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束引伸量计算,规范篇一: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引伸量计算与施工控制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引伸量计算与施工控制 摘 要:在桥梁建设中,预应力施工采用张拉应力和引伸量双控,以应力为主,引伸量校核应力,且实际引伸量与理论引伸量误差不得超过6,因此引伸量的计算就相当重要,本文结合施工以及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分析得出较为接近现场施工的引伸量的计算方法。 ? ? 关键词:后张法;引伸量;计算;施工控制 ?(一)工程概况 ?鹤(岗)大(连)高速公路宁复段 K18+红岭高架桥,上部构造为(25+240)+(540)+(640)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 T 梁,下部构造为柱式桥墩、实体薄壁墩身、柱式桥台,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 ? (二)设计要点 ?预应力钢束采用公称直径 d=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标准强度为 Rby1860MPa,锚下张拉控制力为 k=。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C50)的 85且龄期不小于 7d 方可张拉。? (三)后张法引伸量计算公式说明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梁体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分段的钢绞线的引伸量也是不相同的。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XX)预应筋引伸量的计算公式: ?L= Pp LAp Ep (1) ?Pp= P(1- e-(KX+)kx+ (2) ?式中: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 ?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k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公式(1)中,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Ep 取值是否准确直接影响预应力筋引伸量的精度。Ep 的理论值一般为 Ep=105MPa,而通过钢绞线检测试验,弹性模量则常出现 Ep=()105MPa,这是由于实际的钢绞线的直径都偏粗,而进行试验时并未用真实的钢绞线面积进行计算,采用的是偏小的理论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公式可知,若 Ap 偏小,则得到了偏大的 Ep值,虽然Ep并非真实值,但将其与钢绞线理论面积相乘所计算出的 L 却是符合实际的,所以要按实测值 Ep进行计算。 ?公式(2)中的 k 和 是后张法钢绞线伸长量计算中的两个重要的参数,这两个值的的大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管道的成型方式、力筋的类型、表面特征是光滑的还是有波纹的,同时还取决于施工技术水平:波纹管的布设偏差大小,特别弯起位置及角度等等,各个因素在施工中的变动很大,还有很多无法预先确定的因素。因此在工程施工中,若条件具备最好对孔道磨擦系数进行测定,以确定较为准确摩擦系数。 ?确定 k 和 值后,进行分段计算时,同时还要明确张拉端第一段的终点力即为第二段的起点力,以此类推计算每段的起点力、终点力、平均力。终点力与起点力的关系如下式: 篇二:预应力钢绞线引伸量验算书30mT 梁、40mT 梁预应力钢绞线引伸量验算书 一、原则 1、预应力钢绞线采用为 y=,规格 Ryb=1860Mpa 低松弛,钢绞线。 2、当钢绞线采用 8 股时张拉吨位为,采用 9 股时,张拉吨位为,采用两端张拉,7 股张拉吨位为。 3、采用由直线段与曲线段分段计算然后叠加,用简化法计算。 4、实际引申量的量测,采用建立初应力后开始量测,初应力控制为张拉控制应力的 10%。 5、初应力下的引申量采用实际伸长值与实测应力之间的关系线推测,AL2。 6、实际伸长值 AL=AL2(从初应力到最大控制应力的实测值)+AL2。 7、采用近似公式 AL=P(1+e-(KL+N))/2)/AyEy,直线段 AL= 式中 K 取,N 取(由公施规 )中查到。Ay=140mm2,Ey=105Mpa, 单位为 rad。 8、30T 梁各桥梁长度虽有差别,但对预应力引伸量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各梁的长度均按标准图上的 N1、N2、N3 的长度计算。 二、边孔主梁预应力引伸量计算: 边孔 N1 引伸量(9 股) (见图) 图L1(AB)=()/ cos9o= L2(BC)=/ cos9o=(因为 R 把弧 BC 看成直线计算 L3(CD)= L4(DE)= L5(EF)=L6(FG)=/ cos8o= L7(GH)=/ cos8o= AL=PL1/AyEg+1+e-(KL2+NQ1)/2L2/AyEg+PL4/AyEg+P1+e-(KL5+NQ2)/2L5/AyEg+PL7/AyEg 将以上各数据代入上式得 L=+ L= 边孔 N2 引伸量(8 股) (见图) 图 L1=()/coso=L2=/ coso=2m L3= L4=/ cos8o=2m L5= L=PL1/AyEg+P(1+e(KL2+N1))/2/L2(2/2)/AyEg+PL3/ AyEg+P(1+e(KL4+N2))/2/L4(2/2)/AyEg+PL5/ AyEg 将以上各数据代入上式得 L=+ L= 边孔 N3 引伸量(8 股) (见图) 1L2=/ cos5o=2mL3= L4=/ cos5o=2m L5= L=PL1/AyEg+P(1+e(KL2+N1))/2L2(2/2)/AyEg+PL3/ AyEg+P(1+e(KL4+N2))/2L4(2/2)/AyEg+PL5/ AyEg 将以上各数据代入式中得, L=+ L= 三、中孔 N1 引伸量(8 股时) (7 股时) 1L2=/ cos8o=2mL3= L4=/ cos8o=2m L5=()/ cos8o= L=PL1/AyEg+P(1+e(KL2+N1))/2L2(2/2)/AyEg+PL3/ AyEg+P(1+e(KL4+N2))/2L4(2/2)/AyEg+PL5/ AyEg 将以上各数据代入式中得, L=+ L=(8 股) 当 N1 为 7 股时:L=+= 中孔 N2 引伸量L(8 股) 篇三: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其布置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计算书 . 1 一、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其布置 . 1 1.预应力钢束数量的估算 .1 2.预应力钢束布置 . 2 二、计算主梁截面几何特性 . 7 1.截面面积及惯性矩计算 . 7 2.截面净距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截面几何特性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钢筋预应力损失计算 . 10 1.