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 隋唐制度的革新,隋唐制度的革新 政治制度的革新: (一)中央官制的革新 (二)选官制度的革新 军事制度的革新: (一)府兵制 (二)募兵制 经济上:赋役制度的革新 (一)租庸调制 (二)两税法,一、三省六部制,1、背景:,(1)隋唐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大一统。 (2)三公制存在弊端:易造成丞相专权;分工不明确,办事效率低 (3)汉魏以来中央官制的不断发展为中央官制的革新奠定了基础,2、目的:,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央官制,3、革新: (1)确立:隋文帝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 (2)完备:唐太宗进一步明确三省的职权,尚书省下设六部,4、三省六部制的主要机构及职能
2、(主要内容),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 皇帝诏令中书省(草拟和颁发)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六部(分管),“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5、特点:,(1)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 (2)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且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注:加强中央集权制有了新发展,从由集权方式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发展到用分权的方式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6、作用:,(1)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2)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中央官制基本定型,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
3、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完善),思维拓展: 1、秦初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两大基本矛盾:,(1)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 主要通过收权和监察来解决。,(2)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主要通过分散宰相权力解决。,2、从秦汉到隋唐时期,中央官制的变化趋势是什么?,宰相的权力因不断分散而削弱,皇帝的权力不断加强。,观察下面示意图,说说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三权分立,权力互相制约与平衡,请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回复下面的贴子: 隋唐形成并最终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这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它优化了政府结构,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正确性,在当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优越的政府管理形式。然而它较之西
4、方的三权分立有何不同?为什么这么一个互相监督,乃至对王权的限制的机构,没有继而形成更“民主”的机构,相反走向了它的反面,而且越走越远,反观西方却与我们恰恰相反呢? 摘自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西岳论坛,1、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体制有何本质性的区别?,2、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体制得以确立的深层社会原因是什么?,是否君主专制,推翻君主专制或者没有经历过专制社会,3、比较唐朝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有何异同。,不同点: 唐朝的三省是封建权力机关,主要是政令与行政权力的分散,最终有利于皇帝集权(专制)。 美国的三权分立是行政、立法,司法等权利的分散,是为了防止集权,确保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
5、实行。,相同点: 都是通过权利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防止集权。,例:贞观年间,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作机制是 ( ) A、尚书中书门下 B、尚书门下中书 C、中书门下尚书 D、门下中书尚书,C,例: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个机构应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尚书省和中书省 C尚书省和门下省 D礼部和吏部,A,例:隋唐时期开创的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不包括 ( ) A、限制专制 B、分工明确 C、相互牵制 D、相互配合,A,例:唐朝政权中,处于行政节制中心重要位置的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六部,B,例: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
6、权制度,其积极的意义在于 ( )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择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 D、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工作效率,D,二、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1、含义:,科,是考试科目;举,是选拔人才;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选官制度,(2)统治阶级的主观愿望: 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1)历史发展的客观潮流: 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庶族地主的经济实力壮大 政治上:士族门阀衰落,庶族地主兴起,他们要求 参与政权.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维持。,2、科举制开创的原因:,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
7、官吏;,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隋朝创立,唐玄宗(开元)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为定制,唐太宗(贞观)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殿试 和武举;,唐朝完善,3、隋唐科举制创立和完善的过程,思考:隋唐的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相比有何特点?,九品中正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选官制度,选官注重门第,4、特点:,(1)不再以家世名望为选官标准,而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2)把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士族地主手中收归中央(加强皇权),5、评价,积极,(1)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抑制士族门阀势力的发展; (2)扩大了官吏来源,扩大了封建统治基
