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获得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一、 概述,概念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获得性免疫应答(Adaptive or acquired immune response): 指机体受抗原刺激后,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及B)识别抗原,发生活化、增殖、分化和效应或失能(anergy)、凋亡,进而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过程。,类型: 天然免疫 获得性免疫 又称适应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免疫耐受 正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应答:由免疫细胞主要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应答:由抗体一类可溶性分子介导的免疫应答 负免疫应答:免
2、疫耐受,启动阶段(识别阶段)Ag processing and presentation, T or B cell stimulation 活化、增殖、分化 T or B cell activation,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效应阶段 Effective T or B cells function through cytokines and antibodies 调节复原 Immunoregulation and homeostasis,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二、细胞免疫应答,(一)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1.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 抗原提呈细胞
3、(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是指能表达被特异淋巴细胞识别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任何细胞 专职抗原提呈细胞(professional APC):能表达MHC-II类分子的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胸腺上皮细胞。 -共刺激分子(costimulatory molecule)只高水平的 表达在专职APC上 兼职抗原提呈细胞: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上皮及间皮细胞等亦能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但其能力弱,DC启动获得性免疫应答,DC是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其体外抗原提呈能力是巨噬细胞的10-100倍 DC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Naive T
4、cells)进行增殖,而M、B细胞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因此DC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MHC class II-associated invariant chain/CLIP,非经典呈递途径(交叉呈递),外源性抗原肽被MHCI类分子呈递 外源性抗原从内体逸出或外源性抗原穿细胞膜进入胞质,MHCI进入内体,与外源性抗原肽发生结合 - 外源性抗原肽胞吐释放胞外与表面MHCI分子结合 内源性抗原肽被MHCII类分子呈递 应激时胞质出现自吞小泡,与内体/溶酶体融合 ER腔中,MHCII与内源性抗原肽结合 HLA-DQA10501-DQB10301分子与Ii亲和力低,导致自身免疫病,2.AP
5、C与T细胞相互作用,抗原特异性识别的部位,CD4,MHC-II,TCR/CD3,1,ICAM-1,B7-1,B7-2,LFA-1,LFA-1,ICAM-3,LFA-3,B7-1,CD28,CD28,LFA-1,ICAM-3,CD2,2,1. 参与 T 细胞活化的膜表面分子,T细胞,APC,CTLA-4,(二)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LFA-lymphocyte function associated antigen ICAM- leukocyt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CD40,CD40L,Microtubule organizing center,
6、MTOC,ADAP (Adhesion and Degranulation-Promoting Adapter Protein,促黏附脱颗粒接头蛋白 ) , LFA-1, and microtubules at the Jurkat immunological synapse.,Pictured are immune cells (green) surrounding an ovalbumin-expressing brain tumor cell (pink). An antigen-specific cytotoxic T cell (yellow-red) establishes an
7、interface with its target glioma tumor cell, forming a non-Kupfer-type immunological synapse,2.T细胞活化的信号模型,3. 细胞因子是T细胞充分活化的重要条件 包括T细胞自分泌的IL-2和抗原呈递细胞分泌的IL-1等,4.CD8+T细胞的活化,CD8+T细胞的重要效应细胞是CTL,具有杀伤活性。因此, CD8+T细胞的活化比CD4+T细胞的活化需要更强的共刺激信号。 直接激活:如APC细胞可提供足够强的共刺激信号,可直接激活CD8+T细胞,无须Th细胞辅助。活化过程同CD4+T细胞。 间接激活:如AP
