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心理测量 人格测验1  m m p i_第1页
7心理测量 人格测验1  m m p i_第2页
7心理测量 人格测验1  m m p i_第3页
7心理测量 人格测验1  m m p i_第4页
7心理测量 人格测验1  m m p 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人格测验本章主要内容:p 7.1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MMPI)p 7.2 卡特尔 16种人格因素测验( 16PF)p 7.3 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p 7.4 罗夏墨迹测验 ( RIT)p 7.5 主题统觉测验( TAT)人格测量的一般问题p 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含义尽管存在众多不同的看法,但对人格本质的理解至少在四个方面是一致的或基本一致的。n 第一,人格的整体性。p 即人格虽然可能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但各种心理成分彼此交织,互相结合,组成一个整体。 n 第二,人格的独特性。p 即没有两个人的人格是完全相同的,n 第三,人格对个人行为的调节功能。p 即人的行为至少部分地决定于行为者的人格特征。n 第四,人格的相对稳定性。p 即人格对行为的调节功能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特征。 p 即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此,通常可以把人格理解为个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它决定着个人行为的独特性。p 人格测量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对行为中起稳定的调节作用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进行定量分析,以便进一步预测人未来的行为。p 人格测验多达数百种,由于其依据的人格理论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n 一类为结构明确的自陈量表;n 一类为结构不甚明确的投射技术。 自陈量表简介p 自陈量表法是被试本人对自己的人格特质予以评价的一种方法。p 其基本假设是:只有受测者最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因为个人随时随地都在观察自己的行为,而他人不可能了解行为的所有方面。p 由于自陈量表所测量的是人格特质,因此必须根据所要测量的人格特质,编制许多有关的问题。p 每一个问题陈述一种行为,要求被试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形来回答。然后根据受测者的作答情况去推测和评定他的人格类型。自陈量表的题目形式 p 是非式:提供一个陈述句或文句,并列出 “ 是 ” 和 “ 否 ” 两种选项,要求被试选择其中的一个选项。例如:n 我喜欢看机械方面的杂志。 是口 否口n 你无缘无故觉得难受吗 ? 是口 否口p 折中是非式:提供一个陈述句或文句,并列出 “ 是 ” 、 “ 否 ” 和 “ 不一定 ” 三种选项,要求被试选择其中的一个选项。例如:n 在群众集会中,我: A谈吐自然; B介于 A、 C之间; C保持沉默。p 选择式:每题陈述两种个性特质 (A、 B),让被试根据自己的意见选择其中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一种。例如:n A.我常批评那些有权威和有地位的人。 口n B.在长辈或上级面前,我总是感到胆怯。 口 p 文字等级式:提供一个问句,同时列出几个程度不同的文字描述,让被试选择。例如:n 我往往把事情看得很复杂。p 总是 口 通常 口 有时 口 几乎没有 口p 数字等级式:实际上是文字等级式的变式,只不过是将文字式选项改为数字式选项。例如:n 你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吗 ?p 1 2 3 4 5非常满意 满意 无所谓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对自陈量表的评价p 自陈量表问世以来,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也受到一些批评。最重要的一种批评是认为这种自陈量表的回答可能是不真实的。n 一方面人们不一定能够很好地了解自己。因此,在某些项目上可能不太清楚哪个选项更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拿不准的情况下,常常随便选择一个选项。n 另一方面他们会出于自我防御的心理而掩饰自己的真实倾向,在作答中,选择了与自己实际情况不符合的选项。由于人格结构中的一些特质具有明显的社会评价色彩,受测者为了获得较高的社会评价,往往根据 “ 社会要求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 来作答,而不是根据 “ 自己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 ” 来作答。显然,这种倾向性使测验的有效性受到极大的影响。n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自陈量表的设计者们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比如在自陈量表中插入一些 “测谎 ” 题,用来检查被试答卷的有效程度。假如受测者在 “ 测谎 ” 题上得分过高,则说明受测者没有真实回答,所以其它方面的分数也就不能作为评价他的人格特征的依据。n 在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和 艾森克人格问卷 中就包含了测谎题。p 此外,为了尽可能防止受测者可能有意无意地选择不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选项。在编制测验项目时,应注意:n 尽可能回避带有明显的社会评价色彩的问题,代之以中性的陈述。p 例如:测量人的工作责任感,可以说 “ 对于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我都要做得妥贴能放下心来 ” ,而不说 “ 只要是领导安排的工作,我都能保证认真按时地做好 ” 。因为后者具有明显暗示和社会评价的色彩。n 对于量表中必须涉及个人隐私问题,应当采用适当隐蔽的措辞予以表述。