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_第1页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_第2页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_第3页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_第4页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王樟妹,1,多发伤定义,多发伤: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同时或相继出现2处或2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严重损伤,且至少有一处是致命的。,2,几句成语这样形容多发伤,触目惊心、惨不忍睹(惨重);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紧急);危机四伏、险象环生(危重);瞬息万变、此起彼伏(多变).,3,区别多发伤,复合伤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损伤。多处伤是指同一脏器或解剖部位有2处以上的损伤,与致伤因素无关。,4,多发伤的临床特点,一、不同部位不同表现:1 颅脑创伤 颅内血肿、脑挫裂伤、颅底骨折者。(易出现颅内高压脑疝脑干功能衰竭呼吸心跳停止。昏迷)2 颌面创伤 颌面部开放性骨折并大出血。(易出现失血性休克,气道堵塞窒息。)3 颈部创伤 颈部创伤并大血管损伤、创伤性血肿、颈椎骨折。(易出现失血性休克,血肿压迫气道窒息,损伤颈髓高位截瘫。),5,格拉斯哥(GCS)昏迷计分法,项目 计分 项目 计分睁眼反应式 运动反应自动随意 4 可遵嘱运动肢体 6遵嘱完成 3 对疼痛有目的运动 5疼痛刺激 2 疼痛回缩肢体 4根本不能 1 疼痛屈曲反应 3 疼痛过伸反应 2 疼痛刺激无反应 1言语反应 回答正确 5回答不切题 4说出单个字 3只发声音 2不能发音 1GCS计分法与判定预后有关,计分越低,伤情越重,预后越差。,6,是从大脑角度来评价损伤程度的一种计分方法,系确定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标准,已为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GCS分级是以睁眼、语言和运动3种反应的15项检查来判断伤员昏迷及意识障碍的程度,共计15分。总分1315分为轻度脑损伤,912分为中度脑损伤,38分为重度脑损伤。Gennarall又将35分者列为特重度。,7,4 、 胸部创伤 多发性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纵隔气肿、心脏大血管伤、气管损伤、膈肌破裂、连枷胸或心包填塞。(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低氧血症。心脏损伤心肌供血供氧受限乏氧代谢PH心肌收缩力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心功能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心跳停止。)5、腹部创伤 腹腔内大出血、内脏损伤。(易出现肝、胆、肠破裂腹膜炎感染性休克微循环障碍MODS。肝、脾、肾破裂失血性休克微循环障碍心博停止。),8,6、骨盆部创伤 骨盆骨折并腹膜后血肿及失血性休克。7 、泌尿系创伤 肾脏损伤、膀胱破裂、子宫破裂、尿道断裂、阴道撕裂伤。(易出现失血性休克,肾功能衰竭,感染。)8、脊柱创伤 脊柱骨折并神经系统损伤。(易出现截瘫。),9,二、休克发生率高 创伤失血性休克占60%三、感染发生率高 创伤感染所致死亡率占全部死亡率的78%四、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死亡率高五、误诊和漏诊率高六、低氧血症,10,致死三联征,严重创伤合并大出血患者,往往出现低体温、酸中毒和创伤性凝血病,这三者可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故被称为“致命三联征”若不能及时发现,患者很可能在24h内死亡,致 命 三 联 征,致 命 三 联 征,致 命 三 联 征,11,背 景,严重创伤,活动性大出血,组损伤,大量输液,血液稀释凝血障碍,酸中毒,低体温,致死三联征,12,急救三步法:一、初步评估:1、颈椎制动,气道维持2、检查呼吸和通气3、检查循环,控制出血,建立循环4、神经系统状况评估,观察意识,瞳孔5、暴露患处,环境控制,13,“CRASH PLAN”检查常规,二、进一步评估:从头到脚的评估,C=cardiac(心脏) R=respiration(呼吸),A=abdomen(腹部) S=spine(脊柱脊髓)H=head(头颅) P=pelvis(骨盆)L=limb(四肢) A=arteries(动脉)N=nerves(神经),14,三、再评估重点:腹膜后脏器损伤,如十二指肠破裂胰腺损伤,隐性大出血,胸内腹内出血等,15,多发伤的急救要点,VIPCO:V:通气 I:输液抗休克P:心肺复苏C:控制出血O:手术,16,多发伤的抢救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充分给氧。迅速处理呼吸道阻塞,取出口腔内活动性假牙、碎牙、血块等异物,痰液多者给予吸痰,吸净呼吸道分泌物。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46L/min。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2、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增加有效血容量是抢救创伤性休克的重要措施。根据休克程度建立23条静脉通道,宜选用上腔静脉系统大血管,采用1620 G静脉留置针,以便快速输入大量液体,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其中一条静脉通道用输血器,为输血作准备。首先快速输入平衡液,并根据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随时调节滴速。如收缩压812 kPa者,争取在30 min内输入平衡液1 500 ml,收缩压7 kPa者,应在30 min内输入平衡液2 000 ml。晶体与胶体液之比为21,使其既恢复血容量,补充功能性细胞外液,又能达到合理稀释血液,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利于氧的输送。,17,4 控制活动性出血是早期急救护理的重要手段。迅速控制伤口出血,加压包扎或清创缝合,必要时加压输液或输血5 用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电图、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如有变化及时记录。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抢救措施。6 颅脑损伤者可静脉快滴20%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胸部损伤者可行胸腔闭式引流;腹部损伤者行腹腔穿刺、导尿;骨折者应给予临时固定,18,7、辅助检查:在抢救护理同时,协助医生做好各项输助检查工作,及时查明病因。及时采取各项血、尿等标本,及时送检。 8、对有紧急手术指征的病人,及时做好采血、配血、备皮、药物试验,血气分析、留置胃管、尿管等术前准备,通知手术室、麻醉科作好相应准备,护送病人进手术室,并与手术室护士作详细交接。,19,是创伤性凝血病的主要救治策略 是一种延迟、低压、限制性复苏 主要理念:简化治疗 目的:采取尽量少的措施以维持机体生理功能,损伤控制复苏(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 DCR),20,损伤控制性复苏具体措施,控制和减少出血是关键,输注液体或血液制品加温,21,损伤控制性复苏具体措施,宜使用氯离子浓度接近生理水平的乳酸林格液避免使用高氯性的生理盐水,防止高氯性酸中毒,22,损伤控制性复苏具体措施,碳酸氢钠可以降低Ca2+的浓度,不利于凝血以及心脏的收缩,输入碳酸氢钠后可以生产出CO2,增加呼吸负荷,23,损伤控制性复苏具体措施,是一种延迟的限制性的液体复苏,应持续到出血控制,并在此期间内保证终末器官灌注早期采用控制性复苏,收缩压维持在8090 mmHg对合并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老年患者以及高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