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对老年人的影响_第1页
艾滋病对老年人的影响_第2页
艾滋病对老年人的影响_第3页
艾滋病对老年人的影响_第4页
艾滋病对老年人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9卷第3期 2005年5月Vol.29, No.3 May 2005人口研究PopulationResear由艾滋病对老年人的影响徐 勤 吕 繁 原 野 朱 昊 伍小兰 翟德华 张秋霞【内容摘要】研究表明,艾滋病的流行对老年人有直接影响(自身感染)和间接影响(子女感染的影响)两种基本途径。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50岁及以上者已经超过1/10,而且增长很快。艾滋病导致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下降,加深老年贫困,社会排斥使他们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老年父母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子女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是对社会的间接贡献。社会应给予受艾滋病影响的老年人以关怀和帮助。关键词:艾滋病;老年;社会

2、支持作者简介】徐勤,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吕繁,中国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博士;原野,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朱昊,中国性病艾滋病预防中心研究室主任助理,伍小兰、翟德华、张秋霞,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助理研究员。1 导言目前,全国范围内艾滋病正在持续蔓延。国际的相关研究表明,艾滋病的流行,不仅直接影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简称“HN感染者”)本人,也对其家庭成员产生间接影响。更多研究集中于艾滋病患者(简称“ADS患者/病人”)死亡后的遗孤身上。但与ADS患者同住的不仅有子女,还有患者的父母。他们的生活不仅遭受严重影响,还往往要照料患病的子女,而他们作为子女照料者的作用多被以往的研究所忽视,无

3、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和地区。老年人是人口中的脆弱群体,受到艾滋病影响的老年人则是整个老年人口中更加脆弱的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是全国预防控制艾滋病蔓延、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稳定和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在国外艾滋病的相关研究中,涉及老年的很少,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迄今为止,我国尚无专门分析和研究关于艾滋病对老年人的影响的研究及统计调查,客观上需要从老年的视角考察艾滋病对老年群体的影响,以便掌握我国受艾滋病影响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存在的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2 研究背景2.1 艾滋病的流行状况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发表的2004年度报告,全球

4、约有3780万HIV携带者非洲是艾滋病蔓延最严重的地区,目前共有HIV感染者2660万,ADS患者320万,2003年死亡230万。亚洲成为艾滋病泛滥的第二大洲,HIV感染者人数已达到740万,其中100多万为近一年来新增病例,死亡50万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HIV携带者也有200多万,并有 10万人死亡。东欧和中亚地区艾滋病一直在不断蔓延,俄罗斯的HIV感染者达 100多万。2003年主要发达国家的HN感染者人数达160万,其中新增病例 8万,1.8万患者死亡。 艾滋病在全球继续蔓延,一年增500万死300万,新华网,2003,11,263期徐 勤 吕 繁 原 野 朱 昊等 艾滋病对老

5、年人的影响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截止到2003年12月底,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为62159例,累计AIDS病人8742例,累计死亡2359例。专家对艾滋病疫情估计的结果显示,到2003年底,全国实际HIV感染者约84万人,其中,AIDS病人约8万例。尽管成人总人口感染率不足0.1%,但疫情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AIDS病例报告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艾滋病的流行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宏观层面,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对中国经济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由于艾滋病的流行,HIV感染者及其家庭的医疗费用大大增加,一些 HIV感染者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有的因为社会歧视而失业

6、或失学、农产品卖不出去,收入大大减少,许多家庭一贫如洗,甚至家破人亡。由于艾滋病的流行,使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医疗救治压力越来越大,消耗了巨大的卫生资源,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引发了救治关怀患者、照顾孤儿寡老、消除社会危害和维护群众健康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吴仪,2004)。在个人层面,艾滋病从心理上、经济上、社会上和身体上等多方面对感染者产生深刻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值得注意的是,艾滋病的流行,不仅直接影响HIV感染者本人,也对其家庭成员产生非直接影响。其中,老年家庭成员遭受的影响则很少被人们注意。因为AIDS患者不仅有子女,而且还有父母,父母还往往是HIV/AIDS子女的照料者。由

7、于HIV/AIDS子女的生病与死亡,尤其是对于作为照料者的家庭成员,他们可能遭受心理的、经济的、社会的和身体的影响。由于AIDS患者多死于20一40岁,他们父母的年龄在50一70岁。迄今为止,社会依然没有给予他们以关注。在人们的印象中,照料AIDS患者遗孤是祖父母的责任,而他们作为子女照料者的角色往往被忽略。在艾滋病高发国家,许多研究和调查集中于AIDS患者死亡后的遗孤身上,艾滋病对老年人的影响还很少被研究。2.2 研究方法2.2.1 概念“老年”的年龄起点是研究艾滋病对老年人影响的首要前提。事实上,老年的年龄起点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标准,确切的年龄取决于研究的需要。目前,国际上对老年艾滋病问题

