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十铺乡中心学校八级语文下导学案(教师版)课题: 28、醉翁亭记课型:新授时间: 2010.3执笔:李晓风审核:八年级语文组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2)积累文言词汇。(3)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学习时间:2 课时学法指导: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字浅易,文笔生动,可以结合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自己阅读课文,了解大意。要加强朗读,首先读通读顺,然后注意骈散结合的句法,体会“也”、“而”不同语气的读法和用法,增强语感。要加强背诵,可采用理“文脉”、抓线索的方法。学习
2、过程:预习导学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篇,古往今来, 多少人对此文百读不厌,感慨万千,沉醉其中。它就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二、资料收集大汇报:1、了解作者:(1) 本文作者是_ 代 _ 家 。 字 _ , 自号 _ , 又号 _ , 本文选自。本 文是 作 者被贬为 _ 时所写,丰乐亭记是它的姊妹篇。2、我来帮你读?本文中有21 个也字,朗读时要注意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陈述(用于描述景物) 。如:环滁皆山也。琅琊也。肯定(用于介绍人名) 。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 。如: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朗读时还要注意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 ,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句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若夫 /日出 /而林罪开,云归 /而岩穴螟,晦明 /变化者,山间 /之朝暮也,野芳 /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 /高洁,水落 /而石出者,山间 /之四时也。朝 /而往,暮 /而归 ;四时之景
4、 /不同,而乐 / 亦无穷也。三、初读课文 神游“醉翁亭”1我积累这些字词壑() 潺潺()辄() 霏()晦()提携() 酒洌()2我理解这些词语第 1页共 4页意:秀:翼然 :酣:尽兴地喝酒。 丝:竹:弈:谓:野芳:蔚然:翼然:颓然:苍颜:阴翳:风霜高洁:伛偻提携:山肴野蔌:觥筹交错:水落石出: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3我能译课文(参考课后注释)4课文内容我把握: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5我能完成以下问题!1 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2 文中写出了谁之“乐”3 太守,众宾为何而“乐”?合作交流四、研读课文 走进“醉翁亭”1研读第一段:( 1)滁州的地理特点?( 2 )西南诸峰的特
5、点?( 3)琅琊山的特点?( 4 )亭的位置?( 5) “来饮于此 ”中 “此 ”指?( 6 )自号醉翁的原因?( 7)划分层次: 第一层:第二层:(8 )描写角度: 视( 9 )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图图图图。( 10 )小结:2研读第二段:( 1 )本段描写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 2 )朝暮景色的特点?( 3 )春夏秋冬景色?( 4 )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各抓住了什么特点?( 5 ) “乐亦无穷 ”的原因?( 6 )小结3研读第三段:( 1 )为什么在写“太守宴 ”前要先写 “滁人游 ”?这个内容与上段有何联
6、系?第 2页共 4页( 2 ) 描写 “宴酣之乐 ”的句子?( 3 )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 4 )我们如何来理解太守的醉呢?( 5 )小结:4研读第四段:( 1 )描写傍晚情景的句子?( 2 )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 3 )理解本段衬托手法的运用:( 4 )找出文中一议论语句,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含义?三、思读课文 欣赏“醉翁亭”1、作者围绕 乐 宇写了哪些具体的景和事 ?2、作者说“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仙水之间” ,你认为真的仅仅在于山水之间吗?写滁人游与太守 “乐”有何关系 ?3 、太守欧阳修在乐的同时,字里行间有没有流露曲别的情绪? 请你从文中找到相关语
7、句,说说你的理解。4、如何理解 “醉翁 ”的含义?5、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6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究竟是什么?7 、比较阅读:对比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异同点:1 、相同点:2 、不同点:巩固拓展一阅读理解【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第 3页共 4页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余至扶风之明
8、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 甲子又雨, 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 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 以属客而告之曰: “五日不雨可乎 ?”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 ?” 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太守归而宾客从 也 ( ) (2)余至扶风之明年 ( ) (3)既而弥月不雨()1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 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19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有共通之处。(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