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必修3总复习2011.ppt_第1页
地理 必修3总复习2011.ppt_第2页
地理 必修3总复习2011.ppt_第3页
地理 必修3总复习2011.ppt_第4页
地理 必修3总复习201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 了解区域的含义。 2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区域差异- 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 土壤、矿产等自然资源; 人类活动: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运输、 商业贸易、对外开放、文化 。 3 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陆地环境、岛屿、海洋 (在采猎、农业、工业、后工业不同时代),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4 产业转移的影响 - 对转出区: 对转入区: 广东省内省际转移的双面分析 5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对 调入区、调出区的影响,自然资源消耗、环境、就业、 产业发展、经济收

2、入,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1 生态保护方面: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4点、人为8点)、危害(5点)、措施(四大方面7点以上); 西北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自然2点、人为6点)、危害(3点)、措施(5点以上); 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 流域治理方面: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田纳西河、 我国南方的河流(长江、珠江等) 北方的河流(海河、黄河、淮河等) 西南的河流(怒江、澜沧江等) 西北的河流(塔里木河等)。,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3 区域农业方面:

3、分析东北农业 生产的条件(自然5点、社会3点) 布局特点(平原、山地、高原上) 存在问题(6点) 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5点),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4 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方面: 分析鲁尔区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优越条件(5点) 发展工业(5大部门) 衰落原因(5点) 振兴措施(6点) 我国焦作、山西省、东北工业区等资源型城市或区域的发展思路?,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5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方面: 江苏省、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推进过程(不同原因的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产生的主要问题(都是三点) 对策措施(苏4点、珠3点),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说出全

4、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实例。 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实例。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怎样比较区域差异,位置:经纬度、海陆等 地形 气候:类型、特点、 水文、植被、土壤 矿产等自然资源 农业、工业、人口、 城市、交通运输、 商业贸易、 对外开放、文化,区 域特征,自然条件,人类活动,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决定因素:地形、气候, 标 志:土壤、植被,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平原低山,海拔低,高原盆地,海拔较高,海拔最高 的高原,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外流河,内流河,湖泊、 冰川广布,森林、

5、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草甸,季风显著,干旱半干旱,高寒,回,季风显著,干旱半干旱,高寒,近海,低平,受夏季风的影响明显,内陆、封闭,海拔较高,海拔最高,气温 随纬度变化,降水 随海陆远近变化,海拔 水热组合变化,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回,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东 部 季 风 区,南 方,北 方,秦岭淮河线 一月0等温线 800mm年等降水量线 北方和南方、 暖温带与亚热带、 旱地与水田,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东中西地带排序 面积大小: 人口多少: 省市区数量: 发展速度:,动植物分布,作物栽培的自然地理条件,矿产资源、 交通便利,环境

6、质量,一、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亚热带暖温带的大河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丰富自然资源与有利自然条件的空间组合区,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回,农业文明发源地的有利自然条件,平坦的地形 肥沃的土壤 便利的河水灌溉 适宜的气温,回,三、岛屿对人类活动影响的阶段性,岛屿本身,居住,人少,经济低,港口,航海,对外贸易,消费、旅游,经济开发,归属权,沿海岸,周围海域,回,生物资源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不利的:毁林开荒-水土流失 过度放牧-土地沙化 破坏森林、湿地等-物种减少 有利的:植树造林、建人工草场、 培育改良农、畜品种 保护野生动植物 建立自然保护区,矿产资源的开采 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环境效益下

7、降: (不合理和采矿) 直接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 地面下沉、塌陷,地下水漏失 落石出损坏地表建筑 环境污染严重, 污染水、土地、大气 工业废渣占据大量农田 另一方面造成资源不断减少,城市产业单一,面临资源枯竭后城市转型的问题,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影响:,有利 缓解生态缺水;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有利于净化污水和空气 减少地下水开采,防止地面下沉 扩大灌溉面积,增产粮食 为城市和工业提供充足的水源,不利: 因用水过多或不当,可能造成受灌耕地盐碱化,有利影响: 减缓调出区的洪灾。可能提供水电。 促进航运。 可能形成新的旅游区。,跨流域调水对调出区的影响:,不利影响: 水位下降,航运、灌溉受到影响 供水

