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六年级第一单元_第1页
[六年级语文]六年级第一单元_第2页
[六年级语文]六年级第一单元_第3页
[六年级语文]六年级第一单元_第4页
[六年级语文]六年级第一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单元集体备课第 一 单元课题: 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编排的五篇课文为中外神话和传说。期中鲧禹治水大卫夸父逐日是精读课文,天上偷来的火种女娲造人是略读课文。本单元课文既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又有外国著名的传说。学生阅读这些优秀作品,能深刻地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大胆、丰富的想象中,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还能感受到神话与传说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一”包括”温故知新“”口语交际“和”习作“三个栏目。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欣赏神话与传说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品味生动灵活的故事语言。

2、3、 本单元随课文会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4、教学重难点: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神话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从而体会远古先民是怎样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教学措施:1、指导学生围绕本单元主题开展学习活动。2、指导学生流利正确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道理,从中受到思想教育3、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欣赏神话与传说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品味生动灵活的故事语言。课时划分:1、鲧禹治水 2课时2、大卫 2课时3、夸父逐日 1课时4、天上偷来的火种 1课时5、女娲造人 1课时语文百花园一 4课时单元达标测试计划:3.3号 单元测试内容第一单元集体备课地点四楼

3、东办公室主讲人郑红兵参加人员陈丽霞 周尚金 李学峰 郑红兵研讨过程效果课时备课年级: 六 学科:语文第 一 单元教案设计者: 郑红兵课题: 1、 鲧禹治水总 2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 4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鲧禹治水的原因、方法及结果。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内容,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 难点:抓住关键词句,品析、赏读,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2、洪水泛滥、人们深受灾难的图片教学过程复案一、观看图片,激情导入 1、教师出示洪水泛滥、人们深受灾难的图片,学生认真观看。

4、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洪水冲毁人们的房屋,真是太可怕了! 生:我看到人们在洪水中挣扎有的被冲走,有的活活淹死,洪水真是太无情了。 生:我看到洪水淹没了庄稼地,人们的辛苦劳动都白费了,这样下去,人们不是被淹死就是被饿死了。 3、教师小结导入:是啊,这可怕的洪水灾害一直以来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传说远在上古代时,人们就深受洪水灾害,在与洪灾抗衡的过程中,上演了鲧禹治水的故事。 4、教师板书课题:鲧禹治水。 5理解课题,认识人物。 (1)鲧:是传说中的一位善良的天神。 (2)禹:即大禹,是鲧死了三年后,肚子裂开而钻出的一个孩子,也就是鲧的儿子,后来成为了一位治理天下

5、的君王。 (3)治水:治理洪水,为人类造福。 (从观看图片入手,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情绪,为理解课文、了解鲧禹治水的原因作好铺垫;而对课题的理解为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内容,了解大意打下了基础) 二、提纲引路,自学课文 1、自由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并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加以理解。 3、给个自然段加上序号,并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交流解疑, 4、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出示提纲,引导学生分步骤自学课文,使学习的过程目标准确,且由浅入深有序进行。虽然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教师的引导是永远不可或缺的,它是学生有

6、效学习的决定因素) 三、自学反馈,互动交流 1、分段指明轮读课文。 2、集体评议,及时纠错正音。 3、教师强调字词难点。 (1)字音:“壤”声母是r,读第三声。 (2)字形:“壤”右半部分笔画多,书写时各个笔画齐写紧凑,注意右下方有三个横。 (3)词义: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 息壤是传说中天地的一件宝物,是一块几尺见方的黄土块儿,只要把它放在地上,说一声“长”,他便会迅速扩大,取走洪水,露出路地。 4、齐读课后“读读写写”及“词语采集”中的词语,加以识记。 5、提出小组交流后仍不能解决的词句疑点,全班交流。 6、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鲧禹父子为了消除水灾,让人们免

7、受灾难,想办法治理洪水。鲧偷出天帝的宝物息壤来驱走洪水最后付出生命的代价。大禹继承父亲的遗志,带领人们挖渠开山,疏通河道,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最后治服了洪水,并被人们推举为一代君王) (有自学就必定有反馈,在反馈中互动交流,了解学情,并于重、难点处加以指导、强调,使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升) 四、理清脉络,练习概括 1、快速默读课文,动笔用“”为课文分段,并概括断意。 2指明反馈,介绍分段情况,并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来概括断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鲧偷息壤驱赶洪水,被杀死)。 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写大禹带领人们疏通河道,治服了洪水。 五、学习课文,了解鲧治水