预应力钢束与管道壁间的摩擦损失 .10 2.由锚具变形、钢束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10 3.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11 4.由钢束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12 5.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13 6.成桥后四分点截面由张拉钢束产生的预加力作用效应计算 . 14 7.预应力损失汇总及预加力计算表 .(转载于: 小 龙文档 网:钢束引伸量计算,规范). 14 四、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 . 16 1.跨中界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6 2.验算最小配筋率(跨中截面 ) .16 3.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18 附图 上部结构纵断面预应力钢筋结构图 上部结构横断面预应力钢筋结构图 辽宁工业大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XX 年 3 月 一、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其布置 1.预应力钢束数量的估算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应该满足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应力要求下的应力要求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强度要求。以下就以跨中截面在各种作用效应组合下,对主梁所需的钢束数进行估算。 (1)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应力要求估算钢束数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组合计算时,截面不允许出现拉应力。当截面混凝土不出现拉应力控制时,则得到钢束数n 的估算公式 n? Mk () Cl?Apfpk(ks?ep) 式中 Mk使用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标准组合值,按任务书取用;Cl与荷载有关的经验系数,对于公路II 级,Cl 取; ?Ap)一束 7?钢绞线截面积,一根钢绞线的截面积是,故 ?Ap=; ks大毛截面上核心距,设梁高为 h,ks 可按下式计算 ks? A(h?ys) ?I () ep预应力钢束重心对大毛截面重心轴的偏心距,ep?y?ap?h?ys?ap, ap 可 预先设定,h 为梁高,h?150cm;ys大毛截面形心到上缘的距离; ?I大毛截面的抗弯惯性矩. 本梁采用的预应力钢绞线,公称直径为,公称面积140mm2,标准强度为 fpk?1860Mpa,设计强度为 fpd?1260Mpa,弹性模量Ep?105Mpa。 Mk?m?103N?m ks? 假设 ap?19cm,则 A(h?y) s I ? ? 5643?(150?) 65.?27?19)cm6 5. () 0 ep?y?ap?(15? 钢束数 n 可求得为 ?103n? Cl?Apfpk(ks?ep)?10?4?1860?106?(?) (2)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估算钢束数 根据极限状态的应力计算图式,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强度 fcd,应力图式呈矩形,同时预应力钢束也达到设计强度 fpd,则钢束数 n 的估算公式为 n? Md () ?h?Apfpd 式中 Md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跨中弯矩组合设计值,按任务书采用; ?经验系数,一般采用,本梁采用 估算的钢束数 n 为 ?103 n? ?h?10?4?1260?106 综合上述两种极限状态所估算的钢束数量在 3 根左右,故取为 n?3。 2.预应力钢束布置 (1)跨中截面及锚固端截面的钢束位置 1)对于跨中截面,在保证布置预留管道构造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加大钢束群重心的偏心距,本梁预应力孔道采用内径 60mm,外径 67mm 的金属波纹管成孔,管道至梁底和梁侧净距不应小于 30mm 及管道直径的一半。另外直线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 40mm,且不宜小于管道直径的倍,跨中截面及端部截面的构造如图 1 所示, N1、N2、N3 号钢筋均需进行平弯。由此求得跨中截面钢束群重心至梁底距离为 ap? 12?2?26 ? () 3a) 端部截面 b)跨中截面 图 1 钢束布置图(横断面) (单位:mm) 2)本梁将所有钢束都锚固在梁端截面。对于锚固端截面、钢束布置应考虑以下两方面:一是预应力钢束合力重心尽可能靠近截面形心,使截面均匀受压,二是要考虑锚头布置的可能性,以满足张拉操作方便的要求。锚头布置应遵循均与,分散的原则。锚固端截面布置的钢束如图 1所示,则端部钢束重心至梁底的距离为ap? 30?7?0120 ? () 3 下面对钢束群重心位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稳相微波射频同轴电缆项目合作计划书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笔试应试过程中注重细节的处理与关注试题及答案
- 化学跨学科教学的创新策略与实践路径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中的实践应用分析试题及答案
- 药剂类考试基本概念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运营管理试题及答案
- 药品知识实务试题及答案
- 餐厅收银考试题及答案
- 解读卫生管理证书考试标准试题及答案
- 重症康复试题及答案解析
- DB31-T 1564-2025 企业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范
- 2025年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答题库及答案(共180题)
- 2025年度河南省水务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人才招聘2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云南省气象局历年招聘考试真题库
- 人力资源外包投标方案
- 风生水起博主的投资周记
-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与求法
-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培训(课堂PPT)
- (通用)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三章 函数 第4节 反比例函数课件 新人教
- 厂长胜任力模型
- 涂层厚度检测记录(共1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