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情真意切释猜嫌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文意,激发学生兴趣,希望重读红楼梦。2、 结合个性化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掌握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开谈不说红楼梦,谈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是古典文学小说的一个巅峰,是中国小说史上不可超越的顶峰,古今中外对它的评价都是极高的。其实在座的同学们也对红楼梦并不陌生,我们初中学习过香菱学诗,高中学习过林黛玉进贾府,相信大家对红楼梦或多或少有些了解。1. 知识小测试:考考你对红楼知多少?(课件展示)2.红楼梦到底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呢?(生自由回答)老师总结(展示课件):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是一部集园林、绘画、服饰、
2、饮食、医药、诗词歌赋为一体的文学巨著,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古代小说的集大成者,它塑造的金陵十二钗已成为经典艺术群像,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位美丽女性,看两首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判词,猜猜她们是谁?(展示课件:判词) 解说:“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 ,这里是赞叹宝钗。“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 “林黛玉”。一条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
3、的写照。(“魂归离恨天”)金簪雪里埋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出闺成大礼”)3.林黛玉和薛宝钗红楼群芳中异彩高标的两奇葩,谁能说说她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的呢?(生自由回答) 老师总结:黛玉和宝钗这两个人的身世背景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皇商和贵族的结合、一个出身于一个已衰微的封建家庭并寄人篱下。一位性格比较外向、沉稳,合于礼教。一个性格比较内向、警惕戒备、孤高自许、目下无尘、自矜自重。那么这两个性格迥异、身世不同的人物,她们都深爱着宝玉,她们之间的关系是微妙复杂的。 我们都知道宝钗非常善于处事,元春从宫里送出的灯谜本不新奇,她故意只说
4、难猜;贾母要她点戏点菜,她就专点热闹戏文和甜烂食品;金钏被逼自杀,她为了安慰王夫人,反说金钏糊涂。薛宝钗格外用力地取悦贾府的统治者。她的为人,早已获得贾府上下的普遍赞许,而黛玉因为寄人篱下性格上有一点的自我保护意识,处处设防,所以难免给人有点尖酸刻薄的感觉。贾府的上上下下对宝钗都非常的认同,但对黛玉则颇有微词。再加之黛玉知道宝钗有一个金项圈(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正好和宝玉的通灵宝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相配,这就更让深爱宝玉的黛玉有些妒意了。所以这两个性格迥异、身世不同的人物她们之间是有隔阂、有矛盾的(这从黛玉自责的语言中看出)。 在红楼梦的第45回中作者正是把这个矛盾双方放在一个情节当中演绎
5、出一段互剖金兰语的故事,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一段选文。(展示课件:课题、写作背景) 二、设疑解题 选文后面注释说文章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编者却给选文加了一个情真意切释猜嫌的题目,文章标题应该是文章内容的概括,教师提问:1.“猜嫌”从何而来?2.如何“释”,怎见得“情真意切”?3.从哪里可以看出“猜嫌”已“释”? 三、文本自主探究(认真读选文) 师问1:选文当中宝钗是在黛玉怎样的情形下去 “释猜嫌” 的?(学生结合林黛玉的处境和心境来回答自由回答) 师问2:能不能把表现这些处境和心境的语言读一下? 板书: 处境 心境老师适时点评引导:从刚刚的赏析中