8、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思考鲧治水的原因,方法与结果。 2、指明反馈,集体交流。 闹大水灾,大地汪洋一片,庄稼、房屋都被淹没了,人们只好逃到山上或树上去。因为缺吃少穿,饿死、冻死的人很多。 (结合学生的发言,在次观看受灾画面,感受人们的苦难) 人们苦苦哀求天地,祈求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 a、理解“哀求”与“祈求”,想象人们当时会怎么做、怎么说,体会人们遭受洪水灾害时的悲惨与无助。 哀求:哀告请求。 祈求:诚恳地、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b、理解:“毫不理会”,感受天帝的冷酷、无情。 (在理解与体会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的内容) 教师小结:面对苦难的人们,面对无

9、情的天帝,善良的天神鲧在也不能袖手旁观了,强烈的同情心驱使着他要想办法帮助人们治理洪水。 (2)鲧治水的方法。 探听秘藏息壤的地方。 请神鸟带路,请神龟挖洞,偷出了息壤。 把息壤放在地上,说一声“长”,息壤便伸展开来,赶退了洪水,露出了地面,人们回到陆地上重建家园。 (学生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再次了解鲧治水的方法与过程,体会鲧治水所做的努力) 教师小结、过渡:鲧怀着一颗同情心,冒险偷出天帝的宝物,借助神力赶退了洪水,但最终的又是如何呢? (3)鲧治水的结果。 天帝发现息壤被偷走,派火神祝融杀死了鲧,夺回了息壤。 洪水重新泛滥,人们再次体会陷入灾难。 (引导学生再次体会天帝的冷酷无情,练习有感情

10、地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的内容)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文本内容,紧紧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品析、理解,体会鲧的善良、富有正义、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与天帝的无情与冷酷形成鲜明对比,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教育) 六、课堂小结 1、学生自由交流对天神鲧是认识与了解,感受其精神品质。2、教师小结:面对人们身陷洪灾的悲惨遭遇,天神鲧毅然冒险偷出天帝的宝物,想借助神力驱赶洪水,但最红惨遭杀害,但他的善良正义、为民造福、勇于献身的精神却为世人所敬仰,他的形象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七、布置作业 1、书写课本的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3、查阅资料,了解大禹的事迹。

11、题组训练:1、读写词语。一片汪洋 苦苦哀求 斥逐洪水 毫不理会 悲惨遭遇 大发雷霆 山南海北 成千上万 挖渠开山 四处横溢 泛滥成灾 不畏艰险汗流浃背 毫不在乎 冬去春来 欢呼雀跃 兴奋不已 天寒地冻2、用词造句。 继承推举3、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夏天,_到了晚上,_。冬天,_板书设计:1、鲧禹治水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鲧偷息壤驱赶洪水,被杀死)。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写大禹带领人们疏通河道,治服了洪水。教后反思:课时备课年级: 六 学科:语文第 一 单元教案设计者: 郑红兵课题: 1、 鲧禹治水总 2 课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

12、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大禹治水的方法及结果。 2、品析关键词语,体会大禹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3、前后文对比,深化认识,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讲述故事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鲧禹父子分别是怎样治理洪水的。教学难点: 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揭示的意义。课前准备: 1、查找有关大禹的介绍资料。2、洪水被治服后的太平景象图片。教学过程复案 一、复习旧课谈话导入 1、说说天神鲧用了什么办法帮助人们治理洪水的?最终的结果如何? 2、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评议、补充。 3、教师小结:善良的鲧冒险偷取天帝的宝物息壤,想借助神力,用息壤驱赶洪水,这是一个充满危险但十分快捷的

13、方法。但很快就被天帝发现惨遭杀害,无情的天帝夺回了息壤,使人们再次身陷洪灾。为拯救人类而献身的鲧死后,又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 4、指名反馈,介绍鲧死后的表现。 (尸体三年不腐,某一天,随着一声巨响,肚子裂开,钻出了他的儿子大禹) 5、教师描述导入:这大禹同父亲一样,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治理洪水,完成拯救人类的事业。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大禹又是如何治理洪水的。 (复习旧课,导入学文,兼顾了学生对全文的整体感知,理清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并为讲述故事作好铺垫) 二、继续学文,了解禹治水 1、认真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内容,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说说大禹是用什么方法治理洪水的,最

