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1页
龙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2页
龙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3页
龙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4页
龙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总论1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第二节项目承办单位简介1第三节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2第四节研究结论4第五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6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6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0第三章未来客源分析与预测24第一节项目开发定位24第二节旅游市场宏观环境分析26第三节市场供需及竞争分析35第四节目标客源市场37第五节旅游人数预测39第六节营销方案40第七节风险分析44第四章建设条件分析48第一节区位条件48第二节历史文化48第三节自然条件50第四节社会经济52第五节基础设施条件52第五章景区方案及建设方案53第一节项目构成53第二节总体设计方案55第三节分区项目规划方案60第四节景观绿化67第五节基础与服务设施开发建设方案72第四节消防与防灾、降噪建设83第五节职业安全卫生86第六章环境保护及节能88第一节环境保护88第二节节能94第七章组织机构与实施计划99第一节组织机构99第二节项目人员100第三节实施原则与步骤101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102第一节施工进度安排计划102第二节施工进度计划表102第三节招标方案104第九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06第一节投资估算106第二节融资方案及使用计划110第十章效益评价111第一节评价原则和方法111第二节财务分析111第三节财务评价小结113第四节社会效益预测114第十一章结论118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龙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二、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山东融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三、拟建地点山东省滕州市龙阳镇四、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山东省工程咨询院工程咨询等级甲级工程咨询证书编号11820070051发证机关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二节项目承办单位简介一、项目承办单位简介山东融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融信融(北京)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在山东投资的一个重点子公司,注册资金6000万,主要从事休闲旅游及其相关联产业的投资、开发与管理以及贸易等领域,公司正以“投资多元化、管理正规化、产品多样化”的道路稳步发展,并以“融智、融信、融天下”为公司理念,逐步培养建立一支敬业守信创新的专业人才队伍,在不久的将来打造出属于中国的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国际知名品牌。二、法人代表简介叶兴旺,福建延平人,北京福建南平商会副会长,北京东方筑阁建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山东融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法人。第三节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一、研究工作的依据(一)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规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8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标准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枣庄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滕州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二)国家计委办公厅计办字20011153号、计办投字200215号关于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通知、关于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国家最新标准和规范以及深度要求。(三)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审批问题的若干补充规定(国家产业政策、纲要,鲁计投资字1997639号)(四)项目建设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委托书;(五)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六)有关行业规范、规定、标准。二、研究工作的范围本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一)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建设规模、建设条件与场地状况的分析;(二)对项目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各建筑设计、道路及公用设施方案的研究;(三)对项目所采取的环境保护及节能措施的评价;(四)对项目实施进度及劳动定员的确定;(五)对项目做出的投资费用估算及技术经济综合评价。第四节研究结论本项目为中国滕州龙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滕州市,西侧紧邻京沪高铁滕州市龙阳镇段,北侧临近龙阳镇西南岭村,其他区域以马河水库岸线为界。整个规划区约122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96平方公里,陆上面积约263平方公里。经测算,项目总投资1304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2800万元(建设期利息5111万元),流动资金600万元。资金来源自筹资金804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50000万元在建设投资122800万元中,建筑工程费102246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6688万元,其它费用21466万元,其中预备费5472万元,建设期利息5111万元。每年新增营业收入30600万元、税金及附加1868万元、利润16402万元,项目总投资收益率823本项目充分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原则,在保护和改善龙湖环境的基础上,以资源为依托开发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同时体现龙湖资源的独特性与典型性,搞好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旅游知名度,体现本项目在滕州乃至全国旅游发展及京沪3小时交通圈整体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规划区突出滕州的资源特色及文化特色,尤其突出鲁班文化特色。