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译考试口试应试小帖士 帖士一:候考时放轻松 口试考试正式开始之前,考生们往往需要在候考室等上一两个小时甚至更久。在这 段时间中,经常能看到许多应试者还在翻阅厚厚的口译教程,心中默念甚至背诵短语或 表达。其实,这样做非但不能帮助记忆,反而会导致心理紧张,在等候了几个小时之后, 当真正走进考场的时候往往已经是精神疲惫了,从而影响了考试时的发挥。 在这段时间中,可以看看轻松休闲的杂志,和一起候考的同学聊聊愉快的话题,尽 量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或者还可以趴在桌子上小憩片刻,让自己的心情放松下来。在老 师叫号的时候,当所叫的号码离自己的号码越来越近,就难免会紧张,此时不要再去记 忆所背的内容,尽量使自己放松,以更好的姿态应战。 帖士二:备考时勤思考 从候考室出来,进入备考室,坐定后,监考老师会依次核对相关证件,可以利用这 几分钟时间让自己定下心来,调整状态。正式拿到口试话题后,开始计时五分钟。 此时千万不要慌张,首先要看清题目,把黑体字的话题连同余下的提示问题全部通 读一遍,如果还是觉得有些紧张,无法记忆题目要求,可以利用口试准考证的空白背面, 将话题和提示中的关键字抄写下来,这样不仅可以稍稍平复紧张的心情,而且还能在考 场外等待时做提示之用。 在基本了解话题后,就要开始积极思考,这里有个小窍门,一般而言,题目下面的 几个提示问题往往十分有用,可以根据这些问题设计自己谈话的大致框架,依次将各个 部分的“topicsentences”确定好,再将每个部分展开,加入具体的事例,增加说服力。最 后再理顺一遍思路,并尝试默念着表达一下,看看自己对整体的把握如何,哪些地方还 需要补充。 此外,准备的内容应该越多越好,可以多挖掘几个角度,或者尽量多举例子来阐述 观点,以备临场表达时不时之需。之后,在考场外待考时,还应反复回忆或是模拟对于 整个话题的表达,此时往往是整场考试过程中最为紧张的时刻,必须尽量放松,反复模 拟,使自己尽快进入考试状态。 帖士三:考试时要投入 进入考场后,大部分的考生会紧张,但是千万不要慌张,即使对面的两位老师神情 严肃,也不用慌张,必须精神高度集中。 2 第一部分话题结束后,就要立即投入第二部分的考试,这一点十分重要,必须迅速 全身心地投入到接下来的一个速记和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即使听过两段英文后,精神上 会有些许的疲惫,但也不能懈怠下来,否则很容易少听或漏听接下来中文段落中的语句。 要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需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能放松,此刻的感官以听为主,反应 要快,完全投入其中。 在遇到具体不会翻译的词句或是忽然“卡住”时,要注意随机应变,融会贯通,学 会用意译的方法来翻译,做到最基本的“信” ,忠实于原文。 比如,在参加上一次的口试阶段考试时,口译的过程中,需要翻译有关紫禁城的内 容,涉及许多传统文化的表达,比如:内宫、外宫等等,我就按照意译的理解将他们的 大致含义翻译出来。另外,在介绍桂林的山水的一段中,提到了桂花。当时我一时想不 起来“桂花”这个词的表达,于是就把它翻译成了 aspecialflowerthatgivesoutnicesweetscent。虽然表达有些问题,但还是顺利表达了意思,不 至于“卡住”。毕竟,口译考试对翻译“ 信、达、雅”的三个标准中的后两者要求并不高。 另外,万一在规定时间内没有翻译完,也不要着急,直接停下来,接着翻译下一段 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因为前一段的内容而影响下一段的翻译。 帖士四:最后复习忌劳累 通常在拿到口试准考证的同时,许多考生就会定下一个计划:从现在到考试那天为 止,通览口译教程并进行记忆和背诵,有些考生甚至背诵了整本教材。其实这样的复习 并不见得对每位考生都有效果,而且所记忆的内容经常会随着课文的递进而遗忘。 我们的建议是:以教程为主,中英文对照着看,不要刻意去记忆,只要熟悉一下模 式即可。此外,应当阅读大量的时事新闻和英文报纸,尤其要注意相关热点问题的英文 表达,可以多记一些,对考试会有一定的帮助。 高级口译口试阶段的考试的确有一定的难度,通过率低,但是相信多试几次,不要 气馁,凭自己的实力加上努力,就一定能最终拿到高级口译证书。 口试应试要点 口译是听、说、读、写、译的综合体现和升华,口译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英语水平, 而且体现了一个人的中文造诣、思维、表达、反应、学术功底等多方面的功底。相对口 译考试中的笔译来说,口试难度更高,因为笔译是写在纸上,你有很多机会可以去想, 去修改,而说出来的话是没有修改的机会的。 中级口译和高级口译的口试区别,主要在句子长度。一般高级口译中的长句多,段 落长。事实上在口译现场,在事先不知道试题主要内容的前提下,考生在开始听第一句 话的时候往往反应不过来的,听第二句话时才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第一句话的主要内 容,这就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记忆力,敏捷的反应,以及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口试牵涉的范围很广,有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旅游和饮食文化、环境保护、社会 发展、会议等,比如说,有口译试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国家领导人出访时的部分讲话内容 译成英文,还有口试题是问学生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有哪些条件是有利于商业投资环境 的。