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部分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其教学启示.ppt_第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部分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其教学启示.ppt_第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部分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其教学启示.ppt_第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部分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其教学启示.ppt_第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部分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其教学启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三部分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其教学启示,以上数据仅供参考,需核实使用,近年来必修三部分试题分析,一、从考点分布看(两套卷合计) 中国古代史部分 2012: 王阳明的正心诚意主张、许仙白娘子反映的市民价值取向 2013: 程朱理学、市民世俗文化、 京剧脸谱,2014 儒释道三教地位、理学家对人性的认识、儒家伦理、主观题“宋应星”、 2015 科举制、主观题“儒学的发展” 儒学的理想化政治诉求、主观题“孟子的伦理、法律观” 中国近现代史 2012 暴力革命与社会改造,2013 城市中心论、构建与国家政权相话应的意识形态 2014 维新思想宣传、洋务思潮与传统观念的冲突、康有为的维新主张、 2015

2、新中国教育、主观题“康有为对儒学的发展”、主观题“我国传统节日”,世界古代、近现代史 (无) 2013 哥白尼的“日心说” 、主观题“爱因斯坦热” 2014 1930年代的美国社会心态、主观题“牛顿” 2015 主观题“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 ,探讨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 主观题“苏格拉底的法律观念”,考点分布特征,有个性喜好,反映专业研究方向; 偏重思想史和社会意识,其次是科技教育,少考文学艺术 ; 考点内容具体.以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来反映时代; 近年主观题取材思想文化史的出现概率高、分值大。,二、从试题的考查特征看,(一)重视唯物史观的应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 例1.(2012)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例2(2013)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例3(2013)“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

4、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例4(2013)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话应的意识形态 B确定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

5、势明显,例5(2015)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二)关注知识的深广度:拓展考查(诟病所在:有意无意间脱离了考生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例1(2012)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中俄革命道路之比较),例2(2014)

6、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三教并立只是大体格局,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表现) 例3(2014)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特定时期的历史案例,说明伦理强化的历史趋势),例4(2015)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

7、“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深度:儒家的政治理想)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例5(2015)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广度:洋务运动社会环境)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例6: (2015)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

8、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了解: 开放性试题的特征 同样的素材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下,不同的知识经历及其体验、不同的知识应用方法及能力层次的考生,将得出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问题认识,命题者依据考查目标分层次、分方向设置采分点。,(三)强调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关注考生学习与生活的体验,例1(2013)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

9、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例2(201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例3(2014)1892年

10、,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例4(2015)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例5(2015卷第41题)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11、评分说明: 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4分)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8分)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试题隐含着对复习教学的导向作用 (范围、方法、内容),一、 对“文化史”概念的了解及其教学意义 文化史,是以人类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历史研究分支,它是历史学和文化学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就其狭义而言,

12、文化史曾与学术思想史或典籍文化史同义。 就一般而论,文化史研究应该包括对物质文化、观念文化、社会关系态文化(各种组织、制度)乃至深层心理(社会心态)的研究。 例1 例2,二、文化史学习研究的基本认识论 及其教学意义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受到一定历史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例1 例2,三、文化史基本的历史概念、 历史线索、历史

13、特征、历史规律 (一)文化史历史概念 1.模块内容分类 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2.各类内容的概念要素 (1)思想 要素:时空背景、基本主张及其内涵、主要代表及其个性观点、历史地位与影响、拓展 示例:启蒙运动、宋明理学,(2)科技教育 要素:推动科教的主客观因素、发展的表现、对社会发展(物质、精神方面)的贡献 示例: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科教 (3)文学艺术 要素:时代背景、成就与特征、流派代表与代表作、文学艺术史地位 示例:浪漫主义艺术,(二)文化史的历史线索、时代特征、历史规律 A.纵向描述或概括某个历史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描述其历史大势、阐释其因果关系,形成高度关联特征的纵向宏观历史认识。(

14、线索) B.从宏观角度概括、分析、比较归纳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社会文化的传承性、独特性表现,从而形成的对一个时代发展变化在文化层面的特征的认识。(特征) C.关联且相似的历史现象,总是在条件具备下重复发生,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认识历史必然性有助于发现历史的本质、归纳历史的普遍性和揭示其因果关系,从而对历史进行解释。(规律),例:2015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

15、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写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至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 (1)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