8、础; (3)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4)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 (5)促进文化发展,尤其是唐诗发展; (6)影响深远:科举制度为后代历朝所沿用,为日本、朝鲜等国所采用,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7)有利于公平、公正,有一定的合理性。,消极,(1)造成士人把精力集中于应付考试,忽视了实用性的学问; (2)同年登科的进士易结成“朋党”,朋党之争”成为唐朝后期政治黑暗的重要因素,加剧唐朝的走向衰亡.,思维拓展:依据上述分析,你对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有何看法?(结合经济、政治角度分析),科举制的实行是封建经济发展和庶族地主阶级地位上升的产物,适应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是历史的进步; 科
9、举制实行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扩大统治基础; 科举制虽扩大了官吏的标准,但仍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根本上是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思维拓展:汉代实行怎样的选官制度,其后又是如何演变的?汉、唐选官制度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演变 (1)汉代察举制(举孝廉)和皇帝征召制度; (2)最初重德才,到东汉中后期重视门第声望,其后逐步发展为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声望); (2)唐代实行科举制;,三大选官制度比较,自下而上推荐,中央采用考试方式选拔,西汉至东汉前期根据才能和品德;,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才能),自下而上推荐,依据门第族望,东汉后期依据门第族望,实质:把官员
10、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例:隋唐以来的历代封建统治者都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根本原因是科举制 A、以儒家思想为考试内容 B、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人才 C、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D、有利于封建专制统治的巩固,D,例:其作用不包括( ) A、强化了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 B、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C、削弱了士族地主的势力 D、禁止了士族地主入朝作官,D,例:下列现象较能反映唐朝进士科难考的有 ( )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终不为美;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A、 B、 C、 D,C,“长策”指唐代科举制
11、度,“英雄”指腹有真才实学的人.这句话意为唐太宗的科举政策使得英雄白首功名,为了科举耗费一生的精力.这是唐人赵嘏(gu)的诗,见唐摭言,形象地刻画出进士登第的难度。,试题演练,1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抑制作用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2001全国文综高考题),A,2、唐朝科举制规定:“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内外族婚(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应试)。这一史料说明唐朝科举考试( ) 有资格限制 以门第出身为标准 反映了统治阶级重视农商的观念 努力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A B C D ,A,试题演练,3.隋唐以来
12、历代君主都重视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得到了不断完善,B,4.科举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 A.封建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 B.发展教育和文化的需要 C.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动 D.庶族地主掌握政权的需要,C,试题演练,5阅读材料:(2006年四川高考文综试题)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 高祖(隋文帝)既受命,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等省。 隋书百官志 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出现了许多重大变革。材料中分别反映了隋唐哪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的创新之处。(6分),科举制,采用
13、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 三省六部制,形成分工合作、相互牵制监督的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二、科举制 (选官制度),一.三省六部 (中央官制),(二).经济制度,(一).政治制度,一、均田制,1、时间: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实行均田制,2、性质: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土地制度 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它只分配国家掌 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这说 明封建土地私有制不够发达,3、均田制的主要内容: (1)、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的田地。(2)、土地不得买卖。(3)、授田农民每年必须交纳一定的租调,丁男负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4、作用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 有利于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14、; 是隋唐实行租庸调制和府兵制的基础。,5、被破坏的原因: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封建经济的繁荣, 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盛行,均田制破坏.,二、租庸调制(赋役制度),1、阅读课本69页第三段,找出 租 庸 调 的含义,并思考实行的原因和条件,含义:,A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B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作“调”;,C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原因:,隋唐都经历了战乱,建立初期,社会生产需要恢复,农 民迫切需要土地和劳动时间,条件:,封建国家掌握了大量无主荒地。,2、租庸调制的作用,69页第四段,二、租庸调制(赋役制度),1、阅读课本69页第三段,找