14、后结果如何。 2、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1)治水方法: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来消除水灾。 (2)治水结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人们重新返回家园,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和第10自然段) 3、教师导言:治服洪水谈何容易,十三年的苦战中,大禹付出多少的努力啊。请同学们认真默读第二部分内容,画出令自己最感动的语句,在一旁写上自己的理解活感受。 4、学生独立阅读,品析语句。 5、四人一小组,交流各自的阅读理解与感受。 6、指名反馈,全班交流,教师针对重、难点处引导深入品析,从中了解大禹所作的努力,体会其精神品质。 (1)“大禹走遍了山南海北,摸清

15、了地形和水的走向等情况,决定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来消除水灾。” 理解“走遍”“山南海北”,体会大禹在当时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为了摸清地形和水的走向等情况,翻山越岭,四处跋涉,付出了艰辛和努力。 理解“摸清”体会大禹之所以走遍山南海北是为了弄清洪水形成的原因,并从中寻求治理的办法。 理解“引洪水入大海”,出示地形图,了解要想消除水灾,只能将洪水引流进大海,从中体会大禹的智慧。 (2)“大禹亲自拿着镐头,率领成千上万的人挖渠开山,疏通河道。” 理解“亲自”一词,体会大禹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理解“成千上万”,体会受灾百姓之多,他们积极相应大禹的号召,投身于治理洪水行动中,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禹

16、在百姓心中的威望。 理解“挖渠开山,疏通河道”,观看地形图,了解要想让洪水流入大海,就应当在洪水与大海之间挖出水渠,打通挡住洪水的山峰,从而疏通河道让洪水流走。从中再次体会大禹的智慧 (3)“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夏天,烈日当空,山石被晒得滚烫,大禹汗流浃背,任然不停地干着;到了晚上,还要对付毒虫猛兽的袭击。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大禹一镐一镐地挖着冻得坚硬的土地,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稍休息一下,又干了起来。为了治水,大禹还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 展开想象,理解“汗流浃背”“磨出了血泡”“毒虫猛兽的袭击”“冻得坚硬的土地”,体会环境的恶劣,以及大禹为

17、开凿龙门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理解“仍然不停地干着”“毫不在乎”“三过家门而部入”,体会大禹为开凿龙门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大公无私,忘我奉献的崇高精神。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上句子。 体会作者选取经典事例围绕一个中心句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 (4)“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 理解“由南到北,由西到东”,体会大禹带领人们所疏通的河道之长。 理解“十三年”,体会治洪工程的历时之久。 理解“苦战”,体会治洪工程犹如一场艰苦的战役,体会治理洪水之艰辛。 理解“终于”,体会疏通河道治服洪水之不易,是大禹与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付出多少血汗才实现

18、的。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7、教师小结: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奋战,凶猛肆虐的洪水终于被治服了,顺着河道乖乖地流入大海,天下太平了,一心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大禹也被举为治理天下的君王。 8、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在自读感悟、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析文中重点词句,体会大禹不畏艰辛、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对比鲧禹治水,再悟精神品质 1、鲧禹治水的原因: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同情身陷洪灾的人们的悲惨遭遇,一心想拯救人类,让他们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2、鲧禹治水所用的不同方法:鲧是冒险偷出天帝的宝物息壤,借助神力治水;大禹则通过挖渠开山疏通河道,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来

19、消除水灾。 3、鲧禹共同的精神:为民造福、无私奉献。鲧为治水付出生命的代价;大禹为治水不怕辛苦,不畏艰险,三过家门而不入。 (回归整体,前后文对比理解,通过再次了解鲧禹治水的原因及采用的不同方法,深入感悟两者共同的精神品质。从中受到熏陶与教育。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从整体部分整体的学习)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小结:在这篇神话传说中,人们通过天帝登冷酷表现了自然灾害的无情。但灾难无情人却有情,善良的天神鲧偷取宝物拯救人类充满了神奇色彩,表达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美好愿望;而大禹率领百姓挖渠开山,疏通河道,治服洪水却有着现实的意义。从中也告诉我们,虽然灾难可怕,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御用智慧,通过努力是可

