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双语教学的认识与思考.docx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8/8/a9ed28f1-c136-4e51-a214-8a01e6ba1916/a9ed28f1-c136-4e51-a214-8a01e6ba19161.gif)
![关于中学双语教学的认识与思考.docx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8/8/a9ed28f1-c136-4e51-a214-8a01e6ba1916/a9ed28f1-c136-4e51-a214-8a01e6ba19162.gif)
![关于中学双语教学的认识与思考.docx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8/8/a9ed28f1-c136-4e51-a214-8a01e6ba1916/a9ed28f1-c136-4e51-a214-8a01e6ba19163.gif)
![关于中学双语教学的认识与思考.docx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8/8/a9ed28f1-c136-4e51-a214-8a01e6ba1916/a9ed28f1-c136-4e51-a214-8a01e6ba19164.gif)
![关于中学双语教学的认识与思考.docx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8/8/a9ed28f1-c136-4e51-a214-8a01e6ba1916/a9ed28f1-c136-4e51-a214-8a01e6ba19165.gif)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中学双语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双语人才“-一种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熟练地运用 母语和外语的专业人员,在上海日益开放的国际交流环境 下,已成为人才需求市场上凸显的一个热点。人才需求直 接刺激了教育领域,当各类补习班在社会办学市场中方兴 未艾时,“双语教学“已逐渐在上海兴起。 XX 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在本市建立 100 所 双语教学实验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起全面开设英语课,并 努力实施高中毕业生能用英语交流的培养目标。同时对上 海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到 XX 年,总体水平 力争赶超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教育水平。为此上海将率先从 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全面普及外语教育,在课表里每 天安排一节外语课,整个中小学阶段学习外语的课时从 1000 多节增加到 XX 多节;双语教学已经从局部有限范围内 的点上的“个别试验”推向一定范围的面上的“群体试验” 。 为跟上时代的脚步,我校部分教师也在部分班级的选 修课或必修课上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尝试,通过尝试我们看 到了希望,当然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师资的困难、学生 的困难和教材的困难。 一、“双语教学”的时代背景 1、新世纪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21 世纪是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尤其是信息技术。 世界已经变小了,由于信息网络高速公路的全球连网和普 及,生活在“地球村”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交际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都将发生巨 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多语种读写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现代交际能力和其它必要的生存常识,已经成为当今学生 和家长们所追求的热点,“双语教学”由此成为一种社会 的显性需求。 2、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 WTO 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 WTO 步伐的加快,上海将 面临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尽管随着九五计划的完成, 上海提前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目前高层次、 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作为国际化大都市, 上海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 力,更应具备能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交流和协作的能力。 外语的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双语学校和双语 教学的出现是上海顺应时代潮流的的必然产物。 3、英语教学要求不断提高的内在需要 李岚清副总理在中南海召开的外语教学座谈会上说过: “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 收效较低的问题,亟需研究改进。”经常有这样的学生, 他们拿着四六级证书和托福高分,可一到实际运用,要么 张不开嘴,要么一开口就是结结巴巴的中式英语。双语教 学应该是有效避免“应试哑巴英语”的良方。随着与世界 接轨,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已经到了 刻不容缓的地步。改变“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已经 迫在眉睫,双语学校和双语教学由此成为当前英语教改实 验中的必然选择。 4、现代 internet 网络信息技术的需要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 internet 网络信息技术,都是基于 英语这一国际性通用语言开发的,英语成为现代信息技术 传播的语言支撑。从形式上看,一个国家讲一种语言,似 乎是独立的象征,但现在的英语除原有的职能外,从某种 意义上说已演化成为一种工具,一种能为你衍生出科技和 财富的工具。印度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一点,英语不仅使印 度人更快地走向实质上的独立,更顺利地走出种群的约束, 而且成为了把印度推上世界软件大国宝座的助推器。 