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吉林省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_第1页
2013年度吉林省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_第2页
2013年度吉林省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_第3页
2013年度吉林省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_第4页
2013年度吉林省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 年度吉林省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 2013 年是全省职称评聘工作坚持创新发展、深化分类改革、巩固规范成果的重 要一年,全省职称评聘工作坚持以评价能力业绩为导向,以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素质 为核心,以规范管理服务为手段,不断推进职称制度分类改革,不断推进职称评聘 工作规范化发展,不断拓宽人才评价服务领域,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指导、个人申 报、单位推荐、社会监督、业内评价和权责统一的工作机制,切实保障专业技术人 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为推动我省 振兴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大力推进职称评聘领域和方式创新发展 (一)开展一项专门认定。为进一步激励和支持我省科研人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根据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 实施意见、吉林省关于激励科研人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暂行办法和关于 科研人员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的认定及职称评聘工作实施细则文件精神,今年,我 省将对省内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中科技成果转化贡献突出的科研人员给予职称评审 和职务聘任等方面的政策倾斜。 1.对达到规定利税数额条件的科研人员,除不受学术技术著作、论文和职称外 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考试限制外,还可不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规定的 标准条件限制,破格参评相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科研人员的职务转化成 果认定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省科技厅共同组建全省科研人员职务成果认定 委员会部署实施。破格评审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门部署、单独组建评委会 进行。经破格评审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科研人员,不受事业单位专业技 术岗位核定职务级别和岗位数额限制,按照规定程序实行超职务级别和超岗位聘任。 2.对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取得一定效益但未达到破格评审条件的科研人员, 在正常参评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将其转化成果量化,达到相关标准的, 相应免除学术技术著作、论文和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考试限制,同等条 件下予以优先。对未达到相关标准的,在正常参评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 将其研究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潜在效益或科技成果转化实际效益作为参评依据, 同等条件予以倾斜。 3.具体事宜参照吉林省关于激励科研人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暂行办法 (吉人社联字201267 号)和关于科研人员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的认定及职称评 聘工作实施细则(吉人社联字201334 号)规定执行。 (二)拓展两个评价专业(系列) 1.增设电力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业。根据国家电监会东北监管局的委托申 2 请,为进一步解决我省电力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问题,今年,我省将增设电 力企业电力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业,对在我省发电和电力安装等企业中的专业 技术人员进行中级和高级职称评审。 2.增设服装设计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业。结合当前我省服装设计行业发展实际 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需要,今年开始,我省将增设服装设计系列专业技术资格 评审专业,对在我省各级各类企业中从事服装设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中级和 高级职称评审。 以上两个专业中级、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建评 审委员会统一组织评审;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认定,按照我省现行规定和办法执行。 (三)探索开展三项改革试点 1.开展省属部分高校实验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聘试点工作。为 加强省属高校实验系列教师队伍建设,参照外省工作经验,结合我省实际,今年, 我省将在吉林农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和吉林工程技术学院三所省属院校开展正高 级实验师评聘试点工作,进一步探索延伸省属高校实验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职务) 评价取向,为今后我省实验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聘工作摸索经验、 奠定基础。