结合滕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旅游、大产业、大格局”的发展战略,规划覆盖旅游产业发展的所有要素及相关产业。带动了滕州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美丽自然风光等丰富资源的综合开发,对促进枣庄旅游经济、加快小康建设、创建和谐社会、提升枣庄旅游市场知名度、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省相关产业政策,符合山东省及滕州市旅游业的发展要求,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本项目依据条件较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可行的。第五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开发规模平方千米12232项目总投资万元130400其中建设投资万元125289建设期贷款利息万元51113流动资金万元6004项目定员人2205营业收入万元/年306006税金及附加万元/年1868正常年7利润万元/年12301正常年(税后)8总投资收益率823税前9财务内部收益率3333税后10投资回收期年689含建设期(税后)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两大战略基点”和“两大战略重点”做出了系统部署,并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高速交通体系的快速完善,特别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稳步增加而持续增长的大众化和多样性消费需求,都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抢抓战略机遇,转变发展方式,以市场化为导向,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素质,加速推进我国旅游业在大众旅游新阶段又好又快地发展。一、滕州市及其发展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全国百强县(市)之一。总面积1485平方公里,人口1695万人(2009年)。属暖温带季风气候,资源丰富,历史分化悠久。滕州市素有“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之称,境内有被命名为“北辛文化”的73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有“大汶口文化”的代表遗址岗上遗址,有商周时期的滕国遗址等景观。是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墨子的故里。在2010中国县级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位居第13名,连续10次跻身全国百强。滕州素有“滕小国”之称。滕始于黄帝,因境内泉水“腾涌”而得名。周灭商后,武王封其异母弟叔绣于滕,乃称“滕国”。秦统一六国后,废分封置郡县,于今滕境置滕县、薛县。汉初,高祖撤小邾置蕃县,西晋仍袭汉制。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滕阳军为滕阳州。大定二十四年,改滕阳州为滕州(州治滕县),辖滕、沛、邹县三县和陶阳镇。明初(1369年)撤销滕州。建国初,曾为滕县专署驻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尼山专区和台枣专区合并为滕县专区(驻滕县),辖滕县、薛城县(原临城县)、峄县(今枣庄市南部)、凫山县等13个县和两个市。1953年9月,滕县专区和湖西专区合并为济宁专区(驻济宁),滕县改属济宁专署;同时撤销白彦县,将其所辖原属滕县的5个区划归滕县;建立微山县,将滕县所辖湖区划入微山县。1956年3月,撤销薛城县和凫山县,把其所辖部分地区划归滕县。同年12月,山东省调整县的等级,滕县由甲等县升为特等县。1960年3月,把滕县临城公社(今枣庄薛城区全境)的164个自然村划入枣庄市。1979年1月1日,滕县改属枣庄市。1983年11月,枣庄市齐村区撤销,设立山亭区(驻山亭),将滕县东部的店子、冯卯、辛庄、徐庄、辛召、山亭、桑村、城头8个公社划入枣庄市山亭区。1988年3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滕县,建立滕州市(县级);同年5月1日,枣庄市举行了热烈、隆重的建市庆祝大会。滕州全市辖21个镇(街道办事处),1226个行政村(居委会)。2009年GDP5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实现227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亿元,实现228亿元,增长305;工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实现243亿元,增长2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90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6850元,增长10。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县中列第22位。一是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全面增强。积极组织开展招商引资“九个月攻坚”行动,全年引进各类外来投资项目410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210亿元,增长255;实际利用境外资金7600万美元,增长515,提前3个月完成全年任务目标,被评为“2009浙商投资潜力城市”、“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城市”。经济蓬勃发展,市场繁荣兴旺。滕州素有“鲁南粮仓”之称。被国家和山东省列为商品粮基地、优质蔬菜基地,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是中国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工业拥有煤炭、电力、机械、化工、建材、轻工、纺织等37个门类,是“中国建筑之乡”鲁班的故里。商业网众多,已建成批发市场和综合市场170余处,年市场成为交额达70亿元以上。已成为鲁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自然资源滕州水资源充裕,是我国北方盛名的富水区,总量为655亿立方米。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煤蕴藏量近60亿吨,被煤炭部和国家计委列为全国重点煤炭开发基地,素有“鲁南煤田”之称。西部滨湖区水产资源丰富,东部山区丘陵的药材品种齐全,有野生药材150余种。滕州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称,是鲁南地区著名的商品集散地。交通发达,境内104国道、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纵贯南北,沿湖有通往京杭大运河的滕州、岗头、向阳等港口,年吞叶量300余万吨,开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矿产资源滕州是鲁南的能源基地、建材之乡,境内探明矿产资源30余种,其中煤炭地质储量49亿吨,年生产能力3000万吨,是全国重点煤炭开发基地,石灰石储量28亿吨,花岗岩13亿吨,水泥年产量600万吨。河沙资源丰富,全是黄沙,粒度均匀,杂质少,表面积大,强度高,是很好的建筑材料。此外,铝钒土、石英石、花岗岩、白云石、黑色胆石、萤石等也有一定的储量。