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治疗各类感冒简易图表-作者 : _-日期 : _一、桂枝汤:桂枝9g 芍药 9g 炙甘草 6g 生姜 9g 大枣 12 枚(擘)五味药。用法:服桂枝汤约半小时后,须喝热稀粥1 小碗,以助药力而使溱溱汗出。上五味,切碎三味。以水700 毫升,微火煮取 300 毫升,去滓。适寒温,服100毫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适量,以助药力。温覆(盖被子)一时许,遍身微汗者为佳。若一服汗出病愈,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恶风,头痛项强,身痛有汗,鼻呜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2、现禁忌: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表实无汗,表寒里热,及温病初起,见发热口渴者,均忌用。方论:桂枝汤方中桂枝为君,辛温通阳,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之邪以调卫。芍药指白芍,作为臣药,酸苦微寒,益阴和里,敛固外泄之营阴以和营。桂芍等量相合,相须为用,一治卫强,一治营弱,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使表邪得解,营卫调和。生姜助桂枝辛散表邪,又可温胃止呕;大枣助芍药益阴养血,姜枣相配,补脾和胃,调和营卫,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是为佐使药。有老中医在原方的基础上,加黄芪30g,糯稻根 10g,治疗老年自汗,效果非常明显。加入黄芪补肺固卫以
3、培本,糯稻根止汗以治标。二、麻黄汤:麻黄(去节)9 克、桂枝 6 克、杏仁(去皮尖) 6 克、炙甘草 3克。用法:上药麻黄另包,用水600 毫升,先煮麻黄。煎至400 毫升时,再加其它三药共煎,取药汁150 毫升为第一煎;然后再加水250 毫升如上法煎取药汁15o 毫升为第二煎。将两次煎取的药汁混合,共300 毫升,分两次服,每次服150 毫升。服药后卧氏盖被以温暖取微汗。服一次即出汗者,可停服第二次药。如服第一次药后,未出微汗,的过 45 小时可继服第二次药。第二次药服后,如仍未出微汗,可再煎一剂药(煎服法同前)继服。以取微汗为度。有的人服 45 次后才取效。服麻黄汤后,则须多盖些衣被, “
4、温覆 ”取汗,不必喝稀粥。主治:风寒之邪伤人皮表,使人产生脉浮紧、无汗、头痛、身痛、恶寒发热诸症状者,为太阳表实证。凡遇表实证,应用辛温发汗法来解表散寒。方论:本方以麻黄辛温升散为主药;辅以桂枝辛温助阳,能助麻黄之升宣,味甘固表,节制麻黄之太散。其证属实,故必以麻黄为主药而不可颠倒。更佐用杏仁之苦温而降,既温助麻黄逐邪于玄府(指皮毛窍孔而言),又肃降逆气于肺胃;更使以甘草之甘平,佐桂枝以和内而拒外。饮入于胃,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溱溱汗出,使在表之邪随汗尽去而不留,头痛、寒热、气喘、身痛等症自然得解。此方为张仲景辛温发汗的代表方,示后人以辛温解表的组方方法。三、麻杏甘石汤:
5、麻黄5 克,杏仁 9 克,炙甘草 6 克,石膏 24 克。用法:麻黄石膏先煮半小时,打去浮沫后,再入其它药。用水与麻黄汤近似。主治:麻杏甘石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其功效主要是 “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麻杏甘石汤原本主要用于治疗风寒入里化热所导致的 “汗出而喘 ”。后来,清代医家柯韵伯又将其用于治疗 “无汗而喘,大热 ”等病症。目前在临床上,无论是风寒入里化热或外感风热所导致的病症,也无论患者表现为有汗还是无汗,只要符合 “麻杏甘石汤证 ”(肺中热盛、身热喘咳、口渴脉数)便可应用麻杏甘石汤。另外,急性支气管炎和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若出现了上述临床表现也可应用此方。方论:麻杏甘石汤主要具有清肺
6、热、平喘逆(即清肺平喘 )的功效。方中的麻黄重在平喘,兼有宣散疏泄的作用;石膏可清泻肺热、生津止渴;杏仁能止咳平喘,并可辅佐麻黄降逆平喘;炙甘草可增进麻黄和杏仁缓和喘咳的作用。四、大青龙汤:麻黄12 克(去节 ) 桂枝 4 克(去皮 ) 甘草 5 克(炙) 杏仁 6 克(去皮、尖 ) 生姜 9 克 (切)大枣 10 枚 (擘) 石膏 20 克 碎 )用法:上七味,用水900 毫升,先煮麻黄,减200 毫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 300 毫升,去滓,温服100 毫升方论:本方是以麻黄汤加重麻黄、甘草的用量再加石膏、生姜、大枣所组成。麻黄汤功能发汗解表,本方加重麻黄则发汗解表之力更强;增加石膏清内
7、热,除烦躁;倍甘草,加姜、枣,是和中气,调营卫,助汗源。诸药合用,共奏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之功。五、小青龙汤:麻黄 (去节 )9 克 芍药 9 克 细辛 3 克 干姜 3 克 甘草 (炙)6 克 桂枝 6克 (去皮 ) 五味子 3 克 半夏 9 克(洗)用法:上药八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 毫升,去滓,分两次温服。方论:方中麻黄、桂枝解表发汗,宜肺平喘;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半夏燥湿化痰;芍药配桂枝调和营卫;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诸药温散太过而耗散肺气;炙甘草缓和药性,益气和中。合用而成解表化饮,止咳平喘之剂。六、小柴胡汤:柴胡12 克 黄芩 9 克 人参 6 克(或党参 9
