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分析.docx_第1页
变压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分析.docx_第2页
变压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分析.docx_第3页
变压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分析.docx_第4页
变压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分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压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分析 (包头供电局 修试所,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摘 要:文章分析了变压器励磁涌流产生的原因、励磁 涌 流的特点、对差动保护的影响,针对目前采用的几种励 磁涌流制动差动保护的方案进行了比 较、分析,提出了一 种改进的制动方案 。 关键词:变压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二次谐波制 动 中图分类号:TM4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 号: 10076921(XX)15011803 1 引言 随着现代电网输电电压的不断提高,输电距离和输电 容量的不断增大,大容量变压器的应用 日益广泛,对变压 器保护的可靠性和速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常规 保护,还是微机 保护,励磁涌流判别一直是变压器差动保 护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励磁涌流的产生原因 和特点, 比较了目前采用的几种励磁涌流闭锁差动保护的原理,着 重论述了变压器空投于故 障时励磁涌流对差动保护动作影 响。 2 励磁涌流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变压器励磁涌流的产生根源是:变压器一侧的电压突 然增大,电压突变量与剩磁同 相叠加造成变压器铁芯饱和 所引起的。变压器空载合闸时,合闸侧电压突然升高,外 部故障 切除后,切除故障侧电压突然升高,这两种情况下 均可能出现很大的励磁涌流。具体过程为 :在稳态工作情 况下,变压器铁芯中的磁通应滞后于外加电压 90,如果 空载合闸时,正好 在电压瞬时值 u=0 时接通电路,则铁芯 中应该具有磁通-m。但是由于铁芯中的磁通不能突 变, 因此将出现一个非周期分量的磁通,其幅值为+m。这样 在经过半个周期后,铁芯中的 磁通就达到 2m。如果铁芯 中还有剩余磁通 s,则总磁通将为 2m +s。此时变压 器的铁 芯严重饱和,励磁电流将剧烈增大,最大可达额定 电流的 68 倍。这种励磁电流就称为变压 器的励磁涌流。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励磁涌流的大小和衰减时间,与外加电压的相位、铁 芯中剩磁的大小和方向、电源容量的大 小、回路的阻抗以 及变压器容量的大小和铁心的性质等都有关系。例如,正 好在电压瞬时值 为最大时合闸,就不会出现励磁涌流,而 只有正常时的励磁电流。对三相变压器而言,无论 在任何 瞬间合闸,至少有两相要出现程度不同的励磁涌流。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励磁涌流中,含有大量高次谐波和非周期分量,除基 波和非周期分量外,高次谐波电流以二 次谐波为最大。二 次谐波电流是变压器励磁涌流最明显的特征,因为在其他 工况下很少有偶 次谐波发生。图 1 为变压器典型的励磁涌 流一次波形,图 2 为变压器典型的单相短路故障电流 ,比 较可知,励磁涌流的一次波形具有明显的间断角,这也是 涌流的一个显著特点。 3 变压器差动保护防止励磁涌流误动的措施 励磁涌流幅值大,可以与短路电流相比拟,变压器差 动保护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来躲过励磁 涌流的话,就有可 能误动。防止涌流误动,最主要的的是如何识别涌流、利 用涌流中的一些 特性来构成差动保护的闭锁条件,所以找 到准确、可靠的闭锁判据是最关键的问题。 目前国外常采用利用涌流中的二次谐波来构成差动保 护的闭锁或制动条件,国内的变压器保 护也以二次谐波制 动为主,除此之外,还有利用识别涌流中的间断角来闭锁 差动保护。近年 来又有一些新的措施,例如通过识别涌流 波形的对称性来实现闭锁差动保护、基于变压器磁 通特性 或基于智能理论如人工神经网络来识别涌流并闭锁差动保 护等。本文简要介绍一下我 国常采用的二次谐波制动原理 和间断角原理。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间断角原理就是利用短路电流波形连续变化,而励磁 涌流波形具有明显的间断角特征作为鉴 别涌流的判据。