这就要求学员知识渊博,培养自己成为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 口译考试中听力、反应、表达都要作为考核依据,同时语音语调也非常关键。因为 作为一名口译者,良好的语音语调和流利的口语表达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外语口语的基 本功训练必须规范。 口译中的笔记 云南省电力工业局 杜云辉 科学的严肃性要求科技翻译严谨、准确。无论同声翻译还是即席传译都要求译员在 最短的时间内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将听到的信息快速处理,力求 准确地表达出来。然而,纵然译员有较强的记忆力和敏捷的反应力,在长句、数字和长篇大 段需要传译时仍然必须借助笔记以保证传递的信息准确无误。虽然大多数译员都知道口 译中笔记的重要性, 但在实践中每每看到一些初涉译海的新手在听完难句后未能记住要点 及时传译,甚至有时当主讲人说完了,自己却愣在那里, 笔者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究其原 因,关键是没有较好地运用手中之笔。口译过程中,为了减少漏译和误译,可充分借助笔记 将说话者的意思较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提高口译质量。笔记之妙用在于: 一、记下数字, 精确表达,避免误译 虽然口译允许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不精确性,但在数字上对信的要求极严。而英汉数 字进位的不同常常给译员传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妨借助手中的笔将数字记下,找出规律, 如 英文中 ten thousand 是“一万”,one hundred million 表示“一亿”,one billion 为“十 亿” 等等,准确传译。出现再大的数字,也可根据笔记按上述规律对号入座,即使一时难以表 达,可通过纸条或黑板写给对方看,甚至就是逐一读出也比误译强。如遇“9846.35 亿元,7 635.23 亿元”这两个数,可先将数字记下来再按规律将小数点往前移一位,用 billion 表示, 即 984.635 billion,763.523 bil-lion。当一句中几个数字同时出现时 ,就更应该逐一记 录下来,否则,记忆力再强也难以全部记住并准确无误地进行传译。如:“232.23 亿吨煤炭 储量, 其中褐煤储量 154.52 亿吨, 无烟煤 40.32 亿吨, 烟煤 35.58 亿吨。”且不论句中词 4 汇难点,仅这四个数字,若不依靠笔记很难一气准确译出。在传译过程中可采用边听边记的 方法,待主讲人说完一串数字后,为了力求准确无误, 应将自己记下的数字与主讲人核对一 遍后再译。 另外, 由于我国有的行业尚未完全使用国际标准化单位,汉英单位的不一致也给数字 的翻译增加了难度。如“xx 省水资源十分丰富, 理论蕴藏量约 1.03 亿千瓦,占全国的 15. 3%,可开发总装机容量为 9000 万千瓦, 年发电量 4500 亿千瓦时”。即使记下了句中的 四个数字,传译时也得费番功夫, 将单位统一后再译,按“x 万千瓦”即“x0MW”(如“10 万千 瓦”为 100MW)的规律性将“亿千瓦、万千瓦”变成英文中相应单位 MW,或 GW;将“亿千 瓦时”转换成 kWh 或者 MWh 再译。遇到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慎重,宁可慢一点, 记下来数一 数有几个零,再按规律逐步译出, 以保证数字和单位的正确。对于像焦耳(joule) 、大卡(Ca lorie)、盎司(ounce)、加仑(gallon)、英里(mile)、英尺 (foot)、亩(mu) 、公顷(hect are)等,则可将数字按双方使用原语的单位照译,把单位的换算留给交流双方处理,以免弄 巧成拙,“该公司占地面积 198 亩”可直接将“198 亩”译 198mu。最多再补充“one muis 0.667 hectares”。 在科技翻译中量化的概念很多, 口译时数字的翻译决不能马虎,译员必须从稍纵即逝 的信息中快速捕捉,运用笔记将数字记下,克服数字表达的困难,按规律准确传译。否则,很 容易译出了句子意思却把关键数字忘掉了, 稍一疏忽,会酿成大错,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 二、记下关键词, 简化长句,准确达意 口译中常有长句出现 ,若不借助笔记很难较完整地传递说话者的意思。须针对英汉 句法英语强调形合、汉语强调意合的特点, 记下关键词,将长句简化,再运用口译的不精确 性适当增减词汇,译出中心意思。 如将汉语长句“分析受水库淹没影响的植物群落及植物物种,重点是受国家保护的珍 稀植物和具有特殊经济、科研价值的物种”译为英语, 由于口译的时间要求,只要在听的过 程中快速记下句中的关键词“分析、植物群落、物种、重点、珍稀植物、物种”,利用适当 的句型将记下的关键词连接起来,或用适当的过渡词 and, but, which 等将长句分成两 句,把听到的内容在关键词的基础上丰富完善,这样就可以将说话的意思基本表达出来了。 全句可以试译为:Analysis shall be carried out for the plant community and s pecies af-fected by the reservoir inundation, and em-phasis shall be place d on the rare and pre-cious plants protected by the State and species wit h special economic and research value. 