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现象学》读后感.docx_第1页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docx_第2页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docx_第3页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docx_第4页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 哲学的起点与终点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既不是 今天意义上的现象学,也不是哲学立场的类型学,也不是 一个哲学导言。它是由欧洲哲学的引导问题和基本问题所 推动的、由德国唯心主义(非任意的)所迫使而进入一个特 定方向的理性的绝对自我展现(理性一逻辑),黑格尔在绝 对精神之中找到了它的本质和现实性。 ”这句话体现了海德 格尔对精神现象学的基本评价。他认为,自初始起, 黑格尔现象学的目的和任务就在绝对知识的要素中活动, 所以它敢于冒险去扩展这种要素。有人指责黑格尔,认为 “黑格尔在起始就预先设定了他要在结尾时所赢得的东西” , 海德格尔认为这不能成为反对黑格尔的理由,因为哲学的 本质就在于,一旦它从哲学基本问题出发,它就必然已经 预先设定了那些它将要言说的东西。哲学就是这些预设东 西的展开,就是精神回到其自身。所以我们要“参与”哲 学,在哲学中与它的“本质之物”相遇,这种对本质之物 的参与才是哲学解释的真正核心。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今天 读精神现象学 ,就在于我们希望与黑格尔“亲缘”或 “相近” 。 “相近”表示我们都有义务回答哲学提出的第一 和最后的那个实质必然性问题,但也表示我们与他是有不 同的,不是同样和同一个东西。 讲座接近尾声时,海德格尔发出了自己批判性的声音: 绝对的东西真的存在于精神现象学之中吗?如果哲学的 绝对之起点最后要通过其终点的完成来证明,那么它也是 不能成立的,因为一个要被证明的东西最终还是有限的。 在这里。他与前人拉开距离,要走一条自己的道路。为此, 他多次思考关于“起点”问题。 我们认为起点和终点的问题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哲学之所以以形而上学问题为开端不是偶然的,它是人类 对自己之外的、无所不包的、有广袤普遍性问题的提问, 带有绝对性质。但如何认识或界定“绝对之物”则是矛盾 的,因为人生活在时空中,必须从一个经验的、有限的东 西,从直接性出发,从有限过渡到绝对,所以总会陷于 “悖论” 。哲学由此才永远处于“争辩”之中,才有自己的 魅力和杀伤力。 以上主要从文献方面介绍了黑格尔与海德格尔的某些 异与同。总体来看,第一, 海德格尔全集第 32 卷是理 解海德格尔 20 世纪 30 年代思想“转弯”的一篇重要文献, 它们也是理解他哲学论稿的重要前提之一。它揭示了 他的某一思想之源,展现了他的一个一贯基本哲学立场: 追求一种“绝对” 、 “科学” 、 “总体” 、 “本真”意义上的哲 学,并且以对“存在”的提问为核心。可以将 GA32 与后来 的哲学论稿进行对比性的研读,两者的思想关连需要 进一步研究。第二,本卷显示了海德格尔丰富娴熟的哲学 史知识,对古希腊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文献的深刻了解, 他驾轻就熟地在文献中抓住一些关键点,以此来阐发自己 的思想。所以,哲学史是他用来廓清自己思路的原料。第 三,既然他对经典文献的解读是“六经注我”式的,那么 这种解读就有强烈的目的性和任意性,并时常偏离著者的 原意。正是在这种时而“过度”的解读中,他有了自己不 同于“常人”的观点。 这是海德格尔在 1930/1931 年冬季学期在弗莱堡开设 的每周两小时的讲座课。该讲座课有他本人留下的完整手 稿,共 48 页,还有一些小纸条夹在其中,作为某些问题的 补充或上次讲课的复述。海德格尔在世时亲自委托主编, 并在 1980 年作为海德格尔全集第二部分“1923-1944 诸讲座”中之一卷正式出版。全书小标题由编者所加,主 要是为了更好理解海德格尔在讲座中所提到的问题。海德 格尔在文中不同位置亲笔所写的标题只有:“精神现象学” , “.感性确定性或这一个和意见” ,然后的标题都和黑格 尔原文相同,直至“B.自我意识。.它自身确定性的真理” 。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序言;第一部分:意识;第二部分: 自我意识。全文又根据讲课的需要被整理成 13 个小节。各 小节的内容基本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相关章节对应; 各小节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自然地从一个问题引申出另 一个问题。 在长达一个学期的讲座中,海德格尔只涉及了精神 现象学的序言和导论、意识与自我意识两个章节。为什 么这样?我们认为,因为海德格尔在此是把黑格尔当作对康 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立场的发展与克服来看的, 即高度重视黑格尔如何从意识哲学总体角度克服康德在 哲学根本问题上的不彻底性。