该系列正高评审条件由试点院校自行拟定,基本条件不能低于省定其他 系列正高级评审基本条件,经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技处审定后,由试点院 校按照评审条件组织竞聘推荐,竞聘推荐人员最多不超过 3 人。推荐人选确定后, 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技处审核,并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建评审委 员会,本着优中选优原则,对各试点院校推荐人选进行集中答辩评审,原则上确定 各试点院校通过人员为 1 人,实行特设岗位聘任。 2.开展技工院校教师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聘试点工作。结合我省技工院 校建设需要和所属教师的迫切需求,为进一步激发技工院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断提升我省技工院校教学科研水平,今年,我省将在吉林省工商技师学院、吉林 省林业技师学院和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等三所技工院校开展正高级讲师评聘试点工 作。正高级讲师评审条件由试点学校自行拟定,基本条件不能低于省定其他系列正 高级评审基本条件,也可参照吉林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 (吉政办 明电201322 号附件 2)中的正高级教师评审条件制定,经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厅专技处审定后,由试点院校按照评审条件组织竞聘推荐,竞聘推荐人员最多 不超过 3 人。推荐人选确定后,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技处审核,并由省人 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建评审委员会,本着优中选优原则,对各试点院校推荐人选 进行集中答辩评审,原则上确定各试点院校评聘岗位为 1 个。 3.开展工程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信息化评审试点。根据职称评审工作信息 化发展趋势,为进一步促进我省职称申报和评审工作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公 正,今年,我省农业、林业、水利、建筑和交通等工程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 3 审将试行信息化申报、评审,将全过程采取电子化操作方式进行,有关事宜将由评 委会办事机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技处)具体安排部署。 二、积极稳妥完成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扩面改革任务 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同意,报经人社部、教育部批准,今年,我省对全省中小 学教师职称制度扩面改革工作进行了部署,印发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 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的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吉 政办明电201322 号)等配套文件。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及各县(市、区) 和省直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和全省的统一部署,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加强领导, 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稳步推进,扎扎实实地完成扩面改革工作任务。要本着认真 负责地态度,深入细致地做好政策解释、舆论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教师 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对确实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妥善处理,确 保试点改革平稳实施。 (一)改革步骤安排及要求。扩面改革本着自上而下、协调配合、分级负责的原 则,分四个阶段进行: 1.人员过渡阶段。按照省里改革文件规定和要求,过渡工作按属地管理权限审 核,由各学校(单位)作为过渡工作责任主体,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省直相关部 门)的直接指导下自主开展,原则上过渡工作要于 6 月底前完成。过渡工作须严格 按照扩面改革规定范围进行,重点要明确相关教育机构过渡范围,一般为教 研 室 以 及 中 小 学 德 育 工 作 、 教 育 督 导 、 校 外 社 会 实 践 基 地 、 电 教 馆 、 少 年 宫 、 省 级 教 材 审 定 机 构 。 根 据 2007 年 制 定 下 发 的 关 于 实 行 专 业 技 术 职 务 “评 聘 结 合 ”改 革 工 作 中 若 干 问 题 的 意 见 规 定 , 其 他 不 直 接 服 务 于 中 小 学 教 育 教 学 工 作 的 教 育 机 构 ( 单 位 ) 不 再 设 置 中 小 学 教 师 系 列 专 业 技 术 岗 位 ( 职 务 ), 这 些 教 育 机 构 ( 单 位 ) 中 已 评 聘 为 中 小 学 教 师 系 列 专 业 技 术 职 务 的 人 员 , 必 须 同 级 改 职 到 与 岗 位 职 责 相 关 的 其 他 系 列 , 不 参 加 人 员 过 渡 。 过渡工作结束后,各县(市、区)人社局须对所属过渡人员进行汇总, 并向所属市(州)人社局填报本地吉林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过渡人员 一览表及电子版备案,各市(州)人社局受理备案后,须对本市(州)过渡情况 进行汇总,并将汇总后的吉林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过渡人员一览表 及电子版上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 2.竞聘推荐阶段。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竞聘推荐工作由学校(单位)自主 开展,本着一地一策、一校一策和优中选优的原则,各学校(单位)竞聘岗位数额 为本学校(单位)空缺岗位总数的 30%;岗位空缺数量较多且符合竞聘条件人员较 多的学校(单位) ,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核定比例,最高不能超过空缺岗位总 数的 40%;没有空缺岗位的学校(单位) ,可采取退 2 进 1 的方式,申请核定竞聘岗 位数额。原则上,各地区核定的竞聘岗位总量必须控制在本地区空缺岗位总量的 50%以 下。