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ppt_第1页
刑法总论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ppt_第2页
刑法总论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ppt_第3页
刑法总论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ppt_第4页
刑法总论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罪刑法定原则 法律(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罪刑相适应原则,第一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本身所固有的,贯穿于刑法始终的必须得到普遍遵循的根本准则。其特点是: 首先,刑法基本原则是刑法所特有的原则,而不是各个部门法所共有的原则。它和共同原则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其次,刑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刑法始终,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它和刑法中的具体原则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最后,刑法的基本原则必须是刑法的制定、解释和适用都必须遵循的准则。,二、刑法基本原则的确立 由于旧刑法没有

2、明文规定刑法的基本原则,因此在新刑法颁布之前,刑法理论上对刑法基本原则的概括和提法不完全一致。1997年的新刑法明文规定了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和历史沿革 罪刑法定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是近代刑法的基本原则,由一种思想、学说到法律的明确规定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罪刑法定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罪刑擅断的斗争中提出来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罪刑法定的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自英国大宪章以后,罪刑法定思想经由17、18世纪资产

3、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论述发展成为一种与封建专制、罪刑擅断相抗衡的思想学说。 该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洛克、法国的孟德斯鸠、意大利的贝卡利亚和德国的费尔巴哈。,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中说:“专制国家是无所谓法律的,法官本身就是法律;法律明确时,法官遵守法律,法律不明确时,法官则探求法的精神。在共和国里,政制的性质要求法官以法律的文字为依据;否则,在一个有关公民的财产、荣誉或生命的案件中,就对法律作有害于该公民的解释了”。 贝卡利亚在其论犯罪与刑罚中认为,“只有法律才能规定惩治犯罪的刑罚, 超出法律范围的刑罚是不公正的,因为它是法律没有规定的一种刑罚”。,二、罪刑法定的理论基础 罪刑法定原则的形成

4、,不仅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背景,也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 1、三权分立说 三权分立论是一种分权学说,是资产阶级最重要的政治理论之一。最先由洛克提出,他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并认出为这三种权力不是并列的,前者最高,后二者低于立法权,其中行政权包含司法权。,后孟德斯鸠提出了较完备的三权分立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将司法权与行政权并立。认为,这三种权力应由三个不同的机关来行使,并且要互相制约,达到以权制权、权力均衡的目的。,之所以说三权分立论是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是因为罪刑法定是以三权分立为前提的。在专制国家,君主集立法、司法、行政权于一身,实行罪刑擅断,当然无所谓罪刑法定。 依

5、据三权分立论,立法机关独立完成立法任务,司法机关依刑事法律之明文规定独立完成审判任务,行政机关不能干涉立法和司法活动。所以,在立法权和司法权相分离的前提下,为防止罪刑擅断有必要将罪与刑明定于刑法条文之中,从而确立罪刑法定原则,这对于防止立法权和司法权的滥用以及对公民人权的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2、心理强制说 该学说为费尔巴哈首创。即刑罚心理强制作用的发挥,是以意欲犯罪者确信实施犯罪必受惩罚为前提的。 他认为,强化人们对犯罪与刑罚必然联系的确信之有效途径,除对具体犯罪立即执行刑罚之外,尤为重要的是以法律预先明确规定各种犯罪及其犯罪后应受的刑罚处罚。因此,意欲犯罪者无论有何犯罪趋向,都将面临刑罚的

6、威吓,从而使刑罚的心理强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三权分立论为实行罪刑法定提供了政治制度的保证,而心理强制说着眼于对人的一般恐吓功能,论证了罪刑法定原则的实际效用。,三、我国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和体现 原刑法未作明文规定,同时与此相反,还存在着类推制度。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类推制度越来越难为人们接受,同时该制度的保留也是和世界刑法的发展趋势相背离的。因此,在97年刑法修订中,废除了类推制度,将罪刑法定原则明确规定在刑法典中,标志着我国刑法逐步走向完备。,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7、 (一)罪之法定 罪之法定是刑之法定的前提,也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根本要求之一,其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刑法第13条科学完整地规定了犯罪的定义,该定义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本质特征及其法律特征,是划分罪与非罪的总标准。,2、刑法总则规定了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为正确认定犯罪提供了基本的标准和尺度。 3、刑法分则具体规定了具体犯罪的构成特征,为司法机关准确认定具体犯罪、区分此罪与彼罪提供了具体的标准。,(二)刑之法定 刑之法定是罪之法定的必然结果,是罪刑法定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具体体现有: 1、刑法规定了较完整的刑罚体系。 2、刑法总则规定了各种量刑原则。 3、刑法分则规定了具体犯罪的法定刑。,第三节

8、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一、基本内容及演变过程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把法律作为同一尺度适用于全体公民,使全体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不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等差别而有所不同。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一种思想早已存在。古希腊政治家就曾说过:“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我国古代也有“刑无等级、法不阿贵、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说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一个革命口号,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法制原则,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要求资本主义民主过程中提出来的,其理论基础是天赋人权说。 英国思想家洛克最早提出天赋人权说。17、18世纪的欧

9、洲启蒙思想家针对封建贵族、僧侣的等级特权和神权,系统地创立了天赋人权理论,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我国刑法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基本含义是: 第一、对于一切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平等地适用刑法,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允许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第二、此处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的只是在适用上一律平等,即将法律的规定平等地适用于每一个人,而非指在法律的各个方面人人平等。 第三、司法机关在适用刑法时,对一切公民的合法权益

10、都要平等地加以保护,不允许有任何歧视。,第四节 罪刑相适应原则,一、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含义及其理论基础 基本含义:刑罚的轻重与犯罪的轻重相适应,重罪重判、轻罪轻判,罪与刑要保持均衡。 其思想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和奴隶社会的等量报复,如“以血还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罪刑相适应成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则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结果,其宗旨是反对封建残酷的刑罚。,罪刑相适应的理论基础主要有: 1、报应主义学说 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 他们认为:刑罚是对犯罪的一种回报,因此刑罚的质和量完全以犯罪为转移,即犯罪对社会所造成的损害应当成为刑罚的唯一尺度

11、,根据犯罪的危害程度决定应处的刑罚,罪与刑要同等。该学说以已然犯罪作为判处刑罚轻重的唯一标准,完全抛开犯罪事实以外的其他因素对刑罚的影响。,2、功利主义学说 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贝卡利亚、菲利等。他们认为:刑罚应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应注重刑罚对犯罪人再犯可能性的遏制;刑罚的目的不是报应,而是为了防卫社会。因此,刑罚不再是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而是与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相适应。该学说强调刑罚决定于防卫社会的需要,而否认了已然犯罪对刑罚的决定作用。,二、我国刑法的罪刑相适应原则 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据此,罪刑相适应是指对犯罪分

12、子所判刑罚的轻重,要与其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即要保持罪、责、刑之间内在的、对应的均衡关系。,其中,刑事责任是介于犯罪与刑罚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罪刑关系的调节器,是决定刑罚处罚的前提。一个人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犯罪行为,只是其负刑事责任的基础,而只有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罪行应当负刑事责任时,才能对他判处刑罚。所以,刑事责任的存在决定刑罚适用的现实可能性,刑事责任的大小是判处刑罚轻重的标准。,决定刑事责任大小的主要有两个因素:首先是犯罪事实本身;其次是犯罪事实以外的其他情节,这些情节能从各个方面综合说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或人身危险性程度,从刑罚的目的出发,在量刑时就不应不考虑这些情节。 我国刑法的罪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