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学术期刊影响力解析_第1页
数字化背景下学术期刊影响力解析_第2页
数字化背景下学术期刊影响力解析_第3页
数字化背景下学术期刊影响力解析_第4页
数字化背景下学术期刊影响力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数字化背景下学术期刊影响力解析 摘要:研究发现,期刊的数字化 程度与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正相关,复合 影响因子越高的期刊,网络侵权的现象 越普遍;平均被引率和转载率指标与学 术期刊的影响力正相关;本单位作者占 比与期刊的影响力负相关。根据研究结 论,提出了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力的相关 建议。 中国论文网 /5/view-11319033.htm 关键词:期刊数字化;学术期刊 影响力;评价指标;复合影响因子 2015 年 9 月,教育部社科司和新 闻出版广电总局在联合评选“百强期刊” 时,首次将期刊的数字化列入评选指标。 期刊的数字化对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产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何种影响?影响程度如何?这些问题都 值得办刊者探索。本文以 40 种权威社 科期刊为研究对象,基于一手调查数据,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期刊数 字化和非数字化因素与期刊影响力的关 系。 一、数据说明及评 th”指标设定 1.数据说明 样本选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 刊评价报告(2014 年) 中的 40 种社科 类权威期刊。考虑到评价报告主要来自 2013 年期刊的发展数据,结合文章的转 引和转载周期,确定期刊的数字化数据 采用目前期刊发展的最新数据,期刊文 章信息采用 2013 年数据。数据主要来 自 CNKI(中国知网)网站、期刊网站、 期刊纸质样刊、微信公共平台、四大文 摘纸质样刊、百度搜索等,采集截至 2015 年 9 月 20 日零点。期刊影响因子 数据来自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人文社会科学) 2014 年版。 2.评价指标设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本文认为,数字化背景下影响学 术期刊影响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数字化因素和非数字化因素。数字化因 素包括在线投稿系统、网站互动平台、 微博、微信平台、网络侵权;非数字化 因素包括平均被引率、本单位作者占比、 四大文摘转载等。考虑到篇幅有限,本 文只罗列了最为关键的影响指标。关于 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指标,业界普遍采用 影响因子来衡量,本文也采用该指标。 为了深入分析,本文按照期刊复合影响 因子的大小将研究样本分为 2 类,即复 合影响因子大于 2 的期刊,共计 17 种, 复合影响因子小于或等于 2 的期刊,共 计 23 种。 二、实证分析 1.数字化与学术期刊影响力分析 在线投稿系统分析 表 l 说明,权威学术 期刊有在线投稿系统的比例为 57.50%。复合影响因子大于 2 的期刊中, 建有在线投稿系统的比例为 70.59%; 复合影响因子小于或等于 2 的期刊,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比例为 47.8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高出 22.76 个百分点。这说明影响因子 高的期刊更加注重在线投稿系统建设, 注重办刊效率。 网络互动平台分析 期刊网站建设了网络互动平台, 方便读者、作者等用户与期刊互动。表 1 说明,权威期刊建有网络互动平台的 比例为 45.00%。复合影响因子大于 2 的期刊中,实现网刊合一的比例为 58.82%;复合影响因子小于或等于 2 的 期刊,该比例为 34.78%。前者明显高 于后者,高出 24.04 个百分点。说明影 响因子高的期刊,更注重与用户的互动。 微博分析 统计数据说明,权威期刊建有微 博的比例为 30.00%。复合影响因子大 于 2 的期刊中,建有微博的比例为 35.29%,复合影响因子小于或等于 2 的 期刊,该比例为 26.09%。前者明显高 于后者,高出 9.21 个百分点。不过,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体来说,权威学术期刊不太重视期刊的 微博建设,可能是受到期刊微信平台的 影响。相对来说,影响因子高的期刊拥 有微博的比例也高。 微信平台分析 微 信平台是指期刊通过应用微信、微刊和 二维码等技术,实现移动终端查看和浏 览期刊信息的功能。总体来看,权威期 刊建有微信平台的比例为 32.50%。复 合影响因子大于 2 的期刊中,建有微信 平台的比例为 41.18%;复合影响因子 小于或等于 2 的期刊,该比例为 26.09%。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高出 15.09 个百分 点。