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件:第九章01_第1页
生理学课件:第九章01_第2页
生理学课件:第九章01_第3页
生理学课件:第九章01_第4页
生理学课件:第九章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点 化学性突触传递 熟悉 神经纤维及其功能,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一) 神经元(neuron) 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胞体、树突:接受信息、整合信息部位 轴突:传导Ap 始段:产生Ap 神经末梢:将信息传给另一N元的部位,(1)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 神经冲动:神经纤维传导的兴奋Ap 特征 影响兴奋传导速度的因素 神经纤维分类 根据传导速度分类 根据纤维直径和来源分类,轴浆运输:轴突内通过轴浆流动运送物质的过程。,(2)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1)顺向轴浆运输:自胞体向轴突末梢方向,2)逆向轴浆运输:自末梢向胞体方向,(2)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1)顺向

2、轴浆运输:自胞体向轴突末梢方向 快速轴浆运输:410mm/d 慢速轴浆运输:112mm/d,2)逆向轴浆运输: 自末梢向胞体方向 (205mm/d),3.神经的营养性作用(自学) 概念:神经末梢释放某些营养性因子, 持续地调节所支配组织的代谢 活动,持久影响其结构、生化 和生理的变化,这一作用称。 临床:脊髓灰质炎患者 (肌肉、肌腱萎缩、患肢变细 ),分类: (1)周围神经系统: 施万细胞、卫星细胞。 (2)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 胞、小胶质细胞。 1.胶质细胞的特征 (1)有突起,无树突和轴突之分 (2)不形成化学性突触,但普遍存在缝隙连接 (3)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4)星形

3、胶质细胞膜上存在多种神经递质受体 (5)终身具有分裂增殖能力,(二)神经胶质细胞 (neuroglia),(1)支持和引导神经元迁移(星) (2)隔离作用 (3)修复(小)和再生作用(星) (4)免疫应答作用(星) (5)屏障的作用(星) (6)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星) (7)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星) (8)参与某些活性物质的代谢(星),2.胶质细胞的功能,突触 (synapse)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互接触, 并借以传递信息的部位。,二、突触传递,二、突触传递,化学性突触:以神经递质为媒介 定向突触:经典的突触、N-M接头 非定向突触:N-心肌接头、N-平滑肌接

4、头 电突触:以局部电流为媒介,(一)几类重要的突触传递,(一)电突触传递 结构基础:缝隙连接 传递过程:电电(局部电流) 传递特征:双向性,低电阻速 度快,几乎无潜伏期。 功能:促进功能相似的神经元产生 同步放电。 电紧张耦联:N元之间以电突触相连接 的关系称 影响因素:pH、Ca2+缝隙连接关闭,(二) 化学性突触传递 1.定向突触传递 (1)经典突触的微细结构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2)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2)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 (类似NM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到神经末梢 突触前膜去极化电位依赖式Ca2+通 道开放 Ca2+进入突触前轴突末梢内 Ca2+钙

5、调蛋白突触小泡与前膜靠近 融合、破裂,释放神经递质递质进 入突触间隙,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 神经递质抵达突触后膜作用于特异 性受体后膜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 某些带电离子跨膜流动突触后膜 发生一定程度去极化或超级化 (突触后电位),Ca2+,递质,受体,带电离子,通透性,2.非定向突触传递 结构基础: 曲张体 递质小泡 传递机制: 递质经组织液 扩散到临近的 效应器上。,传递特征:(与定向突触传递相比) 无特化的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 即突触前、后结构无一对一的关系, 递质作用于突触后结构多个靶点 曲张体与突触后成分的距离一般 大于20nm,有的可超过400nm, 且远近不等 递质信息传递效应,

6、取决于突触后 成分上有无相应的受体,3.影响化学性突触传递的因素 (1)影响递质释放的因素 Ca2+量、Ap的频率及幅度、 突触前受体 破伤风毒素,肉毒梭菌毒素 (2)影响已释放递质清除的因素 有机磷农药、新斯的明、利血平 (3)影响受体的因素 阿托品、普萘洛尔,(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 概念:突触后膜在神经递质作用下 发生去极化,使该突触后 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这种 电位变化称为EPSP。,形成机制: 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应 受体化学门控通道开放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增大(Na为主)Na内流突触后膜局部去

7、极化,(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IPSP) 概念: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 超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 兴奋性下降,这种电位变化称 为IPSP 。,形成机制: 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应 受体化学门控Cl通道开放膜 对Cl通透性增大Cl内流导 致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EPSP和IPSP的主要区别,附:慢突触后电位: 自主神经节和大脑皮层的神经元中 记录到慢EPSP和慢IPSP,其潜伏 期通常为100-500ms,并持续数秒钟 机制: 慢EPSP由膜的K+电导降低所致 慢IPSP则膜的K+电导增高引起,取决于同时产生的EPS

8、P和IPSP的代数和。,在轴突始段爆发动作电位。,5.Ap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自学),6.突触的可塑性(自学) 概念:突触的形态和功能可发生较持久 改变的特性。 (1)强直后增强(posttetanic potentiation):,(2)习惯化和敏感化 (habituation and sensitization) 习惯化: 概念:当给予重复、平和的刺激时, 突触对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 甚至消失,这种可塑性称 机制:突触前膜Ca2+通道逐渐失活 Ca2+内流递质释放,敏感化: 概念:对原有刺激反应增强和延长 的表现 机制:突触前膜Ca2+通道开发时间 Ca2+内流递质释放 (突触前易化),(3)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 长时程增强: 概念:是突触前神经元在短时间内, 受到的快速重复性刺激后,在 突触后神经元快速形成的持续 时间较长的EPS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