水资源滕州水资源丰富,地下水综合补给量321亿立方米,总储量65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255亿立方米,是我国北方的富水区。滕州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大都发源于市东、北部的山丘地带,由东北流向西南,注入微山湖。全市共有大小河道近100条,有的自成体系,单独出境。其中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的有22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6条,多为老年性季节河道。主要河道有城河、郭河、界河、北沙河、薛河、小苏河、小魏河、小龙河等。境内泉水众多,据明代县志记有18泉,清代记有32泉,著名的有荆泉、羊庄泉群、魏庄泉群、马庄古泉。荆泉为市区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源泉。马庄古泉位于滨湖镇马庄村东北,丰水期日涌水量4838立方米,属优质矿泉水,水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生物资源农作物品种资源有18科323个品种,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高粱、谷子、小杂粮等,是全国著名的粮食精种高产基地。油料作物有花生、大豆、芝麻等。林果资源有46科144种。盛产野生中药材。动物资源有62科145种,主要饲养牛、羊、猪、兔、鸡、鸭、鹅、鹌鹑、肉鸽等,是全国著名的青山羊基地。交通优势滕州市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称,作为南北交通要地和枢纽,非常出名,地处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四省交界处的淮海经济区中心位置。滕州市长途汽车总站是山东省两个县级国家一级客运站之一,日发送旅客20000人次。京沪高速铁路滕州东站现已通车,至此滕州到北京、上海仅需2小时。另外,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和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形成了高速公路、铁路、水路等立体交通网络。同时,2个小时车程内有济南国际机场,200公里内有徐州、临沂、济宁等机场,距离青岛港和日照港也只有3个小时,所以具有航空和海运便捷的优势。农业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平畴沃野,林茂粮丰,被国家确定为商品粮基地、优质蔬菜基地、“中国马铃薯之乡”、“全国出口肉鸡标准化示范区”、“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业区域布局得到优化,粮油、蔬菜、林果、畜牧四大产业优势突出,形成了中西部优质粮油、北部精细蔬菜、东部名优林果三大优势产业带。粮食生产水平高,精种、高产闻名全国,素有“鲁南粮仓”之称,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505万亩,粮食平均亩产5158公斤,总产达776万吨;以蔬菜为重点的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2005年,蔬菜播种面积90万亩,其中春秋两季马铃薯6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二季作产区,30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通过农业部验收;畜牧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共建成标准化养殖大棚308栋,年出栏肉鸡3500万只、肉兔200万只,肉鸡生产被列入全省(农业)十大产业集群;林果业发展成效明显,林木覆盖率达到226。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5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8家,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40以上。国家级畜牧龙头加工企业盈泰集团,年加工肉鸡肉兔能力8000万只,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利税16亿元、出口创汇4802万美元。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总量达到总数达到3343家,带动农户16万户。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全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万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施了马河水库除险加固、河库联网、河道治理、水源地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投资4000万元的“世行三期”项目和投资16亿元的南四湖湖东堤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6175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96,其中节水灌溉面积41062公顷。工业滕州工业起步早、基础好、门类齐全,拥有煤炭、电力、建材、纺织、机械、化工、电器、卷烟、造纸、橡胶、食品、医药等近40个行业大类,形成了以煤电、机械电子、建材、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化工纺织六个支柱产业,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张,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6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99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8亿元、利税44亿元、利润25亿元,分别增长41、60、61,分别是2000年的69倍、126倍、192倍。机电产业不断壮大,拥有各类机械制造企业220多家,年产各类机床10万台,成为山东有名的小机床生产基地,享有“钻铣床之乡”的美誉,2004年机电产业完成销售收入31亿元,利税38亿元。滕州市中小机床产业集群被省机械工业协会命名为“山东省中小机床制造业基地”,被省经信委评为“山东省中小企业中小机床产业集群”,入选“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被省政府评为“山东省优质机床产品生产基地”,我市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中小机床之都”称号。以玻璃生产加工、水泥生产为重点的建材产业,销售收入、利税分别达到32亿元、75亿元。以煤焦化、香精香料为重点的化工产业,2004年销售收入、利税分别达到162亿元、34亿元。2005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68亿元,上交税金829亿元;新发展民营企业1289家、个体工商户8880户。11家企业被评为“中国制造业1000家最具成长性中小企业”。丰富的资源和产业优势滕州市是鲁南的能源基地和建材基地。境内有60亿吨以上的煤炭,年产量超过1800万吨,外石灰石资源有28亿吨、花岗石有13亿吨、水泥年产量为300万吨等等,资源非常丰富。另外还有7亿立方的水资源,并紧邻19亿立方的微山湖,况且电力资源也非常丰富。