8、河流下游水质变差,河口咸潮, 可能因引发疟疾、血吸虫病等疾病。 浮游生物入海量减少,影响河口渔业,产业转移,区内产业升级: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区间产业转移: 对较发达区,高级产业产生或移入, 落后产业移出,回,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升级,第一次 产业变化,第二次 产业变化,1产业升级:知识技术密集型和服务型 2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 3国民经济发展, 4居民收入提高,1低级产业迁出带来环境的优化和改善 2对自然资源消耗减少,1低级产业迁入带来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对自然资源消耗增加,1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兴起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 3国民经济发展, 4居民收入提高,珠

9、三角劳动密集型 产业转移 各自优势,粤北、粤东、 粤西的优势: 资源、 土地、 劳动力丰富,价格较低; 内部交易成本较低;环保压力小, 市场潜力大 。 珠三角: 人才多,技术高,设备先进,管理能力强, 资金雄厚,对外贸易市场较大,对移入地: 有利:促进资源开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利于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收入 不利: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 带来社会治安不稳定等问题。,对移入地、移出地的影响,对移出地: 有利: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环境质量好转;社会治安趋好 不利:过渡期就业机会减少,对移入地、移出地的影响,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污染,水土流失 荒漠化 森林

10、破坏 湿地减少,生态破坏,环境问题,水 土 流 失 原 因,自然,人为,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土壤:以粉沙颗粒为主,疏松,地形:坡陡,地表破碎,植被:覆盖率低,不合理的生产建设: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过度砍伐、陡坡开垦 开矿、乱建窑洞,大面积毁坏森林草地 战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1 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2 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3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4 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5 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西北-荒漠化,次生盐碱化,西南-石漠化,我国荒漠化的主要类型及分布,东南丘陵 红漠化,草原,干旱的荒漠,荒漠草原,荒漠化原因,一

11、、自然因素,二、人为因素,地理位置: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外力作用: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占90,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挖掘野生药材 超量开采地下水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工、矿、路、宅等建设不当,气候异常,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生产力丧失 风沙威胁村庄、铁路公路、水库、灌渠 易形成沙尘暴,三、如何防治荒漠化?,措 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用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三北” 防护林) 和工程措施(设置沙障)构筑防护体系,3调整农、牧、林之间的关系,4采取措施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退耕还牧,西北地区 绿洲边缘荒漠化 分析,形状:原有沙丘活化.,原因:

12、过樵和水资源利用不当.,湿地及利用,破坏湿地的行为: 围湖造田、围垦滩涂,把沼泽湿地改建为鱼塘、虾池、农田,以及大量捕杀野生动物等 产生的危害或问题:丧失了湿地具有的巨大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 湿地的保护与利用: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专门的湿地保护区,依法管理,严禁盲目围垦 . 合理发展水产业 发展旅游业,洞庭湖湿地对长江流域的重要价值 1、维持生物多样性: 2、旅游观光: 3、调蓄洪水: 4、航运: 5、提供农副产品:,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条件,水能、矿产 资 源 丰 富,生态环境 恶 化,贫困落后 交通困难,治理 措施,防洪,综合 利用水资源,发展高耗能 工 业,全面发展

13、 农林牧渔业,发展旅游业,返回,田纳西河的启示,强化管理:成立流域的专门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整体规划:全流域整体规划,全面治理,综合开发 生态建设:把改善全流域的生态环境作为重点 我国季风区河流(长江等)的一般开发模式: 全流域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减洪调旱; 中上游可梯级开发建水库,发电、防洪、 航运、灌溉、旅游、养殖、调水; 中下游疏浚河道,加固大堤,减淤防洪; 海河、淮河下游开挖新河,增加入海河道 全流域统一管理,整体规划,合理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河流(如塔里木河)的开发与治理:, 上游:修建水库、坎儿井水利工程,节水防渗 中游:修缮堤防,两岸建闸、筑堤、造林, 以便把河水输送到下

14、游; 下游:跨流域调水等。 全流域统一管理,上中下游合理分配用水量 增强节水意识。,林地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开垦沼泽地,破坏湿地环境,农产品不适应市场要求,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探索德国鲁尔区的:,地理位置优越 煤碳水丰富 近法国铁矿 市场广阔 水陆交通便利,生产结构单一 煤碳危机 钢铁危机 新技术冲出,结构多元化 新兴产业 第三产业 重视科教 发展交通 美化环境 ,兴,衰,变,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重视发展第三产业,依托科研