20、以战胜灾难的。 2、出示洪水被治服后的太平景象,学生欣赏感悟。 3、交流课外搜集的有关大禹的资料,进一步认识人物。 五、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2、把鲧禹治水的故事讲述给家长听。 3、搜集中国的其他民间传说,加以阅读。题组训练:一、多音字组词。 m( ) do( ) xn( )没 倒 行 mi( ) do( ) hn( )二、连线。淹没 庄稼 察看 大河冲倒 农田 挖通 地形毁坏 房屋 劈开 洪水治理 洪水 引导 大山三、照样子,写词语。千(山)万(水)千( )万( ) 千( )万( ) 千( )万( )无(家)可(归)无( )可( ) 无( )可( ) 无( )可( )四、

21、按课文内容填空。学习了课文,我知道了鲧禹父子治理洪水的原因都是 。鲧采取了 的方法,禹采用了 的方法来消除水灾。尽管父子俩治理洪水的办法不同,但他们都有着 的精神。板书设计:1鲧禹治水偷出天帝宝物引洪水入大海息壤生长赶退洪水疏通河道治服洪水被发现惨遭陷害受敬仰推举为王(善良正义为民造福无私奉献)教后反思:课时备课年级: 六 学科:语文第 一 单元教案设计者: 郑红兵课题: 2、大卫 总 2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合作探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初步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自读了解。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

22、点、难点:重点:以读为主,展开想象,理解故事内容。难点:抓住细节,品析感悟,体会人物的品质。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2、查阅资料,了解圣经的故事教学过程复案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教师导言,远在上古时代,在自然条件及其恶劣的情况下,大禹就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与顽强的意志带领人们挖渠开山,疏通河道,治服洪水,他的伟大壮举与奉献精神令世代炎黄子孙敬仰不已。今天,我们要来阅读的是一个民间传说,从中去认识一位名叫大卫的人物。 2、教师板书课题:大卫 3、引导交流资料,认识著作。 (1)教师:通过预习,大家知道大卫这个民间传说的作者及出处吗? (2)学生自由介绍。作者是美国的亨德里克 出自圣经的

23、故事,并加以改写。 (3)根据资料,认识圣经的故事一书。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人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而圣经原典的庄严肃穆常使人望而生畏。经由房龙通俗有趣的写作手法,将其转换为概略简要的“圣经故事”,不仅保留了圣经原典的精神,也使读者轻松进入圣经世界。房龙用朴素睿智的宽容的语言讲述古老故事的同时,也演绎出了圣经背后的浩大人类历史进程。如此博大而神秘的圣经,经房龙改编为圣经的故事使普通人也能将之读懂。 4、

24、教师设置悬念,导读:今天大卫这一个圣经故事将为我们讲述些什么呢?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组织学生搜集资料,交流故事作者及出处,初步认识圣经及圣经的故事,丰富学生的见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的热情) 二、提纲导路,自读课文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和同桌交流在读和写生字上的注意要点。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加以理解。 跋涉机轴铠甲赋税吓唬仓皇气势汹汹万夫不当 4、说一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5、圈出课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读读有关描写他们的语句,说说这些人物给自己的印象。 (长文短教,大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地

25、与文本交流。同桌合作,化难为易,简单的内容自己学,复杂的问题一起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克服学生独立学习的畏难情绪,还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检查反馈,理清条理 1、检查生字新词。 (1)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读一读。 (2)评议正音,全班齐读。 (3)提出识记或书写难点,教师重点强调。 “卵”左右结构,左右部分大小较一致,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笔顺,而左右两部分中间的点画不能丢。 (4)指名按自然段轮读课文,检查课文读通的情况。及时评议,纠错正音。 2、理解、交流词语的意思。 跋涉:爬山膛水,形容旅途艰苦。 机轴:指织布机上的网柱形零件,织布时转动的

26、机件绕着它转动。 铠甲:古代军人打战时穿的护身服装,多用金属片缀成。 赋税:国家向百姓收取的田赋和各种捐税的总称。 吓唬:使害怕;恐吓。 仓皇:形容匆忙而慌张。 气势汹汹:形容盛怒时很凶的样子。 万夫不当:指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了,形容势力强大或能力非凡。 3、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三千年前,非利士人的军队前来攻打以色列,非利士人中有一个叫歌利亚的巨人在以色列的军营外叫阵,说要是有一个以色列人能打败他,他们的军队就投降,否则就是以色列军队向他们投降。以色列一位名叫大卫的少年在给参军的哥哥送东西时知道了这个情况,主动向以色列扫罗王请求出去和歌利亚交战。面对强大的对手,大