煤炭、电力、建筑材料、纺织、机械、化工、不锈钢、标准件、机电、卷烟、造纸、橡胶、食品、医药等近40个门类,尤其是机床加工业发达,共有130多家投入生产,年产数控机床、数控站铣床、数控锻造设备等各类机床10万台套,另外第三产业繁荣活跃,市场发达,全市各类市180多处,大型超市和物流中心等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发展实力【经济概况】2011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77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72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7865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15276亿元,增长216。三次产业比例为96584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14亿元,增长26。实现财政总收入5115亿元,增长19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53亿元,增长221。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046亿元,比年初增加3865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4206亿元,增加3231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831亿元,增加503亿元。【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8472亿元,比上年增长39。粮食总产8138万吨,增长98;棉花总产524吨,增长42;油料总产48万吨,下降119;水果总产52万吨,下降211;蔬菜总产2407万吨,下降37;水产品总产143万吨,增长57。肉类总产111万吨,禽蛋总产39万吨,奶类总产2570吨。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552公顷。全市农机总动力1101万千瓦,增长128。【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5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505家,实现增加值20339亿元,增长18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987亿元,增长305;实现利润5532亿元,增长216;实现利税9657亿元,增长213。企业亏损面为238,增加059个百分点。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9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447亿元,增长142;实现利税35000万元,增长152。【建设环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08000万元,增长23。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257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94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76。自来水普及率100,燃气普及率9531,集中供热普及率37。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61万平方米,竣工75万平方米。村镇建设完成投资67000万元,增长2。已建成污水处理厂3座,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以上,无害化垃圾处理率达到80以上。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在“较好”以上。【交通、邮电】公路通车里程2324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89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41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3。公路货物运输量为2518万吨,增长301。港口货物吞吐量41万吨,增长025。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7629万元,增长34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2800万元,增长1;邮政业务总量482962万元,增长75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12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312万户,电话普及率629部/百人,互联网用户708万户。【贸易、旅游】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91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8383亿元;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5508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22347万美元,增长130,其中出口17121万美元,下降01。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4项,合同外资额143亿美元,增长4399;实际利用外资5596万美元,增长415。新批境外企业(机构)14家,协议投资总额142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705万美元,增长74;外派人员592人次,增长20。主要旅游景点有微山湖湿地红荷胜景、滕州市博物馆、墨子国际研究中心、墨子塑像、滕国故城、前掌大遗址、徐懋公墓、张汪孔雀园、王家祠堂、刘村万亩梨园、千山盛景、孟尝君陵园、毛遂墓、汉代冶铁遗址、北辛文化遗址、荆河公园、龙泉文化广场、中外酒瓶文化博物馆、墨子故里森林公园落凤山、一步两井、目夷亭、墨子纪念馆、龙山、莲青山生态植被、谷翠双峰、古皇城遗址、莲青山碧水、莲青山奇石、汉画像石馆、千年古塔、王学仲艺术馆。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747万人次,增长678。实现旅游总收入195亿元,增长68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85亿元,增长702。【教科文卫体】有普通高等院校1所,在校生28650人。中等职业、技工学校6所,在校生25000人。普通高中13所,在校生34057人;初中48所,在校生70623人;小学302所,在校生10373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88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51项,其中,获得省科技奖励4项。专利申请量379件,授权专利220件。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2处,公共图书馆1处,档案馆1处。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100。有卫生机构156所,其中,医院、卫生院47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3812张,卫生技术人员5423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2431人,注册护士1958人。有体育馆6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19枚,其中金牌8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滕州作为分赛场,举办了跆拳道和女子足球的赛事。