也许这并不是最佳的表达 ,但我想外宾在 特定的氛围下基本能明白其意义,而这也就达到了口译的目的。 英语长句汉译时也要依靠笔记才能尽量译得全面。有时外宾说话速度太快,不记下 来很难译全,常常只能译出前半句或后半句甚至片言只语,使交流双方如堕五里雾中,不知 其意。对于译者而言英语长句的传译似乎比汉译英更难一些,因为译员的听力必须过关才 能胜任(且不说存在听懂外宾方言、俚语的困难)。译员为了将听到的关键词快速记下,有 时可采用只有自己看得懂的符号或关键词的首字母甚至英汉混合记录。如:They desire to eventually establish a Co-ordination Cen-ter that provides minute-to-mi nute monitor-ing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Power Pool operations ,and the duties andf unctions of the Co-ordination Center shall be carried out by t he Operating Committee until such time that the Board of Directors deem s it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Co-ordination Center. 口译时笔者根据英语重形 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原句拆开,分成几个短句表述,并利用口语表达 的随意性将长句简化 ,“长话短说”。试将上句译作“他们希望最终成立一个联网协调中心, 对电网运行随时进行监测和协调。先由运行委员会负责实施该中心的任务和功能,直到董 事会认为有必要成立协调中心时为止”,一样达到口译效果。若没有笔记的帮助,很难将类 似的句子译全。 三、抓住中心, 记下大意,理清层次,避免漏译 即席传译时,有的主讲人很体谅译员的困难,尽量讲得简短扼要便于翻译。但也有的 主讲人对译员的水平估计过高, 洋洋洒洒讲上几分钟,而译者又不便打断,只能借助手中的 笔,迅速记下主讲人的讲话大意,理清讲话层次,抓住中心,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技 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逐层译出,避免漏译。 一次笔者随团就某项目的合作出国考察。考察结束时,代表团团长在外方的答谢宴 会上发言,他一口气讲了近 5 分钟, 基本上也就是整个考察过程的总结。从组团出发前外方 对此次考察行程的安排征求意见、几易其稿,到到达后受到公司有关部门的盛情款待,以及 考察期间由于有 xx 先生的全程陪同和及时介绍, 使我们深入细致地了解了公司的经营管 理和技术力量,进而联想到双方未来的合作设想,最后又谈到将把此行考察结果向有关部门 汇报。本人边听边记,待主讲人说完后迅速将此段话归纳成以下几个层次:1.行程安排,2. 日常接待,3.考察内容,4. 合作设想,5.结语、致谢。传译时运用了口译的随意性和不精确 性,未完全按照主讲人的讲话顺序,而是围绕上述 5 个层次将各层意思逐一译出, 虽然没有 逐字逐句翻译,但已将中心大意译出。再如 Further to our meeting at the Second EPF in Vientiane on 12-23 De-cember last year, I have consulted with off i-cials from EGAT in Bangkok and ADB in Manilaon the Study of Transmis sion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xxx and xxx via the third country. Both pa rties agreed in princi-ple with my proposed arrangements which are outli ned in the enclosed copy of the let-ter to the Governor of EGAT dated 3 Jan-uary. EGAT has agre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tr ansmission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xxx and xxx which will be financed by xxx commercial bank. 笔者根据记录的要点“电力论坛会、输电线路经第三国研 究、原则同意建议、资金来源”进行传译,基本上译出了主讲人欲表达的主题。实践中本人 体会到,在进行多层次的传译时,若译员借助笔记可避免漏译。 6 四、其它 1. 口译时可借助笔记将某些缩略词写出,即使不译,在特定的氛围下, 交流双方也解 其意。如 LOLP(失负荷概率),GIS( 全封闭式组合电器) 等等。 2. 由于方言等因素而未听清时,可通过笔记记下来询问主讲,有助于正确理解原意, 确保准确传译。如种植“香蕉树”还是“橡胶树”、是 good 还是 wood 等,写出来可以证实 是否听对,否则, 凭发音翻译有时译意与说话者原意相差甚远。遇到类似情况,建议最好还 是动动手中之笔。 3. 口译涉及面较广,一次翻译任务中常涉及日常生活、科技经贸等项内容,译员不 可能对所有专业都清楚,有时碰到生词可请主讲人解释其意,进行解释性翻译,再记录于笔 记中便于今后遇到时不再陌生。