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达人秀_热现象研究_第1页
中国达人秀_热现象研究_第2页
中国达人秀_热现象研究_第3页
中国达人秀_热现象研究_第4页
中国达人秀_热现象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引言 1 题的目的和意义 1 献综述 1 究方法 4 2. 选秀节目概况 5 秀节目界定 5 秀节目兴起的背景 5 大众文化 ”的兴起和消费时代的到来 5 理需求与主要动机 7 秀的市值 7 秀节目的特征 8 与度 8 民偶像 9 乐性 9 众评判 9 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历程 10 芽期 10 潮期 11 整期 12 3. 中国达人秀节目发展现状及成功原因分析 14 中国达人秀发展现状分析 14 中国达人秀成功原因一:创新 15 新理念 15 新节目模式 20 中国达人秀成功原因二:成功的营销策略 22 品营销 22 牌营销 24 告营销 24 中国达人秀成功原因三:传递正能量 25 人文娱乐 ”与 “主旋律 ”选秀 25 乐化和人性化 27 中国达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 28 艺的缺席 28 播: “瞒 ”与 “骗 ” 28 疑:此 “达人 ”与彼 “达人 ” 29 信与公平 29 告 “硬 ”植入 30 中国达人 ”发展后劲不足 30 5. 中国达人秀发展的一些启示 32 牌的打造 32 业链的形成与衍生 33 道的凝聚与扩散 33 确看待收视率 34 结 语 36 参考文献 37 致 谢 39 1 of 1 1 4 2 of 5 of 5 of 5 5 7 7 of 8 8 9 9 9 of 10 10 11 12 3 s 14 14 he 15 15 20 he 22 22 24 24 he 25 25 27 4 s 28 of 28 28 29 29 of 30 30 5 32 32 of 33 of 34 34 36 37 39 1摘 要 选秀节目是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文化的产物,它兴起于欧美,在二十世纪末传入中国并迅速发展,从 1984 年央视的青年歌手大奖赛到后来红遍中国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见证了中国内地选秀节目从无到有到辉煌的发展历程。 2005间,选秀节目在我国遍地开花,打开电视清一色的电视选秀节目,但是在选秀节目蓬勃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电视台唯收视率为主要目的经营模式导致节目同质化、形式单一、格调低下、缺少文化涵养等问题严重,许多节目出现为吸引眼球而“出位”现象,这引起了广播电视总局的注意,并在 2007年颁布了许多关于选秀节目的 “禁令” , 使在中国红火了三年的选秀节目开始降温,并在 2010 年陷入低谷。然而 2010 年 7 月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的播出却意外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 中国达人秀的热播引起国内媒体的关注。 中国达人秀不仅在收视率、经济利益方面获得成功,在社会效益方面也赢得了很高的评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认为“该档节目体现了我国社会转型期多元利益主体并存、多元文化诉求。注入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形象,有文化的传承的态度,有文化追求的力量,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展示,在这个平台上给予一个释放,中国达人秀做到了这一点” 。中国达人秀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选秀节目的开创者湖南卫视超级女声 。 为什么中国达人秀能在选秀节目进入低谷期且在受到广电总局许多条件的控制下还是能够掀起选秀节目的热潮。我选这个题目的目的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背景下通过对具体案例上海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的成功之道进行分析并指出中国达人秀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达人秀节目提出几点发展的策略。此外,通过对该文的写作,希望能够让人们对选秀节目这样的一种电视形态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也为以后评价选秀节目提供一个落脚点,并且希冀通过对中国达人秀节目成功元素的研究,为我国电视选秀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一个范本,使我国的选秀类节目能够沿着更加健康、更加成熟的方向成长壮大。 关键词 : 选秀节目;大众文化;消费主义;人文关怀;品牌;产业链 国达人秀营造的“媒介奇观” J2011(12). 2in is of It at 0up 984 V of 005 007, of V, to 010, in s s s in in of it of of is on It s on is s of In s in to of a to go in . 引言 11. 引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电视选秀节目是一种舶来品,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电视的一大文化景观,其影响力覆盖及各大媒体、参赛选手、观众、商界、学界甚至政界。我国选秀节目的起源应该从广东电视台的走进香格里拉算起, 2004 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将选秀节目推向高潮,在之后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央视的非常 6+1 、 梦想中国 、 星光大道 ,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 、 快乐男声 ,广东卫视的超模大赛 、天津卫视的成龙计划 、 化蝶 、重庆卫视的第一次心动 、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 、 我型我秀等迅速抢占各大电视市场,直至2007 年广播电视总局对选秀节目进行限制, 类似的节目开始降温且在 2010 年进入低谷,一些选秀节目将死、选秀节目经历“七年之痒”的言论甚嚣尘上。 