【社会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20元,增长138;人均消费性支出8842元,增长15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31元,增长11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25元,增长82;人均住房面积376平方米。全市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5万人、129万人、85万人、106万人和94万人,比上年底增加05万人、13万人、02万人、12万人和005万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2亿元,增加9000万元;支出1001万元,增加350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998143万人。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助53094人。其中,城镇低保12436人,农村低保40658人。社会福利企业6个,安置残疾人员250人。二、旅游业发展与项目建设悠久的历史,浓厚的地域文化,滕州市旅游资源丰富。现有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4个。国家AAAA级景区微山湖湿地红荷旅游区、滕州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国家AAA级景区墨子纪念馆、刘村梨园风景区、莲青山生态旅游区、滕州汉画像石馆国家AA景区王学仲艺术馆、滕国故城近年来,滕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将旅游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来大力培育,通过优化区域发展环境,进一步发挥人文古迹荟萃、自然风光秀美、风景名胜众多等优势,着力打造“墨子故里江北水乡”旅游品牌,确立了北部山水生态游、西部湿地温泉游、中南部历史文化游的三大旅游板块,全市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滕州市先后被评为“中国文化旅游名城”、“山东最具竞争力旅游强县”。目前,全市共有国家AAAA级景区2处,A级景区总数达到11处,总量居全省县级首位;三星级以上酒店达到5家,旅行社发展到16家,特色旅游购物商店发展到6家,接待能力明显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产业链基本形成。2009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484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3亿元、增长297;今年1至7月,接待国内外游客3116万人次,同比增长195,实现旅游收入176亿元。在2010中国旅游品牌总评榜山东分榜滕州市获评2010年度“山东县域旅游十强县(市)”,滕州微山湖湿地红荷风景区获得2010年度“山东旅游年度十佳景区”、“山东旅游最受欢迎自驾游景区”、“山东旅游十佳休闲度假胜地”三项殊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提高和假日制度的完善,旅游业发展持续升温,新的旅游需求不断产生,旅游市场呈现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综合型的全面转变,休闲度假旅游时代已经来临,旅游者寻求新的旅游目的地,为开发建设生态环境优良的度假休闲型旅游区带来了良好的市场机遇。滕州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公布2011年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及帮扶领导小组的通知”中指出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消耗资源低、环境污染小、就业容量大、投入产出快、税收地方留成比例高等特点,是衡量城市功能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城市转型的战略举措,也是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建设幸福滕州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以及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新时期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精神,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改善基础设施,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继续发展观光旅游,开发休闲度假以及科普、农业、工业、海洋等专题旅游,完善自助游服务体系。继续推进红色旅游,加快旅游企业整合重组,鼓励开发特色旅游商品。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将旅游业提高到一个更新的高度,并强调要把旅游业当作经济产业来办。国务院批准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将“旅游、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旅游度假项目和专家旅游项目”列为当前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最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重点提到,要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大力促进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和养老消费。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额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国家旅游局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业将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现代化水平,更加注重提高游客满意度,创新服务方式,形成旅游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和旅游市场规范有序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普惠国民,让旅游、休闲成为普遍性需求,保障国民旅游权益。更加注重资源环境保护,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倡导绿色消费,实现绿色发展。中国滕州龙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充分利用规划区资源基地,以湖泊型旅游资源为主导,同时结合旅游市场发展需求,积极打造各类运动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符合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旅游业的启动和发展速度已远远超过了其他产业,在许多国家旅游业已成为支柱产业,在我国也日渐发成为主导产业。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竟争力,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把重大旅游度假项目和专项旅游项目建设、大型旅游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列入今后一个时期有较大发展前景、市场需求较广、有利于开拓国内市场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项目,并予以重点鼓励和发展支持。