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工艺标准_第1页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工艺标准_第2页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工艺标准_第3页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工艺标准_第4页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工艺标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工程地基等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进行地基处理的工程。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和配合比2.1.1材料要求2.1.1.1碎石:粒径为 2050mm,松散密度 1.39t/m3,杂质含量小于5%2.1.1.2石屑:粒径为 2.5 10mm,松散密度 1.47t/m3,杂质含量小于5%。2.1.1.3粉煤灰:利用 III 级粉煤灰。2.1.1.4水泥:用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新鲜无结块。2.1.2混合料配合比根据拟加固场地的土层情况及加固后要求达到的承载力而定。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按抗压强度相当于C7-C1,2低强度等级混

2、凝土,密度大于2000Kg/m3,掺加最佳石屑率(石屑量与碎石和石屑总重之比)约为25%的情况,当w/c(水与水泥用量之比)为1.01 1.47 , F/c (粉煤灰与水泥重量之比)为1.02 1.65 ,混凝土抗压强度约为8.8 14.2Mpa。2.2主要工机具桩成孔,灌注一般采用振动式沉管打桩机架,配DZJ90 型变距式振动锤,亦可采用履带式起重机,走管式或轨道式打桩机,配有挺杆,桩管。桩管外径分 325mm, 377mm;螺旋钻孔机, 分为履带式L2 型,汽车式 Q2-4 型,配备混凝土搅拌机及电动气焊设备及机动翻斗车,手推车,吊车等机具。2.3作业条件2.3.1岩土勘察报告,基础施工图

3、纸,施工组织设计齐全。2.3.2地面上的建筑物,地下管线,电缆,旧基础等已全部拆除,沉管振动对邻近建筑物及厂房内仪器设备有影响时,已采取有效保护措施。2.3.3施工场地已平整,对桩机运行的松软场地已进行预压处理,周围已做好有效的排水措施。2.3.4轴线控制桩及水准基点桩已设置并编号,且经复核,桩位置已经放线并标识。2.3.5已进行成桩,夯填工艺和挤密效果检验,确定有关施工工艺参数,并对试桩进行了测试,承载力挤密效果符合设计要求。2.3.6供水、供电、运输道路、现场小型临施设施已设置就绪。2.4作业人员2.4.1主要作业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壮工。2.4.2施工机具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大、中型

4、机械特殊机具需执证上岗,操作者须经培训后, 执有效的合格证书可操作。主要作业人员已经过安全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3 施工工艺3.1工艺流程3.1.1振动沉管灌注成桩桩机就位沉管至设计深度停振下料振动捣实拔管留振振动拔管复打3.1.2长螺旋钻孔灌注桩长螺旋钻孔至设计的预定深度提升钻杆同时用压泵将混合料通过高压管路的螺旋钻杆的内管压制孔成桩3.2操作工艺3.2.1应考虑隔排隔桩跳打,新打桩与已打桩间隔时间不应少于7d。3.2.2桩机就位须平整,稳固,沉管与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如带预制混凝土桩尖,需埋入地面以下300mm。3.2.3螺旋机就位:钻机就位时,必须保持

5、平衡,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机架上或机管上做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3.2.4在沉管过程中用料斗向桩管内投料,待沉管至设计标高后,须继续尽快投料,直至混合料与钢管上部投料口齐平。如上料量不够, 可在拔管过程继续投料,以保证成桩标高及密实度的要求。混合料应按设计配合比配制,投入搅拌机加水拌和,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加水量由混合料坍落度控制,一段坍落度为30 50mm,成桩后桩顶浮浆厚度一般不超过200mm。3.2.5当混合料加至钢管投料口齐平后,沉管在原地留振10s 左右,即可边振动拔管,拔管速度控制在1.2 1.5m/min 左右,每提升1.5 2.0m

6、 ,留振 20s 。桩管拔出地面确认成桩符合设计要求后,用粒状材料或粘土封顶,移机进行下一根施工。3.2.6施工时,桩顶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高出长度应根据桩距、布桩形式、现场地质条件和施打顺序等综合确定,一般不应小于0.5m 。3.2.7成桩过程中,抽样做混合料试块,每台机械一天应做一组(3 块)试块(边长 150mm立方体),标准养护,测定其立方体28d 抗压强度。3.2.8为使桩与桩间土更好的共同工作, 在基础下宜铺一层 150300mm厚的碎石或灰土垫层。3.2.9冬期施工:冬期施工,应采取加热保温措施,完桩后表面应进行覆盖,防止受冻。3.2.10雨季施工: 雨季施工应严格控制材料含水率

