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背景.ppt_第1页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ppt_第2页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ppt_第3页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ppt_第4页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与评价专题讲座1,影响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与文化 经济与技术水平,环境因素,青少年的特点 发展的规律,对象因素,教育方针 教育体制特点 教育观,内部因素,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时代的变迁,四十年来几个对教育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知识经济” “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路甬祥:创新与未来 p.3;科学出版社,1998,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我们对公民的基本素养重新进行思考,什么是未来社会合格的公民? 健康的体魄和心理 健全的人格与道德修养 对传统的、民族的、世界的文化有大体的了解 某一领域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2、技能 终身学习和自我反思的欲望和能力 团队精神和合作、沟通的能力 开放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 人生规划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 由于过度开发所引起的资源短缺以及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关注,逐步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仅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相处,还包含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人的生存生活到国家政治制度,都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价值观” 需要对科学和科技发展的价值有恰当的定位,需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对科学活动进行导向。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如过度开发引起的资源枯竭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

3、坏。 科技发展本身带来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如高科技武器、克隆人的问题。 科学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思维定势,如对思辨性思维的排斥问题,科学的绝对论问题。,科学的发展并没有导致对科学和科学观的否定,而是促使人们进一步以更为科学、更为辩证的立场去认识科学技术发展及其相关的思想体系。哪种以否定科学为前提,以虚无主义为终结的观念,尽管现在在中国甚嚣一时,就像是躁动在浪尖上的泡沫,终归会被历史所唾弃。 “科学主义”对人的思维和社会的发展都有负面的影响,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更重要的是是对科学的无知而导致的违反科学规律的思想和行为,是各种以“反对科学主义”为幌子而实际上是反科学的观念在泛滥,因此,目前

4、更重要的并不是反对“科学主义”,而是要宏扬科学。,“ 信息爆炸” “信息爆炸”指的是由于科技发展而带来的知识信息迅猛增长的现象。 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要跟上知识发展的步伐,必须终身学习。教育要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本领,让学生懂得: 如何通过多种不同渠道找到并获取信息, 如何理解信息的含义, 将新信息与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网络结合起来, 判断信息的价值, 将有价值的新信息应用到实践中去。,需要重视科学对人的影响 今天所谓知识信息“ 爆炸”,主要是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知识信息快速膨胀。这就产生了另一问题: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人”产生什么影响?在新形势下如何体现“人”本身的价值?体现人性、人格等等反映“人

5、”本身的内涵品质的价值? 不能因为适应科技的发展和强调科学素养的重要而忽视人性和人格发展的重要,不能重“物”轻“人”。在自然科学教学中,如何使科学素养的培养与人格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上述问题使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在价值观发生急剧改变的时代,如何进行价值教育? 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如何确定教育的内容? 如何使学校教育与学生的终身学习相衔接?,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二世界各国的应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反思本国的教育政策和课程,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特点是: 调整培养目标 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 反映社

6、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 改革评价方式,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 四项发展目标: 六项基本技能 四方面共同的价值观,英国,精神方面的发展: 自我成长,发展自己的潜能,认识优缺点,具有实现目标的意志; 道德方面的发展: 明辨善恶,理解道德冲突,关心他人,采取正确行动的意志; 社会方面的发展: 理解作为集体和社会一员自身的权利与责任,人际关系的能力,为了共同的利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文化方面的发展: 理解文化传统,具有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英国新课程的四项发展目标,交 流 数的处理 信息技术 共同操作 改进学习 解决问题,英国新课程的六项基本技能,英国新课程的四方面共同价值观,自我

7、: 认同客观存在的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养成自尊心和自制力。 人际关系: 承认自我与他人生存和发展的相互依赖关系,尊重他人,诚实、可信、自信。 社会: 追求自由与正义,维护权利与法的尊严,为共同的利益而努力,重视公民的责任和家庭,尊重宗教和文化的多样性,积极参与民主生活。 环境: 把由社会和自然共同构成的环境视为生命和变化的起源,对未来和可持续发展抱有责任感,理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努力保持自然的平衡性与多样性。,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提出: “美国学生在 4、 8、12 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 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能应付挑战” ,最近特别强调“不让一个孩子掉

8、队”。,美国,日本,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2002年起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 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育指导思想突出四个方面: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 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入“区别性课程”, 从1年级到10年级,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科设置分层课程;11年级到12年级,大量引入选修课程。,韩国,2000年台湾推行

9、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其基本目标可概括为3大关系、10项能力: 人与自己:强调个体身心的发展 1增进自我了解,发展个人潜能。 2培养欣赏、表现、审美及创作能力。 3提升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能力。,台湾地区,人与社会环境:强调社会与文化的结合 4培养表达、沟通和分享的知能。 5发展尊重他人、关怀社会、增进团队合作。 6促进文化学习与国家了解。 7、增进规划、组织与实践的知能。,人与自然环境:强调自然与环境 8运用科技与资讯的能力。 9激发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 10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台湾即将推出的新课程把人、自然、社会视为有机整体,用一种整体论的视野规划新课程的目标体系。,2001年新加

10、坡课程改革提出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成为勇于革新、善于获取信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新加坡,公民的责任 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 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 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 信息素养 国际视野,在培养目标方面,各国普遍关注:,高中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统一。 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 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 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 倡导学生自定学习计划。 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 实行学分制。,1、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统一。,法国 学校应该让学生获得某种共同文化,获得能力和知识的共同基石,帮助他们获得自治,