因此黑格尔关于哲学基本态 度(“序言”与“导论”)和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前两章受到 认真对待,而后面更受黑格尔本人高度重视的关于实践哲 学的诸章节(尤其是“理性” 、 “精神”两章)则被置之一旁。 换句话说,海德格尔考虑的是哲学基本问题,实践哲学在 他的视野之外。 由于本书篇幅较大,我们在下文中仅对海德格尔在 “序言”(第 15 节)中的几个主要观点作一述评,它们涉 及他对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些基本评价,体现两者思想上的 某种“相近” 。 现象学与逻辑学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先写导论, 借康德关于认识以前先考察认识自身的观点,力图阐明意 识如何从经验始,经历其自身的种种不实在形态,最后到 达科学,即真正哲学的起点。这是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的回应。他后来改变写作初衷,把本书写成了精神在历史 中的诸形态及其发展。在最后才完成的“序言”中,他阐 明了对哲学改造的基本立场和看法。他在“序言”与“导 论”之间的不一致常引起人们的误解。 海德格尔注意到了黑格尔的这种不一致。他在开篇就 详细讲解了他对精神现象学一书的书名、副标题和曾 作为“体系第一部分”的理解,讲解了现象学与逻辑的关 系。他认为 1807 年时黑格尔的体系分为两部分:现象学体 系与百科全书体系,后者相当于传统的形而上学,包括了 逻辑和实在逻辑。这其实是继承了康德哲学的体系,即一 般形而上学本体论,特殊形而上学心理学、宇宙 论、神学,只不过黑格尔将心理学改变为精神哲学,宇宙 论变为自然哲学,把神学合并到逻辑中,逻辑成为关于本 体论与神学的理论。但是黑格尔后来改变了自己曾策划的 现象学体系的地位。为什么发生这种改变,海德格尔认为 这与黑格尔的追求有关,他在早期即追求“全部的哲学” , 即哲学作为“体系”(System),所以当“哲学”被设想为 一个绝对知识的体系时,他就必须以一个绝对的东西为起 点,而只有逻辑符合这一要求。所以他最后放弃了曾经策 划过的现象学体系,现象学必须为逻辑学让路。 我们认为,这里体现了海德格尔的解读与一般黑格尔 研究的不同。现代黑格尔研究强调早期黑格尔注重“实践 哲学的优先性” ,指出黑格尔的哲学起点源自他对实践哲学 的偏爱,他的初衷是想完成康德在实践哲学领域的革命, 1800 年后才转向理论哲学。但是海德格尔重点在强调黑格 尔对哲学整体问题的重视,对“绝对”问题的关心,认为 他清楚哲学的根本目标,没有为哲学的某个“部分”问题 所迷惑。 哲学作为绝对知识 由此,海德格尔阐发了黑格尔对哲 学的理解。在他看来,黑格尔追求的哲学是作为“科学” 的哲学,也就是“科学的体系” 。这种体系不是各门学科的 集合,而是“最高和真正知识的全部” ,这种知识既不是逻 辑也不是科学哲学,而是与费希特“知识学”意义类似的 关于“科学”的理论,这才是哲学,即作为绝对知识的自 我展开。这里海德格尔特别强调哲学作为绝对知识,只与 自己相关,它一定要超越有限性的知识,而且不应该只是 为诸科学或有限性知识提供一种合法性论证。他认为以费 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其贡献就在 于把哲学与追求绝对知识联系起来,思考与“存在”相关 的问题。在此海德格尔批评了当时的流行趋势,即把哲学 当作诸科学的基础,要求哲学具有严格的科学形式。这里 隐含着海德格尔对柏拉图、笛卡尔和康德哲学传统的批评, 更是对胡塞尔追求哲学应有一种严格科学形式的指责,认 为他们追求的这种哲学,即作为“方法论”或“科学的基 础” ,只具有“从属性”的意义。 对存在的提问才是真正内在的哲学问题 海德格尔在讲 课中重复了他的一个基本观点,由巴门尼德到黑格尔哲学 的最内在和真正的哲学问题就是对存在的提问。但是这一 提问在自古希腊以来的传统中一直是从“在者”的立场出 发的,而且一直在与逻辑、思想、理性的关联中加以回答, 黑格尔使其达到最完备的形态, “在者作为在其真正和完全 的现实性中的现实东西,就是理念、概念。但是概念是时 间的力量,也就是说,纯粹概念消除了时间。换句话说, 只有当时间被消失了,存在问题才到来,才在它真正的理 解中” 。所以不是存在的方式,而是存在的真正内容,才是 哲学应该关注的东西,在者()与逻辑(os)的关系,即 存在论的问题,应该被重新提出。这里海德格尔捎带批评 了新康德主义和存在主义哲学,认为它们把一切概念的东 西和实质问题都贬低为纯技术和模式之类,他明确表示自 己从未想过要发布一个“存在主义哲学” 。这里可以联想到 他在 1946 年的所谓“人道主义通信中”对自己的哲学所持 有的人道主义立场的否定。对克尔凯郭尔和尼采,他认为 既不能随便说他们不是哲学,也不能说他们属于真正的哲 学,毋宁说,它们被用来反对哲学,在其中出现一些不是 真正哲学的东西。海德格尔认为,当代哲学表现出空虚和 混乱的趋向,与真正哲学传统相距甚远,必须把它们推到 一边,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问题出发。 哲学意味着“爱智慧” ,爱智慧并不仅仅意味着追寻智 慧,更意味着最根本的惊奇:万物如何聚集为一个整体的 世界,存在是如何和谐的。