5、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 会在前进,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 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来看,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 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 的方法和习惯,而掌握另外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掌握了另外 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 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张嘴, 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我们应当看到,外语教学对学生世 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必然产生重大影响,是构造完美人格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双语教学”的科学定位 当前双语教学已成为中国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各地使用“双语”冠名的学校很多,以“双语”冠名的班 级更多。有的学校的所谓“双语”仅仅是强化英语教学, 有的学校的所谓“双语”仅仅旨在强化汉语和英语两门学 科的教学,更有的学校将“双语”变为其“尖子”班的代 名词。社会上出现了滥用“双语”,把它作为争取生源, 提高办学竞争力的倾向。 那么“双语教学”这个概念究竟应该怎么理解?要弄 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区分“语言教学”和“教学语 言”两个概念的区别。 1、Language Teaching 与 Teaching Language 加拿大双语教学学者卡明斯提出:“一个最起码的区 别是看双语教学是按手段还是按目的来定义的。 如果双语教学被定义为达到某种教学目标的手段,那么, 对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不一定是双语教学的一个目标 但是,双语教学这个词有时候是根据目标来定义 的,指的是为促进学生两种语言技能而设计的教学课程。 ”西古安和麦基也指出:“双语教学这个术语是指一 个把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学体系。其中的一种语 言往往是,但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卡明斯对此进 一步解释道:“双语教学这个词通常是指在学生教育 生涯的某一阶段使用两种教学媒介语。这两种语言被用来 教授科目内容而不单纯是语言课程本身。” 我国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绍 杰教授说:“从语言教学角度讲,双语教学是使用另一种 语言来讲授母语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教学形式通常是学 生看的教材是汉语编写的,教师授课则全部用外语,即学 生在视觉上接触的是汉语,听觉上接受的则是外语。”也 就是说,全面地用英语讲课,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在英语教 学中不常接触到的术语和单词,这是双语教学的标志。至 于课堂上评价或指令性语言的英语会话,学生在平时的英 语教学或活动中就能学到,不是双语教学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不妨这样理解,即“语言教学”是指通过 学校教学体系学习某一种语言课程。这些课程的目的就是 帮助和训练学生掌握该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学 生通过上述这些语言课程可以学到该目的语的语言系统知 识,例如语音语调、发声方法、语法条规、习惯表达法, 也可以掌握运用该语言的技巧,例如向人问路、打电话、 写信、草拟报告和撰写学术论文、翻译文件,等等。而 “教学语言”则是被用作媒介语言来传授知识的某一种具 体的语言。教学语言不是语言学习的目的语,它的作用只 是作为传递信息的中介或者工具,让老师向学生表达意思、 传道授业、答疑解惑,也让学生向老师反映学习上的问题、 疑惑。一般而言,教学语言必须是老师和学生都熟悉的两 种语言,这样才能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比较流畅地互 相交谈和沟通。 2、Foreign Language 与 Second Language 开展双语教学,对学习者而言是“通过外语学习学科 知识”,对教师而言,却是“通过外语教授学科知识”。 双语教学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学 科知识来达到掌握该语言的目的。也就是说,双语教学并 非通过语言课程本身来实现语言教学的目标,而是通过学 校教育中其它的科目来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语言的目的, 外语的习得不仅是在外语课上,而且是在所有的学科中, 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在教学过程的所有活动中得到 耳濡目染的外语学习效果。双语教学强调师生间的互动, 强调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全方位的第二语言的交互,而 决不仅仅是在英语课堂上听英语教师从头到尾用英语授课。 “双语”只在特定情况下存在,也就是只有当汉语以外的 某种语言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与汉语同时成为交流用的语 言时,才能称之为双语。反之,即使教师在一堂课上完全 采用英语进行教学,那也只能是一堂英语使用频率较高的 课,包括英语课在内的整个语言教学都不能被称为“双语” 教学。因此准确他说,双语教学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 学媒介语,从而使学生通过授课语言的运用以达到掌握两 种语言的最终目标。 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 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它要求教师用正确流利的英语 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以避免由于语言滞 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也应利用非语言行为,直观、 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 理解上的难度。中国不象新加坡、加拿大、印度是一个双 语国家,语言环境并不是中外并重,所以中国的双语教学 应该属于“外语”教学范畴,而不是“第二语言”的教学 范畴。 3、从 Foreign Language 、Second Language 到 Bilingual 的转变 英语在中国之所以只能被称之为外语,首先是缺乏英 语环境。学生在学校一周 4 到 6 节的英语课,总数加起来, 不过 4 到 5 个小时,何况在 45 分钟的英语课上,老师用英 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开口说英语的时间又有 多少?在家里有多少学生有外语环境,有多少学生家长懂 外语,即使懂外语又有多少家长与孩子的交流用外语?学 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学生 在初、高中阶段 6 年中学了 12 本英语教材,而他们课外英 语阅读量又有多少?这丁点可怜时间与英语的亲密接触够 吗?