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 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按照州委、州政府“强基础、抓教育、兴 商贸、育产业、保民生、促和谐“的发展思路和“依托藏区大市场, 融入兰州都市圈“的 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紧 紧围绕年初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四大支柱产 业,使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协调发展。 一、综合 综合经济势力明显提升。经初步核算,2010 年全县生产总值 达到 7.94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10.8%,其中民营经 济增加值达 5.76 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 72.6%,非公有制经济 达 3.14 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 39.6%。其中第一产业 2.83 亿 元,增长 5.8%,占 35.63%,第二产业 2.3 亿元,增长 15.6%,占 28.98%,第三 产业 2.81 亿元,增长 11.9%,占 35.40%。人均生产 总值为 2816 元,增长 9.96%。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生产以保粮增收为重点,积 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扩大洋芋种植面积, 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实施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洋芋脱毒工程,全 县洋芋种植实现了良种化,强化农业基础,加快支柱产业发展步 伐,使粮食生产获得了较好收成,基本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 收的目标,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推进了农业产业 化进程,使农业总产值达到 52109.91 万元,比上年增长 18.52%。 年末耕地面积为 36.78 万亩,全年包括复种的粮食播种面积 为 37.19 万亩,其中夏粮 5.75 万亩,秋粮 31.44 万亩,夏秋作物 比例由 1:3.83 调整为 1:5.46,基本与上年保持稳定,粮食播种面 积中洋芋播种面积为 25.2 万亩。粮食平均亩产为 187.76 公斤, 粮食总产量达到 69828.51 吨,比上年增长 3.89%,比十五末的 6.05 万吨增长 15.37%,年均递增 2.9%。其中夏粮总产达到 7737.65 吨,比上年增长 3.23%,秋粮总产达到 62090.86 吨,比上 年增长 3.98%。农民人均占有粮 255.38 公斤,比上年增长 2.27%。 造林绿化工作成效显著。在造林方面,立足县情实际,把造 林绿化工作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条件、建设生态文 明的主要举措来抓,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规模 治理、注重实效的原则,狠抓了造林绿化工作,全县当年共完成 各类造林面积 1.9 万亩,育苗 5000 亩,其中本年新育 5000 亩。 畜牧业生产紧紧围绕“东乡手抓“ 品牌优势,以实现优质肉羊 产业化经营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稳定存栏,扩大 出栏,提高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分散养殖和规模 养殖相结合,通过政府扶持,采取以奖代补的有效措施,大力发 展规模养殖,进一步加快了羊产业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 做大了羊产业,使畜牧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2010 年肉类总产 量达到 11817.14 吨,增长 7.47%。牧业产值达到 22391.4 万元, 增长 13.61%,畜牧业收入 582 元,增长 18.53%,占全县农民人 均纯收入的 36.3%。 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全县 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 121991.8 千瓦,比上年增长 12.9%;拥有拖 拉机 1521 台,化肥施用实物量达到 11592.66 吨,折纯量达到 2790.15 吨,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 12.65 万亩。保证灌溉面积累 计达到 9.78 万亩,完成以机修为主高标准梯田 5.22 万亩,建成 户用沼气 7320 户。 三、工业 建筑业 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工业企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不断蔓延的严峻形势,继续走“工业强县,民营经济富县“的路子, 以扭亏增盈、提高效益为目标, 强化内部管理,完善经营管理体 制,积极发展民营工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开发区经济发展 为龙头,建成和改造了一批骨干企业,努力克服和化解了工业经 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工业经济基本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 势头,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据统计,2010 年全县工业总 产值达到 28021.2 万元,比上年增长 13.06%,是十五末的 1.83 倍,年均递增 12.85%。工业增加值达到 7454 万元,是十五末的 1.83 倍,年均递增 12.84%。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乡镇企业累计发展到 1068 家,从业人 员达到 13056 人,乡镇企业总产值 91608 万元,比上年增长 14.05%,是十五末的 1.95 倍,年均递增 14.33%。乡镇企业增加 值 12801 万元,比上年增长 15%。在乡镇企业中:县以下建筑企 业达到 29 家,从业人员达 6512 人,实现施工现价总产值 40578 万元,比上年增长 10.8%,增加值 4762 万元,比上年增长 27.53%, 乡镇工业企业累计发展到 154 家,从业人员达到 2688 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坚持“发展抓项目“,紧紧抓住扩大内需 机遇,积极争取和实施项目。2010 年全县项目数量和规模比往年 有较大增加,全面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狠抓了项目建设和 招商引资工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81431 万元,比上年增 长 29.5%,是十五末的 5.39 倍,年均增长 40.06%。其中 50 万元 以上项目投资 80832 万元,比上年增长 29.53%,农户固定资产 投资 599 万元,比上年增长 25.3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878 万 元,比上年增长 35.91%,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 279 万元,农户固 定资产投资 599 万元。