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第三十四项旅游业第二条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及其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服务。为鼓励类项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两大战略基点”和“两大战略重点”做出了系统部署,并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两大战略基点是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大战略重点是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中指出“面向国民消费为主体的大众旅游市场,深化旅游资源,特别是都市和乡村休闲生活资源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扩大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融合,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本项目作为旅游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二、符合区域规划发展的要求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山东半岛发展非常重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发展规划的积极引导作用,临沂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将会呈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三、是滕州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促进文化繁荣、人民素质提高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综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进一步增强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目前,世界旅游热点正向亚太地区转移。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和观念的更新,国内旅游需求开始全面释放。旅游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入千家万户,标志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特色旅游正在成为大众旅游的热点。假日旅游蓬勃兴起,北京申奥成功,我国加入WTO,旅游业必将持续升温,从而为我区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个现代化城市不能没有自己的特色,特色是城市的生命力、吸引力所在。突出滕州的资源特色及文化特色,尤其突出鲁班文化特色,打造具有龙湖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对于滕州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是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逐年增加,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项目的建设,通过规划区良好的环境颈环建设给滕州市这座历史古城平添光彩,必将极大的丰富城区景观,扮美城市面貌,大大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京、津、省会济南及周边城市和地区的人民群众提供了旅游、渡假的好去处,对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积极意义。综上所述,项目的提出,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非常及时的。第三章未来客源分析与预测第一节项目开发定位一、园区总体定位依托龙山、龙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度假基底,抓住京沪高铁开通、山东全民休闲时代、滕州城区北进的发展契机,导入温泉、农业、鲁班文化、渔文化等资源,将龙湖打造成会议会展之湖、生态度假之湖、商业娱乐之湖、观光博览之湖、运动休闲之湖,将本项目打造成集休闲度假、一站式会议、农业观光、餐饮娱乐、水上运动、滨水商业、水上渔猎、大型演艺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全天候休闲旅游度假区、山东首个滨湖旅游综合体项目。(一)滕州城市文化的特色区充分发挥区域特色文化,导入温泉、农业、鲁班文化、渔文化等资源,充分发挥当地艺术文化形式特点,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休闲度假展示区。(二)滕州旅游的核心景区与临沂市总体规划相呼应,充分发挥其规划区吸引力,形成滕州旅游的核心景区,扩大区域旅游资源影响,共同带动区域旅游的发展。(三)山东省新兴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山东旅游发展的传统资源中,山水圣人区的开发容量和游客规模已经接近饱和,急需向外部空间延伸,特色景区文化开发的价值在当前旅游市场中凸显出来,依托龙山、龙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度假基底,抓住京沪高铁开通、山东全民休闲时代、滕州城区北进的发展契机,打造成集休闲度假、一站式会议、农业观光、餐饮娱乐、水上运动、滨水商业、水上渔猎、大型演艺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全天候休闲旅游度假区、山东首个滨湖旅游综合体项目。其作用和价值绝对不可轻视。二、景区扩建发展定位(一)市场定位1、景区定位根据本景区的环境位置、硬、软件设计和配置以及市场需求,定位为5A级度假景区。2、区域市场定位市场定位为三个圈层,即核心市场圈层、基础市场圈层及机会市场圈层。区域市场国内市场构成国际游客核心市场圈层鲁南城市群、京沪高铁沿线城市、安徽北部、河南南部、江苏北部城市日本韩国基础市场圈层环渤海地区、安徽省、江苏省、赴山东旅游的游客(线路)等机会市场圈层全国其它省市东南亚及赴山东旅游的国际游客3、专项市场定位专项市场定位为建筑行业市场、休闲度假市场、农业旅游市场、会展会议旅游市场及娱乐休闲旅游市场。专项市场市场构成建筑行业市场全国乃至国际的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及社会团体休闲度假市场以鲁南地区城市居民乃至京沪高铁沿线城市的休闲度假需求者农业旅游市场滕州市及周边城市市民会展会议市场以鲁南地区、临省市大型会议及建筑类专项会展、会议团体为主娱乐休闲市场以滕州市乃至鲁南地区夜生活群体为主第二节旅游市场宏观环境分析一、国内旅游市场分析中国旅游业“十一五”期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2,入境过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35,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9,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中国跃居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居民人均出游率达15次,旅游直接就业达1350万人,旅游消费对社会消费的贡献超过10,旅游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将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现代化水平,更加注重提高游客满意度,创新服务方式,形成旅游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和旅游市场规范有序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普惠国民,让旅游、休闲成为普遍性需求,保障国民旅游权益。