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0~3V电压测量表_第1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0~3V电压测量表_第2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0~3V电压测量表_第3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0~3V电压测量表_第4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0~3V电压测量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片机的控制系统课程设计1大庆石油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 单片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题目 03V 电压测量表 专业 自动化 姓名 邹建 学号 060601140625 主要内容:用现有凌阳系列单片机试验箱编写一段程序,用以实现测量电压值并且将获得的结果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并用语音播报出来。基本要求:1. 编程要求:主程序利用C语言编写,中断服务程序利用汇编语言编写。 2. 实现功能:实现一个模拟电压表的功能,要求电压表能够测量电压值,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并播报测量电压值。 3. 实验现象:开机(运行)后,显示一个图片 MM.bmp(它的字模数据 MM.c、MM.在IDE 的安装径SPCE061AexampleIntExaex10_VoltageMeasureFrom0To3 提供),显示并播放当前电位器所在位置的电压;变化 R22 电位器,显示并播报 R22 电位器变化后的电压。参考资料1. 杜刚 16 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92 杜刚 /张东霞 16 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学习与实验指导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123 罗亚飞 凌阳 16 位单片机应用基础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3.124 李晓白 凌阳 16 位单片机 C 语言开发M. 北京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6.7完成期限 2009.6.29 至 2009.7.3 单片机的控制系统课程设计2指导教师 董长义 董宏丽 专业负责人 2009 年 6 月 16 日单片机的控制系统课程设计3目 录1 系统设计 .11.1 设计要求 .11.1.1 编程要求 .11.1.2 实现功能 .11.1.3 实验现象 .11.2 设计思路 .12 设计环境及基本原理 .12.1 设计装置 .12.2 基本原理 .13 系统硬件设计 .24 单片机软件设计 .34.1A/D 转换 .34.2 串口发送数据 .44.3 程序流程图 .54.4 编写程序步骤 .55 总结 .66 参考文献 .77 附录 .8单片机的控制系统课程设计4单片机的控制系统课程设计5单片机的控制系统课程设计6第 1 章 系统设计1.1 设计要求 1.1.1 编程要求:主程序利用C语言编写,中断服务程序利用汇编语言编写。 1.1.2 实现功能:实现一个模拟电压表的功能,要求电压表能够测量电压值,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并播报测量电压值。 1.1.3 实验现象:开机(运行)后,显示一个图片MM.bmp(它的字模数据MM.c、MM.h在IDE的安装径SPCE061AexampleIntExaex10_VoltageMeasureFrom0To3提供),显示并播放当前电位器所在位置的电压;变化R22电位器,显示并播报R22电位器变化后的电压;即只要R22电位器改变,系统就能自动测量出R22电位器的电压,并把测量得到的电压值播报并显示出来。(要求显示和播报电压值的精度为小数点后第四位) 1.2 设计思路本次设计要求完成基于单片机的电压测量系统的设计。系统包括数据采集A/D转换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和驱动显示模块。SPLC501为液晶显示模组显示。单片机的控制系统课程设计7第2章 设计环境及基本原理2.1 设计装置1. 装有Windows系统和nSP IDE仿真环境的PC 机一台,nSP 十六位单片机实验箱一个。 2. 本实验用到的实验箱硬件模块为:SPCE061A核心及周边电路模块(包含32个I/O口),LCD显示模组模块,双03.3V直流电平输入电路模块,两路音频输出电路模块。 2.2 基本工作原理 本实验中,通过SPCE061A内部ADC采集数据,如图2-1,实验箱上V3为3.3V,当滑动头变化时,IOA0口输入的电压就随着变化;当已经通过P_ADC_MUX_Ctrl启动转换,通过P_ADC_MUX_Ctrl设置从LINE_IN1输入时,因为LINE_IN1也就是IOA0,所以IOA0口输入的电压变化时,就会送入A/D转换器变化的值,A/D转换器采集转换;通过读取P_ADC_MUX_Data转换得到数据,并把这些数据计算成电压值,计算出电压值的个位、小数点后第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小数点后第三位、小数点后第四位,然后把电压值按从个位到小数点后第四位的顺序播报和显示。单片机的控制系统课程设计8图2-1 03.3V直流电平输入电路第 3 章 系统硬件设计硬件连接图如图3-1 ,IOA8IOA15连接SPLC501液晶显示模块的D0D7,IOB4 连接AO,IOB5连接RWP,IOB6连接 EP,RE 连接/RES,IOB9 连接/CS, VR、C86和PS跳线都与V3短接,把SPLC501液晶显示模组的时序选择为6800时序,即把JP6中所有左右两排的引针用跳线短接;两路音频输出J8和J13中靠左边的两个引针用跳线短接;IOA0连接R22 电位器,即用排线把J26 的第0号引针和J17(双03V的直流电平输入电路其中之一)中任一引针连接起来。单片机的控制系统课程设计9图3-1 硬件连接图第4章 单片机软件设计 软件部分设计要实现2个功能,一个是AD转换,另一是把转换的数据通过串口发送给PC机。4.1 AD转换ADC模块专用的有4个完整的寄存器:ADC结果高字节寄存器ADRESH,ADC结果低字节寄存器ADRESL,0号ADC控制寄存器ADCON0和1号ADC 控制寄存器ADCON1。个是把转换的数据通过串口发送给PC机。单片机的控制系统课程设计10ADCON0的格式如下: 其中:ADCS1ADCS0为A/D转换时钟及其频率选择位;CHS2CHS0为AD转换模拟通道选择位;转换启动控制位兼做状态位;ADON为AD转换器开关位。ADCON1的格式如下: 其中:ADFM为AD转换转换结果格式选择位;PCFG3PCFG0为AD转换引脚功能选择位。AD转换流程:1.如果需要AD中断功能,开放相应的中断使能位。2.等待所需要的采样时间。3.将启动控制兼状态位置1,启动AD转换过程。4.等待AD转换完成,可以通过查询或中断的方法来判断。5.读取AD转换结果寄存器对ADRESH:ADRESL,如果需要,对转换中断标志清4.2 串口发送数据与串口有关的寄存器除了和中断有关的寄存器外,我们编写程序时主要有4个:发送状态兼控制寄存器TXSTA、接收状态兼控制寄存器RCSTA、发送寄存器TXREG、波特率寄存器SPBRG。发送状态兼控制寄存器TXSTA格式如下: 其中:TX9D为发送数据的第9位(如果使用9位数据帧结构);TRMT为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