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线、过孔的过电流能力_第1页
走线、过孔的过电流能力_第2页
走线、过孔的过电流能力_第3页
走线、过孔的过电流能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录: 线宽和电流的关系PCB走线的载流能力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线宽 铜箔厚度 允许的温升PCB走线越宽,铜箔厚度越厚,允许的温升越大,走线的载流能力也就越强。下图为线宽、温升与载流能力的关系图根据IPC-D-275标准,线宽与电流、温升的关系如下: I = 0.0150(DT 0.5453)(A 0.7349) for IPC-D-275 Internal Traces I = 0.0647(DT 0.4281)(A 0.6732) for IPC-D-275 External Traces其中 I = maximum current in Amps T = temperature ris

2、e above ambient in C A = cross-sectional area in square mils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表层走线的载流能力要比内层大很多,这一方面是因为PCB表层的散热要比内层好,另一方面是因为表层的铜箔经电镀后要比内层铜箔厚很多。以内层为例,不同厚度,不同宽度的铜箔的载流能力见下表:铜皮厚度35um 铜皮厚度50um 铜皮厚度70um 铜皮t=10 铜皮t=10 铜皮t=10宽度mm电流 A宽度mm电流 A宽度 mm电流 A0.150.200.150.500.150.700.200.550.200.700.200.900.300.800.301.100.3

3、01.300.401.100.401.350.401.700.501.350.501.700.502.000.601.600.601.900.602.300.802.000.802.400.802.801.002.301.002.601.003.201.202.701.203.001.203.601.503.201.503.501.504.202.004.002.004.302.005.102.504.502.505.102.506.00注:1. 用铜皮作导线通过大电流时,铜箔宽度的载流量应参考表中的数值降额50%去选择考虑2. 在PCB设计加工中,常用OZ(盎司)作为铜皮厚度的单位,1 OZ

4、铜厚的定义为1平方英尺面积内铜箔的重量为一盎,对应的物理厚度为35um。2OZ铜厚为70um。3. 附线宽计算软件如下过孔和电流的关系对于过孔与其载流能力的关系虽然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按照走线的载流能力去理解、计算。相对于走线宽度,对于过孔来说,其载流能力应该与过孔的载流截面积和镀铜厚度有关,截面积越大,镀铜厚度越厚,载流能力也就越强。按照一般通用标准,金属化孔的镀铜厚度在18-25m之间。保险起见,我们可以按照0.5oz来计算。知道了过孔孔径,按照周长计算公式算出周长,即它的截面积。我们就可以算出它的载流能力了。但是这只适用于用较粗的走线或全连接方式的铜箔与之相连的情况。当过孔与平面层相连时,这个数据就不一定正确了。我们知道,金属化孔一般都是采用花焊盘的方式与平面层相连的。花焊盘出脚的宽度是在flash中定义的。如下图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十字花焊盘的4个通道加在一起共计4X0.2499mm0.9996mm,钻孔的周长是*D3.14X0.51.57mm,就是说隔热通道远小于钻孔的周长。四个隔热通道宽度的总和才是过孔与平面层相连的宽度。而不是过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