这说明,权威学术期刊使用微信平 台的整体比例不是很高,影响因子高的 期刊更加注重微信平台的建设。 期刊网络侵权分析 一些不法网站冒充期刊网站在网 络上从事非法活动,干扰正常期刊网站 运行,进而影响期刊的影响力。本文确 定期刊侵权程度的统计方法如下:百度 搜索输入期刊名称后,按照搜索结果中 真正是期刊网址链接的排名顺序确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排名第 1 为无侵权,排名 25 之间计 为轻度侵权,排名 610 之间计为明确 侵权,排名 10 以后的计为严重侵权。 表 2 数据说明,权威期刊侵权均值为 1.10,表示权威期刊存在轻度网络侵权 现象。复合影响因子大于 2 的期刊,侵 权均值为 1.12,没有侵权的期刊有 4 种, 占比为 23.53%,轻微侵权的期刊有 9 种,占比为 52.94%,明确侵权和严重 侵权的期刊各 2 种,占比均为 11.76%;而复合影响因子小于或等于 2 的期刊,侵权均值为 1.09,低于复合影 响因子大于 2 的期刊,说明复合影响因 子大于 2 的期刊的侵权现象要高于复合 影响因子小于或等于 2 的期刊,可能原 因是学术影响力越大的期刊,其社会影 响力越大,投稿者越多,非法网站获利 的空间越大,不过这一现象与笔者 2014 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有了明显下降。 2.非数字化与学术期刊影响力分 析 期刊平均被引率分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平均被引率是指期刊年发表文章 被引的总次数与该年发文量之比。表 3 说明,权威期刊平均被引率均值为 308.76%。复合影响因子大于 2 的期刊, 其平均被引率为 495.06%,而复合影响 因子小于或等于 2 的期刊,其平均被引 率为 171.07%,两者相差 323.99 个百分 点,说明期刊的平均被引率与学术期刊 影响力成正比,期刊被引率越高,其学 术影响力越大。 本单位作者论文比分析 表 3 说明,权威期刊本单位作者 论文比的均值为 18.65%;复合影响因 子大于 2 的期刊,本单位作者论文比为 13.94%;复合影响因子小于或等于 2 的 期刊,该值为 28.26%,两者相差 14.32 个百分点。说明复合影响因子越高的期 刊,本单位稿件的比例越低。如中国 人口、资源与环境 社会学研究等 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很高,本单位作者 占比均为 0。 期刊文章的转载率分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三大文摘转载率是指期刊文章被 新华文摘 中国社科文摘和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 的比例;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率是指期刊 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比 例。通过表 3 可知,权威期刊三大文摘 转载率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率的平均值 分别为 4.16%和 19.43%。复合影响因子 大于 2 的期刊,三大文摘转载率为 4.29%,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率为 20.99%;复合 影响因子小于或等于 2 的期刊,三大文 摘转载率为 4.07%,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率为 18.27%。比较发现,复合影响因 子高的期刊,其三大文摘转载率和人大 复印资料转载率均高于复合影响因子低 的期刊。如复合影子因子高的期刊社 会学研究 ,三大文摘转载率高于 15.00%。 总之,统计数据表明,文摘转载率对学 术期刊影响力产生了直接影响。 三、结论与建议 第一,期刊的数字化程度的确对 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产生了明显影响,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字化程度高的期刊,其影响力也高,数 字化程度低的期刊,其影响力也低。期 刊的网络侵权现象还比较普遍,越是影 响力大的期刊,网络侵权现象越严重。 为此,要进一步推进期刊的数字化建设, 建立期刊网络互动平台,及时解决用户 提出的问题;加强期刊的微信平台建设, 扩大期刊学术成果的传播;加强期刊知 识产权的保护,积极与相关搜索网站沟 通,申请备案和注册,减少不法分子的 侵权行为;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期刊数字 媒体新技术,紧跟世界期刊发展的新步 伐。 第二,期刊平均被引率与学术期 刊的影响力正相关,本单位作者占比呈 现负相关。要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必须 要分析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主、客观因素, 找出问题,尽可能提高期刊的被引率, 降低本单位作者的占比,积极倡导开放 式办刊。 第三,三大文摘转载率和人大复 印资料转载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