然而, 2010 年 7 月 25 号东方卫视播出的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却出人意外地掀起了一波收视热潮,成为选秀节目“七年之痒”中的一朵奇葩。这个拷贝自英国的选秀节目在尚未进入直播阶段只是播出几期“ 300 进 40” 的海选总决赛,竟就斩获上海本地收视之首,全国卫视收视榜亚军宝座,紧紧跟随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之后。在其他选秀节目收视率和关注度出现滑坡,甚至停播的大背景下,中国达人秀节目的异起,引起了电视人的关注。 中国达人秀能够取得成功必然有其与众不同之处。 本文就是针对这样的一个现象,通过在已有的关于电视选秀节目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达人秀的成功进行深度的剖析,发现其成功的原因,以及探究它可能存在的不足,以及对中国达人秀节目以后发展提出自己的几点意见。 文献综述 本文虽然是针对上海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的研究,但参考文献并没有仅仅局限于中国达人秀这一个单独的选秀节目,而是从电视选秀节目的界定、特征以及其在我国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历程入手,对选秀节目的相关资料在总体上进行了解与把握。我国关于电视选秀节目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视角各有不同。仔细分析大致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种主要是研究电视选秀的文化属性,着重对电视选秀的文化内涵、精神价值、大众文化的兴起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分析电视选秀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如陈红梅超级媒介奇观与全民优雅狂欢从 看中国选秀节目的价值回归是用媒体奇观的视角去分析中国达人秀如何掀起全民狂欢的高潮,中国达人秀 “热”现象研究 2她认为中国达人秀通过对场景奇观、动作奇观、身体奇观等多方位的情景展示,以“平凡人也可以有大梦想 的口号,和平凡人共筑了这样一场文化奇观, 中国达人秀通过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使其获得成功,这也体现了选秀节目人文价值的回归。谷雨在从媒体选秀透视后现代窥视文化一文中认为“窥视欲”是推动人们去观看媒体选秀节目的主要动力,现在的媒体选秀已经逐渐地打破了主体间的界限,主体既是受众同时又是听众,他们既保持主体间的差异性,又通过窥视别人来找寻他们之间的共同点,继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窥视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犯罪,它是随着后现代文化的发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扎根于社会,作者认为这也许能够将人们压抑了许久的欲望和浮躁释放出来,对社会未尝不是好事。仓理新在从流行语看流行文化以超女选秀为例中认为大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是件好事并从流行语的视角,对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在 2004 至 2010年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影响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借以捕捉当代流行文化的轨迹。在文中他还指出,选秀引起的大众参与虽然是件好事,但有关部门也应该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健康发展。颜秋蓉在浅析电视选秀风潮的文化内涵中指出电视选秀节目的出现是后现代文化、大众文化发展的产物。选秀节目的盛行一方面印证了中国社会的不断开放,另一方面,在这类节目繁荣的背后却是社会现实和商业利润的操纵。当电视媒体通过各式各样的“秀”来迎合这种目的时,可能导致的是媒体文化走入歧途,迷失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如何正确的引导媒体沿着大众文化的人文方向发展,定位节目的文化品格,是中国电视人面临的迫切任务。彭璐在电视选秀节目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中指出推动选秀节目的社会动力是大众文化的兴起,精英文化不再主导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成为大众的主流文化,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大众有了更多表达自我的方式。 第二种是用传播学的理论解析选秀。梅文慧在快乐电视选秀一书中利用其对电视选秀节目掌握的一线资料对电视选秀节目的走红进行了深刻的解析。 在书中她阐述了电视选秀产生的背景、社会价值、以及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以后面临的挑战,做了深层次的思考并从多方面探讨了电视选秀节目的营销策略,娱乐机制以及产生的商业效应。赵章留在 “平民选秀”活动为何如此火爆一文中,通过对选秀活动的分析,得出其获得成功的原因是这样的选秀活动体现了平凡人的追星心理,通过选秀节目可以满足普通大众对明星的“窥视欲” ,再加之大众媒体的积极诱导共同促成了“平民选秀”活动的火爆。朱霞在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及新变中分析了选秀节目形成、发展的社会背景,指出选秀节目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出现同质化、节目设计成分浓重、无人文内涵以及过度娱乐等问题,她认为选秀节目要想能够长久发展必须改变节目制作思路,注重节目形态的多样化避免同质,丰富节目内容打造自己别具特色的王牌节目,要使参与者身1. 