8、的文献中涉及的老年人(严格说是“年长人”)多指5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了资料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采用国际上通用的50岁为老年的年龄起点。2.2.2 研究路径艾滋病影响老年人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直接影响,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对其健康及生活的影响;二是间接影响,通过HIV感染者/AIDS病人作用于他们的老年亲属,给老年人带来经济、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受艾滋病影响的老年人有两类,一类是老年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另一类是感染HIV/AIDS子女的老年亲属(主要是老年父母)。本文考察艾滋病对老年人的影响拟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一是宏观研究,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考察艾滋病在老年人群中流行状况

9、;二是微观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老年HIV感染者/AIDS患者及感染HIV/AIDS子女的老年亲属的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大量统计数据表明,中青年是 HIV感染者及 AIDS病人的主体,因此在艾滋病的研究中老年被排斥在人们的视野之外。实际上,老年作为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亲属同样受到艾滋病的影响。但是,以往人们普遍认为“艾滋病是年轻人的病”,似乎艾滋病与老年无关。老年不仅作为研究对象很少,甚至绝大多数艾滋病的统计和调查数据汇编一般都截止到49岁,这又加深了人们对老年与艾滋病关系的忽视。统计数字表明,艾滋病并不排斥老年人,老年人也会受到感染。长期以来,我国公众、研究者和决策者都忽略

10、了艾滋病对老年的影响。当艾滋病的流行被视为年轻人问题时,在感染者数目和长期潜在影响方面,老年实际上比青年更加脆弱。2.3 资料来源定量分析使用全国艾滋病监测网收集的艾滋病流行病数据,该网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研究29卷定性分析使用实地调查的资料。由联合国人口基金资助的“艾滋病对老年人的影响研究”课题组于2004年5月在山西某县进行实地调查,通过个案访谈、知情人座谈和社区基本状况调查等,收集受艾滋病影响的老年人的各种信息。个案调查在两个艾滋病高发村共访问51人,其中HIV子女的老年亲属37人,老年HIV感染者14人。社区访谈对象(包括村干部、会计、感染者联系人、医务工作者及感染者亲属)

11、共7人。鉴于艾滋病在目前的国情下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为保护个人隐私,被访者所有的信息,包括所在村名、姓名及其亲属的姓名在报告中均采用匿名。3 艾滋病对老年人的直接影响3.1 老年 HN的感染状况3.1.1 老年HIV感染者报告人数超过1/10,是增长最快的人群根据全国监测数据,2003年度报告的HIV感染者中,20一29岁组占25.9%,30一39岁年龄组占38.8%,40一49岁组占19.1%,50岁以上组占10.6%.50岁以上HIV感染者的性别比为108,低于感染者总体水平(179).AIDS病人中5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更高,达到17.0%。在死亡人群中,5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高达16.6

12、%.HIV报告总人数2001年只有8219人,到2003年增长到21691人,是2001年的2.6倍。而50岁及以上HIV人数2001年只有339人,到2003年增长到2283人,是2001年的6.7倍。2001年50岁及以上HIV感染者人数占全部HIV感染者报告人数的4.1%,到2003年,这一比例猛增加到10.6%。可见,老年感染者所占的比例上升速度很快,因此,对老年感染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青壮年是艾滋病流行的年龄主体,这一状况决定了间接影响是艾滋病对老年人影响的主导模式。随着青壮年感染人数的增加,未来涉及老年亲属的人数也将相应增加。通常1-V感染后 10一15年发病,发病后2一3年去世。

13、大量青壮年感染HIV,意味着今后将有大批的老年亲属失去成年子女,成为社会救助的对象。在艾滋病的高发区,青壮年AIDS病人集中死亡,在短期内会留下大量老年父母,从而急剧提升当地的人口老龄化程度。3.1.2 既往有偿献血感染为主要感染途径从2003年报告数据看,既往有偿献血是 15一49岁青壮年感染的主要渠道(42.9%),同时也是老年感染的主要渠道,但老年的这一比例(72.5%)较青壮年高得多。50岁以上经性传播感染占4.6%,经输血/血制品感染占3.7%,经注射吸毒感染占1.3%,感染途径不详的占17.9%.2003年与2001年的病例报告比较发现,近年来,在50岁以上人群中既往有偿献血感染比

