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教学设计_第1页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教学设计_第2页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教学设计_第3页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教学设计_第4页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第2课时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材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二框题。本框题主要通过介绍哲学存在与发展的具体形态,让学生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本框题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通过介绍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从中概括出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第二课时主要通过介绍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心主义哲学,从中概括出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学情分析通过学习前面的内容,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哲学知识。但是,由于哲学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应该结合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论断进行探究学习。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供素材、

2、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等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同时,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的层次性,由具体到抽象,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2、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3、识别不同的哲学派别,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及抽象思维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根据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论断来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实际学习、生活、工作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重点难点重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各自的主张。难点唯物主

3、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教学设计(预备铃)在上课之前,我先把大家分成四组,四组的每个同学都可以举手回答或直接站起来回答问题,在这节课上完之后我们看哪一组加的分最多,哪一组就胜出,大家要把握住机会哦。(正式铃声)(引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那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和基本形态。那么谁愿意充当一下喜羊羊,告诉大家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读)(过渡)从学习目标中我们知道,这节课我们依然要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学习,那么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一起探讨一

4、下。(课件)展示“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学生活动)当我们上了半天课没有吃东西的时候,我们肚子空空的,这个时候我就会有饿的感觉。(教师问题)是我们的肚子先空空的,才有饿的感觉;还是先有饿的感觉,肚子才空空的?(学生)是我们的肚子先空空的,才有饿的感觉。(教师点拨)肚子空空的属于物质的范畴,饿的感觉属于意识的范畴,是我们的肚子先空空的,才有饿的感觉,所以,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第二框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那么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呢?我们先来看一位学者和民工的对话。(学生活动)展示“学者与民工的对话”。(学生表演) (教师问题)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

5、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吗?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回答)不同意。因为唯物主义者承认物质(存在)决定意识(思维),但也追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承认意识决定物质,但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不同回答,才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过渡)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哲学的两大派别是什么?谁能起来告诉大家。(学生活动)填表格。(过渡)唯物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

6、成了三种基本形态,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古代的哲学家们的唯物主义观点是怎样的。(课件)五行说: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课件)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2、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 3、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五行”原指“五材”,即金、木、水、火、土。早期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问题)上述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哪一种基本形态?这种基本形态有什么合理性和局限性?(学生活动)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12页

7、的相关内容,并和组内同学探讨研究一下。(教师活动)很明显,它是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的,它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金、木、水、火、土”或者“气”等等,这些观点都是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它认为的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缺乏科学依据。(过渡)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到了近代,这时候与古代相比较,自然科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越来越科学化。我们知道,自然科学的发展会推动哲学的发展,所以到了近代,出现了唯物主义的第二种基本形态。(课件)“ 原子说”1、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的。1803年他发表了“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8、。2、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学生)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这一思想可以说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对物质的最高概括和认识成果。(问题)上述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哪种基本形态?这种基本形态有什么合理性和局限性?(学生活动)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12页的相关内容,并和组内同学探讨研究一下。(学生活动)这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的观点,肯定世界本原是物质。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教师小结)形而上学和

9、辩证法是一个对子,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客观世界,而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个世界。在这本书的第三单元我们会详细地学习辩证法。(过渡)哲学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到了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好,谁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学生活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成为可能,因而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10、过渡)好,到这儿呢我们就把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学完了,现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课件)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比较:(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主义(基本观点和局限性)(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局限性)(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正确性)(过渡)既然大家学习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小试牛刀呢? (课件)“小试牛刀”(学生做练习)略(过渡)看来大家对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掌握的不错,那么我们继续学习古今中外的唯心主义观点。(课件)王守仁(明朝)的“心外无物”论:“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学生活动)读“花

11、的苦恼2”(学生活动)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博士散步,讨论“存在就是被感知”的问题,不小心碰上了一块石头。约翰生博士便问道:“在碰到这块石头、产生痛觉以前,它是否存在?” 贝克莱说:“存在即是被感知”。(教师活动)这就是著名的“存在即被感知”的观点。那么按照贝克莱的说法,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真的能这样吗?(不能)(问题)讨论探究:王守仁和贝克莱的观点有什么共同之处?这种观点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这些观点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它的基本观点是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过

12、渡)唯心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我们来看唯心主义的第二种基本形态的典型观点。(课件)朱熹:理在事先。柏拉图:理念世界。黑格尔:绝对精神。各种“神创论”。(问题)讨论探究:朱熹、柏拉图、黑格尔以及神创说等观点有什么共同之处?这种观点有什么特点?大家结合教材第13页探讨一下。(学生活动)这些观点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它的基本观点是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过渡)到此我们已经把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学完了,那么大家一起来总结一下好吗? (知识总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比较。(学生回答)(过渡)既然大家学

13、习了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再试牛刀呢?(学生活动) “再试牛刀”(四张幻灯片)(教师小结)(讲清楚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也有局限性,例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有其局限性;唯心主义也有一定的作用,认识到了人的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世界。那么,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有什么关系呢?(课件)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教师小结)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其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回答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由此形成了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回答的是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