对于实在难以弄懂的词,而且又是关键词,可按记下的拼写 甚至请主讲人说出拼写,下来查核意思后再告知对方。通过笔记记录生词,在实践中不断积 累、逐步提高。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口译中恰当运用笔记有助于正确理解原意、避免漏译 和误译。 梅德明谈口译考试常见问题及应对技巧 梅德明: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上海市外语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专家组成员、上 海市会议口译与商务口译专家组专家、美国语言学博士 许多参加过口译考试的学生抱怨最多的还是最后的口译关。笔译相当好,口语部分 也不错,却“卡”在了口译,并且连考几次都无法过关的考生很多。 问题出在哪里? 口试分口语和口译两部分,而口译考试和口语考试相比,突出一个即时性,口译考 试要求考生听四段录音,每段分别评分,其中两段是汉译英,两段是英译汉,口译中的 问题往往出在英译汉部分,大部分考生是全军覆没,听不懂,以致一个字都翻译不出来。 这样即使你汉译英全对,口译部分也是不及格。所以许多考生的问题出在听力部分的英 译汉,愤恼不已。 在历次考试中,我对考生在口译考试出现的常见问题作了一下归纳: 一、是对英语无法即时理解。原因是反应速度慢。无法在听完录音后及时在脑海里 迅速印现英语的中文含义。而在考生思考的时候,一段录音早就放好了。 二、是对外国口音不熟悉。我们试题组在选取这部分考题时,往往采用英语母语国 家各种人员的录音,考生由于平时听的最多的是老师的口音,所以会感觉不适应。 三、是对生词放大,一段录音中往往总是有一些词对考生来说是陌生的,许多考生 就“卡”住了,没有跳过去听完全文,而继续停留在这一个词上,根本没听完全部内容, 更何况翻译。 四、是临场紧张,许多考生进了后,缺乏信心,常常自己给自己压力,十分紧张, 如果一句话没听明白,就心灰意冷,表示放弃,这是没有进行这类似的考场环境训练所 致。 能力提高是关键 口译能力的提高没有捷径可走,作一个冲刺训练,学习一点技巧尚可,而要在短短几 星期中全面提高口译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我认为,要学习好外语必须有扎实的基础, 而这一积累要靠长年累月的苦学得来,即使掌握了好的学习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家 可以从几方面着手: 一、认真参加口译培训。中、高级口译这一课程中的翻译课具有相当难度,这不仅是 因为要求对专业翻译技巧的熟练掌握,更因为翻译领域的用词和造句涉及面广、专业性 强。翻译的语句往往涉及如金融、外事,旅游等各行各业及西方种种社会文化风情,还 包括许多英语谚语,俚语翻译。如果不经过专业培训的话,这方面的翻译很难做到达意。 二、是熟读教材英语,口译包括五本教材,里面很多文章又长又难,有人觉得花了许 多时间读了,考试了又不一定用上,于是对是否应情读这些教材产生了疑问。然而,我 认为英语口译不是以知识为主,而是以技能为主,尤其不能指望靠突击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对教材的学习中要抱着学习技巧,锻炼能力的态度,结合本人的情况和薄弱环节重点 突破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以期望在考试中能考到,只有端正了态度,才能做到在平时 长期坚持学习。 三、是坚持操练。与学其他知识一样,学习英语必须要有一丝不苟和打破砂锅问到 底的学习精神,对于学到的东西努力做到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保证每天的学习都有收 获,掌握的英语知识才会越来越多,水平才会越来越高。特别是当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在 生活中得以应用时,那分喜悦是没有经过努力学习的人难以体会的。 几个应试技巧 口译过关最主要的是技能,其次才是技巧。 8 听力的训练应该十分注重,要求多听,而且不要为听而听,要为译而听,要“耳听 会译” ,把口和译结合起来,鉴于口译是针对一些正式场合的翻译,建议考生选择真实的 环境,去听各种各样的题材的口音,如 CCTV9 套央视对话节目,卫视等频道,疯狂英 语等等。当然,看记者招待会是最好的学习参照。另外多看翻译的碟片,看的时候最好 是一人独自观摩,最好不要看银幕下的翻译,尝试自己理解。因为看碟片有助于学习者 了解各种英语国家的口音,这在实践中效果尤为明显。 口译考试中很强调一个瞬间记忆的问题,即要求应试者在听一段文字后立刻口译成 笔译,这对记忆力的要求非常高。训练的方法可以这样:听一段英语新闻,立刻在心中 复述一遍,更可要求直接翻译。 口译题目是有口译考试专家组集体讨论决定的,虽然范围很广,但是一个原则,题材肯 定会涉及到口译工作,如国际会议翻译、国际导游翻译等。 与汉语各地方言一样,英语也有不同口音,考试过程中,口译者并不要求能听懂每 一个单词,关键在于能使原文意思清晰准确传达出来,因此在口译过程中,对原句意思 的猜测是必不可少的。考生需要有意识改变以前强调听懂每个单词的习惯,将重点放在 整句的翻译上。 口译笔记要点 笔记是高级口译的关键。使用笔记,是为了补充大脑短期记忆和耐久力的不足,以 保证译文的精确度,并保证其不受讲话人持续时间的影响。 如果完全依赖记忆,又没有异常的天赋,即使精力充沛的年青人,也不能胜任 高级口译对精确度和耐久力的要求。实际例子,我在工作中多次碰到过。高级口译员没 有不靠笔记的。但是,高级口译使用的笔记与一般的概念,风马牛不相及。 请注意,每个人的记忆,思维,和反应都有各自的特点。没有必要全部照搬我 的方法。最好用的笔记方式是你自己发展出来的,适合自己的系统。我的介绍是为了给 你开个头,起个指点方向,打开思路的作用。 比如,笔记越简单,记录就越迅速。但笔记简单了,对短期记忆的要求就相对 提高了。