14、例大幅度提高,两年间从30.7%猛增至72.5%,翻了一番还多。3.2 老年 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活状况及面临的问题3.2.1 健康状况感染者的健康状况与感染时间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免疫力逐渐下降,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在调查的老年感染者中,无明显症状的仅占7.1%,其余92.9%的人均出现一种以上的症状。85.7%的人乏力,71.4%的人发热,71.4%的人消瘦,64.3%的人有鹅口疮,57.1%的人咳嗽,42.9%的人胃口差,42.9%的人腹痛,28.6%的人腹泻,7.1%的人皮肤有溃烂,7.1%的人水肿,7.1%的人有结核病。同时具有两项以上的症状的人达到85.7%.这次调查的感

15、染者中有的人已经出现症状,有的已经死亡。57.1%的被访者正在接受针对某种病症的治疗,而没有接受针对艾滋病的专门治疗;14.3%的人过去接受针对某种病症的治疗但现在没有;28.6%的人从未接受过任何治疗,50%的人主要是没有钱。被访者呼吁: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将有更多的人死去。 课题组组长:徐勤、吕繁;成员:原野、朱昊、伍小兰、翟德华、张秋霞。3期徐 勤 吕 繁 原 野 朱 昊等 艾滋病对老年人的影响3.2.2 基本生活日益难以维持农业生产本身所得除去生产投人后,一般收人很少。乏力是感染HIV后的普遍症状,健康状况的下降严重影响生产和生活。据本次调查的11个感染者回答,去年家庭人均年收人为90(

16、)元;家庭基本没有收人的有3人,占27.3%;家庭人均年收人在100一300元的有3人,占27.3%,没有或基本没有收人的超过一半。随艾滋病症状陆续出现,患者支出的医疗费用越来越高。前来参加访问的感染者多数健康状况还可以,即使有个小病,也能扛就扛过去。他们中尚未花医疗费的占14.3%;花费 100()一3000元的占49.5%;花费300(元以上的占35.5%,花费最多的已累计达到3万多元。收人减少的同时医疗费却在不断增加,借债治病成为HIV感染者维持健康和生命不可避免的手段。14个被访者中,除 1人未回答、1人没有负债外,其他人因艾滋病或者其他原因而负债;负债额在300(元以下的占38.5%

17、,负债额在 300()元以上的占53.8%,负债额最多的达2万多元。被调查的老年感染者中,多数年龄在60岁以下,很多人还有未婚和未成年子女,78.6%的人仍然从事田间劳动或外出打工。这些人很多现在仍然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但其劳动能力都受到了影响,干不了重活,生病的时候不得不休息。有一些则因为身体状况不好已不能下地劳动,平时在家做家务,日常生活很困难。3.2.3 精神长期压抑老年HIV感染者由于死亡的威胁而普遍感到恐惧,他们希望活下去,但因为没有钱而缺乏药物和必须的治疗。不知道怎么治,感到茫然、无奈和绝望。让他们最放心不下的还是他们的家庭和子女,担心自己去世后孩子的教育、成年子女的婚姻、配偶的生

18、存、父母的养老等问题。长期的精神压力影响到老年感染者的性格。一位被访者反映,因心理压力大,自己爱吵架,爱发脾气,也影响到他人。在目前的国情下,来自周围人的歧视是老年HIV感染者最大的精神压力。被访者反映,村民的歧视普遍存在,人们因对艾滋病的恐惧而害怕和躲避与感染者及其家属接触。一些村民不再与感染者及其家属像以前一样来往。少数人躲得远远的,生怕接触。有的人见面还说话,但不来家里串门、吃饭了。感染者不能参加集体活动,也没人愿意同他们一起参加娱乐活动,村里举办红白喜事时没有人愿意与之同桌吃饭。孩子上学时被同学骂成“病毒大王”,小小的心灵遭受了难以承受的压力。因为怕被人嫌弃(歧视),他们不敢向外人透露

19、自己的健康状况,通常到外县进行艾滋病检查,即使到医院看病,也不敢告诉医生自己感染了HIV,担心不能得到治疗。还是因为歧视,怕被别人看不起,怕子女找对象、上学受到影响,许多人不愿公开承认自己感染了HIVo4 艾滋病对老年人的间接影响艾滋病危及年轻人,波及老年人。当灾难降临到青年人时,其老年父母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从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艾滋病对老年人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水平下降,负债增加。根据本次调查,子女感染HIV导致老年父母生活水平明显下降。大多数老人原本就过着比较清贫的生活。子女患病后,为全力支持子女的医疗和生活,老人平时节衣缩食,偶尔头痛发热之类的痛苦也是能忍就忍,万不得