15、出 租 庸 调 的含义,并思考实行的原因和条件,含义:,原因:,隋唐都经历了战乱,建立初期,社会生产需要恢复,农 民迫切需要土地和劳动时间,条件:,封建国家掌握了大量无主荒地。,2、租庸调制的作用,69页第四段,中国古代与均田制相应的赋税制度是 A.租调制 B.摊丁入亩 C.一条鞭法 D.两税法,二、租庸调制(赋役制度),1、阅读课本69页第三段,找出 租 庸 调 的含义,并思考实行的原因和条件,含义:,原因:,隋唐都经历了战乱,建立初期,社会生产需要恢复,农 民迫切需要土地和劳动时间,条件:,封建国家掌握了大量无主荒地。,2、租庸调制的作用,69页第四段,3、租庸调制的性质,隋唐实行的建立在
16、均田制基础上的赋役制度,二、租庸调制(赋役制度),1、阅读课本69页第三段,找出 租 庸 调 的含义,并思考实行的原因和条件,2、租庸调制的作用,3、租庸调制的性质,隋唐实行的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赋役制度,4、租庸调制的演变,北魏,隋朝,唐朝前期,天宝年间,租调制,沿用租调制,但租调数量比北周轻,农民服役时间也短。后来部分推行以庸代役,“民年五十,免役收庸”,原则:轻徭薄赋原因:吸取隋亡教训;唐经济衰败,财政 困难实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均田制被破坏,例:唐初租庸调制的纳绢代役的最大作用是: A、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B、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D、保证了农民的土地所
17、有权,C,2、目的: 时间和人物:,3、内容:,三、两税法,1历史背景,唐中期以来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减少。,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 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杂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A、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变为以财产为主最大特点 B、税种简单化 C、纳税由不定时变为基本定时,4、特点:,5意义, ,6.概括西汉至唐中期赋税制度的演变及趋势,思考:结合P78小字内容,谈谈两税法有何 局限性? 弊端: (1)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 (2)大地主隐瞒财产,向农民转嫁负担 (3)政府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
18、负担更严重,6.概括西汉至唐中期赋税制度的演变及趋势,演变:,西汉:实行编户制度,北魏:实行租调制,隋和唐前期:实行租庸调制,唐中期:实行两税法,趋势:,1、税种由繁多向单一发展,2、征税标准由按人丁收税逐渐发展为按土地、财产收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3、由不定时到基本定时,4、劳役地租向实物地租过渡,例:北魏、东魏、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在实施下列诸制中有一项有着较悠久的历史联系: A、均田制 B、租庸调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A,例: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实行的共同作用是: A、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B、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C、加强对农民的剥削 D、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社
19、会发展,D,例:两税法体现出杨炎的理财思想 A轻徭薄赋 B无夺农时 C平均负担 D开源节流,C,二、科举制 (选官制度),一.三省六部 (中央官制),(二).经济制度,(一).政治制度,一、均田制,二、租庸调制,三、两税法,(三).军事制度,一、府兵制,1起源:西魏。特点:军民异籍,胡汉分治,改革内容: 把军人户籍编入州县,同样分到田地,不再实行军民异籍。,兵农合一,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特点:,影响:,A 有利于农业生产,增加了政府赋税收入,B 扩大了兵源,壮大军事实力,C 清除了胡汉分治的遗迹。,D 有益于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的融合。,(三).军事制度,一、府兵制,1起源:西魏。特点:军
20、民异籍,胡汉分治,2阅读课本68页倒数第四段,归纳隋文帝改革 府兵制的内容,特点以及影响,思维拓展:隋朝府兵制和西魏府兵制有什么区别?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来分析,隋朝府兵制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不再军民异籍. 兵农合一。,隋朝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3阅读课本68页倒数第二段,归纳唐朝(太宗)调整、 健全府兵制的措施和影响,(三).军事制度,一、府兵制,1起源:西魏。特点:军民异籍,胡汉分治,2隋文帝改革府兵制的内容,特点以及影响,改革内容:,特点:,影响:,C加重了农民的负担。,(1)措施,(2)影响,外轻内重,三分之一的军府驻守关中,实行兵将分离,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租庸调,
21、出征时 要自备武器、粮食,A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增加了军府的数量,B兵将分离有利于防止形成将帅 拥兵自重的局面。,3阅读课本68页倒数第二段,归纳唐朝(太宗)调整、 健全府兵制的措施和影响,3唐朝(太宗)调整、 健全府兵制的措施和影响,(三).军事制度,一、府兵制,1起源:西魏。特点:军民异籍,胡汉分治,2隋文帝改革府兵制的内容,特点以及影响,4府兵制的崩溃,武则天时衰落,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的原因,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失去了赖以推行的经济基础;(根本原因),由于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兵士逃亡的较多;,府兵的地位也在不断下降,阅读课本69页右上角新唐书,思考府兵制有哪些特点?府兵制的实施有何影响?,答:特点: 利: 弊:,加重了府兵的负担;兵将不熟,影响军 队战斗力。,军民合一、兵将分离。,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有利于 加强中央集权。也有利于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控制的户口和税收。,3唐朝(太宗)调整、 健全府兵制的措施和影响,(三).军事制度,一、府兵制,1起源:西魏。特点:军民异籍,胡汉分治,2隋文帝改革府兵制的内容,特点以及影响,4府兵制的崩溃,二、唐玄宗时实行募兵制,(1)目的: 增强军事力量,(2)内容: 国家招募丁男当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键盘一家教案 浙江摄影版
- 机场安全审计课程设计
-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大全:1.2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教科版必修)
- 机器学习的课程设计
- 机器人集群协调课程设计
- 医院护理安全检查制度
- 机器人家课程设计
- 秋季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结构分析
- 2024年农产品跨境电商平台开发合同
- 2024至2030年预成型道路反光标线带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 【课件】 2024消防月主题培训:全民消防 生命至上
- 期中练习(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教科版)
- 2024年江苏常州市科维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六年级家长会家长代表演讲稿-PPT
- 公寓精装修施工方案
- 农村公路养护规范
- 新冠咽拭子的采集、送检及保存注意事项
- 捷达手动变速器的拆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