所以,笔记多少为最佳,因人而易,需要摸索出适合于自己的平衡。 要点是: 1. 少写多划。划线条比写文字快。线条形象,相当于翻译的“半成品“ ,有助译员眼 看笔记,口出译文。两种情况下应该尽量用线条: 表示动作和动态的词句。比如,以上升的斜线代表“发展“ ,“增加“,“ 进步“,“ 进 一步“ ;以下降的斜线代表 “减少 “,“下降“,“ 恶化“等等。 表示因果或前后关系的词句。比如,用一条线代表“因为/所以“,“之后“ ,“在 之前“ ,以体现出上下前后之间的关联关系。 2. 少字多意。养成一个词的笔记不超过一个字的习惯。中文里有大量的词汇是由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只要看到其中一个,你的短期记忆就应该能够补齐其余的字。 不必多写。比如,“中国“ 最多写个 “中“。“北京“ 最多写个“ 北“ 。英文词也同理处理。 “politics“ 最多写 “poli“,“government“ 最多写“gov“,等等。另外,需要培养以笔记与记忆 互动;看到一个字能说出几个字,甚至一串词的能力。在有上下文的情况下,这不难。 比如,谈中国的近况,听到“ 改革,开放“ 记一个“改“字,不难从短期记忆中说出原文。听 到“British Prime Minister Tony Blair“,记“PM“,也同样能说出原文。 3. 少线多指。通用一小组线条 /标记。否则在自己本来熟悉的中英文之外,又编出 一套自己不熟悉的文码使用,会导致需要想一想用哪个符号的情况,适得其反。 4. 少横多竖。采取从上往下的阶梯结构记录,尽量少用通常书写时的横向记录。阶 梯结构形象地体现出上下文的逻辑结构,简化了译员的思维过程,方便出译文。 5. 快速书写。必须发展自己的汉字快速书写系统。口译笔记完全是自己看,而且只 需要几分钟之内能看懂就行。很多汉字笔划减少后,并不影响确认。我这里讲的不是潦 草,而是除了实际口译经常不得不潦草之外,花一些时间,把练习中或口译工作中常用 的字琢磨一下,看看可以怎样减少笔划,或理顺笔划,一笔成字。 6. 明确结束。口译中,讲话人说一段,停下来让译员译一段,然后再继续。这样, 上一段话和下一段话之间,必须有明确的界限。上一次的结束点,就成了下一次翻译的 开始点。其重要性在于,如果笔记是从本子的 1/3 处开始的,下一段话可能写了 2-3 页, 翻回来口译时,眼光无法确定这页上面哪一条线,或符号是这次翻译内容的开始点。所 以需要标明。我刚入门时学的是每次讲话人结束时划一道线。后来发现,从讲话人收口, 到我作为译员不得不开口的那段时间非常宝贵,经常被用来补充笔记,舍不得用来划结 束线。后来,我就干脆把这道手续推迟到我说完译文。由于从我说完,到讲话人再开始 这段时间在我掌握之内,所以我说完时,顺手划一道线,再示意讲话人继续讲。 另外,我觉得划线不够清楚,所以现在改为一个圆圈再一横线。 最后,讲一下所需装备。 建议你使用带有活页圈的笔记本,见下列照片。有活页圈才能来回翻倒方便。 笔记本大小以自己感觉舒服为准。我喜欢用英国制的 A5 开。躺在我的巴掌上不大不小, 刚刚好。只是英国这些为速记设计的本子印有横杆。空白页更为理想。 持笔记本的手势见下列照片。记完一页,翻过去一页。讲话人收口后,一把抓 地全部翻回来,落眼处正是这个段子的开头。然后,译一页,翻过去一页。这段译完后, 把翻过去的几页一把压在手掌中。这等于是用手掌把已经翻完的,和下一段的笔记清楚 分开。这点很重要。否则,很容易出现讲话人收口后,你来回翻找本段首页的难堪局面。 10 上海口译口试口语部分考前建议: (要点) 一般的口语分为三段:论点、论述、结论 如果你很紧张的话,尽量深呼吸。不过你可以放心,考到口译部分时相信你不会再有很紧张的感觉, 因为那时你的注意大部分都转移到记录和输出了。 进入考场前 向老师打声招呼,有利于稳定你的情绪。同时也不要忽视仪表和坐姿。 My name is My registration number is. Here you must be pay attention to the method to tell your number. You can use the 4-3-4 approach to read your registration number. Lets take the number “05031400287”for example, 0503-140-0287 will be a wise way to pronounce your number. Youd better begin your oral test with “I am going to talk about ”or “I am going to say something about ” instead of beginning with “I am going to give you a speech about ”and something like this. 你的演讲要切题,内容要完整,语音语调要正确,表达要流利,多使用自己熟悉的语句,力求扬长避 短。 要一气呵成,以免给人一种说话结巴、不流畅的感觉。 尽管口语是过场,但一定要留好印象。 When come to the end of your oral test you may say “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 or “Thats very kind of you to listen to my speech” and some others. Dont forget to say goodbye to your teachers which will leave good impression to them . As come to the conclusion, what I want to say eagerly is “Wish all of you a success” . 