竞聘岗位数额确定后,由各学校(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竞聘方案,制 4 定的竞聘方案须通过全校(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全校(单位)职工大会集中讨论, 经 85%以上参会人员同意并报同级教育、人社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各学校(单位) 在核定的竞聘岗位数额内开展竞聘推荐人选时必须采取差额方式进行,竞聘推荐人 选不能超过同级人社部门核定的竞聘岗位数额。在竞聘推荐工作中,各地区须自行 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跨校竞聘工作方案,重点鼓励空岗数额少且符合竞聘条件人 员多的学校中的教师到竞聘岗位较多且符合竞聘资格条件教师少的学校参加竞聘, 以促进优秀教师人才合理流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统筹区域内教师队伍均衡发展。 3.专家评审阶段。各学校(单位)竞聘推荐工作结束后,将本学校(单位)确 定人选报相关评聘委员会评审。根据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 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办法规定,各级中小学教师 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审委员会须按属地管理权限设置,由属地人社部门牵头, 联合教育部门共同组建,人社部门主要负责评委会的评务管理工作,教育部门负责 组建专家评委库,评委会专家评委由同级人社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抽签确定。原则 上,全省正高级和省直中小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教师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职 务)评聘委员会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省教育厅共同组建;市(州)所属高 级和直属中小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聘委员会由市 (州)人社局和教育局共同组建;县(市、区)所属中小学校、相关教育机构(包 括所属乡镇)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聘委员会由县(市、区)人社局和 教育局共同组建;不具备组建条件或因评审数量人员较少等情况难以组建评聘委员 会的县(市、区) ,须由市(州)人社局征得县(市、区)人社局和教育局同意后, 正式行文上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后,可由市(州)高评委代评。评聘委 员会专家评委组成一般为单数,应不少于25人,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2人, 评委会主任和副主任由全体评委推选产生。评聘委员会评聘工作不受通过率限制, 但必须严格程序和标准条件,确保优中选优,坚决防止超数额推荐人员、违规推荐 人员、弄虚作假人员和不符合基本条件的人员通过评审。 4.岗位聘用和上报备案阶段。根据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规定,各学校 (单位)对通过评聘的教师按岗聘用,评聘时间为2013年9月1日。评聘工作结束后, 中级教师核准材料及相关数据材料由各县(市、区)人社局汇总后报送所属市(州) 、 长白山管委会人社局核准、发证、备案;高级教师核准材料及中级以上教师评聘相 关数据材料由各市(州) 、长白山管委会人社局汇总后报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核准、发证、备案。 (二)有关问题的说明及规定 1.关于正高级教师推荐工作。要按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关于 全省中小学教师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聘工作要求,严格执行推荐程序和 5 推荐比例,切实保证推荐人选的覆盖面和代表性,按时限要求认真做好正高级教师 推荐工作。具体事宜按照吉林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评审工作通知要求执行。 2.关于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调整问题。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取消城乡差别并向农村倾斜的要求,结合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实际,经研究, 我省县(市)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可按照二类 学校5、60、35 规定比例执行。 3.关于标准条件问题。此次改革执行新颁布的吉林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 本标准条件 (吉政办明电201322 号) ,原有的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中、高 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吉人社联字200467 号)除适用于退休(将 退)竞聘人员外,不再执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地区和单位(部门)可结合实 际,对其进行细化和量化,但不能随意降低或突破省定底线标准。 4.关于班主任、辅导员任职年限问题。标准条件中对一级教师、高级教师承担 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时间作出了 3 年和 5 年的年限要求。经研究,正高级教师推荐 人选必须按规定的班主任、辅导员任职 5 年的条件要求组织申报。考虑到我省实际, 在一级、高级教师竞聘推荐和评审时,此条件暂作为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的条件掌 握,对没有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历的人员,由学校(单位)通过考核实际工作表 现,确定其教书育人业绩情况进行竞聘。规定的班主任、辅导员任职年限规定,将 在国家改革试点结束后,全面推行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时执行。 5.关于评聘时间问题。根据我省改革实际,结合中小学教师行业特点,中小学 教师评聘时间仍为每年度的 9 月 1 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年限按照受聘年的 9 月 2 日起次年的 9 月 1 日为满一年的规定计算。 6.关于编外在岗人员竞聘参评问题。