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可供转让项目_第1页
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可供转让项目_第2页
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可供转让项目_第3页
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可供转让项目_第4页
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可供转让项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春大学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简 介长春大学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植物蛋白专业委员会、吉林省高等院校科技开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 ,多年来一直从事大豆等农产品深加工研发工作。曾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次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五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近 5 年发表的论文有 10 篇被美国 SCI 收录,1 篇被ISTP 收录。九五计划国家“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北方三省(黑、冀、吉)玉米、大豆、小麦精深加工产业化研究由“中心”为专题负责单位。“中心”研发的项目曾四次被评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以高(低)温豆粕为原料,连续提取蛋白、短肽、异黄酮、皂甙、核酸、低聚糖、复合功能因子生产技术”等 12 项发明获发明专利授权,其中包括美国发明专利一项。“中心”研制成功的“高蛋白、NSI100%、溶解度100%、低灰分、高纯度大豆低聚肽” ,蛋白含量95%、肽含量92%,99%的大豆肽分子量1000D,灰分1.5%。2“大豆功能因子提取”项目被评为“国家优秀火炬计划”项目。由“中心”起草制订的“高蛋白速溶豆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738 2002) ,已于 2002 年 11月 1 日颁布实施。在生产领域,依托“中心”大豆深加工技术,已有三家企业被“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批准立项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重点行业结构调整”专项与“重点建设项目” ,三家企业共获中央专项预算内无偿拨款为 4202万元、总投资为 5.18 亿元。“中心”拥有原料大豆试验基地 720000m2、试验室2000m2,从分析化验到小试工艺放大,中试工程化试验生产线,设备总值 2000 余万元,其中包括科技部规定的 23种大型精密仪器中的 6 种。由于“中心”在大豆等农产品加工方面做出了实际贡献, “中心”科技人员中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1 人,吉林省特等劳模 1 人,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 1 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 1 人,省突出贡献专家 5 人,长春市突出贡献专家 1 人,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 1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 2 人,吉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 4 人,归国博士后 1 人,博士 1人,硕士 5 人,正高职科技人员 5 人,副高职技术人员 5人。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吴邦国、罗干等曾五次接见“中心”有关人员。3原料大豆实验研究基地4长大综合楼 二楼为“中心”实验室 2000m 2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 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中试部份中试生产线 基地照片5附件:2006 年 6 月 12 日中国食品报关于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的报导:我 国 大 豆 深 加 工 研 究 又 获 重 大 突 破本报讯 (记者粘新)长春大学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采取“综合利用、连续提取功能因子、逆向留存、生物酶解蛋白”自主创新的发明专利技术,以我国年产 2000 万吨左右、国内外均认为只能用作饲料的“高温豆粕”为原料,成6功地从高(或低温) 豆粕中提取完成高纯度大豆低聚肽、高纯度异黄酮、大豆复合功能因子、低聚糖、皂苷、核酸、浓缩蛋白、蛋白饲料、膳食纤维粉等九种产品。上述九种产品的主产品高纯度大豆低聚肽中,分子量600D 的成份97%、灰分未检出、NSI 值100%、溶解度100%,经国内、外查新检索,未见有同类技术与产品,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此项自主创新发明专利技术的取得必将对我国保健食品、医药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高纯度低聚肽的提取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已有的产品蛋白纯度不超过 90%、大豆肽含量为 5580%,颜色淡黄白色,还有异味,国内、外均认为大豆蛋白由大分子降解到小分子的时候、肽腱断裂必然产生苦、涩等令人难以接受的异味,甚至在标准和著述中也是这样记载的。据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李荣和教授、总工程师姜浩奎介绍,有异味是因为其它非蛋白成份(如皂苷、异黄酮) ,残留于大豆肽产品中造成的结果,而不是肽本身的味道。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提取的高纯度低聚肽,无任何异味,仅有游离氨基酸的微酸味,而且颜色雪白,粉末细腻,完全溶于水、加水后呈“真溶液”状态。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第一营养素,占人体干物质总量的45%,占肌肉总量的 70%,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主要组成成分皆为蛋白质,人体的新陈代谢、抗病免疫、体液平衡、遗7传信息传递等无不与蛋白质密切相关,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所以蛋白质又称为人类的“第一营养素” 。蛋白质的吸收是生命活动的关键,食物中的蛋白质摄入体内,需要经过“酶解”消化才能吸收,大约需要 4 个小时,低聚肽不经人体内酶解过程,可直接被吸收,是可以快速吸收的小分子蛋白,对于亚健康人群、住院病人、处于竞技状态的运动员、临战前的指战员、考前学生、航天员等需快速补充蛋白营养、迅速恢复体能的人群是最理想的蛋白源。最近,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生理药理教研室用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研制完成的“高纯度大豆低聚肽”为实验药物,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试验”与“动物负重游泳试验” ,结果证明:动物口服本品后 5 分钟在血液中测出,10 分钟达到血药浓度高峰,半衰期为 12 小时。用小鼠作动物负重游泳试验结果证明:给药组平均游泳时间是对照组的 6.7 倍(50分钟) 。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在大豆加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中心主任李荣和教授、总工姜浩奎博士在生物工程科研领域打破传统的工艺模式,经反复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主创新科研理论体系,获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十余项,发明研制了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大豆低聚糖、大豆核酸、叶酸、维生素 B1、B 2、 B5 胡萝卜素及钙、铁、锌、硒等功能成份的复合性8医疗保健功能因子。特别是“利用高、低温豆粕在一条生产线上连续提取大豆功能因子”专利技术的工业化生产,首次以高变性的“高温豆粕”为原料提取大豆功效成份,实现产品高纯度和工业化,技术的先进性属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此项技术被国家评为“星火计划项目” 、 “优秀火炬计划项目” 、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我国已故著名营养学专家于若木亲自撰文让人们的生命更美丽 ,盛赞姜浩奎博士在生物工程领域中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姜浩奎博士、李荣和教授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豆深加工综合加工利用技术,实现了将豆粕中的全部成份“吃干榨净”的理想状态,经长春市环保部门测定,用此项技术加工后排放的废水 COD 值25mg/L,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四分之一,可循环用于生产。此项发明专利的取得,还为“高温脱溶豆粕”大幅度提升附加值找到根本解决办法。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加工是拉动大豆种植业的龙头,我国大豆加工业最大的领域是浸油工业,据统计,2004 年我国年产大豆 1800 万吨,进口大豆 2033 万吨,总计 3823 万吨,用作浸油工业的原料大豆 2800 万吨,2004 年度产“高温脱溶豆粕”高达 2240 万吨左右,用作饲料原料的“高温脱溶豆粕”1920 万吨。过去在学术界与生产领域均认为在浸油过程,由于大豆蛋白经高温脱除溶剂工艺处理,使大豆蛋白产生不可逆转的热变性、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