我们尽管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外语教学观摩课, 在这些观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的天衣无缝,听说读 写的操练样样俱全,加上朗诵,短剧,多媒体演示,教学 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年 300 来天的 教学中,这样的课又有多少呢?难怪有人会把公开课比作 吃年夜饭。说到底,我们的英语教学至今大多数仍随着升 学考试指挥棒在转,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模式。 其次,从语言输入来看,无论是加拿大,新加坡,还 是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凡是将英语当作“第二语言” 学习的学校,其英语教师相当一部分是外籍教师,即这些 英语教师本人的母语就是英语。而我国的外语学习则不同, 学生一般不可能得到外籍教师的指导,由于本国外语教师 语言水平总体上不能与外籍教师相比,外语教学的双向交 流和语言表达的自由度和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限制。 因而在中国,包括英语在内的任何其他语言及其教学 在通常情况下只能称为 TEFL,即把英语教学作为外语来教 学。只有当我们创设了一定的语言环境条件,使英语经过 一定的积累,逐渐成为日常交流用的语言之一,才能使英 语教学从 Foreign Language 变为 Second Language 甚至是 Bilingual,使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 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 由的切换。 三、“双语教学”的误区 1、对什么是双语教学认识不清 有些学校误以为,只要在课堂上说了外语就算是双语 教学了。目前多数中小学的双语教学仍处于不成熟阶段, 老师用英语表达的往往只是“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请 大家拿出练习本”等课堂用语,而习题解析、计算方法等 学科知识内容都是用汉语讲授的。其实,这算不上是双语 教学。 2、双语教学冲击母语的学习 有些试行双语教学的学校不仅在数学、化学等学科讲 授时尝试双语教学,语文课、思想品德课上也进行双语教 学。对此,有关专家认为,双语教学并非适用于所有学科, 所有年龄段的学生。在数学、物理等理科教学中,用英语 讲授一些英文公式、国际单位或者专业术语,确实可以强 化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有助于学生未来接受国际化的教育, 但在语文、政治等文科教学中,双语教学就不太合适。因 为语文课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提高文字 的鉴赏水平、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用英语讲授就 本末倒置了。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这样做会对学生的母语 学习产生冲击,考虑到逻辑思维的养成和稳定性,双语教 学应在掌握好母语的基础上进行。国外双语教学研究方面 的学者提出,双语教学不宜在六年级以前实施,他们强调, 学好母语有助于学生对第二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3、双语教学的低龄化倾向 双语教学在幼儿园和小学成为一种追崇时髦,同时过 早地将孩子往外语学习上引导的心态实在令人担心。学前 教育对学前儿童兴趣的培养过早定向,对学前儿童的过早 成熟化引导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定规律。学前儿童身 心发展具有整体性规律,他们的兴趣是从混沌、朦胧到分 化,从简单到复杂,处于不定型和继续发展期。因此,学 前教育不宜过早对儿童的发展进行定向化培养,而应注重 其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其特长。教育界有人呼吁 “请给幼儿以童心”。天真无邪的儿童应拥有不可剥夺的 自己的快乐世界。否则,将使儿童付出丧失天真和快乐的 高昂代价。 4、将双语教学与活动课,探究课混同起来 双语学校所实施的双语教学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来实现 语言教育的目标,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中其它的科目来达到 帮助学习者掌握两种语言的目的。双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 教师坚持使用外语。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解答问题,教 师都用外语进行。这样做是为了向学生提供比较多的语育 输人信息,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外语,而且更重要和有意义 的是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接触他们所要学习的外语。 由于学习的需要,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外语的动机和兴趣。 这种目的和兴趣比在单纯的语言课程上容易产生和持久。 不少中小学简单地通过开设第二课堂活动,开设探究 型课程,举办各种各样的英语活动就声称双语教学取得了 丰硕的成果。其实不然,双语教学说白了就是要求教师能 用道地标准的英语来给学生教授英语以外的学科,学生通 过其它学科的学习同时习得英语。所以双语教学不是一种 教学理念,不是教学目标,不是教学活动,更不是教育的 全部,双语教学只是一种语言教学模式,语言习得方法。 双语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体现的,结合英语进行的 第二课堂,活动课,探究课仅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一 个方面,是提高学生学习语言兴趣的一种手段,是课堂双 语教学的延伸,而不是双语教学的主体。 5、将学科课上成了外语课 有这样的一位教师,为了上一堂生物双语示范课,教 师用了很长时间进行了课前准备,将所教学的内容翻译成 英语,撰写了详细的教案,准备好了几乎每一句需要用上 的英语课堂用语。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时地带领学生朗 读生物英语专业词汇,教师虽然是用英语授课,但实际上 课前已经反复排练了好几遍,学生反映如此之快,甚至老 师英语指令尚未说完,就已经知道要做什么。就这样,非 英语专业学科老师功底不足的弱点仍然明显地暴露出来。 老师不敢自由发挥,不敢多讲一句教案上没有的话,学生 亦十分拘谨,师生之间无法自如地进行交流。所有课堂教 学活动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套路进行,即使老师不讲话, 学生也知道下一步做什么。 这是“双语教学”吗?笔者绝不敢苟同。首先,从教 学本身来看,教育艺术博大精深,常为常新,各学科有其 严格的学科特点。很难想象,当一位物理教师用英语讲课 时是什么样子?要知道,我们的教师虽然是英语八级,但 我们的学生不是!老师在备课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使学 生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激发兴趣,引导思维、培养能力 呢?还是考虑某一术语用英语怎么说,语法会不会出错? 对学生来说是不是新单词?