该 方法虽然简单直接,但是以精确测量间断角为基础的,而 间断角的测量必 须考虑 CT 传变对励磁涌流的影响,尤其 是 CT 饱和后对二次电流波形的影响。图 3 为 CT 饱和后 二 次侧励磁涌流的波形,可见 CT 饱和后,经过 CT 传变的二 次侧涌流间断角会发生畸变,甚至 消失。所以必须采取措 施来恢复间断角,这增加了保护硬件的复杂性,同时还受 到采样率、 采样精度的影响及硬件的限制,因此这种原理 在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的应用效果曾不十分理想 。但是随着 人们在这方面的研究的深入细致和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工作, 有一些新的恢复间断 角的算法被提出来,如积分法、分段 函数法恢复间断角等,改进后应用效果还比较理想。 现代大型变压器铁芯多采用冷轧硅钢片,Bs/Be 比较小, 而剩磁可能较大,使进入差动继电 器的某一相涌流的二次 谐波成分将非常小,但是另外两相或一相将超过 20%。因此, 国内外 常采用二次谐波构成差动保护的闭锁条件来防止涌 流误动。二次谐波制动目前也有几种方案 ,最常用的是三 相“或”的闭锁方式,只要判断出一相差流中的二次谐波 的含量满足涌流制 动的条件,即闭锁三相,使保护不能出 口。这种原理的保护在现场应用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 ,基 本能够有效的区别变压器真正故障和空载合闸或外部故障 切除后电压恢复时的涌流。 涌流中的三次谐波成分也比较大,仅次于二次谐波, 但是三次谐波不能作为涌流的特征量来 组成差动保护的制 动或闭锁部分,因为在其他工况下三次谐波电流经常出现, 特别是内部短 路电流很大时也有很显著的三次谐波成分。 涌流中含量很大的直流分量也不能作为涌流的特 征量来组 成差动保护的制动或闭锁部分,因为直流分量也并非涌流 独有的特征,变压器内部 短路的暂态过程中也有大量的直 流分量。如果以直流分量来构成差动保护的闭锁条件的话, 变压器内部短路时势必会延缓保护的动作速度,并且三相 涌流中往往有一相为周期性电流, 即它不含有直流分量, 这时还必须增大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来躲过这种周期性涌 流,这又使 保护的灵敏度降低。所以三次谐波和直流分量 都不能作为防止涌流误动的措施。 4 一种改进的二次谐波制动原理 我们常用的二次谐波制动方案,在变压器空投于故障 时,由于一相或两相差流中存在励磁涌 流,会闭锁差动保 护的动作出口,只有等涌流衰减到一定程度后才重新开放 差动保护,而涌 流的衰减往往比较慢,这样势必延缓了保 护的动作时间,对变压器这种大型的电力设备的安 全运行 是不利的。当空载合闸时相电流中存在对称涌流时,也有 可能由于差流中判不出谐波 而使差动保护误动,这在现场 也是不允许的。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基于上述的二次谐波制动原理可能引起保护误动和拒 动的考虑,继电保护工作者提出了这样 一种改进的制动方 案,具体的程序流程图见图 4。由流程图可以看出,当一 相差流大于起动 门槛后,先判差流中二次谐波是否满足制 动条件,若不满足的话,再判与该相差流有关的两 个相电 流中的二次谐波是否满足制动条件。由于微机差动保护的 各侧 CT 均可按 Y 形接入,降 压变压器高压侧合闸时可以 在差动电流和相电流中都可以检测到谐波分量,采用这种 制动方 案后,即使在出现对称涌流时也能闭锁保护。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变压器内部故障时,单相故障电流经 Y/变换后,将 反映在两相差流中。根据这个特点二次 谐波制动方案可以 改进为在变压器无故障时采用“或”闭锁方式,而在空投 于故障变压器时 ,根据涌流和故障电流在三相差流中的反 映,自动转换为分相制动方式。图 5 为该原理的出 口逻辑。 分析原理图和出口逻辑可知,采用这样的制动方案,既可 保证空投或电压恢复时涌 流制动的可靠,又保证了空投于 故障变压器时的灵敏动作。 5 结束语 变压器差动保护中,解决涌流制动问题是一个关键。 为满足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的需要,近十 多年国内外学者对 变压器保护的原理从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试验,提 出了许多不同的 方案。其中大多数进行的动摸试验和仿真 证明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但离微机保护的 实现还 有一段距离。而原来已用于实际的一些方法随着电力系统 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考验。 因此,为适应未来电力系统的 发展要求,尽快研制出新原理的微机变压器保护已成为一 个非 常现实和迫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维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