27、卫在向歌利亚靠近的过程中,抓住时机,用弹弓射出鹅卵石,击中歌利亚的额头,将其射死,最后以色列人乘胜追击非利士人,大获全胜。后来,扫罗王实践了诺言,大卫最终还当上了以色列国王的故事) 4、动手为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指名反馈,教师引导)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非利士人的军队攻打以色列,巨人歌利亚在军营外叫阵,但以色列没有人敢去应战。(故事的起因) 第二部分(第511自然段):大卫征得扫罗王的同意后,出去和歌利亚交战,并用弹弓射死了歌利亚,帮助以色列军队打败了非利士人。(故事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扫罗王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几年后大卫还当上了以色列国王。(故事的结果) (通过自读

28、反馈,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加强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通过集体的交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合作、探究的乐趣) 四、初谈人物形象,鼓励深入探究 1、教师指名反馈:在这个动人的故事中,作者为我们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 (文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有:大卫、歌利亚、扫罗王,其中大卫是文章的主要人物) 2、自由交流三个人物留给自己的印象。 (学生根据阅读自由抒发自己的认识与感受,教师适时并适当加以归纳、总结) (1)大卫:聪明机智、正直勇敢、不畏强敌、射技高超。 (2)歌利亚:狂妄自大、气焰嚣张、有勇无谋。 (3)扫罗王:关心子民、讲求诚信。

29、 3、教师引导: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精神品质都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的细致刻画展现出来的。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文中描写三个人物的语句,再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4、学生合作学习,按照要求深入探究。 (在感知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畅谈对文中人物的认识,在一吐为快之后,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合作探究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层层深人,学有层次,也学得自主)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不仅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还初步交流了对故事中三个人物的认识。下节课,我们再来继续学习课文,了解人物的表现,深入体会大卫的精神品质。 六、布置作业 1

30、、抄写课后“读读写写”与“词语采集”中的词语。 2、熟读课文内容,思考课后练习。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题组训练:1、 把词语补充完整。( )流( )背 大发( )( )( )新( )力 ( )呼( )跃 天( )地( )2、 选词填空。 如果就 不但而且 一边一边 只有才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1、 大卫( )弹琴,( )唱歌。2、 大卫( )年纪小,( )力气大。3、 大卫( )聪明机智,( )正直勇敢。板书设计:2 大卫 歌利亚 大卫叫阵: 狂妄自大请战: 充满自信 热爱祖国交战: 毫不在意 毫不畏惧 机智勇敢教后反思:课时备课年级: 六 学科:语文第 一 单元教案设计者: 郑红兵课题

31、: 2、大卫总 2 课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抓住细节,体会大卫的美好品质。 2、品析文中的比喻句。想象句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及效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重点、难点:重点:以读为主,展开想象,理解故事内容。难点:抓住细节,品析感悟,体会人物的品质。课前准备: 1、抄有文中关键语句的小黑板或幻灯片。 2、查阅圣经的故事。教学过程复案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铜盔出嫁鹅卵石武艺超群气势汹汹毫不畏惧 2、组织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故事中的三位人物,其中你们最喜欢的是谁? (生答:大卫) 3、教师导入:这节课,

32、我们就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来谈谈自己喜欢大卫的理由。 (听写词语,巩固生字新词,并加以检测;提出问题,直奔中心,明确本课时的学习内容) 二、品读细节,了解人物 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内容,找出描写大卫的相关语句一旁写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以此说明自己喜欢大卫的理由。 2、四人以小组,在组内展开介绍、交流。 3、指明反馈,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重点语句,引导深入体会) (1)“在耶路撒冷南边伯利恒的一个山坡上,坐着一位少年,脸颊透红,两膝间夹着一把琴。他一边弹琴、一边唱歌。手指在琴弦上熟练的跳动着。琴声像清清的溪水从他手指旁流淌,流过了山坡,流进草地,优美动听得歌声在原野上飘荡身边,一

33、群羊正在低头吃草。” “脸颊透红”:通过对大卫的外貌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大卫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少年。 “他一边弹琴一边唱歌”:通过对大卫的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卫是一个快乐无忧、多才多艺的少年。 理解比喻句:“琴声像清清的溪水从他手指旁流淌。流过山坡,流进草地” a、分析: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什么?流动的溪水有什么特点? b、想象:大卫弹奏出的琴声,有如溪水清脆甜美、轻快悠扬,从他的指尖传出,并随着风儿四处飘荡。 c、体会:想象大卫弹琴技艺的高超。 学生展开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的内容。 理解比喻句:“这一切是那么美丽,简直是一幅图画!” a、分析:联系上文,说说“这一切”值得是什么。