对在全省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中工作且已取 得相应级别中小学职称的人事代理人员、特岗教师等编外在岗人员可先行参加学校 组织的统一过渡。对此类人员的竞聘,可在学校组织的在编在岗教师竞聘工作结束 后,根据学校竞聘结果,在核定岗位继续空缺的学校开展编制外在岗人员竞聘工作。 此工作事宜须在学校竞聘方案中明确体现,一并通过全校职工代表大会或全校职工 大会集中讨论,经 85%以上参会人员同意并报同级教育、人社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7.关于退休和将退人员竞聘参评问题。由于改革工作由国家统一部署和批准, 我省 2012 年度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未开展。这期间出现了一批因改革 而错过最后一次评审机会的退休人员,同时,这次改革聘任时间为 2013 年 9 月 1 日, 在今年 9 月 1 日前仍将有一批教师面临退休而无法参加竞聘。因专业技术资格(职 务)与教师个人待遇相挂钩,鉴于这一情况,本着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原则,各地 区可结合本地区财力情况,采取特殊办法自行解决,但必须严格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原则:一是申报参评人员必须为 2012 年 9 月 2 日2013 年 9 月 1 日期间财政编制 6 内达到退休年龄人员;二是评审委员会须按照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中、高级专 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吉人社联字200467 号)规定的条件组织申报和 竞聘;三是申报参评人员须符合申报条件,且所在学校(单位)必须具有相对应的 空缺竞聘岗位;四是竞聘工作由学校(单位)自行组织,竞聘结束后,须将确定的 竞聘人员相关材料报所属地人社局和教育局审核,审核通过人员由所属人社局专技 处(科)统一办理相应聘任等手续。 8.关于民办中小学校参照执行问题。民 办 中 小 学 校 在 参 照 执 行 改 革 时 , 由 批 准 举 办 民 办 中 小 学 校 的 教 育 行 政 部 门 和 同 级 人 社 部 门 管 理 。 吉 林 省 中 小 学 教 师 职 称 制 度 改 革 人 员 过 渡 办 法 、 吉 林 省 中 小 学 教 师 水 平 评 价 基 本 标 准 条 件 、 吉 林 省 中 小 学 教 师 系 列 专 业 技 术 职 务 ( 职 称 ) 评 审 办 法 等 文 件 规 定 , 均 适 用 民 办 中 小 学 校 。 参 照 的 民 办 中 小 学 校 应 按 照 人 社 部 门 统 一 部 署 的 年 度 职 称 工 作 要 求 , 与 公 办 中 小 学 校 同 步 进 行 。 民 办 中 小 学 校 专 业 技 术 岗 位 设 置 参 照 公 办 中 小 学 校 有 关 规 定 执 行 , 原 则 上 高 级 教 师 、 一 级 教 师 按 照 设 置 比 例 根 据 实 际 需 要 不 足 时 可 提 高 不 超 过 5%的 结 构 比 例 , 具 体 比 例 由 批 准 办 学 的 各 级 教 育 部 门 与 同 级 人 社 部 门 研 究 确 定 。 三、切实加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和职务聘任管理 (一)关于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同时任职(“双肩挑” )的有关 规定。 “双肩挑”人员是指因工作需要同时受聘单位领导或内设机构正 职领导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1.条件规定。事业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 行业特点要求确需兼任的,须符合四个条件:一是首次聘任,受聘职员 岗位(兑现职员工资)确因工作需要,该管理岗位需要具有专业技术职 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二是该管理岗位的职员具备所任专业技术岗位的任 职条件,且符合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三是过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 后因工作需要担任内设机构(含)以上领导职务的人员;四是实际从事 部分专业技术工作,且完成合同规定的专业技术岗位职责任务。 2.下列人员不能“双肩挑” 。一是管理型和后勤服务型事业单位的 领导;二是单位和内设机构党群组织的领导;三是单位职能类别已确定 为管理类的非专业技术性质内设机构的领导;四是只从事部分专业技术 工作,但达不到相应岗位规定的专业技术工作要求的单位和内设机构的 领导;五是本人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取得的专业技术职业资格不一致的单 位及内设机构的领导。 3.设置办法。 “双肩挑”人员的申报审核总量,原则上控制在本单 位内设机构(含)以上领导职数的 15%以内。经批准的“双肩挑”人员, 其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可根据本单位同等岗位任职条件确定,与其他专业 技术人员一样,按照同等条件和程序,在同一层级竞聘晋升不同等级。 7 经批准的“双肩挑”人员,所聘主体岗位为管理岗位,同时对所兼任专 业技术岗位职务,要在聘用合同书中明确标注和说明,对“双肩挑”人 员的考核要综合考核其在两类岗位上的工作情况。由专业技术岗位人员 兼职完成管理工作的,一般不再设置管理岗位;专门从事管理业务的, 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单位规模小、有关领导兼任专业技术岗位,原则 上不能申请增设专业技术临时岗位。 4.聘任办法。符合“双肩挑”条件人员,同时受聘两类岗位,在岗 位聘用时必须同时占本单位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的岗位数,由此出 现的具体岗位问题由单位内部协调解决。 “双肩挑”人员确定相应的岗 位工资级别后,在一个聘期内一般不予变更。 (二)关于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聘用条件的规定 1.专业技术二、三级岗位为全省重点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我省自然 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或行业做出杰出(重大)贡献的 国家及省级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 献,得到省内外同行广泛认可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这两类岗位按照 吉林省专业技术二、三级岗位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由省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厅实行统一调控和动态实名制管理。