引言 3份多样化、节目功能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档节目生命力长久。金伟娇在电视选秀节目的传播特征分析中,以快乐女声为例,结合新闻传播学理论,分析电视选秀节目中“以人为本”得传播视角,多元化的传播模式和传播渠道。 第三种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张佳在选秀节目与青少年受众心理研究中指出电视选秀节目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不能仅仅是作为电视台赚取暴利的工具,还应该担有社会教化的责任。中国的选秀节目不能只是一味的模仿国外选秀节目,也应该对其进行本土化的改造,作为电视人应该把握节目规律,提高制作水平和创新力,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摈弃恶俗、消极的价值取向,创造出对具有青少年正面引导作用的作品。黄冲的 “平民选秀”类电视节目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探析 ,作者在文中对“平民选秀”类电视节目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认为选秀节目通过营造“拟态环境” ,吸引大学生产生偶像崇拜,激发其心理认同,节目还对一些错误的、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制造噱头,挑逗个人的表现欲望,这导致大学生有意识或地无意识对所谓“偶像”进行盲目模仿,引起大学生行为的改变,对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了严重的污染。安雅在学生“选秀”利与弊中讲到孩子参加选秀节目有利有弊,有利的是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和抗压能力,培养孩子的社会交际能力;有弊的是过多地参加选秀节目会耽误孩子的学业,还有可能会误导他们认为“走捷径”也可以走向成功,这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她建议家长应该引起警觉。程蕾蕾、钟蕾在从受众心理透视电视选秀节目一文中通过对选秀节目本身、媒介环境、草根明星效应以及多样式互动平台等方面的分析,结合“议程设置” 、 “沉默的螺旋”传播学理论,指出电视选秀节目对于受众心理的影响,从而通过透视受众心理来分析电视选秀节目。方雪华、程晓黎、刘秀娥选秀活动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高校大学生参与选秀活动进行深度地调查和研究,从心理素质社会化、角色社会化、职业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四个方面具体解析选秀节目对于大学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第四种是从营销学的角度研究电视选秀节目之所以大获成功的娱乐模式和营销方式,比如熊元斌、黄耀文、祝金龙的从“超级女声”看事件营销的魔力从营销学角度分析了“超级女声”产业链成功的原因,分析了其取胜之道;章金萍从“超级女声”看体验营销的应用从分析超级女声节目入手,重点阐述体验营销的内容、意义以及体验营销的营销架构,并对企业如何开展体验营销提出了建议;姚阳从选秀类节目看娱乐营销从栏目营销与栏目品牌体现品牌价值营销来探讨娱乐营销模式,指出选秀类节目要成功必须具备全方位宣传、独创性、明星参与等要素;刘月从“超级女声”看互动营销通过对湖南卫视与中国达人秀 “热”现象研究 4蒙牛集团市场整合营销合作成功案例的分析,得出互动营销是选秀节目做好市场的法宝,互动营销把消费者从受众的对立面拉到了参与的合作面。 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东方卫视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和央视星光大道的分析,得出中国达人秀节目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以及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分析中国达人秀节目的基础上得出中国选秀节目将来发展的几点策略。在写作中,本文沿着以下思路展开论述: 第一章梳理中国选秀节目在中国的发展概况,包括对选秀节目的界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选秀节目兴起的背景及具有的一些特征。 第二章分析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发展的现状以及成功的原因,分别从创新节目制作理念、营销策略的成功运用、传递给了社会正能量三个方面对中国达人秀的成功进行论述。 第三章探讨中国达人秀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才艺缺失、直播存在“瞒”与“骗”现象、选手晋级存在不公平、广告“硬”植入、 “中国达人”后劲不足几个方面分析中国达人秀节目存在的不足。 第四章是在分析中国达人秀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选秀节目将来发展的几点策略,主要从打造品牌、形成产业链、频道的整合、正确看待收视率入手。 2. 选秀节目概况 52. 选秀节目概况 选秀节目界定 选秀节目也称真人实境秀、真实电视( ,是由普通人(非演员)在游戏规则的约束下,在规定的情景中,按照游戏规则为了一个明确的目的而进行的比赛,并被制作方记录下来,制作成一期节目。这种节目样式最早源于2000 年荷兰的老大哥 ,后来被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丹麦等国家广泛复制,如美国 幸存者 、德国的硬汉和法国的阁楼故事等,他们都成为西方国家最流行的电视节目。 从国内发展情况来看,最早推出这种选秀节目样式的电视节目是广东电视台的走进香格里拉 ,当年在西安电视台创下了百分之十七的高收视率。后来各大电视台相继推出类似的选秀节目,如央视的非常 6+1 、 梦想中国 ,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 、 快乐男声 ,广东卫视的超模大赛 、天津卫视的成龙计划 、化蝶 、重庆卫视的第一次心动 、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等,尤其是以 2004 年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成为了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代表, 2005 年第二届超级女声火爆全国,深受大众的喜欢。 