以防止引起受测者的反感而作出虚假的回答。n 所提供的选项最好排列成若干个等级,以便受测者选择更接近他实际情况的答案。p 自陈量表式人格测验的优点是:n 题目数固定,题目内容具体而清楚,因此施测简单,记分方便;因此一般对测验情境和施测者的要求不像智力测验那样严格。 n 适合于大规模的团体施测,节省时间。p 其缺点是:n 因编制时缺乏客观效标,效度不易建立。n 而且测验内容多属于情绪、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每个人对同一问题常常会因时空的改变而选择不同的答案,因此,其信度和效度都不如智力测验。投射测验简介p 投射测验是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该理论强调人的行为由无意识的内驱力所推动。这些内驱力受到压抑,不为人们觉察,但却影响着人们的行为。p 根据这种理解,人们难以通过问题直接了解一个人的情感和欲望,进而对他的人格作出评定。但是,如果给被试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那么他的无意识欲望有可能通过这些问题投射出来。p 投射测验一般是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自由表达他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中,被试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会不知不觉地投射在他对刺激情境的解释性反应之间,通过分析反应结果,便可获得对被试自身人格特征的认识。p 投射测验的优点:n 和自陈量表相比,投射测验可以对人的内心作更深层的探索。n 可以有效地防止被试作答的掩饰倾向。p 由于呈现给被试的是无确定意义的刺激情境,被试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无意识中的愿望、动机、心理冲突等投射到对刺激情境的解释中。避免被试在作答时的掩饰倾向。n 投射测验使用的大多是无明确意义的图片,在测验时不受语言文字的限制。适用于各种文化程度的人。p 投射测验存在的问题:n 评分缺乏客观标准,具有较大的主观性。n 对测验结果的解释难度较大。n 由于投射测验适用于个别测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限制了投射测验的应用。p 目前,投射测验主要应用于临床诊断。7.1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MMPI)p 7.1.1 简介p 7.1.2 施测步骤p 7.1.3 测验的记分p 7.1.4 结果的解释p 7.1.5 使用注意事项 p 7.1.6 对量表的评价7.1.1 简介p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lnventory,简称 MMPl)问世于1943年,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特卫 (S.R.Hathaway)和麦金利 (J.C.Mckinley)合作编制而成。p 该测验的问世是自陈法人格测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人格测验的研究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到目前为止,它已被翻译成各种文字版本达一百余种,广泛应用于人类学、心理学和医学领域,是世界上最常引证的人格自陈量表。p 量表的项目选择,首先是从大量病史、早期出版的人格量表及咨询治疗师笔记中搜集了一千多个题目。p 然后用这些题目施测于正常人与病人被试,并比较两组人对题目的反应。如两组对题目的反映确有差别,则该题保留,反之则予以淘汰。p 按以上原则,共选取了 550个项目,每一项目都是通过两组被试的实际反映确定的。p 问卷涉及的内容包括健康状态,情绪反应,社会态度,心身性症状、家庭婚姻和精神病等问题。它测量的内容广泛,并偏重人格多方面特性,因此叫多相人格调查表。p 1966年编制者对 MMPI作了修订,对题目的顺序作了重新排列,把与临床有关的题目集中在前 399题,后面的题目主要用于研究工作。如果只是为了精神病的临床诊断:仅做前 399题便可以了。 p 8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宋维真等人开始致力于该问卷的修订工作。 1989年完成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中国版的信度和效度资料,并制定了中国的常模。p 这里介绍的就是宋维真教授 1989年修订的中文版本。p MMPI有 566道题目,其中 16个重复题目。n 为何?n 16个重复题目主要用于检验被试反应的一致性,看是否认真作答。 p 该问卷有 14个分量表:n 10个临床量表和 4个效度量表。n 均集中在 1 399题。n 被试以 “ 是 ” 、 “ 否 ” 或 “ 无法回答 ” 方式选择作答。 10个临床量表分别为:p (1)疑病 (HS):共 33个题目 。n 它反映被试者对身体功能的不正常关心。得分高者即使身体无病,也总是觉得身体欠佳,表现疑病倾向。 HS得分高的精神科求助者,往往有疑病症、神经衰弱、抑郁等临床诊断。n 如 “ 恶心和呕吐的毛病使我苦恼 ” 。p (2)抑郁 (D):共 60个题目。n 它与忧郁、淡漠、悲观、思想与行动缓慢有关,分数太高可能会自杀。得分高者常被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和抑郁症。 n 如 “ 我希望能像别人那样快乐 ” 。p (3)癔症 (Hy):共 60个题目。n 反映被试无意识地运用身体或心理症状来回避困难和责任及歇斯底里( hysteria)的表现。得分高者多表现为依赖、天真、外露、幼稚及自我陶醉,并缺乏自知力。若是精神科求助者,往往被诊断为癔症 (转换性癔症 )。 n 如 “ 我的喉咙里总好象有什么东西堵着似的 ” 。n 癔症 (转换性癔症、歇斯底里 )的临床表现p 1精神障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情感爆发。常在精神受到刺激后立即发病,情感反应强烈,具有尽情发泄的特点,一般历时不长,约数十分钟或 1-2小时即可逐渐安静下来。( 2)意识障碍。可表现为昏睡、木僵或懵懂状态。有的患者答非所问,每答必错,呈 “ 痴呆 ” 表现者,称癔症性假性痴呆;有的患者能针对问题回答,但答案近似却不正确,称甘塞尔综合征;有的患者言语、表情幼稚如儿童,称童样痴呆。( 3)精神状态,类似重性精神病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意识障碍不明显,可有短暂的幻觉或妄想观念,整个病程历时短暂,常在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