通观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和学 生都没有放开,积极的课堂思维和师生互动没有了,学生 充其量是多记了几个生物方面的英语单词和学习了一些课 本上已经写明了的生物知识。所以,双语教学绝不能将非 语言学科上成了外语教学的辅助课,各个学科有其自身的 知识点,这才是学生所必须学习掌握的,双语教学课不是 外语课。 四、“双语教学”的模式、方法 1、什么是“双语”?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就是: “Two Languages”,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民 族同时存在,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条件下, 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这两种语言中, 通常有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而另一种语言往往是后天习 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国语。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 所给的定义是: a book which is written in two languages a person who knows and uses two languages In everyday use the word bilingual usually means a person who speaks, reads, or understands two languages equally well (a balanced bilingual), but a bilingual person usually has a better knowledge of one language than of the other. For example, he / she may b) Use each language in different types of situation, e.g. one language at home and the other at work. 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在家使用一种语 言,在工作单位使用另一种语言。 c) Use each language for different communicative purposes, e.g. one language for talking about school life and the other for talking about personal feeling. 在不同的交际需要下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在谈论学校 生活时使用一种语言,而用另一种语言谈论个人情感。) 2、什么是“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的英文是“Bilingual Teaching”或 “Bilingual Education”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 定义是: 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 3、双语教学的模式 各个国家或地区由于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教育教学目 的,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a) The use of a single school language which is not the childs home language. This is sometimes called an immersion program. 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这 种模式称之为:浸入型双语教学。 b) The use of the childs home language when the child enters school but later a gradual change to the use of the school language for teaching some subjects and the home language for teaching others. This is sometimes called 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 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它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这 种模式称之为:保持型双语教学。 c) The partial or total use of the childs home language when the child enters school and later a change to the use of the school language only. This is sometimes called 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 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过渡型 双语教学。 在我国人口中,并没有说英语的民族,英语对中国人 来说只是一门外语,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发挥其语言的 功能性作用。双语教学的模式应取“Immersion Program”, 即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 根据我校的实际,在双语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还应进行 分层:第一个是简单渗透层次,比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用 英语讲述重要定理和关键词等,学生可以多一些机会接触 外语;第二个是整合层次,教师讲课时交替使用中英文, 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外语表达中文内容;第三是双语思维层 次,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外语来思考解答问题。 四、“双语教学”的成功关键 1、先进的理念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必要前提 这里讲的先进的理念不仅是指我们对实施双语教学的 深远意义的理解。而且是指我们双语教学和应试教育这对 矛盾的处理,因为目前高考中还没有双语教学内容的体现。 显然,如果一个学校完全追求升学率的话,那么双语教学 就很难开展。因此可以说双语教学的推广还有待教育观念 的转变。 2、优秀的师资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决定因素 一般大学毕业的教师,英语成绩都不错,但大部分却 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哑巴英语”他们往往重语法轻应 用,这样的教师,当然上双语课;还有一些英语系毕业的 教师,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错,但缺乏相关的专业知 识,这样的老师面对初中尤其高中数理化学科,他们就会 很吃力。