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供应链设计与构建研究_第1页
某企业供应链设计与构建研究_第2页
某企业供应链设计与构建研究_第3页
某企业供应链设计与构建研究_第4页
某企业供应链设计与构建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汽车企业的竞争尤为激烈。汽车制造业的全球发展趋势是跨国公司通过采用全球生产体系,使汽车设计、采购、生产、物流配送、销售和售后服务走向全球化,逐步形成全球供应链管理。我国仍然有许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面临顾客需求管理不善、供应链职能缺失,严重制约了需求管理的绩效。汽车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集群式发展的产业部门和大规模的产业体系。汽车制造业供应链系统结构复杂且庞大,如何提高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运行效率,使整个系统达到最优,是一个长期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运用拉式供应链管理思想寻求解决汽车企业供应链效率低下的问题。首先对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进行介绍,对拉动式和推动式供应链的理论进行阐述,对供应链推一拉界选择进行分析。其次,以某汽车企业 A 公司作为案例,对 A 公司供应链管理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其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供应链流程改进的必要性,从一方面入手研究 A 公司的轮胎供应商,经过权重分析法建立其合理的供应商战略关系,然后,建立 A 公司拉动式供应链战略,构建透明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最后总结该公司供应链模式的变革给该公司带来的战略意义。关键字:汽车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推/拉式供应链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Abstract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market economy, the automobile enterprise competition is particularly fierce. The global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through the global production system, make the car design, procurement, production, logistics, sales and after sale service toward globalization, gradually forming a glob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there are still many enterprises are fac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ustomer demand management, supply chain functions missing, seriously restrict the demand management performance. Automobile industry is a high input, high output, the cluster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 and large-scale industrial system.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supply chain system structure is complex and huge, how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supply chain system, make the whole system to achieve optimal, is worthy of a long-term study of a subject.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use the pull typ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eeking to solve the low efficiency of supply chain of automobile enterprise problems. First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supply chain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o pull and push on supply chain theory, supply chain of the push-pull boundary analysis. Secondly, taking A company automobile enterprise as the case, carries on the elaboration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 company,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alyzes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improvement necessity, starting from the hand of A type supplier, after weight analysis method to establish the strategic supplier relationship, reasonable then, to build As pull type supply chain strateg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ransparency, finally summarizes the supply chain mode of such change to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he company to bring.Key words: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ush / pull type supply chain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2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2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 .32.1 供应链概述 .32.2 推动式供应链和拉动式供应链 .32.3 供应链设计原则 .7第三章 A 汽车有限公司的现状分析 .83.1 A 汽车有限公司简介 .83.2 A 汽车有限公司供应链流程和存在问题 .93.3 供应链流程改进的必要性 .11第四章 A 汽车有限公司供应链设计 .134.1 供应商管理 .134.1.1 供应商选择 .134.1.2 供应商战略 .174.2 生产拉动改革 .194.2.1 生产管理流程改革 .204.2.2 订单管理流程改革 .23第五章 总结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汽车产业经历了十年的持续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全球汽车产业的增长速度开始趋缓。目前,从总体上看,汽车工业已经是国民经济中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在各国的 GDP 尤其是制造业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据资料显示,2010 年日本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 5%左右,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 15%左右,德国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3%左右,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 14%左右,而中国汽车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 2%,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4%左右。汽车工业在引导工业结构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2012 年全球汽车产量为 8414 万辆,比 2011 年增长 5.3,而这其中的增长,中国、亚洲和其他新兴市场贡献了不少动力,汽车产业正在从全球的经济危机中复苏。此前 2011 年,汽车生产总量为 7680 万辆,2010 年为 7400 万辆。