写出人物的人格由自尊的顽劣,行为由知羞到寡廉耻, 心理由希望到麻木,外貌由富态到干瘪,令人憎恨,也唤起同情。 B.对女人的性格扭曲的社会根源,作者的思想倾向是鲜明的,但未曾表明,只是在人物刻画和情节的发展 中,让其自然流露出来。 C.作品的语言十分细腻、流畅,尤其是人物语言及富于个性化,三年后女人乞讨的几段话,尽管有点夸张, 但活画出女人蜕变后的丑恶的灵魂。 D.作者对生活是忠实的,但不拘泥于生活的真实,经过艺术提炼、加工,使现实中女人行乞的故事更加典 型,显示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批判力量。 解析:C 项中“尽管有点夸张”错。 ) 七、语言运用(15 分) 16近日, 成都商报刊登了一则报道:四川地震灾区首个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广元市青川县东河口 地震遗址公园将于 11 月 12 日开园。青川县委宣传部领导表示,遗址公园拉开了该省地震遗址旅游产业建 设的序幕。公园今后将考虑收费。 这则消息见报后,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地震遗址公园”该不该收费呢?读了这则消息,你觉得“地 震遗址公园”收费到底应不应该?请谈谈你支持或反对收费的理由。 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阐述完整,不超过 50 字。(3 分) 答:( 同意的理由:作为日常建设、 维护的经费,可以把公园建设得更好;可以将收入捐助受灾群众或作为 地方重建资金等。 6 不同意的理由:收费会阻止一部分人进入,不 应该利用灾难 牟利等。 ) (观点鲜明、阐释合乎情理 2 分,语言流畅完整 2 分。 ) 17、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 发联想。请仿照示例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要求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4 分) 【例 1】墨:打底(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例 2】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库安全提升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 马士兵面试题及答案
- 重要考点的记忆技巧税务师试题及答案
- 西医药物学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石英玻璃纤维绳项目建议书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全国高考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三)物理试题
- 考试题及答案原题
- 老年人阅读服务适老化实施方案
- 镇江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 低空经济推动未来城市空中出行新模式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物理考试(含答案)
- 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开封大学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9化一模】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 炎症性肠病(IBD)概述
- 护理质量与安全分析汇报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50497-2019)
- 数字经济学导论-全套课件
- 弹性力学(徐芝纶)课后习题及答案(共9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