在这一意义上;现象学引导我们 “回到哲学本身”:因为现象学不再贸然去问世界是什么, 而是去问世界“如何是” ,现象学所指向的不是哲学研究对 象之实事性的“什么” ,而是哲学研究的“如何” 。 另外,哲学首先是一种“思”的活动,但人们却更多 地把眼光停留在了这种活动的产物上。现象学以一种激进 的“做”哲学的方式试图恢复哲学的原貌,它“是一种的 做哲学的方式,是一种实践 ,而不是一套体系” 。 哲学之思始于惊奇,现象学的悬置使我们永远处于惊奇之 中。悬置是“回到实事本身”的基本前提和道路,是现象 学之“思”的态度的基本表现。现象学的自身反省意识所 追求的,正是一种“自觉地思”的状态。 作为哲学本身的现象学的教育学意蕴非常丰富,可通 过以下所列几项窥一斑而知全豹。 知识是教育系统的基本交往媒介,但知识不是教育的 旨趣,知识所承载的个体价值是智慧的养成。把知识传承 当做教育的终极目标,无异于把手段当做目的。 “教育的全 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 ”以智慧养成为目的的会 思、会想的人才可能是有智慧的人。因此,教育中重要的 不是作为确切答案的知识,教育过程追求真正的有知识: 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把知识多次地反复地思考过,在 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这一过程就是 一个引导学生由学习“如何思”并走向“自觉地思”的过 程,是一个不断地把学生带入到思的状态中去的过程。思, 才是教育中的“渔” 。如果教育不能使受教育者成为“思” 者,那只是造就了一些有学识的无知者。对于教育者来说, 对所教内容的理解越深刻,就越容易把学生引入到思的状 态,也能把学生往思的道路上引得越远。 教育理论一般被视为实践性理论:“一种有关阐述和 论证一系列实践活动的行动准则的理论,与解释性理论所 关注理性的认识不同,实践性理论关注理性的行动。因此, “做”哲学与“做”教育具有相似的内在逻辑。在这一意 义上,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杜威的主张:“哲学乃是作为审 慎进行的实践的教育理论。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并不意味 着教育理论就是方法的工具箱,而只意味着教育理论的规 范性。 教师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逐渐积淀了对孩子的 某种“看法”:好学生、差生教师总是沿着这种“看” 法去看学生。因此,悬置首先意味着教育的一种基本态度: 要求教师回到每一次与孩子相遇的实事本身,而且,每一 次相遇都要求教师从“陌生人”的观点来看每次的相遇: 以探究、惊奇的眼光来看待他所面对的学生。作为陌生人 的教师,最能给每一个孩子以公平的机会,这是教育公平 的最基本的要求。 经验概念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最初的书名是“意识 的经验科学” ,海德格尔对“经验”这一概念十分重视,他 询问:什么叫做经验?他指出,在康德那里,经验是对当下 在场的在者(自然)的理论认识的界限,这种经验成为哲学 认识的对象和题材,因此纯粹理性批判可以被理解为 “经验的科学”或“经验的理论” ,是关于“经验是什么” 的理论。但是他指出,黑格尔的经验概念绝不是康德意义 上的,黑格尔的现象学也不是关于经验的知识,黑格尔不 会随意或没有理由地把“经验”概念置于中心地位。他认 为,两者的区别在于:康德或传统意义上的产生经验意味 着, “自己通过对事情的直观来证明和证实关于某物的意见” ;而黑格尔意义上的产生经验意味着, “事情自己证明自己 是如何与经验处在真理之中,也就是让自己被证实” 。 前者的典型代表是舍勒在 1910 年前后讲的“现象学经 验” ,后来胡塞尔也在此意义上使用这一经验概念,认为现 象学描述了被正确理解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与此相反, 黑格尔的经验与生物和历史的理解无关,它不是对作为客 体的意识或经验行动的分析,而是意识作为主体自己产生 关于它自身的经验。在产生经验的过程中,意识借助经验 认识到自身,在经验中把握自身。具体讲,意识首先借助 某物,然后发现它并不是它所显现的那样,它在其真理中 是一个它物,但是,意识并不是把这个它物扔到一边,而 是认为它的如此之显现也属于产生经验的范围。这里海德 格尔要强调的是,意识是经验的主体,不是客体,只有在 它作为绝对知识的某个特定意义上它才是经验的客体,可 以借助它产生经验。但是它通过经验认识到这些经验是关 于它自身的经验。在后来的 1942/1943 年的讲课中,海德 格尔再次以“黑格尔的经验概念”为题,讲述了精神现 象学 “序言”和“经验”概念的某些问题,比 1930/1931 年的讲座要详细些,更突出他要强调的重点。 海德格尔重视经验概念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 “经验” 在康德那里是核心概念,只有经验内的知识才是可能的。 黑格尔当然不排斥经验,但他强调经验必须上升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