20、已,用些便宜的药物将就缓解一下症状。被访老人多数衣着简朴,面容消瘦,神情忧郁。从他们的家庭年收入水平、居住条件和自身的健康状况判断,经济状况一般和差的分别占55.6%和36.1%,只有2.8%的家庭由于子女的病情较轻,过去有些积蓄,或者亲属经济条件较好,生活还能基本过得去。少数困难户每天馒头就开水充饥,有时吃一些咸菜,一年中有 200天这样的日子。过去孩子在外打工,老人能够得到些零花钱,现在子女去世了,维持基本的生存都困难。在这个贫穷的农村地区,当初他们卖血,为的是补充本来就少得可怜的收人。如今治疗艾滋病需要大笔的费用,对于这些贫困的首姓来说是没有能力承担的。由于医疗费用负担沉重,因病负债现象

21、人口研究29卷很普遍。为了给子女治病,父母都去借债。据知情人估计,子女因艾滋病去世的老人,家里一般都有500()一6001元的债务。(2)生活失去保障。中国农村的许多低龄老人还在劳动,基本上依靠自己劳动为生。在被调查的36位老年父母中有29人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收人,占80.6%;有3人主要靠子女或孙子女供养;3人依赖老伴(配偶)养活。子女的健康状况对老年父母的收人来源影响显著。中国的HIV感染者多集中在15一49岁年龄段,他们通常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也是子女和老年父母的经济支柱。当感染者发病后,通常不能照顾自己,更谈不上照顾年老的父母。他们一旦离去,抛下年迈的老人,使他们失去了可靠的生活来源。

22、被访者中,有5个家庭已失去儿子,其余的家庭至少有1个子女处于患病状态,他们的年龄都在35岁以下。36号被访者是一位退休人员。儿子及儿媳妇都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两人基本上均不能再从事生产劳动。孙子年幼,老伴身体状况不好。因此,该被访者一个人微薄的退休金收人要养活一家6口。一户兄弟3人均因艾滋病死亡。他们年龄在30一40岁,父母60一70岁,由三个儿媳妇供养,准备招女婿,留下遗孤5一6个,大的 17岁,小的才2一3岁。孩子上学的学费交不起,儿童基金给予了帮助,但老人的基本生活问题无法解决。许多本已经到了停止劳动年龄的老人为了给子女治病,花光了多年的积蓄,为了照顾孙子女,他们不得不重新寻找工作或者继续

23、回到田间劳作。一位女性老人在儿子患病时终日忙于照料,儿子去世后不得不再就业。为了增加收人,她打算再做小工,但是,已经到了68岁,没有人愿意雇用,后来经过村干部的动员,出于用工者的怜悯,她才获得一份收人微薄的工作,勉强度日。(3)操办丧事,照料遗孤。当子女因患艾滋病去世后,许多老年父母承担起操办丧葬事宜。本次调查中,6个被访者的子女因艾滋病而去世,其中有3人是孩子丧事的主要操办者。照料遗孤是老年父母向感染HIV子女提供支持的一个重要形式。当子女去世后,多数老年父母担负起照料、甚至抚养孙子女的责任。据知情人介绍,甲村过去死亡的74个 AIDS患者家庭中有 14一15户老人在家庭中照料遗孤。年轻丈夫

24、的死亡导致妻子过早丧偶,孙子女的抚养问题让老年父母忧心仲忡。一位感染者母亲(59岁)说:“儿媳妇迟早要走的,自己就得养孙子,直到他们成家立业”。他们年老体衰,自己就是弱者,子女离去后,他们却不得不再次承担抚养晚辈的责任。(4)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艾滋病不仅使老年人陷人经济危机,而且给老年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和心理压力。子女感染了HIV,老年父母意识到孩子要先于自己去世,有些老人已经经历了孩子的死亡,对于他们来说,一生中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一个被访老人坦言:“当得知孩子感染了此病后,非常悲伤,整日哭了足有三个月。”经济拮据造成思想上的重负。农村老年人是最节俭的,在困难面前固然可以将