口语的开头 口语通常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开头、正文和结尾。这三个部分安排是否得体,直接影响到口语表达 的质量。 常见的开头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开门见山,揭示主题 文章一开头,就交待清楚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如“How I Spent My Vacation”(我怎样度假)的 开头是: I Spent my last vacation happily 下面是题为“Honesty“(谈诚实)一文中的开头: Honesty is one of the best virtuesAn honest man is always trusted and respectedOn the contrary, one who tells lies is regarded as a “liar“,and is looked upon by honest people 2交代人物、事情、时间或环境开头 在文章的开头,先把人物、事件和环境交待清楚。例如“A Trip to Jinshan“ (去金山旅游)的开头: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my class went on a bus trip to Jinshan. The bus ride there took three hours. The long trip made us very tired, but the sight of the beautiful sea refreshed us. 3. 回忆性的开头 用回忆的方法来开头。例如“A Trip to the Taishan Mountain“(泰山游)的开头是: I remember my first trip to the Taishan Mountain as if it were yesterday. 4概括性的开头 即对叙述的人或事先作一个概括性的介绍。如“The Happiness of Reading Books”(读书的快乐) 的开头: People often say that gold and silver are the most valuable things in the world. But I say that to read books is more valuable than anything else, because books give us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gives us power. 5介绍环境式的开头 即开头利用自然景物或自然环境引出要介绍的事物。如“An Accident”(一场事故)的开头是: It was a rainy and windy morning. The sky was gloomy, the temperature was low, and the street was nearly empty. I was on my way back to school. Suddenly, a speeding car came round the corner. 6交待目的的开头。 在一开头就交待目的,如要表扬谁,批评谁,或说明一个什么问题等。如 “Pollution Control“ (控制污染)的开头: In this article I shall draw your attention to the subject of pollution control. 开头的常用句型 With the rapid improvement in./growing awareness of., more and more./sth (e.g. With the considerable improvement in building industry, more and more structures are being erected to set the peoples minds at ease.) 2) Recently, sth./the problem of.has been brought to popular atten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public conce123 A (e.g. Recently, the problem of unemployment has been brought to such popular attention that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place it on the agenda as the first matter.) 3) One of the universal issues we are faced with/that cause increasing concern is that. (e.g. One of the universal issues that draw (cause) growing concern is whether it is wise of man to have invented the automobile.) 4)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ere has been a boom/sharp growth/decline in . (e.g.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re has been a sharp decline in the number of species.) 