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城大麦种植及利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凉城大麦种植及利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凉城大麦种植及利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凉城大麦种植及利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凉城大麦种植及利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凉城大麦种植及利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1. 标准制定背景 随着内蒙古自治区草牧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对于优质的饲草料缺口急剧加大,草畜矛盾日益增加。合理配置饲草种植是解决草畜矛盾、促进我区草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凉城大麦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饲用大麦。该品种是优质的能量饲料,其综合营养价值高于玉米和水稻等作物,籽粒中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烟酸、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含量均普遍高于玉米,在北欧国家饲用大麦在饲料中占60%以上,丹麦占70%以上,美国占30%左右,而我国只占10%-13%,由此可见,在大力发展畜牧业和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的形势下,充

2、分认识饲用大麦在饲料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成功选育的凉城大麦,具有生育期短,生长快,抗旱、耐盐能力强,抗倒伏,耐瘠薄等特性,是优化饲草种植结构重要栽培品种之一。针对凉城大麦植物学、生物学特性,结合现有大麦种植及利用技术,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制定并起草了凉城大麦种植及利用技术规程。2、任务来源参照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CARS-34)乌兰察布综合试验站、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创新基金“牧草新品种选育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执行期2017年-2019年、内蒙古联合基金项目“EMS诱导洋草麦突变及突变体的鉴定和筛选”的要求,依据“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关于下

3、达2018年第二批内地方标准制修定项目计划的通知(内质监标函2018154号)”,为规范凉城大麦种植及利用技术,增加饲用大麦的种植推广,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牵头进行凉城大麦种植及利用技术标准的起草和制定。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凉城大麦”在种植过程中的品种来源与特征、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和指标。主要起草人为:丁海君、殷国梅、魏晓斌、赵和平、贾明、房永雨、白春利、薛艳林、刘思博、温素英、吴昊、达丽。二、主要编制过程 技术规程标准编制撰写工作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负责,承担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意见汇总、反馈工作,编制工作简述如下:1、有关国内外大麦种植和利用及

4、研究资料的收集通过对大麦种植和利用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了解各地区大麦种植和利用特点,分析大麦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及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凉城大麦的特性,有针对性的对各个种植及利用技术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发现在大麦种植和利用规程方面,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内蒙古地区有5项相关的地方标准、其他地区有20项相关的地方标准,这些标准都是关于大麦质量指标及分级指标以及相关品种的标准。国内外大麦种植和利用的文献资料较多,但由于气候、土壤、灌溉设施、收获设备的不同,相关的文献资料具有很强的区域特性。2、拟定提纲通过对收集材料的整理和分析,依据我国相关标准的要求,起草小组拟定了初步的

5、规程提纲。提纲起草后起草小组与相关专家结合凉城大麦的特性以及种植区域气候土壤等特点,对规程提纲进行了反复多次讨论,并做了修改。3、起草初稿根据起草小组拟定的提纲,开始对各个规程环节进行调研、咨询、收集以及消化相关资料,并结合凉城大麦的特性,开始编制起草技术规程初稿。形成初稿后起草小组内部逐条进行了讨论分析,并于2020年1月7日完成初稿,2020年6月完成征求意见稿修改。三、制定标准遵循的原则和编制依据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参照了“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DB32/T3326 大麦盐碱地栽培技术规程、DB34/T2169 饲料大麦栽

6、培技术规程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并结合国内凉城大麦种植及利用方面的相关文献,制定了城大麦种植及利用技术。该技术规程根据多年的品比、区域和生产实践技术经验,并结合生产种植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遵循了科学性和使用性的原则。四、主要技术内容的说明(包括技术参数和指标的确定依据)1、范围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1-2009)中“范围应明确表明标准的对象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有关规定,根据“凉城大麦”生长特性、种植及利用技术要点,将标准的适用范围确定为“适宜内蒙古中西部年降水量为350mm450mm地区旱作栽培”。2、国内外标准现状大麦种植和利用方面没

7、有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内蒙古地区有5项相关的地方标准、其他地区有20项相关的地方标准。 3、参数和指标说明 3.1 播前准备 播种前一定要将种植地块整平整细,同时将播种苗床压实。苗床不实很难控制播种深度,造成出苗困难。为了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耕翻前一般应施入腐熟农家肥1200kg/hm2作为底肥;为了供给凉城大麦前期肥料供给,同时增加30kg/hm2碳铵和30kg/hm2钾肥作为底肥。 3.2 播种技术 凉城大麦在呼和浩特周边的生育期106天左右,每年只能种植收获一茬,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一般4月20日至5月10日均可播种,但在种植时要考虑当地风沙情况及浇灌设施保障问题。 3.3 田间管

8、理 大麦播后苗前以及3叶期至拔节期定要注意对杂草的防治,若这一时期不能将杂草有效的防控,会造成水肥的浪费,影响大麦的健康生长。定期对大麦田中的病虫害进行监测,及早发现灾情,及时采用生物、化学、物理等有效措施进行防治。水肥调控管理是大麦丰收的重要保障环节,尤其在生育关键时期如拔节孕穗时期及时补充水肥,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数据在连续2年三个试点生产试验中,凉城大麦的产草量均较对照高。平均年鲜草产量达到28610kg/hm2,对照为22960kg/hm2, 比对照高24.6%,产量优势明显。凉城大麦在三个试点都能旺盛生长,抗旱、耐寒又无明显病虫害,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和良好的生产性能。表1

9、 凉大麦生产试验产量结果表年份试验地点产量(kg/hm2)增减产量()显著性对照品申报品种对照品种种名称2012土默特左旗鲜草28765鲜草2314724.27显著察中洋大麦干草7796干草612827.22显著种子3014种子235128.2显著2013土默特左旗鲜草30057鲜草2305630.36显著察中洋大麦干草7895干草621826.97显著种子3075种子238129.15显著2012凉城县鲜草27853鲜草2251923.69显著察中洋大麦干草7314干草601721.56显著种子2804种子235019.32显著2013凉城县鲜草28047鲜草2284319.32显著察中洋大

10、麦干草7752干草618125.42显著种子2865种子221821.72显著2012和林格尔县鲜草28173鲜草2314521.72显著察中洋大麦干草7218干草608518.62显著种子2896种子231425.15显著2013和林格尔县鲜草28765鲜草2304724.81显著察中洋大麦干草7721干草618324.87显著种子2822种子231721.92显著五、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该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无冲突,并保证了对该标准最新版本的引用。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的意见建议标准的其他内容为推荐性标准。八、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由

11、于目前无相关标准,因此不存在代替或废止现行标准问题。九、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无十、专家意见采纳与否序号意见提出单位采纳不采纳(说明原因)1杂草防除方法 应作简要说明,完全参照标准GB/T8321、DB34/T2169 和DB32/T3326规定执行,说不清楚。内蒙古农业大学采纳2若按其内容,则标准的名称改为“凉城大麦栽培技术规程”较好,这与引用标准DB34/T2169无太多区别。若在种植方法和技术上与饲用大麦不同,则可将名称改为“凉城大麦种植技术规程”较好。内蒙古农业大学采纳3收获 需补充所用主要割草机类型及注意事项。内蒙古农业大学采纳4编制说明补充: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创新基金“牧草新品种选育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执行年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采纳5编制说明中国内外标准现状:补充说明本标准与“内蒙古地区有5项相关的地方标准、其他地区有20项相关的地方标准”相关性。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采纳6文本中“收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