25、自己的生活降到最低水平,但是没钱给孩子看病以及背负的巨额外债却是老年父母每天都要面对的。农村信息闭塞,多数老年父母不知道如何给孩子治病,对子女的健康和生命感到茫然和绝望。感染了HIV不仅意味着一个人可能丧失所有的一切,而且病人以及亲属会遭到社会的冷遇。为避免外界的歧视,老年父母无处倾诉自己的痛苦,只能深深埋藏在心底,倍感精神压抑。5 艾滋病影响老年人的社会含义5.1 艾滋病改变了代际支持方向代际之间紧密联系是发展中国家的特色。尤其在农村。对农村老年父母而言,子女是他们晚年生活的主要经济支柱。子女的健康与生存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保障程度。3期徐 勤 吕 繁 原 野 朱 昊等 艾滋病对老年人的

26、影响艾滋病改变家庭结构,包括成年子女的家庭结构及老年人的家庭结构。泰国的研究表明,成年子女感染艾滋病后,即使与老年父母分居,或者不在临近,当他们在发病的后期多会搬到父母身边,或者与父母同住。根据调查,死于艾滋病的成年子女中有 2/3的人在患病的最后阶段与父母同住或临近居住。在中国农村,老年人逐渐退出主要生产活动,而从事一些辅助性的生产和家务劳动,经济由自立转向依靠子女。子女一旦感染了艾滋病,他们的角色发生了逆转,从传统的被赡养者转变为照料提供者和心理安慰者,甚至经济支持者,担负起以前没有经历过的角色以及在老迈之年再次成为家庭的支柱、子女的依靠。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表明,艾滋病留下大量遗孤,而遗

27、孤的照料者或经济供养者中有许多是老年人。艾滋病对老年妇女的影响尤为严重,传统上她们是家庭中病人的照料者。而对AIDS患者的照料,她们不仅要承担护理中的感染风险,还要承担照料年幼后代日常生活的职责。结果,她们自己的生计、健康和福利受到损害。艾滋病r代际支持发生逆转,老年父母再次由被赡养者变成了赡养者,由被照料者变成了照料者。传统的家庭养老构建在多子女上,由多子女构筑成晚年生活的安全带。子女的多少决定了安全带的牢固程度。当子女发生意外,先于老年父母去世时,就降低了安全带的安全系数。随着生育率下降,未来老年父母的子女数减少。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几亿农民依然依靠家庭养老,实际上是依靠子女养老。当子女因

28、感染了HIV或患艾滋病之后,农村老年父母的晚年生活也失去了唯一可靠而且稳定的经济来源。艾滋病对老年亲属的冲击,既是对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冲击,也是对社会养老制度的挑战。艾滋病的蔓延要求社会承担起一部分原先由家庭供养的老年人的养老责任,如果艾滋病的流行得不到有效控制,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也会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换句话说,艾滋病对社会保障制度也间接形成冲击。针对艾滋病的传播,要求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方面及时采取新的措施,帮助受艾滋病困扰的老年人。5.2 艾滋病加深了老年贫困中国的养老模式,城乡有别。城镇的模式依靠退休金,农村的模式是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在农村,艾滋病使老年父母失去了晚年生活的保障,面临贫困和

29、无安全感,处于高风险状态。艾滋病对老年亲属的打击几乎是无法抵御的,一旦遭遇艾滋病,老年父母的晚年生活便失去了保障,而面临贫困和生存危机。艾滋病导致贫穷的恶性循环。因贫感染,再因感染度陷人新一轮的贫困,而且是极度贫困。调查的甲村,1985年前非常贫穷,全村没有1间土房,所有人均住窑洞。1987一1988年卖血的有220人,最小的21一22岁,最大的65一70岁。1989一2000年全村90%的家庭都有人去过黑血站卖过血,只有3一4户经济条件较好的没有去。当时村里人坐大卡车去血站卖血,每卡车乘40一50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仍然是广大农民的基本生存方式,子女感染艾滋病后,他们只能动用微薄的储蓄和

30、变卖家产甚至借债来应付艾滋病带来的长期巨大开支。很多人家为了给亲人治病,卖光了家里一切值钱的东西,甚至是口粮。许多老人一辈子生活拮据,临到晚年,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点积蓄,也被艾滋病一扫而光,负债累累,再次陷人贫困的境地,而且这种贫困基本上要伴随着自己,直至生命的结束。各种收人水平的人无例外都会受到艾滋病的影响,但贫穷者受其影响尤为严重。本次调查也显示,HIV感染者的健康和存活状况与家庭的经济条件密切相关,正如山西当地农民所说:“吃馒头的人(最穷的人)已经死亡,吃面条的人(生活条件一般的人)正在死亡,吃肉的人(生活条件比较富裕的人)还活着。”JirapornKespichaya