5) Nowadays, more/most important/dangerous for our society is. (e.g. Nowadays, most dangerous for our society is the tendency to take advantage of each other in political circles.) 6)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table/graph, we can find that. 7)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table/graph/figure, there is a marked increase /decline/favorable (an unfavorable) 12 change in. 8) As we can see from the table/graph/figure above, drastic/considerable/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over the period of time from.(年份 )to.( 年份) 9) The table/graph shows that there is a(n) declining/increasing trend of .from.(年份) to.(年份) 10) Anyone who takes a closer look at the data in the table/graph can be surprised to find that. 11) It is a traditional practice to.in our society. (e.g. It is a traditional practice for young people to be financially dependent on their parents for anything like marriage and housing.) 12) It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only right and proper to.(in China.) (e.g. It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only right and proper/perfectly justified for the old to assume ful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growth of the young.) 13) As things usually go against sb.s will, his original intention was to. (e.g. As things usually go against mans will, his original intention was to change the way people lived by inventing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ndeed, its birth has greatly enhanced their enjoyment of life, especially in traveling and transporting. But its dark side is presenting a growing worry to our society.) 14)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f approached from the opposite angle, reveals that. (e.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reforms is political structure, if approached from the opposite angle, reveals that much of the achievement is far from satisfactory. For example,.But.) 15) Everything about.seems (not) to be getting on smoothly/just as one wishes in. (e.g. Everything about the economic reform seems to be getting on just as our government wishes in China.) 16) To sb.s mind/In sb.s eye(s), sth. seems/means. (e.g. In the eyes of the public, official corruption means taking bribes,. But such corruption comes in many different forms.) 17) No one would deny that. 或:Everyone would agree that. (e.g. 见例 2) 18) When it comes to.(sth.), most people (the public) maintain(s)/contend(s) that. (e.g. When it comes to fake commodities, every consumer has much anger to pour upon them.) 19) Now it is widely believed that. (e.g. Now it is widely believed that examinations are the best possible measure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qualified.) 