11、成为现代社会警醒的公民;让学科的多样性在作为人的学生身上找到统一。(国民教育研究和技术部:为了21世纪的高中,1998年),韩国 考虑学生的能力、个性、发展前途,使教育内容和方法多样化,确立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和素质选择教学科目、能动地自律地学习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立国民共同基本课程和以选修为主的课程体系” 。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大纲,1997年12月),2、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美国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先进而实用的技术,引导他们把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工作密切地联系起来,为今后独立的生活做准备。(伍德威尔逊全国联谊基金会高

12、中学生年国家的使命2001年10月),德国 把培养学生认识自己天赋和发展倾向、对自己未来发展作出正确选择的能力,同发展学生参与社会民主建设的意识、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结合起来。(巴伐利亚等州课程纲要草案,2000年) 印度 将教育与生活世界连接起来,将教育与工作世界相联系。(2000年11月印度政府:全国课程框架),3、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英国 设计与技术、信息和交流技术、公民、综合学习 法国 个体化帮助、公民-法律和社会教育、有指导的个人实践活动 日本 信息科、综合学习,4、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瑞士 目前所进行的被称为“百年来最重要的改革”的核心是赋予学校充分的课程自主权。 日本

13、当前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为各学校创造有特色的课程提供空间。,5、倡导学生自定学习计划,英国 高中生确定个人学习计划的步骤: 学校提供信息、咨询与指导; 学生初步形成个人学习计划; 在学习过程中调整学习计划; 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德国 学校把第12、13学级(相当我国高二、高三)划分为4个相对独立的学习阶段; 学生在每一学习阶段开始,根据学校开设的课程,制定个人的课程表; 不同的学生在相关学习领域形成自己的基础课程和特长课程。,6、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各国实行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主要包括: 课程说明 选课指导手册 专职咨询员 辅导员制度 同学合作计划,7、实行学分制,目前,

14、不少国家在高中阶段都实行学分制,如美国、加拿大、瑞典、芬兰、印度、韩国、日本等。,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三中国的现状,中国的现状,中国民众对教育要求的提高 素质教育方针的提出 基础教育的滞后,中国民众对教育要求的提高,对教育的层次要求的提高 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 对教育体系的公平性要求的提高,19961998年对全国9个省市城镇和农村的16000名学生,2000名校长、教师和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大部分委员,对1993年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进行了问卷、访谈调查。,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校长、教师认为学生身上体现得较好的目标,校长与教师认为教材中体现得较好的目标,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校长与教师

15、对教材所选内容量的意见,校长、教师对课程内容难易程度的意见,校长和教师认为学生以被动接受方式学习的比例,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类型,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这一类的实践性作业,城市小学四年级就有近一半的学生一天课间中除做操外基本没有户外活动。城市初三学生这一比例高达83%。,课间基本没有户外活动的学生人数,对考试结果的处理,城市小学和乡村初中“经常”或“总是” 在全班公布考试成绩的比例在60%左右, 城市初中学生的这一比例已达75%。,经常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次的百分比,学生对公布成绩、排名次的感受,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依据考试结果

16、排名次的做法, 70%的初中和小学生感到紧张、或害怕或讨厌。,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愉快体验与有关变量的相关系数,普通高中情况调查,2002年对全国10个省、市、区的2万名高中学生和2千名高中教师进行调查。,校长和教师认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身心健康以及创新精神是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校长、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实际体现得较好的课程目标,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目标,有69.8%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具体感受,对高中课程 内容容量的看法,78.2%的校长认为课程内容的量偏多,66.2%的校长认为课程难度过大; 37.1%

17、的教师认为课程内容偏多,36.7%的教师认为高中课程内容难度过大。,对高中课程 内容难度的看法,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式,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关于学生作业的调查,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公众对学生作息时间的反馈,被调查者的子女每天睡眠时间在7小时以下的占67.7%,在6小时以下的占22.2%; 被调查者的子女每天自由支配时间在0.5小时以下的占41.6%,没有的占19.4%。,85.4%的学生及78%的社会公众明确表示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

18、学生及社会公众对考试成绩的看法,现状调查说明什么?,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充分发展并没有成为教育的真正目标,社会关注的是带有明显功利效果的考试成绩,学校关注的是与考试成绩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课程内容存在偏多、偏难的现象。 学生缺少接触联系实践的机会。 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单向的传授,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被动接受和机械的训练。 考试评价的方式,特别是排名次的做法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 学生缺乏足够的休息和自由活动时间,身心发展受到局限和压抑。,目前的教育制度与课程存在的问题,精英教育, 学科中心, 教学内容偏难、偏旧, 单向传授式教学, 以筛选和淘汰为目标的考试评价方式, 急攻近利大量违背教

19、育基本规律的做法在学校中大行其道,教育的价值模糊,教育的道德沦落; 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引发了严重问题。,怎么办?,纵观全球教育改革,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从我国是人口大国的实际出发,必须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应答未来的挑战。,2001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一、2000-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 改革过分注重课程传承知识的偏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 改革

20、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 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改革教材忽视地域与文化差异,脱离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倾向,深化教材多样化的改革,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改革评价考试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 改革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政策,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整个改革将分为两个阶

21、段实施: 2000-2005年,完成新课程体系的制定、实验和修订; 2005-2010年,逐步在全国全面推行新课程体系。 二、新课程体系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发扬人文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热爱劳动,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具有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具有为国家发展和人类和平而服务的态度。,三、新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守国家法律、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民主法治精神,做负责任的现代公民。 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对中华民族命运具有责任感;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参与国际社会活动的意识。,四、新课程体系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