专业技术二、三级岗位 的聘任,由事业单位在年度拟设核定的岗位数额内,对在符合条件的人 选择优推荐,经主管部门审核,逐级公示后,推荐报送省、市州人社部 门组织专门的专家委员会审核评审,核准后行文公布并办理相关手续。 其他专业技术等级岗位条件按照省有关行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 意见执行,原则上各层级内由下一个等级岗位聘用到上一个等级岗位的 最低任职年限为 3 年,且连续 3 年考核等次合格以上。 2.事业单位首次开展专业技术岗位竞聘时,根据上级部门和单位确 定的任职条件,在单位岗位设置方案确定的结构比例内,对专业技术人 员现职务聘任累计年限达到十级 6 年以上或七级 6 年以上(累计年限中 考核均需合格或称职以上) ,可分别参加八级或五级岗位竞聘。对业绩 条件特别优秀的,年限可适当放宽,但不能低于 5 年。 3.专业技术岗位聘用的基本条件是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的必须条件,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转入正常化轨道后,在有相应空缺岗位的基 础上,单位可从工作实际出发决定是否进行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不 同等级的岗位职务,应当逐级晋升,原则上不得越级晋升。对特别优秀 的或者工作岗位有特殊需要的,可按照有关规定破格或者越级晋升不同 等级的岗位职务,但原则上不得超过本层级的最高等级。聘用到辅助系 列的岗位等级原则上应低于主系列岗位等级。 8 4.在岗位聘用期内取得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单位 在有空缺岗位的前提下,可以每年集中一次组织这些人员竞聘岗位。竞 聘时间安排在年(学年)度考核结束后进行。 5.各主管部门或事业单位要结合本行业特点的要求,在坚持相应职 务基本任职条件、突出实绩的前提下,制定符合本单位(行业)实际的 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聘用条件,充分调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确保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 (三)关于政工师、高级政工师岗位聘用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所从事的组织、人 事、宣传等工作,按其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应当明确为管理岗位,而不是专业技 术岗位。在岗位设置时,要按照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将组织、人事、宣 传等工作岗位设置为管理岗位,并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按管理岗位实施岗位 聘用。 (四)关于由工勤技能岗位聘用到专业技术岗位问题。事业单位在相应岗位出现空 缺的情况下,根据工作需要,确需从工勤岗位聘用人员到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必 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中实行竞争 上岗,择优聘任。首次聘用到专业技术岗位的,必须符合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 条件,一般聘用到本岗位的最低等级。 (五)关于辅助系列设置正高级岗位的问题。事业单位辅助系列设置正高级专业技 术岗位应根据单位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科学合理地设置,设置的系 列应为该系列在单位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术技术作用突出,从事本专业系列的 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多,并须经单位相关学术技术委员会(相应组织)经必要的工作 程序通过后,才能逐级申请设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辅助系列正高岗位设 置实行数量控制和宏观统筹,原则上辅助系列多的部门(单位) ,如有博士授予权的 省属重点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不超过 3 个系列;规模较大、辅助系列较多部门 (单位) ,如有硕士授予权的省属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不超过 2 个系列;规模小、 辅助系列少的部门(单位)不超过 1 个系列。 (六)关于“岗”、“责”关系不理顺人员的岗位聘用管理问题。首次聘任后,对 兑现专业技术人员工资但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人员,要逐步规范、过渡到相应专业 技术岗位。若仍在非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其工资待遇作为遗留问题对待,但不作为 下一轮岗位聘任和职称评聘的依据。 四、进一步推进全省职称评聘工作规范运行 (一)开展修订完善职称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工作。从 2013 年 7 月 1 日起, 各高评委办事机构要抓紧组织专家修订本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新的评审条 件要体现企业和事业单位分类评价原则,重点以业绩、能力、贡献为主要评价 内容,构建评价标准科学、导向合理、公正公平的专业化评价体系。同时,要对各 9 系列(专业)所属专业技术岗位专业目录予以明确,对论文、著作和期刊予以分类 定级,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不断提高评价质量,推动评审工作科学化、专业化和 规范化。修订的评审条件要经过广泛调研论证后,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定 下发。年末未能完成修订工作的职称系列,明年将暂停评审工作。 (二)进一步规范申报人员申报材料的管理。申报人在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厅网站“专业技术人才”栏中下载与本人工作单位性质或符合本人申报类别的相关 表格,并认真阅读填表说明,如实填写。除信息化评审试点系列申报人员外,其他 系列申报人员的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或认定表)须手写,吉林 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一览表须用计算机打印。