6、我们知道黛玉正在病中,加之前面我们作为全文的介绍到作为人物的分析我们大家都说了黛玉她寄人篱下、身世孤苦、加之这个时候又犯病而且比往日更重了。大家想一想这么一个女孩子她当时的心境会是怎么样的呢?师问3:正如同学们说的 黛玉她既盼有人来,但是有人来看她时为什么聊不了几句她又觉得很厌烦了呢?(心情不好同时感觉没有一个真心朋友的到来,这就是黛玉当时的心境。) 师问4:黛玉在前面与任何来看她的人说不上三两句话就厌烦了,可是在文章的最后对看望她的宝钗她却发出诚恳的邀请:“晚上再来和我说几句话儿”。从厌烦到诚邀这样一个情感变化是如何达成的?为什么黛玉在经过与宝钗的一段对话交谈后,情感上产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
7、(明确: 探病,推心置腹的拉家常) 小组讨论:宝钗为了“释猜嫌”,她是怎样做的呢?(主要体现在对话上,注意过程) 教师引导:黛玉宝钗共说了几次话,谁的话说的最长,那一段说的最长,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不能只是粗疏的看过,应注意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细节,注意说话前有没有代表说话时的动作和表情的词等。(生自由回答:)宝钗 1、宝钗道:“这里走的几个太医虽都还好,只是你吃他们的药总不见效,不如再请一个高明的人来瞧一瞧,治好了岂不好?每年间闹一春一夏,又不老又不小,成什么?不是个常法。” 明确:宝钗原为探病而来,两人说话自然先从病说起。妙就妙在宝钗说病并不先言病症,再说病因,以显示自己的才智;而是先从关心黛
8、玉的身体(你吃他们的药总不见效)、体贴黛玉的处境(每年间闹一春一夏,又不老又不小,成什么)出发,提议再请一个高明的人来瞧一瞧。这番话语自然极易入耳入心。有了这番铺垫,下面的关于药方、饮食的建议,也就更加显出了情真意切。 2、宝钗道:“这个药方当中人参和肉桂略显多了。” 明确:首先真正的关心体现在药方我都仔细看了,同时里面多什么少什么我很清楚我要告诉你这是一种真正的关心,同时也表达出宝钗的渊博的学识。 3、宝钗笑道:“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罢了,如今也愁不到这里。” 明确:宝钗可是主动跟黛玉开玩笑。黛玉这个人是不能轻易开玩笑的,很可能一个小小的玩笑能让她苦上半天的,可是平时说好很注意的宝钗在这
9、个地方却和黛玉开了以个很有趣的玩笑,体现两个人的关系确实是拉近了。宝钗情真意切的关怀让黛玉心中的猜嫌涣然冰释。这番玩笑的话语正是二人心心相印、情同姐妹的反映。 4、通过宝钗说“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等。 明确:这是怎样的一种友情啊,如果开头说这样的话,我们觉得宝钗可能有点虚假,但是当她们情感逐步拉近的时候再说出这样的话来,我们觉得宝钗这个人简直就是太会体贴人了。宝钗的这番话语字字句句情真意切,关爱体贴之情溢于言外,将宝钗的细心、善解人意完全表现出来。 黛玉 我们知道黛玉这个人啊平时很少跟人长篇大论的交谈,毕竟她是一个比较自闭自守的人,但是在这段对话中我们发现最长的一段话是谁说的呢,黛玉
10、。 师问5:黛玉最长的一段话有几个层次呢? 明确:至少有三层:1、自责2、赞美3、袒露内心的痛楚、身世的孤苦。 师问6:那一句体现了自责了?(生自由回答:) 师问7:黛玉这么清高的一个人,却在这么短短的几句话当中面对宝钗责备自己四次,可见她内心对宝钗的感激和愧疚。除了自责之外,实际上还有对宝钗的夸奖,文章是怎么说的呢?(生自由回答) 老师适时点评引导:黛玉这短短的一段话包含这对宝钗的几次夸赞,同时还包含这对自己孤苦身世的叙述。黛玉的身世是很孤苦的,她是不轻易和别人说的。因为她的性格有封闭、有保守、有一种自我保护,她不愿意向别人袒露心扉,但是在这个时候却向宝钗把自己所有的痛苦全部呈现出来。那么这
11、个地方就体现出黛玉的的确确是被宝钗的真情所感化了,她在这个地方找到了真正的朋友,找到了真正的友情,才使得黛玉能够坦诚地敞开心扉。 小结:通过对以上分析,我们看以感受到人物个性化语言的魅力了,在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黛玉的语言没有了其他地方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尖酸刻薄,而更多的是那种坦诚、一种自责,一种温情脉脉的倾诉内心。宝钗在这里也没有了往日的那种圆滑,深沉,取而代之的是那种细心,真挚姐姐般的关心话语。正是由于她们二人的这种情真意切的语言才使得双方各自敞开心扉,冰释前嫌。 师问8:从哪里可以看出“猜嫌”已“释”呢? 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没有注意到黛玉与宝钗共说了几次话,每一次说话的表情和动作是不是一样的