8、C细胞不能提供足够强的共刺激信号, CD8+T细胞的活化则需要Th细胞辅助。 APC表面同时表达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和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向CD8+T细胞和CD4+T细胞递呈抗原, CD8+T细胞和CD4+T细胞与同一APC结合,CD4+Th通过分泌IL-2辅助CD8+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CD4+Th细胞识别APC递呈的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并通过CD40L和APC的CD40结合,刺激APC表达共刺激分子,为CD8+T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二信号。,5.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 信号活化的启动,PLC(Phospholipase C)-g:磷酯酶C-g PIP2
9、 (phosphaticlylinositol bisphosphate):磷酯肌醇二磷酸 IP3:磷酯肌醇三磷酸 DAG:甘油二酯 Calcineurin:钙调磷酸酶 PKC (protein kinase C):蛋白激酶C NFAT:(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 NF-kB:(nuclear factorB),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途径,6 .转录因子活化及基因表达,7.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克隆扩增与选择,8.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分化,Th17,Tfh,(三)效应性T细胞生物学效应,1. Th1型CD4+T细胞的免疫效应 通过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诱
10、导炎症反应 a.募集单个核细胞至炎症部位 b.通过CD40L和IFN- 激活巨噬细胞 c.分泌IL-2,促进Th1细胞增殖和辅助CD8+T细胞活化、 增殖和分化为CTL d.辅助B细胞产生具有调理作用的抗体,进一步增强吞 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e.通过TNF和LT活化中性粒细胞,并促进其杀伤病原体 的作用 f.活化NK细胞,2. Th2型CD4+T细胞的免疫效应,辅助体液免疫应答 通过产生IL-4、IL-5、IL-10、IL-13等细胞因子, 协助和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产生 抗体 参与超敏反应性炎症 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激活肥大细胞、嗜碱 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参与超敏反应和抗
11、寄 生虫感染,3. Th17型CD4+T细胞的免疫效应,Th17细胞分泌IL-17A、IL-17F、IL-21、IL-22、 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介导炎症反应,4. CD8+T细胞的免疫效应,效靶细胞结合:效应CTL离开淋巴器官,进入感染部位,并通过TCR与递呈特异性抗原/MHC-I复合物的靶细胞结合。 CTL的极化:CTL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后,TCR和CD8向效靶接触部位聚集,CTL细胞器、骨架结构、胞浆颗粒等均向效靶接触部位重新排列和分布,保证CTL分泌的非特异性效应分子选择性作用于所接触的靶细胞。 致死性攻击 a.穿孔素/颗粒酶途径:CTL释放穿孔素,在钙离子 的存在下在
12、靶细胞膜形成穿膜孔道,CTL释放的 颗粒酶通过该孔道进入靶细胞,引起靶细胞凋亡。 b.死亡受体介导的杀伤:CTL表达FasL,并可分泌 TNF,分别作用于靶细胞的死亡受体Fas和TNFR1, 介导靶细胞凋亡。,Tc释放胞浆颗粒:穿孔素(perforin)和颗粒酶(granzyme),颗粒与胞浆膜融合,释放,杀伤,靶细胞溶解,活化诱导细胞死亡 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四)活化T细胞的转归,1. 记忆性T细胞(memory T cell,Tm)的形成 1.) 概念 记忆性T细胞是指对特异性抗原有记忆能力、寿命较长的T淋巴细胞。 2.) 免疫记忆的特点 当Tm再次
13、遇到相同抗原时,可迅速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更快、更强、更有效的再次免疫应答。 3.) 表面标志 CD45RA - naive/resting T cells, medullary thymocytesCD45RO - memory/activated T cells, cortical thymocytes CD45RC+ CD4+ T cells (Th1-like) CD45RC- CD4+ T cells (Th2-like) CD4+CD45RBhigh T cells-Immune Inflammatory, important and produce more proi
14、nflammatory cytokines than CD4+CD45RBlow T cells 记忆性T细胞:CD45RA-、CD45RO+ 初始T细胞: CD45RA+、CD45RO-,2. T细胞活化后诱导的的细胞凋亡,已活化和扩增的T细胞克隆,在免疫应答的晚期通过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ctivation induced cell death, AICD)和被动细胞死亡(passive cell death, PCD)方式凋亡,从而控制免疫应答的强度,及时终止免疫应答和维持免疫耐受。 AICD:活化的T细胞高表达Fas和FasL,可诱导自身和旁邻T细胞凋亡。 PCD:免疫应答晚期,大量抗
15、原被清除,淋巴细胞所接受的抗原刺激、生存信号及产生的生长因子均减少,启动凋亡信号,从而发生被动细胞死亡。,三、体液免疫应答,(一) 概述,体液免疫应答(humoral immune response): 由B细胞介导、其终末分化的浆细胞所产生的抗体(存在于体液中)为主要效应分子的免疫应答。 参与细胞:B细胞,Th细胞,APC 应答部位: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脏和黏膜下淋巴组织等。 B细胞识别的抗原: T细胞依赖型抗原(TD),T细胞不依赖型抗原(TI),B细胞亚群 B1细胞 CD5+,参与天然免疫和介导自身免疫应答 B2细胞 CD5-,参与体液免疫的主要细胞 B细胞表面分子 BCR
16、复合分子 BCR辅助受体 补体受体和Fc受体 细胞因子受体 抗原递呈与共刺激分子,(二) 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和应答,1、 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B细胞的BCR可变区识别天然抗原的B细胞表位,无需APC 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不受MHC限制,2、 B细胞的活化,(1). 第一信号(抗原识别信号) BCR直接识别抗原的B细胞表位,但不能传递信号,Iga/Igb将BCR识别抗原的信号传入细胞内。 BCR的共受体(BCR活化辅助受体):CD19/CD21/CD81/CD225复合物。CD81与酪氨酸激酶底物CD19相联;CD21与附着C3d的抗原相结合,与BCR桥联,加强抗原诱导下信号转导。,