试想,如果讲台上是一位满口中式英语,或是一 位缺乏数理化学科知识的老师,那么这样的“双语”只能 是误人子弟了。因此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双语教学的“瓶颈” 3、合适的环境是双语教学成功的依托 教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环境是人格的魔 术师。校园中一景一物,皆具教育意涵,对培养学生的双 语意识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 整体设计,通过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 让每一面墙,每一件物,每一句口号,每一个标记,都给 学生以无声的熏陶,让学生一走进校门,就感到换了一个 语言环境,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用 英语,逐步让英语成为校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际的手 段。使整个校园成为一个“英语村”。 4、一定的活动是双语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 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只有大量地实践和反复操练,而 目前英语的练习形式大部分被“打钩”做选择题代替了。 打开书什么都认识,合上书什么都没了,我们必须采取措 施使语言真正活起来,再也不要让学生成为“哑吧”、 “聋子”。把老师、学生从“做题、过级”的怪圈中解放 出来,以一种既符合学生学习特点,也符合外语教学规律 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学校除正常的课堂教学外可 以通过组织学生收看英语影视节目和收听英语广播;组织 英语故事会、朗诵会、演讲比赛、英语文艺演出、英语文 化节等项活动强化学生英语运用能力。让学生在愉快、轻 松的学习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把英语表达提高到接近母语 的水平。 5、科学的教材是双语教学成功的载体 这里讲的双语教材的科学性一是它要符合外国的表述 习惯,在目前尚无正规的教材情况下尤其要注意。二是要 贴近中国的思维习惯,在一些人文学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 这个问题,三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6、学生外语应用水平的提高是双语教学的最终归宿 双语教学的持续升温是我国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 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双语教学的管理和发展非常现 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我校的双语教学虽然已经拉开序幕, 但是接下来要做的工作更加复杂、更加艰巨。只有通过深 入地学习思考、认真地分析研究,统一认识、理清思路、 确定目标,才能将双语教学的探索顺利成功地进行下去。 “双语人才“-一种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熟练地运用 母语和外语的专业人员,在上海日益开放的国际交流环境 下,已成为人才需求市场上凸显的一个热点。人才需求直 接刺激了教育领域,当各类补习班在社会办学市场中方兴 未艾时,“双语教学“已逐渐在上海兴起。 XX 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在本市建立 100 所 双语教学实验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起全面开设英语课,并 努力实施高中毕业生能用英语交流的培养目标。同时对上 海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到 XX 年,总体水平 力争赶超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教育水平。为此上海将率先从 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全面普及外语教育,在课表里每 天安排一节外语课,整个中小学阶段学习外语的课时从 1000 多节增加到 XX 多节;双语教学已经从局部有限范围内 的点上的“个别试验”推向一定范围的面上的“群体试验” 。 为跟上时代的脚步,我校部分教师也在部分班级的选 修课或必修课上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尝试,通过尝试我们看 到了希望,当然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师资的困难、学生 的困难和教材的困难。 一、“双语教学”的时代背景 1、新世纪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21 世纪是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尤其是信息技术。 世界已经变小了,由于信息网络高速公路的全球连网和普 及,生活在“地球村”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交际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都将发生巨 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多语种读写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现代交际能力和其它必要的生存常识,已经成为当今学生 和家长们所追求的热点,“双语教学”由此成为一种社会 的显性需求。 2、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 WTO 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 WTO 步伐的加快,上海将 面临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尽管随着九五计划的完成, 上海提前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目前高层次、 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作为国际化大都市, 上海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 力,更应具备能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交流和协作的能力。 外语的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双语学校和双语 教学的出现是上海顺应时代潮流的的必然产物。 3、英语教学要求不断提高的内在需要 李岚清副总理在中南海召开的外语教学座谈会上说过: “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 收效较低的问题,亟需研究改进。”经常有这样的学生, 他们拿着四六级证书和托福高分,可一到实际运用,要么 张不开嘴,要么一开口就是结结巴巴的中式英语。双语教 学应该是有效避免“应试哑巴英语”的良方。随着与世界 接轨,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已经到了 刻不容缓的地步。