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回扣基础+核心突破+命题探究)9.32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名师精编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回扣基础+核心突破+命题探究)9.32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名师精编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回扣基础+核心突破+命题探究)9.32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名师精编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回扣基础+核心突破+命题探究)9.32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名师精编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回扣基础+核心突破+命题探究)9.32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名师精编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校名 推荐第 32 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考纲要求 1. 群落的结构特征 ( ) 。 2. 群落的演替 ( ) 。 3. 实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一、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1 群落(1) 概念要点: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各种生物种群。(2) 特征:物种的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2 群落的物种组成(1)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 丰富度概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常用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判一判 1 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提示群落包括该环境中的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不只是全部鱼, 还包括其他动物。2 物种丰富度从两

2、极到赤道逐渐增大,而山上则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二、种间关系 连一连 解惑 (1) 大鱼吃小鱼同种鱼种内斗争均有利于种群的生存和繁衍。不同种鱼捕食(2) 寄生和共生都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 主要区别是看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 寄生 )还是对双方都有利( 共生 )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现象分层现象镶嵌分布决定植物分层:光照地形变化、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因素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辨析 山上植被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温度;东西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水分。1名校名 推荐四、群落的演替1 演替的过程(1) 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

3、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 演替过程 ( 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例 )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森林阶段 灌木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2 演替的类型 ( 连一连 ) 判一判 1 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森林()提示森林形成必须有适宜的气候条件。2 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提示光影响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3 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最终能演替成森林()4 冰川泥上和弃耕农田的演替都是次生演替()提示冰川泥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5 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考点一明析生物之间的关系2名校名 推荐类型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相互依赖,彼

4、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地衣中的藻类和者一方不能独立真菌;大豆与根生存。数量上两互利共生瘤菌;人和大肠种生物同时增杆菌;白蚁与鞭加,同时减少,毛虫等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菟丝子与大豆;如果分开,则寄寄生略噬菌体与被侵染生生物难以单独的细菌生存,而宿主会生活得更好数量上呈现出同一培养液中大小两种草履虫;竞争“你死我活”的牛与羊;水稻和同步性变化稗草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捕食增加者先减少 ,羊和草;狼和羊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易错警示几种难辨别的种间关系(1) 要正确区别竞争和捕食的关系: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为了争夺资源、空

5、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斗争, 并不以直接获得食物为目的。 捕食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食物与能量,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以下情况不属于捕食: a. 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如牛饮水; b. 一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如鲈鱼以本种的幼鱼为食,这属于种内斗争。(2) 寄生与腐生的区 别: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3) 种内斗争与竞争的区别:简记为:“同斗争”,“异竞争”。“同斗争”:同种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是种内斗争, 如公羚羊争夺配偶。 “异竞争”: 不同生物争夺资源和3名校名 推荐空间是竞争,如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1 如图所示为甲、 乙、丙三种

6、生物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已知甲和丙之间没有能量传递,则甲和乙、乙和丙的种间关系分别是()A竞争、竞争B捕食、寄生C寄生、竞争D捕食、互利共生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 乙和丙表现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则乙与丙之间为互利共生关系;乙的种群密度随甲的变化为非同步性变化,故甲和乙之间为捕食关系。2 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 丙 ) ,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间的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

7、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答案C解析从曲线上可以看出,甲、乙应该为捕食关系,甲为藻类,乙为浮游动物,而丙为后期向水池中投放的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 建立的食物链应该是: 藻类浮游动物鱼。投放某种鱼的初期, 乙和丙因争夺生存空间而存在竞争关系。 由于鱼是大量的,短时间内它们的食物浮游动物会急剧减少, 而由于食物缺乏等生存斗争加剧, 鱼类随之也会大量减少。所以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的话,该种群肯定是藻类,即甲种群。技法提炼巧辨几种种间关系曲线1 互利共生曲线同步性变化( 同生共

8、死 ) ;2 捕食曲线不同步性变化的此消彼长 ( 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 ) ,在捕食数 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其一,依两条曲4名校名 推荐线的关系,捕食者随着被捕食者的变化而变化,如图中A 先达到最多, B 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线B 随着曲线A 的变化而变化,故B 捕食 A;其二,依最多个体数,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者,故由图中A 的最大个体数多于B 的,也可推出B 捕食 A。3 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下降甚至降为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竞争, 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考点二群 落的结构与演替1 观察下列图示,完

9、成群落的空间结构的相关问题(1) 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A 图:垂直结构。B 图:水平结构。(2) 根据上图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A 图:植物分层:光照;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B 图: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2 比较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演替类型初生演替次生演替项目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还起点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殖体的地方时间经历时间漫长经历时间较短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上的演替森林砍伐

10、地、弃耕农田上的演替3 概括群落演替的特征(1) 方向:一定的方向性。(2) 能量:群落有机物总量增加。(3) 结构:营养结构变得复杂,物种多样性增加。易错警示群落演替的几个易错点:(1) 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 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2) 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3) 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5名校名 推荐部。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3 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

11、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答案C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该演替的起点是采伐后的土地,原有土壤条件还保存,应是次生演替, A 错误。的动态变化也属于群落的演替,只是人为活动改变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 错误。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同时也有水平结构,D 错误。4 南方某农田弃耕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后来又出现灌木。图中曲线b、c 表示该群落中植物物种数或个体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

12、a 表示该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曲线b 表示植物物种数B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食物链基本不会发生变化C在人为干扰情况下,将来不可能演替至森林阶段D草本阶段最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 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 植物物种数 ( 曲线 c) 及群落所含能量增多 ( 曲线 a) ,但个体数减少 ( 曲线 b) 。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会使相应的食物链发生改变。如果人为地植树造林,可能会加快群落的演替,更早地演替至森林阶段。草本阶段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外来物种的入侵。技法提炼1 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方法(1) 从起点上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的环境

13、是初生演替。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是次生演替。(2) 从时间速度上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是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是次生演替。6名校名 推荐2 全面理解影响群落的主要因素(1) 群落内部因素,如群落中植物繁殖体的迁移。(2) 外界环境因素,如气候的变化和大规模的地壳运动。(3)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因此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生态因子。实验十八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 实验原理(1) 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2) 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14、。(3)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2 实验流 程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准备:制作取样器,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情况取样:选取取样地点,用取样器取土壤样本,并标明取样地点、时间等实施计划采集:从土壤样本中采集小动物观察与分类:对采集的小动物分类并做好记录统计和分析:设计统计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得出结论: 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易错警示做好该实验的几个注意事项(1) 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2) 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 收集小动物时, 根据土壤中生

15、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3) 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4) 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5) 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7名校名 推荐5 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1) 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 _,身体 _,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2) 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_,理由是 _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 _ ,理由是_ 。(3) 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它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

16、关系是_ ,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_ 。(4) 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装置的花盆壁a 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8名校名 推荐答案(1) 较强微小(2)B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D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3) 竞争 捕食(4)C解析(1) 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 应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2) 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3) 跳虫与甲螨、 线虫都以酵母菌为食,所以跳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