15、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环境保护卓有成效,鲁尔区振兴措施,鲁尔区,位置 :德国 部 在 河及 其支流 河 河畔,西,莱茵,鲁尔,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2007定32个,石油城市:大庆、玉门、克拉玛依 煤炭城市:焦作、抚顺、阜新、 铁矿城市:大冶、 瓷器城市:景德镇-瓷土(高岭土) 、,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1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 ; 2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不是禁止开采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 3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循环经济); 4发展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5 发展现代农业; 6 国家政策扶持 。,1.改变单一的重

16、工业结构, 发展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 2.提高生产水平,淘汰落后生产方式, 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3.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4.大力拓展融资途径,引进民间资本; 5.政策优惠。,借鲁尔精华 振东北辉煌,我国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与鲁尔区相比有哪些异同条件?,1水资源较匮乏,(引黄入晋工程),2 便捷的水陆交 通 较欠缺,3 附近没有大铁矿,同:,(欠缺的区位优势),煤碳资源丰富,异,4 生态环境脆弱,煤炭资源,1自身环境: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 外部环境:市场广阔 3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山西的区域优势,优势的丧失,(1)结构单一,效益低下 (2)严

17、重的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3)开采的成本上升 (4)市场地位略有变化,区域调整,(一)调整产业结构,综合利用能源 由以_为主的_结构转变为以_、 _、_、_为主的_结构,重新确定发展方向、重新挖掘区域优势,区域调整,煤炭开采业,单一,能源,冶金,化工,建材,多元,(二)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调整产业结构 “三废”的治理,GO,GO,GO,GO,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城市化,推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城市数量逐渐增多,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越来越大; 城市化又反作用于工业化。伴随着城市化过程,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18、的比重在一定阶段内越来越大。,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探讨,江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存在问题,主要措施,对城市化认识不足 产生环境问题,调整行政区划 “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 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保障进城农民利益,(前因后果的内在联系),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地理信息技术的区别,GPS-确定地点 RS -感应地面 GIS -整合数据 数字地球-数化地球,GPS主要功能: 定位和导航 应用的领域: 军事、测量、交通、 救援、农业、娱乐 特点:全天候、高精度、全自动 意义: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环境与灾害监测,城市遥感调查、考古调查、 军事、大型工程监测等方面。,资源普查,矿产开采监测和资

19、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 陆地水、植被资源调查 海洋资源调查 农作物估产,遥感技术的应用-面状事物,1、什么是GIS,能制作电子地图, 可查询地图等详细资料, 能进行空间分析,以模拟区域内 的空间规律和发展趋势。,某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 地势落差大 峡谷地形(利于修水库时加上),影响某地获得太阳辐射的因素,太阳高度(即纬度):其强度与纬度成反比 天气状况: :晴天则其强度比阴雨大 海拔: 其强度与海拔成正比 空气纯净度: 其强度与纯净度反相关 地面反射 新雪反射太阳辐射最大,海洋最少 日照时数 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 地势高 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晴天多; 纬度较低

20、,太阳高度较大;。,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纬度: 纬度低,气温高 海拔: 海拔高,气温低 地形: 背阴坡,气温低 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洋流) 天气状况: 晴天,气温高,影响某地降水量的因素,海陆位置:沿海降水多,内陆少。离岸风降水少 大气环流:低气压带、西风带、夏季风等影响区降水多。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风带、信风带、冬季风等影响区干燥少雨 天气系统:气旋、锋面、锋面气旋、低压槽,降水多;反气旋、高压脊、单一气团内部,降水少 地形: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则降温减湿 地面蒸发量:湖泊水库及灌区、植被茂密区,降水增多 人的活动:人工降雨,植树造林、建水库和灌溉,降水增多; 大面积伐林、围湖造田、排干沼泽等则相反 城市的影响:多凝结核,市区空气因热力而上升, 热岛雾岛雨岛,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社会经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 、土壤、水源,市场 (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 工业基础 (东北工业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科技 (保鲜,冷藏,科学育种、耕作、施肥) 政策 (税收、政府投资量) 劳动力 (如东北人少地多,商品率高) 土地价格、资金、管理,工业的区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