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5月份医院感染监控报告_第1页
2011年1-5月份医院感染监控报告_第2页
2011年1-5月份医院感染监控报告_第3页
2011年1-5月份医院感染监控报告_第4页
2011年1-5月份医院感染监控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感染监控报告 (2011 年 1-5 月份) 2011 年 1-5 月我院出院病人数为 4214 人,医院感染例数 55 例,医院感染率为 1.3%;感 染例次为 57 例,感染例次率为 1.4%;呼吸系统感染 32 例,其中肺炎 20 例,气管 支气管炎 3 例,上呼吸道感染 9 例;泌尿道感染 8 例,消化道感染 8 例,均 为小儿肠炎;皮肤软组织感染 3 例,其中伤口感染 2 例,手足口病 1 例;血液系统感染 3 例,其中 2 例为新生儿感染, 1 例为 导管相关性感染;神经系统感染 1 例; 骨和关节感染 1 例;其它 1 例,为甲状腺脓肿。感染病例 病原体送检例数 37 例,病原体送检率为 64.9%;脑科(ICU )送检率最高,为 100%。 一、各科发病率及感染部位分布情况及各月医院感染情况分别见表 1 和表 2。 表 1: 2011年1-5月份各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汇总表 医院感染部位(例) 科 别 出 院 人 数 医 院 感 染 人 数 感 染 漏 报 例 数 医 院 感 染 例 次 数 呼 吸 系 统 心 血 管 系 统 血 液 系 统 腹 部 和 消 化 系 统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泌 尿 系 统 手 术 部 位 皮 肤 和 软 组 织 骨、 关节 生 殖 道 口 腔 其 它 部 位 医 院 感 染 漏 报 率% 医 院 感 染 率% 医 院 感 染 例 次 率% 内科 242 8 0 9 5 4 3.3 3.7 普外科 277 0 0 0 0 0 脑科 (ICU) 237 19 0 20 17 1 1 1 8 8.4 骨科 286 7 0 7 2 1 2 1 1 2.4 2.4 妇产科 1221 0 0 0 0 0 儿科 817 17 0 17 6 2 8 1 2.1 2.1 心内科 303 1 0 1 1 0.3 0.3 泌尿外 科 111 2 0 2 1 1 1.8 1.8 手外科 219 0 0 0 0 0 五官科 58 0 0 0 0 0 内三科 96 0 0 0 0 0 康复科 347 1 0 1 1 0.3 0.3 合计 4214 55 0 57 32 3 8 1 8 3 1 1 1.3 1.4 10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率% 56.1 5.3 14 1.8 14 5.3 1.8 1.8 表 2: 2011 年 1-5 月份各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汇总表 感染部位(例) 科 室 出院人数 医院感染人数 感染漏报例数 医院感染例次数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血液系统 腹部和消化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泌尿系统 手术部位 皮肤和软组织 骨、关节 生殖道 口 腔 其它部位 医院感染漏报率% 医院感染率% 医院感染例次率% 一月 861 12 0 13 7 3 1 1 1 0 1.4 1.5 二月 586 6 0 6 2 1 1 2 0 1.0 1.0 三月 920 16 0 16 10 4 2 0 1.7 1.7 四月 882 11 0 12 4 2 1 3 1 1 0 1.2 1.2 五月 965 10 0 10 9 1 0 1.0 1.0 合计 4214 55 0 57 32 3 8 1 8 3 1 1 0 1.3 1.4 各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率 56.1 5.3 14 1.8 14 5.3 1.8 1.8 从 2011 年 1-5 月份医院感染监测情况看:医院感染发病率与去年同期(1.9%)相比略有下 降。感染发病率下降原因可能与病人收治量的减少(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病人收治量下降了 9.4%)和感染控制督导力度加强(市卫生局多次组织医院感染的专项督查)有关。感染发病率 增高科室是脑科(ICU) ,较去年同期(7.7%)增高了 0.7%,儿科 较去年同期(1.4%)增高了 0.7%,感染增高原因与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增高、隔离制度、手卫生制度落实不到位有关,希望 科室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手卫生制度; 另亦可能与医务人员院感意识提高,发生医院感 染病例后及时上报有关。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的是普外科(感染率为 0),去年同期为 2.7%。从 感染部位分布情况看:仍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占医院感染百分比分别为 56.1%,但较去年同 11 期 66%有所下降;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染各占 14%,较去年同期的 6.2%、12.4%有了明显 增高,这一类的感染多以接触性传播为主,希望科室加强手卫生管理,治 疗操作前常洗手,严 格无菌技术操作,注意诊疗用品消毒管理,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二、医院感染病例的病原菌监测及病原体分布情况分别见表 3 和表 4。 表 3 2011 年 1-5 月份医院感染病例病原菌送检及培养情况 月份 感染病例 次数 病原体 送检次数 病原体 送检率% 病原体 阳性例数 病原体 阳性率 % 1 月 13 9 69.2 8 88.9 2 月 6 3 50 2 66.7 3 月 16 12 75 11 91.7 4 月 12 8 66.7 8 100 5 月 10 5 50 5 100 合计 57 37 64.9 34 91.9 表 4 2011 年 1-5 月份医院病例原体分布情况(株) 病原体名称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合计 占总数比 鲍曼不动杆菌 3 1 1 3 8 19% 铜绿假单胞菌 1 2 2 1 6 14.3% 肺炎克雷伯菌 1 1 1 3 7.1%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1 1 1 3 7.1% 大肠埃希菌 1 1 2 4.8%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 1 2 4.8% 荧光假单胞菌 1 1 2.4% 阴沟肠杆菌 1 1 2.4% 无乳链球菌 1 1 2.4% 粪肠球菌 1 1 2.4% 表皮葡萄球菌 1 2 3 7.1%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 1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 1 1 2.4% 12 木糖葡萄球菌 1 1 2.4% 白色假丝酵母菌 3 3 7.1% 热带假丝酵母菌 2 2 2.4% A 群轮状病毒 1 2 3 7.1% 合 计 9 2 14 10 7 42 100% 2011 年 1-5 月份感染病例病原体送检例数 37 例,病原体送检率为 64.9%,与去年同期 (56.7%)相比有所提高,这与医务人员院感意识逐步提高有关,其中脑科(ICU )医院感染病例 送检率最高,为 100%;病原微生物检测阳性率为 91.9%,与去年同期(83.6%)相比有所提高。 从病原体分布的情况(表 4)来看,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 61.9%),主要菌种为鲍曼不动杆 菌和铜绿假单孢菌;其次是革兰氏阳性菌(占 19%),主要菌种为表皮葡萄球菌;第三为真菌 (占 11.9%),主要菌种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第四,病毒主要为 A 群轮状病毒,3 例病例均发生 在儿科。 工作建议: 执行严格的手卫生制度,已是被公认的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 经济、 最方 便、最直接的方法,能有效地防止病源微生物从病人传递给医护人员,也能防止医 护人员将病 原微生物带给病人,是一种有效的双向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 56.1%,占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首位,这与全国各医院情 况一致。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点应该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流通、加 强陪护制度的管理、及 时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以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增强无菌观念,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规范,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导管 的留置时间不宜过长,可疑感染应立即拔除且做细菌培养; 病原菌的监测应贯穿整个医疗过程,部份科室送检率较低。近年来国内监测结果也表 明细菌耐药性已日趋严重,因此重视临床药敏、 规范 临床用药及疗效的观察、加 强细菌耐药性 的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