31、watanaandMarkVanlandingham,HealthImpactsofCo一residencewithandCaregivingtoPersonswithHIV/AIDSonOlderParentsinThailand,PSC,UniversityofMichigan,PSCResearchReportSep.2002人口研究29卷进人老年,失去了劳动能力,成为社会的边缘人,在艾滋病危机中,他们进一步成为社会双重的边缘人群。在艾滋病影响中,社会性别差异也非常明显,艾滋病对女性老年亲属的冲击较男性更高。 5.3 社会排斥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与艾滋病相伴的耻辱感影响到感染者向家人、朋友与

32、医务工作者吐露其真实情况和诊断结果,因为这有可能招来责备、歧视、排斥等反应,并导致自尊、自信的丧失,乃至遭到骚扰和攻击。但对诊断结果保密又会妨碍他们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陷人难以挣脱的恐惧、悲伤、愤怒及抑郁之中。因此,忧郁、无助、焦虑及挫折感在老年nw感染者中极为普遍。感染了HIV意味着一个人不仅生命危在旦夕,而且可能丧失生活中所有的一切,乃至生命的意义。他们的生命之路已看不到光明的前景,承受着常人无法体会的痛苦和悲伤,生活度日如年。出于对歧视的畏A,许多人即使出现了艾滋病的某些症状,他们也不愿意到医院/防疫站检查,更不愿意公开自己的病情。在所调查的县,公开自己病情的是极少数。甲村知情人介绍

33、,他们村HIV感染者至少有150多人,只有80一90的人检查并确认为HN感染者。许多人因避免消息外露,不在本县防疫站检查,而到临近县防疫站检查,而且都用假名字。本县防疫站掌握的数据只是针对前来检查者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根据调查推断,我国目前老年HIV感染者/病人的报告人数与实际感染人数估计值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数字鸿沟。由于歧视,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有可能有意隐瞒自己的实际情况,使得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扩大了潜在的艾滋病传染的可能性。5.4 社会干预措施AIDS患者的老年父母及老年感染者处于社会的边缘、贫困、无法自救,只能借助社会的力量,改善其生存环境,保持基本的生

34、活条件。消除艾滋病对老年人影响的政策干预措施的目标是: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延长生命,保障生活,摆脱生活困境,消除歧视,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发挥老年人在抗击艾滋病战役中的作用。政策干预措施包括:向老年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提供免费药物;将老年 HIV感染者/AIDS病人及老年亲属提供经济救助纳人扶贫工作内容;对收人未达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感染者及其老年亲属给予经济补贴;对经济自救活动提供启动资金;消除年龄歧视与社会排斥;提供心理支持;宣传教育对象扩大到50岁以上人群等。6 结论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老年人是艾滋病领域中特殊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受到社会的关注。(2)间接途径是艾

35、滋病对老年人影响的主要形式。子女感染艾滋病病毒对老年父母带来负面影响。(3)50岁以上感染者所占比例超过1/10,并且增长迅速。既往有偿献血感染是老年感染的主要渠道。老年感染IVH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基本生活日益难以维持。(4)艾滋病改变了家庭结构与代际支持方向,加深了老年贫困,使老年人遭受到社会排斥,处于双重社会边缘。(5)老年父母的支持在受艾滋病影响的子女的生活中具有积极作用。(6)国家的艾滋病政策和计划中需要增加针对老年人群的政策和计划。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今后应该进一步的研究包括:(1)将该专题研究扩展到城市地区。(2)增加对老年人通过其他途径感染艾滋病的研究。(3)开展流行病学及

36、人口学调查,掌握与青壮年HIV感染者及病人人数相应的老年父母的比例,以推断全国受艾滋病影响的老年父母的人数,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4)进一步深人研究艾滋病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参考文献:1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警惕艾滋病一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新华出版社,19932 徐勤,原野.家庭养老在中国老年保障中的作用北京:第23届国际人口科学大会中国人口论坛文选,中国人口学会,1997一103期徐勤吕 繁 原 野 朱 昊等 艾滋病对老年人的影响773 正视艾滋病:战胜这场全球流行病的公共政策重点一世界银行政策研究报告.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954 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China-UKHIV/AIDSPreventionandCareProgect).四川、云南艾滋病社区关怀与支持形势分析报告.北京:2001,htp:/.en/admin/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