改变“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已经 迫在眉睫,双语学校和双语教学由此成为当前英语教改实 验中的必然选择。 4、现代 internet 网络信息技术的需要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 internet 网络信息技术,都是基于 英语这一国际性通用语言开发的,英语成为现代信息技术 传播的语言支撑。从形式上看,一个国家讲一种语言,似 乎是独立的象征,但现在的英语除原有的职能外,从某种 意义上说已演化成为一种工具,一种能为你衍生出科技和 财富的工具。印度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一点,英语不仅使印 度人更快地走向实质上的独立,更顺利地走出种群的约束, 而且成为了把印度推上世界软件大国宝座的助推器。 5、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 会在前进,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 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来看,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 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 的方法和习惯,而掌握另外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掌握了另外 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 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张嘴, 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我们应当看到,外语教学对学生世 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必然产生重大影响,是构造完美人格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双语教学”的科学定位 当前双语教学已成为中国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各地使用“双语”冠名的学校很多,以“双语”冠名的班 级更多。有的学校的所谓“双语”仅仅是强化英语教学, 有的学校的所谓“双语”仅仅旨在强化汉语和英语两门学 科的教学,更有的学校将“双语”变为其“尖子”班的代 名词。社会上出现了滥用“双语”,把它作为争取生源, 提高办学竞争力的倾向。 那么“双语教学”这个概念究竟应该怎么理解?要弄 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区分“语言教学”和“教学语 言”两个概念的区别。 1、Language Teaching 与 Teaching Language 加拿大双语教学学者卡明斯提出:“一个最起码的区 别是看双语教学是按手段还是按目的来定义的。 如果双语教学被定义为达到某种教学目标的手段,那么, 对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不一定是双语教学的一个目标 但是,双语教学这个词有时候是根据目标来定义 的,指的是为促进学生两种语言技能而设计的教学课程。 ”西古安和麦基也指出:“双语教学这个术语是指一 个把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学体系。其中的一种语 言往往是,但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卡明斯对此进 一步解释道:“双语教学这个词通常是指在学生教育 生涯的某一阶段使用两种教学媒介语。这两种语言被用来 教授科目内容而不单纯是语言课程本身。” 我国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绍 杰教授说:“从语言教学角度讲,双语教学是使用另一种 语言来讲授母语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教学形式通常是学 生看的教材是汉语编写的,教师授课则全部用外语,即学 生在视觉上接触的是汉语,听觉上接受的则是外语。”也 就是说,全面地用英语讲课,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在英语教 学中不常接触到的术语和单词,这是双语教学的标志。至 于课堂上评价或指令性语言的英语会话,学生在平时的英 语教学或活动中就能学到,不是双语教学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不妨这样理解,即“语言教学”是指通过 学校教学体系学习某一种语言课程。这些课程的目的就是 帮助和训练学生掌握该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学 生通过上述这些语言课程可以学到该目的语的语言系统知 识,例如语音语调、发声方法、语法条规、习惯表达法, 也可以掌握运用该语言的技巧,例如向人问路、打电话、 写信、草拟报告和撰写学术论文、翻译文件,等等。而 “教学语言”则是被用作媒介语言来传授知识的某一种具 体的语言。教学语言不是语言学习的目的语,它的作用只 是作为传递信息的中介或者工具,让老师向学生表达意思、 传道授业、答疑解惑,也让学生向老师反映学习上的问题、 疑惑。一般而言,教学语言必须是老师和学生都熟悉的两 种语言,这样才能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比较流畅地互 相交谈和沟通。 2、Foreign Language 与 Second Language 开展双语教学,对学习者而言是“通过外语学习学科 知识”,对教师而言,却是“通过外语教授学科知识”。 双语教学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学 科知识来达到掌握该语言的目的。也就是说,双语教学并 非通过语言课程本身来实现语言教学的目标,而是通过学 校教育中其它的科目来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语言的目的, 外语的习得不仅是在外语课上,而且是在所有的学科中, 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在教学过程的所有活动中得到 耳濡目染的外语学习效果。双语教学强调师生间的互动, 强调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全方位的第二语言的交互,而 决不仅仅是在英语课堂上听英语教师从头到尾用英语授课。 “双语”只在特定情况下存在,也就是只有当汉语以外的 某种语言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与汉语同时成为交流用的语 言时,才能称之为双语。反之,即使教师在一堂课上完全 采用英语进行教学,那也只能是一堂英语使用频率较高的 课,包括英语课在内的整个语言教学都不能被称为“双语” 教学。因此准确他说,双语教学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 学媒介语,从而使学生通过授课语言的运用以达到掌握两 种语言的最终目标。 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 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它要求教师用正确流利的英语 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以避免由于语言滞 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也应利用非语言行为,直观、 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 理解上的难度。