更加注重资源环境保护,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倡导绿色消费,实现绿色发展。力争到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6630万人次,出境旅游人数达83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3万亿元。每年新增旅游直接就业70万人,到2015年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700万人。我国旅游业先后迎来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建国60周年、2010年世博会和亚运会等盛事,同时也遭遇了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冲击。我国旅游业抓住了发展机遇,表现出较强的产业适应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图1120052009年旅游总收入图1220022009年国内旅游人数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了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增长58;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566万人次,增长94;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增长155;出境旅游人数5739万人次,增长204;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生活方式,有力地推动了人民素质提高和生活质量提升。二、山东省旅游市场分析(一)具有多方面的优势1、客源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为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山东旅游交通十分便捷,已形成铁路,公路,海运,空运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京沪铁路纵贯南北,胶济铁路横跨东西,并开通济南至青岛,北京至泰安,至日照的旅游专列,京九铁路途经山东三个城市。公路网遍布全省各地,通车里程达万多公里,路面质量和通车里程均居全国之首。航空交通发展较快,济南,青岛两个国际机场,开辟有多条至新加坡、汉城、澳门、香港的海外航线,还有多条国内航线。海上交通也十分方便,开辟了四条海上国际客运航线,包括青岛至韩国仁川,青岛至日本下关,威海至韩国仁川,烟台至韩国釜山。为游客来山东观光旅游提供了便利条件。2、“山东”品牌基本形成,旅游产品趋于多样化山东省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大力发展旅游业。目前,全省已基本形成了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一体的海滨旅游区;以潍坊市区为中心的民俗旅游区;以淄博历史名胜为主体的齐文化旅游区;以黄河入海奇观和原始风貌为特征的东营黄河口旅游区;以水浒故事为主线,梁山、阳谷为重点的“水浒”旅游线;以沂蒙山区、台儿庄为重点区域的“红色旅游”;以及济南、泰安、曲阜延伸到邹城的“山水圣人”区(曲阜圣地之旅)等旅游区。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带动了全省旅游业的良好发展。3、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山东省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被誉为“五岳之尊”的泰山和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故乡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齐国故都临淄,“人间仙境”蓬莱,“道教圣地”崂山,“世界风筝都”潍坊,国际啤酒城青岛,国际葡萄酒城烟台,荣城“天尽头”,“泉城”济南,黄河入海奇观等,都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二)机会多1、申奥成功之后,青岛市及时提出“珍惜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建设,努力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发展思路和“北京奥运,扬帆青岛”的旅游宣传促销口号,并据此制定了7年规划。计划总投资780亿元,全面改造和建设青岛市的旅游基础设施、交通、环保、通讯和比赛场馆等。2、带动一批旅游名城的建设。威海、烟台、日照作为青岛市近邻,与青岛共同组成了山东省黄金海岸线的主打旅游产品,在海外已具有一定知名度。泰山、曲阜作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所在地,对海外国际游客也具有较强吸引力。济南、泰安、曲阜的山水圣人旅游区,沂蒙山区、台儿庄为重点区域的“红色旅游”,临沂、潍坊、淄博的齐鲁民俗旅游区等地旅游观光度假。毫无疑问奥运旅游战略将极大带动和促进山东省一批优秀旅游城市的进一步成熟与发展3、改善山东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客源结构。入境旅游特别是欧美入境旅游市场是山东省旅游业的薄弱环节。奥运会帆船比赛在青岛浮山湾举行,必将带来巨大数量的运动员、工作人员、新闻记者和观看赛事及观光的海外旅游者,为促进山东省与青岛市的入境旅游市场提供良好机遇。国际游客的增加,特别是欧美游客的大量增加,还将极大改变山东省的海外客源结构一向偏重亚洲,特别是日、韩的单一格局。更为显著的是,2008年奥运会将让世界了解青岛,让青岛走向世界,创造山东与青岛市最佳旅游形象品牌,从而带动奥运之后欧美游客数量的持续增加,为打开欧美入境旅游市场奠定基础。4、全面提升山东旅游品牌的国际形象。奥运会期间的巨大媒体效应,尤其是国际游客的口碑效应,将极大改变山东旅游国际知名度较弱的现实,特别是能显著提高山东旅游品牌在欧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海外旅游者对来山东旅游的热情和期望值,这是用其他方式,花多少费用都难以企及的,有利于全省旅游产业与世界接轨和全面进步,有利于加快山东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转变。山东省在今后的17年内,实现旅游业由支柱产业向主导产业的跨越,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从目前到2020年,旅游发展将实现“三级跳”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917亿元,年均增长10,相当于全省GDP的1171,旅游业将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主导产业。三、滕州市旅游市场分析改革开放20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滕州市经济实力有很大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改善生活环境创造了条件。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滕州旅游消费也越来越高。