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本科】教育与社会发展.ppt_第1页
【现代教育学-本科】教育与社会发展.ppt_第2页
【现代教育学-本科】教育与社会发展.ppt_第3页
【现代教育学-本科】教育与社会发展.ppt_第4页
【现代教育学-本科】教育与社会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 育 学,主讲人,教育基本原理,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教育的经济功能,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 教育的政治功能,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结构类型和管理体制 (例如:双轨制和开放大学),教育的政治功能,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去实现教育的政治作用 教育可以促进政治的民主化 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社会服务 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

3、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教育的文化功能,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社会文化类型不同,教育目标不同,政治文化类型不同,教育目标不同,文化本体影响教育内容,文化传统影响教育内容构成,文化发展影响教育内容发展,文化内容倾向影响教育内容性质,文化观念影响人的教育观念,文化观念制约和影响着人们对教育的态度和行为,文化观念影响着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 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 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功能 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造功能,教育和人口的关系,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教育的人口功能,人口对教育的制

4、约和影响,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结构与质量 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发展规模 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结构 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质量 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人口结构是人口按某一性质划分的人口集合及其比例关系: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 职业结构和城乡结构 人口地域分布制约学校布局 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教育的人口功能,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刺激家庭对教育的需要 教育可提高人口质量,是改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 学龄人口的普及教育 对成人的教育 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 促进人口地域分布与合理流动,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教育,影响和制约,教育,经济

5、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人口功能,促进社会发展,本节内容的基本逻辑结构图,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自身的现代化,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1现代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靠人才, 人才培养靠教育,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最佳途径,3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4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确立基础教育重中之重地位,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国务院发布的教育法规,教育自身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呼唤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表现形

6、式,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教育要尽可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发展的需要,实现教育自身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则需要用现代化的教育去完成,教育观念现代化,实现教育观念现代化,就是摒弃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相背离的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现代化,推进教育现代化,重视调整教育内容。调整的总体特点:,第一,注重课程的时代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第二,注重课程的结构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第三,注重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需要打破旧的学科界限,把相关课程内容融

7、合成一体,形成综合课程,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学校教育条件设备的进步同社会生产条件、设备的进步是一脉相承的,表现,硬件的现代化,软件建设共同开发,利用率更高,实用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结合,教育管理现代化,一是在教育管理体制上,考虑到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需要与可能,要利于教育的高质高效运行,促进教育的发展。 二是在管理的思想原则上,反对古代社会的封闭、专制与家长作风,提倡与实行开放的管理、民主管理,依靠教职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提高决策的民主化与员工的参与程度。 三是在管理的手段与方法上,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教师素质现代化,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

8、化 能力素质的现代化,宁夏一家企业耗巨资从国外进口一套机器设备, 本指望借此抓住发展机会,却不曾想工人技术达不到要求而导致设备闲置,最终企业被拖垮了。 辽宁本溪重型汽车制造厂从美国引进一套计算机控制系统,美国专家预言中国人要操作这台设备需要学习两年。但是自学成才的该厂高级技师李连才经过几个月时间便迅速掌握了设备的操作技术,为企业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效益。 澳大利亚一家体育用品公司分别在天津、深圳两地投资办厂,两年后天津的厂利税达到2000多万,深圳的厂却连年亏损。调查发现,在其他条件均不相上下的情况下,前者拥有大批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后者却多是未经培训的民工。,ALI,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出

9、现,人类历史开始了一个现代化的进程。教育与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不可分割的。到大工业生产时代更加明显。 1776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在社会总资财的固定资本中可产生利润的就有教育经费。只有通过教育人格才能实现。亚当. 斯密认识到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从亚当.斯密以后, 人们对教育可以产生利润的思想进行了发挥。 欧文认为:社会进步的基本要素是教育。教育训练和教育投资也是一种收入。只有对劳动者就业前进行教育,才能促进金钱的大量增加。 马克思认为,为提高工人生产技能而提高他们的教育程度,可以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关于智力开发的经济效益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资产阶级教育经济