中国不象新加坡、加拿大、印度是一个双 语国家,语言环境并不是中外并重,所以中国的双语教学 应该属于“外语”教学范畴,而不是“第二语言”的教学 范畴。 3、从 Foreign Language 、Second Language 到 Bilingual 的转变 英语在中国之所以只能被称之为外语,首先是缺乏英 语环境。学生在学校一周 4 到 6 节的英语课,总数加起来, 不过 4 到 5 个小时,何况在 45 分钟的英语课上,老师用英 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开口说英语的时间又有 多少?在家里有多少学生有外语环境,有多少学生家长懂 外语,即使懂外语又有多少家长与孩子的交流用外语?学 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学生 在初、高中阶段 6 年中学了 12 本英语教材,而他们课外英 语阅读量又有多少?这丁点可怜时间与英语的亲密接触够 吗?我们尽管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外语教学观摩课, 在这些观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的天衣无缝,听说读 写的操练样样俱全,加上朗诵,短剧,多媒体演示,教学 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年 300 来天的 教学中,这样的课又有多少呢?难怪有人会把公开课比作 吃年夜饭。说到底,我们的英语教学至今大多数仍随着升 学考试指挥棒在转,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模式。 其次,从语言输入来看,无论是加拿大,新加坡,还 是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凡是将英语当作“第二语言” 学习的学校,其英语教师相当一部分是外籍教师,即这些 英语教师本人的母语就是英语。而我国的外语学习则不同, 学生一般不可能得到外籍教师的指导,由于本国外语教师 语言水平总体上不能与外籍教师相比,外语教学的双向交 流和语言表达的自由度和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限制。 因而在中国,包括英语在内的任何其他语言及其教学 在通常情况下只能称为 TEFL,即把英语教学作为外语来教 学。只有当我们创设了一定的语言环境条件,使英语经过 一定的积累,逐渐成为日常交流用的语言之一,才能使英 语教学从 Foreign Language 变为 Second Language 甚至是 Bilingual,使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 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 由的切换。 三、“双语教学”的误区 1、对什么是双语教学认识不清 有些学校误以为,只要在课堂上说了外语就算是双语 教学了。目前多数中小学的双语教学仍处于不成熟阶段, 老师用英语表达的往往只是“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请 大家拿出练习本”等课堂用语,而习题解析、计算方法等 学科知识内容都是用汉语讲授的。其实,这算不上是双语 教学。 2、双语教学冲击母语的学习 有些试行双语教学的学校不仅在数学、化学等学科讲 授时尝试双语教学,语文课、思想品德课上也进行双语教 学。对此,有关专家认为,双语教学并非适用于所有学科, 所有年龄段的学生。在数学、物理等理科教学中,用英语 讲授一些英文公式、国际单位或者专业术语,确实可以强 化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有助于学生未来接受国际化的教育, 但在语文、政治等文科教学中,双语教学就不太合适。因 为语文课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提高文字 的鉴赏水平、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用英语讲授就 本末倒置了。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这样做会对学生的母语 学习产生冲击,考虑到逻辑思维的养成和稳定性,双语教 学应在掌握好母语的基础上进行。国外双语教学研究方面 的学者提出,双语教学不宜在六年级以前实施,他们强调, 学好母语有助于学生对第二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3、双语教学的低龄化倾向 双语教学在幼儿园和小学成为一种追崇时髦,同时过 早地将孩子往外语学习上引导的心态实在令人担心。学前 教育对学前儿童兴趣的培养过早定向,对学前儿童的过早 成熟化引导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定规律。学前儿童身 心发展具有整体性规律,他们的兴趣是从混沌、朦胧到分 化,从简单到复杂,处于不定型和继续发展期。因此,学 前教育不宜过早对儿童的发展进行定向化培养,而应注重 其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其特长。教育界有人呼吁 “请给幼儿以童心”。天真无邪的儿童应拥有不可剥夺的 自己的快乐世界。否则,将使儿童付出丧失天真和快乐的 高昂代价。 4、将双语教学与活动课,探究课混同起来 双语学校所实施的双语教学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来实现 语言教育的目标,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中其它的科目来达到 帮助学习者掌握两种语言的目的。双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 教师坚持使用外语。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解答问题,教 师都用外语进行。这样做是为了向学生提供比较多的语育 输人信息,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外语,而且更重要和有意义 的是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接触他们所要学习的外语。 由于学习的需要,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外语的动机和兴趣。 这种目的和兴趣比在单纯的语言课程上容易产生和持久。 不少中小学简单地通过开设第二课堂活动,开设探究 型课程,举办各种各样的英语活动就声称双语教学取得了 丰硕的成果。其实不然,双语教学说白了就是要求教师能 用道地标准的英语来给学生教授英语以外的学科,学生通 过其它学科的学习同时习得英语。所以双语教学不是一种 教学理念,不是教学目标,不是教学活动,更不是教育的 全部,双语教学只是一种语言教学模式,语言习得方法。 双语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体现的,结合英语进行的 第二课堂,活动课,探究课仅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一 个方面,是提高学生学习语言兴趣的一种手段,是课堂双 语教学的延伸,而不是双语教学的主体。 5、将学科课上成了外语课 有这样的一位教师,为了上一堂生物双语示范课,教 师用了很长时间进行了课前准备,将所教学的内容翻译成 英语,撰写了详细的教案,准备好了几乎每一句需要用上 的英语课堂用语。