34、 b、想象:一位脸颊透红的少年独坐山坡:两膝夹琴自得其乐地一边弹琴,一边唱歌;清脆悦耳的琴声在流淌,优美动听的歌声在飘荡;身边的羊群正低头吃草,默默的欣赏,也许是深深的陶醉了。这一切多么和谐美好,犹如图画一般。 c、朗读学生有感情地再读课文第2段,要求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 d、领悟写法:文章第二自然段中,作者通过对大卫在山坡上弹琴唱歌这一画面的生动描写,以特写镜头的方式引出故事的主人公,既刻画了大卫健康可爱、多才多艺的美好形象,又制造了悬念,引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2)“大卫说:“大王,你不要为我担心,我虽然年纪小,但我力气很大,我从来没有怕过什么。我放羊的时候,经常有狮子和熊来偷袭

35、,想吃我的羊。要是离得远,我就用弹弓把它们打死;要是到了我面前,我就抓住它们,把它们摔死。让我去吧,大王!” 这段话主要写什么? (主要写大卫用自己的放羊经历证明自己的实力,说服扫罗王让他出去和歌利亚交战) “大王,你不要为我担心,我虽然年纪小,但我力气很大我从来没有怕过什么。”小小年纪却反过来安慰扫罗王,消除扫罗王的担忧,让我们感受到大卫的聪明乖巧。 “要是离得远,我就用弹弓把它们打死,要是到了我面前,我就抓住他们,把它们摔死。”小小年纪的大卫面对凶猛的狮子与熊,能如此冷静沉着的应对,不仅让我们感到他的机智勇敢,也充分证明了他力气之大,且不畏强敌。 “让我去吧,大王!”一个“!”让我们体会到

36、了大卫请求出去和歌利亚交战的诚恳与迫切,因为这关系到所有以色列人的荣辱成败,大卫是一个热爱祖国、勇于献身的少年。 联系上文,深入理解:大卫请求出去交战,然而这一次。他所面对的不是狮子和熊,而是一个怎样的歌利亚呢? a.“大卫走到军营门口,只见一个巨人正在军营门外气势汹汹地大声叫骂。”这是一个气焰嚣张的歌利亚(动作描写) b.“那人身材高大,头戴笨重的铜盔,身穿厚厚的铠甲,腿上包着铜护膝,肩上扛着铜制长枪,枪杆有织布机的机轴那么粗。”这是一个高大威猛的歌利亚。(外貌描写) c.“他力大无穷,武艺超群,有万夫不当之勇,是非力士人中一个有名的武士。”这是一个能力非凡的歌利亚。 d.“他的声音如同从空

37、中传来的声声巨雷,军营里很多士兵都吓得瑟瑟发抖。”这是一个令人生畏的歌利亚。 教师小结:面对着武艺超群、有万夫不当之勇、闻声就令人心惊胆战的巨人歌利亚,年级小小的大卫竟然毫不畏惧,恳切地请求并极力地说服扫罗王让他出去和歌利亚交战,这是何等的勇气,他的英勇无畏的精神终于感动了扫罗王并说服了扫罗王。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 体会写法:作者抓住大卫的语言,表现了大卫的英勇无畏。 (3)“歌利亚一步一步向大卫走来,大卫也一步一步迎了上去,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突然,大卫飞快地拿出弹弓和鹅卵石,迅速瞄准,只听见嘭的一声,鹅卵石正打在歌利亚的额头上。歌利亚哇地惨叫一声,直挺挺地倒在地上死了。”

38、“迎”字表现了大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飞快地拿出”“迅速瞄准”表现了大卫抓住时机,反映迅速,十分沉着机智。 “嘭的一声”“正打在歌利亚的额头上”表现了大卫力量之大,射击之准,给了歌利亚致命的一击。 教师小结:大卫不等歌利亚出手,仅用弹弓与鹅卵石就将其打死在地,他的反映之快,力量之大,射技之高真令人叫绝,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0自然段。 体会写法:作者抓住大卫的动作,表现了大卫临危不惧、随机应战、十分沉着机智。 (抓住文中的重点句段,组织开展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三者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深入理解、深化认识、升华体会,在表达对人物的喜