10、学的理论基石。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盛行于60年代,到70年代又有新的发展。这个理论,在北美、西欧和日本有着广泛的影响,随后在东欧和亚洲各国也得到迅速传播。在我国,直至80年代初才对这个理论有所接触。 “人力资本”是和“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给予阐释而获得特定含义的一种资本概念。按照舒尔茨的解释,全面的资本概念,应当包括人和物两个方面,即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 人力资本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舒尔茨在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中写道:“在美国国民经济收入的1/5 来自物力资本,即财产,而4/5是来自人力资本。”他还说:“我敢断言, 对于

11、每个工人实际收入的明显增加来说,人力资本投资是地地道道的源头活水”。,关于智力开发的经济效益的理论,全球约占学龄人口的20%的1.28亿儿童未能接受初等教育,其中至少包括一半以上的女童,未能接受初等学校教育; 尽管全球文盲的比例在下降,但是1990年仍有9.48亿成人属于文盲,其中2/3是妇女,其中9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成人文盲人数占9.48亿的72%,而印度和中国两国就分别占到总数的30%和23%; 功能性文盲(意味着一个人所掌握的书面文字和一般基础知识还明显地不足以使其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中行使功能)已成为包括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所有国家的严重问题; 1亿多儿童和不计其数的成人未能

12、完成基础教育计划,更多人虽能满足上学的要求,但并未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关于智力开发的经济效益的理论,教育内容现代化,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全国15岁以上人口中,还有文盲半文盲1.8亿左右,小学文化程度4.2亿左右,初中文化程度2.6亿左右;全国每10万人中仅有大学文化程度1422人。 ,把相关课程内容融合成一体,形成综合课程,教育内容现代化,据1982年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每1000名在业人口中,农业劳动力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仅有0.4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为54.3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214.7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371.6人,文盲和半文盲为359人。 目前世界上15岁以上的文盲

13、有8.84亿,其中我国占2.2亿。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我国文盲则占世界文盲的1/4。,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人力资本的形成是我们这个时代经济中最突出的特征。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成份。 人力资本增长的速度比物力资本增长的速度快得多,投资于教育比投资于物质设备更为有利。 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 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信号。 人力资本理论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决不是“在任何制度下都可以应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20世纪后,通过系统教育的方式来培养高级政治人才的趋势更加明显,居于社会领导地位的人

14、,普遍有较高的学历。例如,在英国,1951年,有32.5的保守党议员上过伊顿和哈罗公学,有80.5的人上过牛津和剑桥大学。在美国,从17891953年,约有67的高级政治领导人(总统、副总统、众议院、院长等)是大学毕业,其中绝大多数毕业于名牌的和地位很高的东部院校,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达特默思、阿默斯特等等。在日本, 1937 年在1377 名文职官员的总人数中, 有1007名即73.6是东京大学的毕业生。(美)卡扎米亚斯、 马西亚拉斯合著:教育的传统与变革,文化教育出版社,P221225)有些国家,例如土耳其,还明文规定任命高级行政机构职务诸如总督(省长)和副总督(副省长)的先决条件是上

15、过大学,尤其是上过安卡拉大学政治学院和法律学院。,20世纪后,通过系统教育的方式来培养高级政治人才的趋势更加明显,居于社会领导地位的人,普遍有较高的学历,指教育要传递和发展社会文化,促进社会文明建设。 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机构等。 文化结构:它可以简单地分为互相有着内在联系的两个层面: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 主要表明人在物质生产领域中认识、掌握改造世界的创造力量的表现和发展程度。它包括物质生产活动、生产者、生产工具、生产关系及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精神文化: 是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的直接产物,如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政治、法律、道德、教育、文学、艺术、美学、科学理论、哲学、宗教等等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的组织机构,都是精神文化的内容。,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发展受文化发展制约的表现 1、文化是政治经济与教育关系的“中介”之一。 2、文化按其自身特点和要求来作用于教育 教育的文化功能的表现 1、传递、保存文化 2、创造更新文化 3、传播文化 。 。,关于智力开发的经济效益的理论,一、提高劳动者素质 劳动者的素质: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