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时地带领学生朗 读生物英语专业词汇,教师虽然是用英语授课,但实际上 课前已经反复排练了好几遍,学生反映如此之快,甚至老 师英语指令尚未说完,就已经知道要做什么。就这样,非 英语专业学科老师功底不足的弱点仍然明显地暴露出来。 老师不敢自由发挥,不敢多讲一句教案上没有的话,学生 亦十分拘谨,师生之间无法自如地进行交流。所有课堂教 学活动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套路进行,即使老师不讲话, 学生也知道下一步做什么。 这是“双语教学”吗?笔者绝不敢苟同。首先,从教 学本身来看,教育艺术博大精深,常为常新,各学科有其 严格的学科特点。很难想象,当一位物理教师用英语讲课 时是什么样子?要知道,我们的教师虽然是英语八级,但 我们的学生不是!老师在备课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使学 生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激发兴趣,引导思维、培养能力 呢?还是考虑某一术语用英语怎么说,语法会不会出错? 对学生来说是不是新单词?通观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和学 生都没有放开,积极的课堂思维和师生互动没有了,学生 充其量是多记了几个生物方面的英语单词和学习了一些课 本上已经写明了的生物知识。所以,双语教学绝不能将非 语言学科上成了外语教学的辅助课,各个学科有其自身的 知识点,这才是学生所必须学习掌握的,双语教学课不是 外语课。 四、“双语教学”的模式、方法 1、什么是“双语”?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就是: “Two Languages”,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民 族同时存在,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条件下, 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这两种语言中, 通常有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而另一种语言往往是后天习 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国语。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 所给的定义是: a book which is written in two languages a person who knows and uses two languages In everyday use the word bilingual usually means a person who speaks, reads, or understands two languages equally well (a balanced bilingual), but a bilingual person usually has a better knowledge of one language than of the other. For example, he / she may b) Use each language in different types of situation, e.g. one language at home and the other at work. 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在家使用一种语 言,在工作单位使用另一种语言。 c) Use each language for different communicative purposes, e.g. one language for talking about school life and the other for talking about personal feeling. 在不同的交际需要下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在谈论学校 生活时使用一种语言,而用另一种语言谈论个人情感。) 2、什么是“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的英文是“Bilingual Teaching”或 “Bilingual Education”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 定义是: 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 3、双语教学的模式 各个国家或地区由于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教育教学目 的,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a) The use of a single school language which is not the childs home language. This is sometimes called an immersion program. 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这 种模式称之为:浸入型双语教学。 b) The use of the childs home language when the child enters school but later a gradual change to the use of the school language for teaching some subjects and the home language for teaching others. This is sometimes called 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 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它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这 种模式称之为:保持型双语教学。 c) The partial or total use of the childs home language when the child enters school and later a change to the use of the school language only. This is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粉丝推广合作协议
- 2025年咸宁货运资格证题库下载安装
- 医美股份转让合同
- 担保借款的合同
- 农业环境保护措施与实施方案
- 企业运营管理规范操作指南
- 工程设计安装承揽合同书
- 产业园区土地中介协议
- 货款担保合同书
- 风力发电场投资合同
- 整形医院客户管理培训
- 普惠金融政策解读
- 2024年疾控中心支部工作计划范本
- 《无菌检查培训》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香菇行业销售状况及供需前景预测报告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
- 幼儿园开学师德培训
- GB/T 44570-2024塑料制品聚碳酸酯板材
- 金蛇纳瑞2025年公司年会通知模板
- GB/T 16288-2024塑料制品的标志
- 《记念刘和珍君》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