申报人员要严格按照吉林省专业 技术资格(职务)评审规范(暂行)和关于加强全省专业技术资格(职务)申 报评审工作诚信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向所属评委会提交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 评审表(或认定表)、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一览表(附电子版)、 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职务)申报评审材料册(一)、(二)。 有关申报人员学历验证,须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进行验证,并提交学 历验证报告,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有关论文检索,须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进行论文期刊信息查询,并通过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清华同方中国知网”等主流数据库对个人论文信息进行 检索。不在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范围内刊物及发表在刊物增刊、专刊、特刊的论 文不作为评审专业技术资格的依据。论文发表时间以版权页所载日期为准。乡镇事 业单位及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要重点测评其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推广新技术 或解决实际技术难题的技术总结、报告可视作论文对待。 (三)进一步规范单位推荐申报管理。各单位、各级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各级人社 部门及相应推荐审核单位(部门)要严格按照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审 规范(暂行)规定,实行单位、主管部门、人社部门或委托代理机构逐级审核、 公示,并正式行文统一报送的方式进行推荐申报。申报单位要成立相应考评领导小 组,采取单位领导、纪检监察干部、人事干部、考评专家四方联审的方式对申报人 员进行综合考评。推荐人员经单位集中公示 3 个工作日以上无异议后,方可由所在 单位按照申报程序规定正式行文报送相应主管部门或各级政府人社部门,由主管部 门或政府人社部门审核并以相应形式公示无异议后,正式行文报送相关评委会。 (四)进一步规范各评委会办事机构审核管理。各级评委会办事机构要集中受理各 单位(部门)、各地区统一申报的材料,严格审核申报单位(部门)、地区的申报 材料,对不属本评委会评审范围的专业一律不得受理,申报人员的材料必须经过办 事机构工作人员和负责人签字后,方可提交评委会评审;对不符合要求的,注明存 在问题,及时退回;对弄虚作假或举报核实确有问题的取消申报资格。要认真登记 弄虚作假或举报核实确有问题人员,并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从今年开 10 始,各评委会办事机构都要建立资格审查工作责任制,确定专人负责,开设专门的 政策咨询电话和电子信箱在全省公布,自觉接收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监督。 (五)进一步规范评委会例会评审管理 1.按照时限规定准时例会。各高、中级评委会要按照评委会例会时间表,按时完成 评审工作。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例会的,必须以正式文件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厅核准。 2.报送评委库备案。省直高、中级评委会办事机构要在 7 月 25 日前将更新后的专家 库(按例会评委人数 1:3 以上)报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 3.例会申请。各评委会要在例会前 5 天将本评委会评审工作方案、评委专家库(按 例会评委人数 1:2) 、评审人员名册(含电子版)等以正式文件报送省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厅,申请例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各评委会评审工作方案、评 审人员,从专家库中随机抽选产生专家评委,下发评委会例会通知书 。各评委会 抽取的评审专家中,要按照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审工作规范(暂行) 中的规定的比例,中省直单位、基层一线或非公经济组织中同行专家均要有一定的 评委代表。 4.实行分类评审。各评委会例会时,要在保证质量、保证公平的前提下,依据现执 行的评审条件,对事业单位和企业参评人员进行分类评审,对省、市、县事业单位 人员进行分类评审,对科研成果转化人员按规定在评审中给予倾斜,对申报破格评 审人员采取集中考试、现场答辩与专家评审相结合方式进行。 5.严格评审通过率。各评委会必须严格按照评审通过比例开展评审工作,正高级评 审通过率不超过 60%,副高级、中级评审通过率不超过 70%,确保评审工作质量。 6.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各评委会例会期间要邀请纪检监察人员现场监督, 评审结果无纪检监督员签字的,不予核准。 (六)进一步规范审核备案管理。省直部门、各市(州)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和授 权组建的县中级评委会评审结束后,对其评审结果公示 5 个工作日,10 日内正式行 文报送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和未通过人员名单一览表(附电子文档,Excel 表格,加 盖评委会办事机构公章,具体表样见附件),评委会投票结果统计票,通过人员 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一份和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职务)申报评审材 料册(一)。评审通过人员均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公示 5 个工作日, 无异议人员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发证,并正式行文公布。在公示期间 对公示人员有异议的举报问题,由申报人所在单位、主管部门人事以及纪检监察部 门共同出具说明材料,报经评委会办事机构复审查实,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核准。 (七)进一步规范评聘结合高校年度评聘的管理。“评聘结合”高校制定的年度评 聘工作方案及评聘系列评审条件需经学校评聘委员会讨论通过,并报省人力资源和 11 社会保障厅、教育厅核准后方可实施。“评聘结合”高校要严格执行信息公示制度, 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申报信息逐级进行公示,对评聘委员会通过人员信息进行确认公 示,公示期不得少于 3 个工作日。在申请例会时,须一并提交由评聘高校主要领导 按规定签写的承诺书(见附件)。