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完成了柳马路、唐达路、龙考路等重 点道路建设项目,实施通畅工程 42.7 公里,全县共有公路 117 条, 总里程 1078 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目标,油路里程达到 244.5 公里,乡村个体联户交通运输企业达到 6 户,从业人员 1264 人, 实现运输业现价产值 20535 万元,比上年增长 14%,增加值 2342 万元,比上年增长 14%,完成公路客运量 144.22 万人(次), 公路货运量 123.6 万吨,公路客运周转量 11537.6 万人/公里,公 路货运周转量 14877.72 万吨/公里。 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较快。全县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和移动 电话 16.5 部,移动网络覆盖率 92%,联通网络覆盖率 78%,行政 村通电话率达到 77.3%,邮电业务收入和业务总量迅速增长。全 年报刊累计发行量、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等均有较大幅 度的增加。 六、商业贸易 商贸流通日趋活跃。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10668 万元,比上年增长 15.02%,是十五末的 2.1 倍,年均递增 15.97%。在消 费品零售总额中城镇零售额 6900 万元,比上年增 长 14.5%,乡村零售额 3768 万元,比上年增长 16%。在消费品零 售总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 6954 万元,比上年增长 3.7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 3452 万元,比上年增长 48.7%;全县 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 13752 万元,比上年增长 41.2%, 其中批发业销售额 3084 万元,比上年增长 567.5%,零售贸易业 销售额 10668 万元,比上年增长 15%。 七、财政 金融 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大力培育财源,加强税收征管,狠抓 增收节支,公共财政职能不断增强,财政收支再创历史新高。全 县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 4595 万元,增长 10.86%,是十五末的 2.71 倍,年均增长 22.03%.其中县级财政收入完成 2281 万元,比 上年增长 9.14%。财政支出增长较快,全年财政支出达到 104517 万元,比上年增长 19.82%,是十五末的 4.93 倍,年均增长 37.58%。 金融流通运行平稳。全县年末各项存款余额 6.24 亿元, ,比 上年增长 22.35%,比十五末 1.66 亿元增长 3.76 倍,年均递增 30.32%。年末各项贷款余额 4.5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3.1%,比 十五末 1.9 亿元的 2.9 倍,年均递增 19.08%。财政收支均达到了 较高速度,有力的支持了全县经济建设。 八、科技 文化教育和卫生 科技推广和应用力度加大。科技事业以实施科技兴县战略 为目标,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 马铃薯良种繁育、航天育种、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高效农业增 产项目,深入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大了科技 推广和应用的力度,人才总量稳步上升。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事业继续实施“长效工程“,以 巩固整县“普初“成果,加快“普九“ 步伐为目标,实施“教育立县“ 战略,按照“四个集中“ 的原则,合理调整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 局,强化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 提高,办学条件得到空前改善,有效解决了边远山区学生上学难 问题,使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97.6%,初中生入学率达到 95.8%,顺利通过省州“ 两基“验收。全县各级各类学校 211 所,在 校学生 50975 人,其中中学 17 所、小学 190 所、职业技术学校 1 所、幼儿园 3 所。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10 年集中实施一批卫生项目,狠抓医 疗卫生队伍建设,充实医疗卫生队伍,培训卫技人员,改善卫生 软硬件环境,使全县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公共 卫生服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共有医疗机构 29 个,共有医务 人员 365 人,其中医疗人员 248 人,护理人员 117 人,病床达到 368 张,千人拥有病床数达到 1.5 张,参合农民 26.1 万人,参合 率达 97%。 计生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以“提升省优,争创国优“为目 标,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不断完善计划生育 服务网络,提高优质服务水平,落实“少生快富“等各类奖励扶持 资金,加强人口信息化平台建设,全面实现州、县、乡三级人口 信息资源共享,全县出生率控制在 14.3,计划生育率达到 94.8%, 人口自增率为 9.29,人口目标全面实现,有力地促进了人口与 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了文化基 础设施建设,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建成文化馆 1 个,图书馆 1 个,新建乡镇文化站 5 个、农家书屋 60 个,完成县城有线电视数 字化整体转换 600 户,全县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 90.26% 和 91.26%。 “东乡族擀毡工艺“和东乡 族民间文学米拉尕黑被 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组织开展了丰富 多彩的文体活动,民族文艺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得到加 强。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人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全县各级各类 单位从业人员 8970 人,其中在岗职工 8970 人。年末从业人员劳 动报酬达到 24149.3 万元,年平均工资额 26922 元。农民人均纯 收入达到 1814 元,比上年增长 13.23%,比十五末增长 71.46%, 年均递增 11.3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7850 元,比上年增长 14.46%,比十五末增长 33.05%,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