17、BCR信号转导过程,(2). 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活化Th细胞表达的CD40与B细胞的CD40结合,向B细胞提供协同刺激信号。,(3). 细胞因子,APC和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如IL-1、2、4、5、6等,刺激B细胞的活化。,(4). 载体效应,Th细胞和B细胞必须识别同一TD抗原的不同表位,即B细胞识别B表位(半抗原),通过BCR摄取抗原并提呈该抗原的T表位(载体)/MHC-II复合物给抗原特异性Th细胞识别,后者才能向B细胞提供辅助信号,即共刺激信号和细胞因子,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3、 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1).活化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2).增殖B细胞转归,部分B细胞迁移至
18、淋巴组织髓质,继续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提供即刻防御。 大部分B细胞(少量T细胞)迁移至初级淋巴滤泡,继续增殖形成生发中心。 生发中心绝大多数B细胞发生凋亡。部分B细胞在抗原刺激和T细胞辅助下继续分化发育,发生抗原受体编辑、体细胞高频突变、抗原受体亲和力的成熟、Ig类别转换和记忆B细胞的形成等变化。,(3). 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和成熟,1) 体细胞高频突变(somatic hypermutation)和 Ig亲和力成熟 (affinity maturation) 体细胞高频突变:生发中心母细胞每次细胞分裂中,IgV区基因约每1000个bp中有一对发生突变(其它体细胞每次分裂中突变率约
19、为1012bp) Ig亲和力成熟:只有那些表达高亲和力抗原受体的B细胞,才能有效地结合抗原,并在抗原特异的Th细胞辅助下增殖,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 改变抗原特异性或表达低亲和力BCR的B细胞因不能与抗原结合或不能得到T细胞辅助而发生凋亡。,2) 抗原受体的编辑(receptor editing)/抗原受体 的修正(receptor revision),逃避中枢耐受和在生发中心体细胞高频突变而形成的自身反应性B细胞发生Ig基因二次重排,修正BCR,消除对自身抗原的反应性。,抗体及BCR V区不变,但重链C区基因在抗原诱导和细胞因子调节可发生改变。每个B细胞开始时一般均表达IgM,在免疫应答中首先分
20、泌IgM。但随后可表达和产生IgG、IgA或IgE,尽管其Ig V不发生改变。,3)Ig类别转换(class switching),生发中心中选择存活下来的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离开外周淋巴组织,迁移至骨髓,可长时间、持续性提供高亲和力抗体;记忆B细胞进入淋巴细胞再循环,一旦遇到相同抗原,可迅速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 Bm: 不产生Ig ; 再次与同一抗原相遇时可迅速活化,产生大量抗原特异的Ig ; Cd27+,较高水平的CD44 ; 长寿细胞,4)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memory B cell, Bm)的产生,sIg 结合特异抗原,产生第一信号,将抗原内
21、吞,并加工处理为抗原肽,递呈给Th细胞并表达B7分子。,MHC II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与Th细胞的TCR结合,产生第一信号。B7和CD28结合产生第二信号,活化Th细胞。,活化的Th细胞表达CD40L,与B细胞表面的CD40结合,产生第二信号,B细胞活化。,同时,活化的Th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三) 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B细胞对TI-1抗原的免疫应答 TI-1抗原:B细胞丝裂原,如脂多糖; 高剂量TI-1抗原与B细胞丝裂原受体结合,多克隆激活B细胞,引起非特异性 体液免疫应答。 低剂量TI-1抗原与相应特异性BCR结合,激活特异性B细胞克隆,引起特异性 体液免疫应答。 TI-1抗原单独不足以诱导Ig类别转换、抗体亲和力成熟及记忆B细胞形成等。 B细胞对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介拍卖合同样本
- 全屋翻新施工合同样本
- 居间担保服务合同
- 企业注册出资合同样本
- 结款合同范例
- 独家技术咨询和服务协议
-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管理教学的实践
- 公司家具搬迁合同样本
- 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
- 新版PEP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5-What-would-you-like六课时详细教案设计
- 撬装式承压设备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课件全套 第1-10章 绪论-新品种的审定与推广繁育+实训
- 2025-2030中国免洗护发素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智能优化算法解析》 课件 第6章-基于群智能的智能优化算法
- 《红岩》中考试题(截至2024年)
- 华为IAD132E(T)开局指导书
- 2024年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竞赛测试题库
- (2025)二十大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华北电力大学辅导员及其他岗位招考聘用54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2《信访工作条例》学习课件
-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重难点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