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的致病性与免疫1学习目标v掌握内外毒素的概念和区别v掌握干扰素的概念和抗病毒机理v熟悉微生物的致病特点及感染的类型v了解机体抗细菌抗病毒免疫的机制2一 . 微生物的感染v(一)感染 源v(二 )传播方式 与途径v(三 )感染的类型3感染:指病原微生物克服机体的防御机能,侵入机体,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4(一)感染 源感染来源外源性感染 :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病人带菌者病畜和带菌动物内源性感染:感染来源于自身体内或体表5外源性感染与内源性感染的区别特征 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 来源 外界 自身病原体 多为病原微生物 多为条件致病菌免疫力 正常 低下临床表现 多有特殊表现 常无特殊表现与感染部位有关诊断 病原学确诊 病原体定位、定量、定性分析治疗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调整菌群,用药敏实验指导用药预防 疫苗等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调理6 1.呼吸道感染 2.消化道感染 3.创伤感染 4.接触感染 5.节肢动物叮咬感染 6.多途径感染(二 )传播方式 与途径7病原菌 机体外界环境致病性致病性病原菌 、 机体机体 、 外界环境外界环境 的关系的关系免疫力免疫力8v 1.不感染v 2.隐性感染v 3.潜伏感染v 4.显性感染v 5.带菌状态(三 )感染的类型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91.不感染v 当宿主体具有高度免疫力,或侵入的致病菌毒力很弱或数量不足,或侵入的部位不适宜。则病菌迅速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消灭,不发生感染。102.隐性感染v 概念: 当机体有较强的免疫力,或入侵的病原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时,感染后对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称隐性感染。v 意义: 通过隐性感染,机体仍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在防止同种病原菌感染上有重要意义。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大多由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 113.潜伏感染v 当宿主体与致病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状态时,病菌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中,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v 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则潜伏的致病菌大量繁殖,使病复发。v 例如结核分枝杆菌有潜伏感染。最典型的潜伏感染病原体是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124.显性感染v 概念: 当机体免疫力较弱,或入侵的病原菌毒力较强,数量较多时,则病原微生物可在机体内生长繁殖,产生毒性物质,经过一定时间相互作用(潜伏期),如果病原微生物暂时取得了优势地位,而机体又不能维护其内部环境的的相对稳定性时,机体组织细胞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13显性感染v 分期: 显性感染的过程可分为 潜伏期、发病期及恢复期。v 分类:显性感染临床上按病情缓急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按感染的部位分为: 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14临床上按病情缓急不同分为v 1.急性感染: 发作突然,病程较短,一般是数日至数周。病愈后,致病菌从宿主体内消失。急性感染的致病菌有脑膜炎奈瑟菌、霍乱弧菌、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等。v 2.慢性感染: 病程缓慢,常持续数月至数年。胞内菌往往引起慢性感染,例如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15临床上按感染的部位不同分为v 1.局部感染: 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后,局限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病变的一种感染类型。例如化脓性球菌所致的疖、痈等。v 2.全身感染 : 感染发生后,致病菌或其毒性代谢产物向全身播散引起全身性症状的一种感染类型。 16( 2)全身感染v 在全身感染过程中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1)毒血症 2)菌血症3)败血症4)脓毒血症171)毒血症 v 概念: 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过程中,细菌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流,引起特征性的中毒症状。v 如白喉、破伤风等。182)菌血症v 概念:病原菌自局部病灶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v 如伤寒沙门菌早期感染有菌血症期。193)败血症v 概念: 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包括外毒素或内毒素等毒力因子所引起的全身严重中毒症状。v 主要症状: 不规则高热,皮肤、粘膜瘀血、肝脾肿大、甚至肾衰竭等。v 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均可引起。204)脓毒血症v 概念: 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时,细菌随血流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或器官,引起新的化脓性病灶的感染类型。v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血症,常引起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肾脓肿、肺脓肿等。215.带菌状态v 概念: 在隐性感染或传染痊愈后,病菌在体内继续存在,并不断排出体外,形成带菌状态。v 处于带菌状态的人称带菌者。v 健康带菌者: 健康人(包括隐性感染者)体内带病原菌。v 恢复期带菌者: 病愈后仍体内带有病原菌的人。v 意义: 带菌者体内带有病原,但无临床症状,且不断排出病原菌,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常成为传染病流行的重要传染源。22病原菌概述 细菌的感染或传染: 细菌侵入宿主机体后,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称为 细菌的感染或传染。 致病菌或病原菌 :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 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 不能造成宿主感染细菌。 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 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当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的细菌。 致病菌入侵后,在建立感染的同时,能激发宿主 免疫系统 产生一系列 免疫应答 与之对抗。23一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v(一)正常菌群v 概念:在正常人体皮肤、粘膜及外界相通的各种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和泌尿道)等部位,存在着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群,称之为正常菌群。v 包括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等。24正常菌群的分类v 1.常居菌群: 是由相对固定的菌群组成,有规律地定居于特定部位,成为宿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常菌群大部分是长期居留于人体。v 2.过路菌群: 是由非致病菌或潜在致病菌组成,来自周围环境,可能在皮肤粘膜上存留数小时、数天或数周。2526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v 机体的多数组织器官是无菌的,若有侵入的细菌未被消灭,则可引起传染。v 因而在医疗实践中,当手术、注射、穿刺、导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细菌感染。 27人体 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v 1.生物拮抗作用 v 2.营养作用 v 3.免疫作用v 4.抗衰老作用v 5.抗肿瘤作用 28(二) 条件致病菌v 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正常菌群中的细菌也能使人患病,因此,这些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 v 特定条件常见为: 1.定位转移2.免疫功能低下3.菌群失调29菌群失调v 菌群失调: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和正常菌群之间以及正常菌群中各细菌之间,保持一定的生态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面提升行政管理能力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员工健康检查合同协议
- 课题申报书的本质
- 微生物感染传播途径的识别试题及答案
- 课题申报书怎么整页
- 项目闭环管理的必要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加速提升技巧试题及答案
- 解析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重难点试题及答案
- 新课改瘦专用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含解析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科学发展试题及答案
- 小学弘扬教育家精神活动方案及措施
- 《中国饮食文化》课件-中国饮食文化溯源
- 2024年贵州省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闯关测试卷(含答案)
- 煤炭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辑说明
- MOOC 固体物理学-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3年4月重庆市考公务员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 书香校园-世界读书日主题教育班会
- TIAC CCSA 32-2019《保险行业云计算场景和总体框架》
- 玻璃瓶丝印制度
- 中医养生如何调理肺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