评聘委员会评委仍按 3:7 比例设置,校外同 行专家评委须占评委总数的 30%以上。评聘工作要按照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 实行差额评审。未纳入“评聘结合”系列,具有空余岗位的,由学校评聘委员会在 已经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中择优聘任。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对“评 聘结合”高校年度评聘工作采取随机抽检或社会公示监督方式进行宏观指导。 “评聘 结合”高校年度评聘工作结束后,对核准公示无异议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在 10 个工作日内完成证书发放工作。 (八)进一步规范评委会评审权限。授权组建的各级评委会要按照全省的统一安排, 在批准的系列、专业内开展评审工作,不得私自受理评审规定范围外的系列、专业, 对违反规定的评委会,评审结果将不予核准,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需进一步明确的工作事项 (一)关于省属高职高专院校“评聘结合”问题。凡具备组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委 员会条件的省属高等专科院校,可向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提出申请, 经批准,可组建本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委员会,自主对从事教学、研究、实验专业 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二)关于高层次人才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认定问题。今年继续开展高层次人才高级 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工作,凡在我省工作或提供服务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 技术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全国优秀博士后研究人 员、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 者和省高级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人选、 留学回国人才、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及我省重点引进的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可同时打 破学历、毕业年限和任职年限限制,直接认定相应系列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高层 次人才认定专业技术资格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核准后, 提交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委员会。上述人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可不受 单位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额限制,按照规定程序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后实行超岗聘任。 (三)关于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党政机关调动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军队转业人员 专业技术资格认定问题。该类人员到企事业单位首次评审专业技术资格,可不受资 历台阶和职称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限制。其中,受聘在所在单位专业技术 岗位工作满一年后,符合相应专业系列评审条件中规定的学历和业绩成果条件的, 可直接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认定。申报评审时按属地化管理,由所在市(州)人社局 12 职称管理部门进行核准,省直部门人员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 理处进行核准。核准通过人员提交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建的专业技术资格认 定委员会进行认定。 (四)关于非公经济组织高级经济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问题。今年,我省将继续开 展非公经济组织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经济师评定工作,原则上各非公经济组织只 可推荐 1 名人选,具体事宜按评委会办事机构部署要求执行。 (五)关于对企业人员科学评价问题。对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将注重评价其实际 岗位履职尽责和业绩贡献,采用答辩或考试与材料审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审,著 作、论文和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考试作为参评参考条件。 (六)进一步规范转正定职管理。凡纳入国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及我省“评聘 结合”以外的系列(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不再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 组织评审,按照管理权限,均实行用人单位以聘代评制度(吉人字2004130 号) 。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符合岗位专业条件并从事本专业一年以上的,或不符合岗位专 业条件,从事本专业两年以上的;具有大专学历,符合岗位专业条件并从事本专业 三年以上的,或不符合岗位专业条件,从事本专业四年以上的;具有中专学历,符 合岗位专业条件并从事本专业五年以上的,或不符合岗位专业条件,从事本专业六 年以上的人员可按程序以聘代评,并于每年 12 月进行认定备案。省属企事业单位 (包括非公企业)人员,由用人单位考核合格后组织申报,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报 省专家服务中心代理审核备案。各市(州) 、长白山管委会及所属地区企事业单位 (包括非公企业)人员,由用人单位考核合格后组织申报,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