表 1-1 各国汽车产量统计表2012 2011排序 国家 产量(辆) 增长 排序 国家 产量1 中国 19,271,808 4.6% 1 中国 18,418,8762 美国 10,328,884 19.3% 2 美国 8,653,5603 日本 9,942,711 18.4% 3 日本 8,398,6544 德国 5,649,269 -8.1% 4 德国 6,311,3185 韩国 4,557,738 -2.1% 5 韩国 4,657,0946 印度 4,145,194 5.5% 6 印度 3,926,5177 巴西 3,342,617 -1.9% 7 巴西 3,406,1508 墨西哥 3,001,974 12.0% 8 墨西哥 2,680,0379 加拿大 2,463,732 15.4% 9 西班牙 2,353,68210 俄罗斯 2,231,737 12.1% 10 法国 2,242,928其他 19,205,545 1.4% 其他 18,940,339全球合计 84,141,209 5.3% 全球合计 79,989,155注:数据来自世界汽车行业协会 OICA 网中国汽车工业产量在近几年都是远远高于其他国家。2012 年,我国汽车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产销量月月超过 120 万辆,平均每月产销突破 150 万辆,全年累计产销超过 1900 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其中轿车产量增长 7.2%,商用车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2增长 4.7%。据工信部统计,2010 年,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4.34 万亿元,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 6.13%;直接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超过 4000 万人,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 12%以上;汽车行业税收 9500 亿元,占全国税收的 13%。表 1-2 中国轿车和商用车产量统计表2012 2011轿车 商用车 总计 轿车 商用车 总计15,523,658 3,748,150 19,271,808 14,485,326 3,933,550 18,418,876注:数据来自世界汽车行业协会 OICA 网由此可见,汽车制造业是非常具有商机的行业,同时又充满了挑战。1.2 研究目的当前社会,客户的需求层次升级和需求结构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如何结合公司的自身情况和竞争战略制定公司的供应链战略,来在市场中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法宝。对于一般的汽车而言大部分零件都是标准件,这就有了一个大概的总体趋势,但是对于功能、发动机、运动轮胎、外形、颜色等因素的区分通过大量的同类产品,换句话来说,对某一个特定型号的汽车的需求不确定性非常高。总的来说,汽车制造业在传统上通常采用推动式供应链,而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也开始要求他们往拉动式供应链战略涉足,那么怎么正确地选择汽车制造企业的供应链战略呢?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如何针对汽车制造公司的实际情况,设计与之相适应的供应链战略及其实施方案,从而实现供应链战略和公司战略的良好匹配。1.3 研究内容及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对于 A 汽车有限公司的供应链设计和构建研究,这不仅仅给 A 汽车有限公司带来助力,也给整个汽车制造业制定供应链战略提供了参考。首先,结合 A 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物流采购供应商这条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对 A 汽车有限公司的计划流程进行分析,提出 A 公司其供应链管理中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案。根据市场大环境对 A 汽车有限公司进行供应链设计和构建研究,并对该新的供应链进行可行性分析。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3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2.1 供应链概述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和模式。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旨在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 【1】 。由此也可以看出,供应链是由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和用户、用户的用户组成的,是供应商和用户的集成化结构,也促成了现在的企业竞争模式由原来的“纵向一体化”逐渐改变为“横向一体化”。2.2 推动式供应链和拉动式供应链根据供应链驱动力的来源可将供应链分为推动式和拉动式。推动式的供应链以制造商为核心,产品生产出来后从分销商逐渐推向客户,分销商和零售商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各个企业之间的集成度较低,通常采取提高安全库存量的办法应付需求变动。因此,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量较高,对需求变动的响应能力较差。这种运作方式适用于产品或市场变动较小、供应链管理初期阶段。拉动式供应链的驱动力产生于最终客户,整个供应链的集成度较高,信息交换迅速,可以有效地降低库存,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采取这种运作方式的供应链系统库存量较低,相应市场的速度快。但这种模式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要求较高,对供应链运作的技术基础要求也较高。拉动式供应链适用于供大于求、客户需求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这两种模式的示意图如图2-1所示 【1】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4供应商 零售商分销商 客户制造商制造商推动的供应链:集成度低,需求变化大,缓冲库存量高供应商 分销商制造商 零售商 客户客户牵动的供应链:集成度高,数据交换迅速,缓冲库存量低,反应快图2-1 推动式供应链与拉动式供应链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企业单独运用推动供应链或拉动供应链,这是因为这两种供应链模式仍然存在不少缺陷 【2】 。1.推动式供应链的特点及缺陷在一个推动式的供应链中,生产和分销的决策都是根据长期预测的结果做出的。但这却是极容易出现牛鞭效应的。也就是说供应链上存在的需求方法现象,即需求从最终用户到零售商,到分销商,再到制造商逐步夸大和提升,呈现出明显偏离真实情况需求,并沿着需求链条逐级放大的现象。图2-2是在1997年发布的Sloan Management Review。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5图2-2 牛鞭效应由上图看出,推动式供应链对市场的变化需要很长的反应时间,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比如在需求高峰时期,难以满足顾客需求,导致服务水平下降;无法满足变化多端的需求;需求消失时库存过时;紧急采购多,运输费用高等现象【3】 。2.拉动式供应链的特点以及需要具备的条件在拉动式供应链中,生产和分销的决策都是根据客户需求得到的。这也要求企业只要对订单做出反应,走订货生产模式。拉动式供应链有以下优点 【3】 :通过更好地预测零售商订单的到达情况,可以缩短提前期。由于提前期缩短,零售商的库存可以相应减少。由于提前期缩短,系统的变动性减小,尤其是制造商面临的变动性变小了。由于变动性减小,制造商的库存水平将降低。在一个拉动型的供应链中,系统的库存水平有了很大的下降,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其缺点在于它难以利用制造和运输的规模。拉动式供应链虽然具有许多优势,但要获得成功并非易事,需要具备相关条件:其一,必须有快速的信息传递机制,能够将顾客的需求信息(如销售点数据)及时传递给不同的供应链参与企业。其二,能够通过各种途径缩短提前期。如果提前期不太可能随着需求信息缩短时,拉动式系统是很难实现的。那么对于这两种供应链模式,企业怎么根据自身的产品特点选择相应的战略模式呢?图2-3给出了一个确定与产品和行业相匹配的供应链战略的框架模型。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6具有较高不确定性,同时 具有较高的需求不确定性,生产、安装或分销规模效益并 规模经济重要性高,不十分重要的行业或产品, 如家具如计算机具有较低的需求不确定性, 具有较低的需求不确定性,规模经济重要性低, 规模经济重要性高,如书 如日用品需求的不确定性拉动推动高低拉动高低推动规模经济性图 2-3 供应链的推拉战略现实生活中拉动式和推动式供应链并不能如此明确的确定,同时也因为环境的变化,供应链的战略也模式也需要即时调整。这就要求企业考虑到结合推拉的综合战略。比如说供应链的下游即面向客户端应尽可能提高响应性,因为消费者或者你的客户并不关心整个供应链是怎样运作的,他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定单提出后你的响应速度怎样。所以从供应链运作来讲,应力争做到既提高响应性,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或者说以合理的成本完成响应速度。这就要求供应链的一端按照低成本、高效率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