选秀节目兴起的背景 “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消费时代的到来 文化界将“大众文化”定义为: “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 ”“大众文化”是后现代工业社会和在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大众文化是电视选秀节目兴起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大众文化理论最早产生于西方,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等思想家都对大众文化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但大众文化的流行却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欧美国家。大众文化是相对于精英文化而言的,大众文化是对精英文化的“反叛” ,具有“反叛”性质的大众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 1)娱乐性。大众文化是以解构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是消费的、娱乐的,而不是精英的、严肃的,大众文化不在追求文化的“深刻性” ,只在追求“表面化” ,当面对一个文本,它强调的不是什么深刻的,所谓有意义的内容,它只是将文本 戴安娜媒体与都市艺术 M2001(4). 中国达人秀 “热”现象研究 6的形象、内容罗列在文本中,强调的是一种体验,这是对精英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彻底解构。大众文化会用一些戏谑、调侃的手段对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进行重拍、重构,然后输出大众自己的心理上的快感。 ( 2)商业性。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在文化中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已经很模糊,文化也慢慢成为一种可以输出的商品,使文化有了商品性。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最广受众的文化,具有商品性更是情理之中的事,大众对文化的消费决定着大众文化会具有商品的属性。大众文化成为了一种商品进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消费品。 ( 3)通俗性。复制是后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原创性不再是这个社会追求的目标,任何商品都可以复制,文化艺术也照样可以复制。享受文化精品只是精英阶层的权利,那是精英文化的时代,现在是大众文化风行的时代,每个人都有享受艺术珍品的机会,发达的工业技术促成了这一梦想的实现,因此大众文化就有了通俗化的特点。 ( 4)媒体性。大众文化就是借助现代媒体技术批量生产的文化形式,大众文化借助大众媒介包括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网络等形式进行传播。现代电子媒体是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是大众文化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说媒体性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大众文化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兴起,改革开放使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大众文化也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成长壮大,在短短 30 年里便成为可以和官方的主流文化与学界的精英文化相抗衡的一种文化形式,大众文化的崛起深深的影响了国民的社会文化生活。 中国大众文化的兴起和发展,也悄悄的带来了消费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是消费时代的文化,消费娱乐时代的到来直接影响了中国电视节目类型的改变,在消费时代下, 娱乐是电视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主要动机, 1990 年的一部电视剧 渴望造就了万人空巷的壮丽景象, 我爱我家轻喜剧也被观众所热爱,还有编辑部的故事等也获得了很高的关注,但是他们并没有向观众传递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就是单纯的娱乐,为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提供一点快乐,释放一下工作的压力,这凸显了大众在新时代的价值追求, “娱乐人生”是消费时代的主要的梦想,因此,中国选秀节目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得以成功也是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 论与实践 C2004:164. 2. 选秀节目概况 心理需求与主要动机 观众需要娱乐,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这样大的心理压力就需要一个释放的平台,选秀节目为大众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观众通过参与或者观看节目得到暂时性的解脱,释放在社会中的结构性压力,选秀节目在作为释放心理压力渠道的同时,也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和好奇心。探视别人的秘密是每个人的潜意识心,现代城市的发展打破了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