7、和拌合物水灰比,同时做好现场排水措施,防止早期浸泡,降低桩体强度。4 质量标准4.1主控项目、一般项目4.1.1水泥、粉煤灰、砂及碎石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4.1.2施工中应检查桩身混合比、坍落度和提拔钻杆速度(或提拔套管速度)、成孔深度、混合料灌入量等。4.1.3施工结束后,应对桩顶标高、桩位、桩体质量、地基承载力以及褥垫层的质量做检查。4.1.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单位数值1桩径mm-20用钢尺量或计算填料量2原材料设计要求查产品合格证书或抽样检主控验项目3桩身强度设计要求查 28d 试

8、块强度4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按规定的办法1桩身完整性按基桩检测技术规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范一般2桩位偏差满堂布桩 0.40D用钢尺量, D为桩径条基布桩 0.25D项目3桩长mm+100根据管或垂球测孔深4桩垂直度% 1.5用经纬仪测桩管5褥垫层夯填度0.9用钢尺量4.2特殊工艺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特殊工艺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序号关键控制点控制措施1桩径、搅拌的均匀性成桩 7d 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检查2桩径、搅拌的均匀性成桩 3d 内,用轻型动力触探(N10)检查每米桩身的均匀性3承载力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单桩载荷试验4.3质量记录4.3.1水泥的出厂合格证及复检证明4.3.2试桩施工记录、检验

9、报告4.3.3施工记录4.3.4施工布置示意图5 施工注意事项5.0.1缩颈、断桩:控制拔管速度,一般为1-1.2m/min 。用浮标观测(测每米混凝土灌量是否满足设计灌量)以找出缩颈部位,每拔管 0.5-2.0m ,留振 20s 左右地质情况掌握留振次数间或者不留振)。出现缩颈或断桩,可采取扩颈方法(如复打法、翻插法或局部翻插法),或者加桩处理。每个工程开工前,都要做工艺试桩,以确定合理的工艺,并保证设计参数,必要时要做荷载试验桩。在桩顶处,必须每1.0-1.5m翻插一次,以保证设计桩径。5.0.2灌量不足 :季节施工要有防水措施, 特别是未浇灌完的材料, 在地面堆放或在混凝土罐车中时间过长

10、,达到了初凝,应重新搅拌或罐车加速回转再用。克服桩管沉入时进入泥水,应在沉管前灌入一定量的粉煤灰碎石混合材料,起到封底作用。5.0.3成桩偏斜达不到设计深度:2软,地面可铺垫一定厚度的砂卵石、碎石、灰土或选用路基箱。遇到硬夹层造成沉桩困难或穿不过时,可选用射水沉管或用“植桩法”(先钻孔的孔径应小于或等于设计桩径)。选择合理的打桩顺序,如连续施打,间隔跳打,视土性和桩距全面考虑。满堂红补桩不得从四周向内推进施工,而应采取从中心向外推进或从一边向另一边推进的方案。6 成品保护6.0.1桩施工完后,经7d 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基础开挖。6.0.2 设计桩顶标高不深 (小于 1.5m),宜采用人工

11、开挖, 大于 1.5m 方可采用桩机械开挖,但下部预留 500mm用人工开挖,以避免损坏桩头部位。6.0.3不可用重锤或重物横向击打桩体。6.0.4桩头剔至设计标高,桩顶表面应凿至平整。7 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7.1施工过程危害及控制措施施工过程危害及控制措施序号作业活动危险源控制措施1现场管理人员伤害成孔时,距振动锤,落距,冲击锤6m范围内,不得有人员走动或进行其他作业2桩机安放人员伤亡或设备振动沉桩机操作时应安放平稳,防止沉管时突损坏然倾倒或桩管突然下落,造成事故振动沉管桩机沉管时,如采用收紧钢丝绳加压,3振动沉管桩架抬起应根据桩管沉入度随时调整离合器,防止抬起桩架,发生事故,施工过程中如遇大风,应将桩管插入地下嵌固,以保证桩机安全施工场内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应持证4施工用电电工去管,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设置漏电触电保护器。现场电线、电缆必须按机室架空,严禁拖地和乱拉、乱搭7.2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序号作业活动水泥进场、 垃圾1出场2现场清理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