8、12 克) 半夏 (洗 )9 克甘草 (炙 )5 克 生姜 (切)9 克 大枣 (擘)12 枚用法:上药七味,以水1.2 升,煮取 600 毫升,去滓,再煎取300 毫升,分两次温服。主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方论: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七、大柴胡汤:柴胡15 克 枳实 9 克 (炙 ) 生姜 15 克(切) 黄芩
9、9 克 芍药 9 克 半夏9 克 (洗) 大枣 12 枚(擘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满痛,大便秘结,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者。方论: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枳实、大黄内泻热结,芍药助柴胡、黄芩清肝胆之热,合枳实、大黄治腹中实痛;半夏和胃降浊以止呕逆,生姜、大枣既助半夏和胃止呕,又能调营卫而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内泻结热之功。八、葛根汤:葛根12 克、麻黄 9 克、生姜 9 克、桂枝 6 克、白芍 6 克、炙甘草6 克、大枣 4 枚。用法:水煎温服,覆被取微似汗出。主治:本方主用于治疗伤寒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或太阳与阳
10、明合病,必自下利或兼发呕者。凡外感风寒表证,头项强痛波及项背亦僵硬酸楚,脉浮无汗,恶风,下利或呕者,均可服用。方论:本方实为桂枝汤加麻黄、葛根。加麻黄配桂枝而发太阳经之汗,以散风寒而解表,君葛根于桂枝汤中,而解阳明经肌表之邪,以除项背强几几。因太阳已与阳明(项背强几几、下利、呕均已属阳明)合病,知风寒之邪较重,用药亦不能只治太阳,而着眼在阳明,以防邪气内侵,故本方以葛根为主药。前人有 ”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的记载。本证为表实证,故加葛、麻二药于桂枝汤中以去其实,名曰葛根汤而不叫桂枝加麻黄、葛根汤,其方义自明。九、葛根芩莲汤:葛根15 克 炙甘草 6 克 黄芩 9 克 黄连 9 克用法
11、:上四味,用水约1200 毫升,先煮葛根,煎至1000 毫升,放入其它药,再煎,煮取 400 毫升,分两次温服,每次服200 毫升。主治: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本方常用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胃肠型感冒等属表证未解,里热甚者。)方论:方中用葛根专解阳明之肌表,又能升阳明清气,而治泻利,作为主药。辅佐以芩、连,寒清里热,苦坚里虚,并燥肠胃之湿。使以甘草甘缓和中,协调诸药。四药相合而成解肌表、清里热之方,表解里和,不治热,热自退,不治利,利自止,不治喘,喘自平。此为太阳阳明,表里两解之变法。十、五苓散:茯苓24 克、猪苓 24 克、白术 24 克、泽泻 48 克、桂枝 15 克。用法:共为细末,每次服35 克,温开水送下,一日3 次。或用 1520 克,煎汤去滓服。服后饮热水,温覆出微汗。近人多改为汤剂,水煎服。主治:本方功能化气利水,健脾祛湿。主治伤寒太阳证病人,内停水湿,服发汗剂后,表证未解,头痛发热,湿热之邪入里,内蓄于太阳之腑 膀胱,而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脉浮;及水湿内停而致的水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业保安工作中的信息安全问题计划
- 乐器租赁协议合同样本
- 企业业绩合同样本
- 2025年度采购合同范本
- 养鱼合同标准文本
- 跨部门协作的有效方法计划
- 焊接网架工程施工方案
- 出售预制过梁合同标准文本
- 2025涉及合同纠纷的仲裁申请书
- 出租凤凰车位合同样本
- TCUWA40055-2023排水管道工程自密实回填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 2023年飞行员教员理论考试题库(核心600题)
- 高二【化学(鲁科版)】微项目:模拟和表征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教学设计
- 10kV线路跨越等级公路施工方案
- 《创新教育教程》第三章-组合创造法-教案-
- 未成年人监护状况基本情况表、监护人监护能力等级评估表、评估报告
-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天一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下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
- 排班表管理制度
- 房屋团购方案
- 警察服装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医院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