12、呢?(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梳理(展示课件):情态(道、叹道、笑道、忙笑道)。情感(感激赞美,自责,敞开心扉,高兴),黛玉从厌烦到叹息到笑到诚邀,表现出一种情感的拉近,心灵的贴近。这也正是文章发展的一个脉络 在这样的脉络发展当中两位女主人公她们的心灵逐渐的贴近,正体现了我们这段选文所取的名字“情真意切释猜嫌”。正是由于这两个人的真心相待,真诚实意猜嫌才能够被化解的。 补充:40回之前,林黛玉对薛宝钗是十分嫉妒的,不时尖刻的挖苦她和宝玉的关系(尤其薛宝钗刚来之时),但薛宝钗一直不以为意,逐渐自己也不好意思,继而在不断冲撞中黛玉逐渐认识到薛宝钗的见识、处事、学识确实都比她要高,而且很有度量,就开
13、始由妒到敬到服(45回薛宝钗告诫她不要看那些艳诗杂书,黛玉心中暗服足以证明)。事实上到50回之后,两人的关系已经很好,形同姐妹,已经完全没有了宝钗刚来时的那种水火不容的状态。 师问9:总结一下在这段文章当中宝钗和黛玉分别表现出怎样的性格特点。( 生自由回答:)老师适时点评引导:黛玉已经完全敞开心扉,对宝钗的她的态度,她的性格是率真坦诚的,没有一点尖酸刻薄的味道,跟平时大家对她的印象完全不同。作为宝钗也是一样,她平时也不肯多说一句话生怕做错了什么事情,因为这个人是城府较深的人,相对于黛玉而言她显得成熟稳重得多,但是在这个时候她甚至主动和黛玉开玩笑,体现了她的宽容体贴。(板书)。正是由于她们这样一
14、种人情美人性美使得对方的心理防线彻底被化解了。 四、教师总结梳理全文明确小说阅读方法:经过刚才的阅读我们看到了文章表现出黛玉生病时所体现出的处境与心境,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环境;同时我们共同梳理了文章体现出来的脉络,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节;那么性格特征是谁身上的呢,是人物。 这样我们就可以总结出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1、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因为背景是人物生活和情节推进的一个基础。 2、理清情节发展的脉络和过程,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的成长历史 3、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因为人物是小说的核心。 只有当我们懂得阅读小说的方法之后,我们以后在阅读其他小说的时候才能事半功倍。 五、布置作业: 对于黛玉和宝钗二人的评价,历来研究家们是众说纷纭的: 1、黛玉真而宝钗伪,黛玉直而宝钗曲,黛玉亲而宝钗疏,黛玉热而宝钗冷。 2、黛玉一味痴情,心地偏窄,德固不美,只有文墨之才;宝钗却是有德有才。 3、谈恋爱自盼黛玉,找妻子还须宝钗;掉眼泪自为黛玉,鼓掌喝彩还向宝钗。 4、黛钗是“双峰并峙,二水合流”,她们名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含回购条款的股权转让协议二零二五年
- 公司给干股股份协议书
- 公司内部股权无偿赠与转让协议
- 二零二五版国家拆迁补偿协议
- 合伙成立公司协议二零二五年
- 人力公司用工合同标准文本
- cif保险合同样本
- 2025年商业大厦租赁合同范本模板
- 适度减压主题班会教案
- 研发管理制度
- 厂房拆除及垃圾清运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高考重庆卷物理真题(解析版)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石灰吟》(课件)
- 水杨酸产品原材料供应与需求分析
- 烈焰卫士观后感450字
- GB/T 36548-2024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测试规程
- HJ 179-2018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 DZ-T+0227-2010地质岩心钻探规程
- 幼儿园中班绘本课件-《小金鱼逃走了》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 π型RC/LC滤波电路-电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