39、爱以及说明各自的理由中,充分地解读文本,并从中受到熏陶与教育,文与道实现了有机的结合) 三、课堂小结,朗读背诵 1、教师小结:武艺超群、狂妄嚣张的巨人歌利亚最终那个倒在了一位少年的弹弓下,这个聪明机智、英勇无畏是少年大卫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改变了以色列人的命运。这个动人是故事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智慧与勇气的无穷力量。 2、学生独立选择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加以背诵。 四、布置作业 1、继续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继续阅读其他的圣经故事。 3、摘抄文中的三个比喻句。题组训练:1、 选词填空。1、 必须必需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蜜,()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他买了一些学习上(

40、)的用品。2、 毕竟究竟兴国塔()有多高,谁也没有测量过。光靠瓜菜过日子,()是填不饱肚子的。3、 沉重繁重()的工作,累得他更加消瘦了。他怀着()的心情告别了妈妈。4、涌现出现呈现体现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以来,全校()出一派新气象。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以来,好人好事不断()。5、矗立耸立屹立刘胡兰像钢铁巨人一样()在刑场中间。人民英雄纪念碑像巨人一样()在广场南部。板书设计:2大卫 送东西听巨人叫阵 求扫罗王要去交战热爱祖国 大卫做好准备走出营门聪明机智 抓住时机射死巨人英勇无畏 获得奖赏当上国王教后反思:课时备课年级: 六 学科:语文第 一 单元教案设计者: 郑红兵课题: 3、夸父逐日 总 1 课

41、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教学重点) 3、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教学重点)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教会学生结合注释,或查阅阅读工具书理解一些文言文字词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的内容。教学难点:引导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课前准备:让学生了解山海经,阅读山海经相关的故事。教学过程复案一、导入新课 1、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精卫填海) 2、播放夸父逐日flas

42、h动画,学生根据画面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复述故事。 3、讲述神话的产生和特点及山海经。 二、整体感悟(品读神话) 1、师配乐朗读。 2、生自由朗读,勾画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逐走:竞跑,赛跑。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大泽:大湖。邓林:桃林。 3、展示朗读,学生个体和集体朗读结合,激发兴趣。学生当众朗读,师生一起评点(可以从字音、语气、语调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4、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明确: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 三、问题探讨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

43、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2、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你能不能写一段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 明确: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 (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此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

44、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 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学生自写,然后交流。 3、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实有基础,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处,“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

45、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4、成语“夸父逐日”(“夸父追日”“逐日”)意为: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5、背诵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课文。 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练习。 烈日下,沙漠中,两个疲惫的旅行者取出唯一的水壶摇了摇。一个旅行者说:“唉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个旅行者却高兴地说:“。” (1)另一旅行者会说些什么呢? (1)两个旅行者的话分别说明了什么?题组训练: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与日逐走河

46、渭不足( )北饮大泽( )弃其杖( )翻译下列句子。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 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板书设计:3 夸父逐日 渴 饮 胸怀大志 英勇顽强 弃 教后反思:课时备课年级: 六 学科:语文第 一 单元教案设计者: 郑红兵课题: 4、天上偷来的火种 总 1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幸福而不畏强暴、勇于献身,甘愿受罚的伟大精神。2、会认“治、罚

47、”2个字。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幸福而甘愿受罚的伟大精神。课前准备: 了解希腊神话。制作课件。教学过程复案 一、谈话导入 1.大家知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火。能说出火的用处吗? 2.可以这样说,火启迪了人类的智慧,火赋予了人类腾飞的翅膀。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发明。火,是光明的使者;火是文明的象征。在我们中国,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在古希腊,有普罗米修斯背着天神宙斯,把火从天上偷下来带给人间的神话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天上偷来的火种。(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能在3分钟内读完全文,并能说出大意。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点抽查、集体校正)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火是怎样来到人间的?火为人类带了什么?为普罗米修斯带来了什么?(勾画、圈点、旁批,画出疑问或感兴趣的内容) 三、精读课文 1.交流思考的问题。(教师在交流过程中穿插分段、概括段意和主要内容的训练,并注意方法的引领。) 2.交流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在交流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体会普罗米修斯勇敢、奉献的精神。) 3.质疑问难,生生、师生互动释疑。 四、研读课文 1.普罗米修斯最让我们佩服的是什么?(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依据,相机利用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