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听力的应试技巧_第1页
高考英语听力的应试技巧_第2页
高考英语听力的应试技巧_第3页
高考英语听力的应试技巧_第4页
高考英语听力的应试技巧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英语听力的应试技巧听力测试在高考英语试题中占有五分之一的比重。要提高听力,在高考中出彩,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是十分重要的。一、试题形式目前高考及其他中学阶段各种考试采用的听力测试题型主要为三种:短对话、短篇以及长对话。答题形式有两种:多项选择题和填空题。其中填空题有的空格要求考生听懂长对话内容,填其“意义”而不是细节性的具体单词。短对话只听 1 遍;其他两大题,各听 2 遍,耗时约2030 分钟。二、应试技巧听短对话。考生在处理广播调试声音后,即可“扫描”短对话中的选项。据此展望第 1 个短对话可能出现的话题。假如考生看到的是:A. On March 2B. On March 3C. On March 5D. On March 8则考生可以判断,第 1 题话题涉及 3 月的某一天;考生一听见录音第 1 题及问句,由于已有所知悉,立刻可做出正确选择。不要等到第一题念毕,问句提出后再去看四个选项。一般两道听力题之间相隔 6 秒。如早早完成,即可提前思考第 2 题。又如题干较长的题目:A. Theyd better not go riding.B. Riding a bike is a great idea.C. Its not good riding in the rain.D. They can go riding half an hour later.考生在“扫描”时,预先知道该题涉及骑自行车;其中可能涉及骑车的时间,也可能是涉及一次具体的骑车活动。这种“超前”浏览选项的本领可以培养,有的考生可以提前“扫描”35 题,并保留一定印象。听短对话时切忌走神。万一走神,比如说第 4 题没听清楚,你的本能反应是想再听,想回忆但根本不可能,所以此刻只好猜题。猜题还有 1/4 的希望;反思的话,不巧把第 5 题也给漏掉!听短文。听短文时要学会“记要” 。记要有两类,一是用符号记下关键信息;一是用具体文字记。这是因为短文耗时长,有人会“前听后忘记” 。另外一个决窍是“超前”浏览短篇的选项。如:A. Why a company lost its customers.B. Why a company went out of business.C. How a company went from bad to worse.D. How a company got out of its difficult situation.考生一扫描就意识到该题指全文中心思想,并立即分辨出问题要么问理由, 要么讲过程。听长对话。听长对话也应该有个“超前”扫描,先对对话话题有个印象。在对话进行时要注意“细节”和“关键词” ,必要时也得作“记要”:用铅笔,在试卷边记一下。Taking notes 的技巧可以从高中英语高三年级的课本中去找。三、训练方法听力水平的提高有两种方法:不断地“听”模拟试题。隔天一听,每周两听,等等。从当年 9 月起听到次年 5 月;用过的试卷达 4050 套。这种应试训练要注意:1. 每次训练宜一气呵成。高考听力是一气呵成,中间无间歇的。2. 每次训练要尝试“超前”技巧。3. 听完,对好答案,要反思,查一查自己丢分的道理,查一查自己的“软肋” 。抓基本功。选择材料,学习听取“意群” ,听“连读” ,听“重读”以及“略读” 。为什么?因为目前高考听力并不采用“真实语言材料” 。在真实生活中的对话,处处用到上述 4 种口语“技巧” 。一般速度快,句子短或者不完整。所以从长远看,要真正提高听力水平,应从基本功开始,在迎接高考之初,第二种准备方法为时不晚,关键是勤奋。四、材料信息关于听力模拟试卷,建议选用专业出版社的产品,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关于听力基本功训练,建议选用英语听力 。该书13 册,每单元后都有 Mechanic Skills 的专项训练,附有“意群” 、 “连读” 、 “重读”及“略读”的实例。另外,如考生有条件,进口教材中有许多精彩的听力训练材料可选用,如:Longman 出版的 Impact Listening 13,配有 CD。 至于书市上流行的 VOA, BBC 及 CNN 的各种CD,可以选用一些,但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