20) A public debate has arisen as to/over/concerning. (e.g. A public debate has arisen as to whether one should step forward bravely in the event of crime.) 21) All that sth. has done for our society seems like a big step forward in the right/wrong direction, but it has also brought along with it a great worry /benefit to.(the average people.) (sth.: cloning, the reform in managerial structures, etc.) 22) The birth/invention of.has made an enormous/essential difference to .But it does not mean that. (e.g. The birth of the computer has made a radical difference to the human progress. But it does not mean that this wonder does no threat to our society.) 23) Sth. has changed the way our society developsBut its bright side should not keep us from following closely its dark side. (sth.: the genetic engineering, etc.) 24) Things about.are going on to our advantage, but a long cool look at .reveals that. (e.g. Things about the reform in state enterprises are not going on to the most workers advantageBut a long cool look at this move reveals that it will produce some substantial benefits to our nation in a long run.) 25) No/Little doubt that.But. (e.g.There is Little doubt that the traditional schooling has contr123ted much to our social developmentBut some grave defects in it begin to stand out against the modern times.) 26) What does sth. mean? 27) How/Why does sth. affect our life? 28) What is it like to do.? (e.g. What is it like to have lost all confidence in oneself?) 29) What would our society be like if there were no.? (e.g. What would our society be like if there were no public morals?) 30) Should we put sth. above st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方婚前贷款买房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返协议合同样本
- 关于小区维修合同样本
- 与车辆有关合同样本
- 企业合作合同样本招生
- 50亿工程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租房半合同样本
- 上海建筑门窗合同样本
- 人大志编纂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申请贷款合同样本
- 24年10月自考14237手机媒体概论试题及答案
- 扬尘防治(治理)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 华为智慧矿山解决方案
- 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表
- 房地产项目能源管理制度制定
- 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性作业设计探究
- DB11∕T 161-2012 融雪剂 地方标准
- 会务活动质量保障措施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上)第一次摸底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游轮产品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语文要素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