我们可以预见,随着滕州市政府关于滕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实施,大手笔运作,高起点策划,高水平建设,滕州旅游定能够在全国旅游格局中占一席之地,并成为山东旅游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滕州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东依沂蒙山脉,西濒微山湖畔,南临苏淮平原,北毗孔孟故里,素有“九省通衢”之称,距泰山仅50公里,位居京沪两地中间,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和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穿境而过,方圆200公里范围内有济南、徐州、济宁、临沂四个机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自然风光秀美,近年来,滕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大力弘扬“兼爱包容、诚实守信、开放创新、敢为人先”的新时期滕州精神,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全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率先发展,实现了在全国百强县中名列第23位的佳绩。被评为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跻身2008年“中国文化旅游名城”行列;进入“2008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荣膺2008“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等称号。滕州历史久远,文明璀璨,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是7300年前的“北辛文化”的发祥地,滕国、薛国、小邾国彰显了历史的繁荣,孕育了古代城邦的文明。滕州是“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招贤纳士的孟尝君、勇于自荐的毛遂、善施仁政的滕文公、造车鼻祖奚仲的故里,名士辈出,人文荟萃,留下了千古佳话。“微湖夜月、龙岭晴云”等“滕县老八景”美不胜收,清代大学士刘墉“南望微湖怀夜月,北瞻龙岭仰晴云”的佳作至今传唱。铁道游击队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广为流传。滕州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众多,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古迹荟萃,兼具北方城市的豪放、南方城市的秀美,享有“墨子故里、江北水乡”的美誉,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近年来,滕州市充分发挥人文山水资源优势,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依据旅游特色和旅游资源分布,精心打造北部山水生态游、西部湿地温泉游、中南部历史文化游三大特色旅游板块,构筑了富有滕州特色的大旅游格局。滕州微山湖湿地红荷旅游区,总面积90平方公里,是微山湖畔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万顷红荷、百里芦荡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湿地和中国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国家4A级景区的优质服务,让你尽情领略“中国荷都”的魅力,发出“鲁南明珠”的赞誉,引领“休闲度假”的时尚潮流。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倡导绿色、生态、和谐之理念,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集生态餐饮、宾馆住宿、旅游度假、温泉洗浴、休闲娱乐、室外嬉水、会议会展等为一体,让你体验悠然自得的心情,领悟回归自然的妙处,堪称“休闲的天堂、世外的桃源”。墨子纪念馆是一处园林式、多功能的墨学研究基地,系统展示了平民圣人的科技智慧;汉画像石馆陈列汉画像石位居全国县级之首,石刻图景直观再现了大汉王朝的强盛与繁荣;王学仲先生德艺双馨,诗文书画四美俱臻,王学仲艺术馆被书画艺术界誉为“江北兰亭”。滕州旅游业务开展活跃,旅游设施齐全。2006年在“山东首届旅游年会暨旅游总评榜”活动中,被评为“2006山东县域旅游品牌十强县”。现我市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处,待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处,国家AA级旅游景区4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4处,在建五星级酒店1家,待批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4家,旅行社14家,旅游购物商店3家。节庆活动丰富多彩,中国滕州微山湖湿地红荷节、刘村梨花节、中国兔文化节、鲁班庙会、国际墨学研讨会、温泉文化旅游节、国际墨子文化节、柳琴戏艺术节,有力助推了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第三节市场供需及竞争分析一、需求分析我国旅游市场总体上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但市场构成极为多样化。由于世界各国的自然条件、旅游资源类型、历史文化、风土民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审美情趣和物价水平各不相同,很大程度上都导致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国际旅游商场需求构成上出现多样化;我国国土辽阔,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的地域跨度很大,不同省、市、区的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结构、层次和水平同样存在很大差异,进行深度的市场细分有相当难度。但是,从近几年出现的情况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各地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已不仅仅局限于名山大川、海滨和大城市等传统的热点地区,一些新开发的具有“特色”性的项目表现出很强的吸引力。二、竞争分析(一)资源优势本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环境质量良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鲁班文化”等特色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二)较强的城市群依托景区位于沂蒙山区腹地,周边拥有较强的城市群依托枣庄、济南、青岛、日照、苏北等城市。该区域出游规模庞大,为景区提供一个较为稳定的近地域客源市场。(三)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地处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四省交界处的淮海经济区中心位置,是南北交通要地和枢纽。滕州市境内,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和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形成了高速公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