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培训教程.ppt_第1页
ISO14000培训教程.ppt_第2页
ISO14000培训教程.ppt_第3页
ISO14000培训教程.ppt_第4页
ISO14000培训教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培训教程,ISO14001培训,第一章 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产生和发展,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大会,提出环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3年6月成立ISO/TC207环 境管理技术委员会 1996年底正式颁布五项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ISO14000系列标准编号为: ISO14001-ISO14100,ISO14001标准的产生和发展,第一章 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产生和发展(续),已颁布的六项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 1. 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2. ISO1400

2、4:1996(环境管理体系 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3. ISO14010:1996(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 4. ISO14011:1996(环境审核指南 审核程序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5. ISO14012:1996(环境审核指南 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 6. ISO14040:1997(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估 原则与框架),ISO14001标准的产生和发展,第一章 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产生和发展(续),ISO14001标准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章环境保护基础知识,2.1 人类环境基本概念 含义: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 总体。 要素:水、大气、生物、土壤、岩石、 阳光

3、等等。,环保基础知识,2.2 大气圈,近地表干燥空气的主要成分,环保基础知识,2.3 水的储藏量,全球水的总储藏量约13.9亿立方米,其中:97.42%是海水, 只有2.58%是淡水, 而淡水中约77%是以极地冰帽和高山积雪和冰川形式存在。,环保基础知识,2.4 水体污染与自净,1)水质指标 溶解氧(DO) 生化需氧量(BOD) 化学耗氧量(COD) 悬浮物(SS) PH,细菌总数 总有机碳(TOC) 各种有毒物 总磷(TP) 石油类 水温,环保基础知识,2.5 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1.源生环境问题 火山喷发 地震 洪涝 干旱 滑坡,2.次生环境问题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资源浪费,环保基础

4、知识,2.6水体污染物的来源,生活污染源; 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居住区产生的生活污水; 工业污染源; 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污水; 农业污染源。 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环保基础知识,2.7 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 冶金固体废物 燃料灰渣 化学工业固体废物 石油工业固体废物 粮食、食品工业固体废物,环保基础知识,2.7 固体废物,城市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 城建渣土 商业固体废物 粪便,环保基础知识,2.7 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 农业生产、畜禽饲养、农副产品加工等活动排出的固体废物。,环保基础知识,2.8 大气污染物,颗粒物:如粉尘、烟尘、飞灰等; 氧化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硫化物

5、: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化氢等; 氮氧化物: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等; 卤素和卤化物:如氯、氯化氢、氟化氢等; 有机物:如碳氢化物、甲醇、丙酮等。,环保基础知识,2.9 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 能源危机 海洋污染 酸雨 生态环境的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减少 城市环境问题,环保基础知识,2.10 我国环境保护发展历史,1972联合国在瑞典斯得哥尔摩召开环境大会发布“人类环境宣言” 我国从19731979环境保护口号为: “全面规划、大家动手、造福人民” 从1983起将环境保护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环境基础知识,2.11 环境标准,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环境基础知识,

6、2.12 环境管理八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污染物集中控制制度,环境基础知识,第三章 基本术语,环境(environment) 组织从事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aspect)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基本术语,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 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持续改进

7、 (contionual improvement) 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的改进。,基本术语,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整体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环境方针(environmental policy) 组织对其全部环境表现的意图与原则的陈述,它为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框架。,基本术语,环境目标(environmental object) 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

8、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环境指标(environmental target) 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环境表现要求,它们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如可行应予以量化。,基本术语,环境表现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 环境审核(environmental audit) 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特定的环境活动、事件、管理体系,或有关上述事项的信息是否符合审核准则的一个系统化、文件化的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委托方。,基本术语,第

9、四章ISO14001标准要点,4.1总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4.2 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 a)适合于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 规模与环境影响; 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 d) 明确应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e) 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并传达到全体员工; f) 可为公众所获取。,ISO14001标准要点,4.3 规划,4.3.1 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从中判定那些对

10、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对与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因素加以考虑。 组织应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ISO14001标准要点,4.3.2 法律及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适用于其活动、产品与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以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ISO14001标准要点,4.3.3 目标与指标,(1)应规定设立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程序并文件化。 (2)在建立与评审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他要求,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 (3)环境目标和指标应满足以下项目: a )符

11、合环境方针; b )目标应具体,指标应现实可测量; c)应考虑污染预防的手段; d)应采用经济上高效率低成本的最佳技术。,ISO14001标准要点,4.3.4 环境管理方案,(1)为达到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制定并保持环境规划并使之文件化。 (2)规划应满足: )应使各部门及阶层的目标、指标极其责任者明确化; )应有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3)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应对有关方案进行修订,以确保环境管理与之适应。 (4)方案中应包括对新活动的环境评审。 (5)对现行的或新增的活动、产品或服务,方案中应包括对计划、生产、营销和处置的考虑。 (6)对于产品,

12、应考虑设计、材料、加工、使用及最终处置等方面。 (7)对于安装工作或工艺上的重大修改,应从计划、设计、施工、 试运行、运行,以及根据组织决定的适当时间予以关闭等方面考虑。,ISO14001标准要点,4.4 实施与运行,4.4.1 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对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2)管理者应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与控制提供必要的资源(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及财力)。 (3)最高管理者应任命在下列事项中拥有权限和责任的管理者代表: a)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b)为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向最高管理者汇报EMS实绩。,ISO1400

13、1标准要点,4.4.2 培训、意识和能力,(1)应有规定培训必要性的文件。 (2)应要求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人员都经过相应的培训,并且应有相应的程序文件。 (3)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使处于每一有关职能与层次的人员都意识到: a)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各自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以及各自业绩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c)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对紧急事态的准备和响应方面的作用和职责; d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4)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员工应接受适当的教育、培训,以具备相应能力。 (5)应

14、确保专门从事环境管理职员所需的经验、能力、培训的水平。 (6)应要求承包方证实其员工接受过必要的培训。,ISO14001标准要点,4.4.3 信息交流,(1)有关环境信息,应有包含以下事项的文件化的程序: a)组织内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的内部信息交流; b)对来自外部的相关方的信息接受文件化 答复。 (2)应充分考虑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联络的处理,并记录其决定。 (3)关于紧急事态,应有和官方信息交流的手段。,ISO14001标准 要点,4.4.4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1)关于环境手册、文件体系,应有包含下列内容的特定的书面或电子文件: a)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项目,明确其体系化及相互关系;

15、 b)管理相关文件的途径。 (2) 相关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a)过程信息; b) 组织结构图; c)内部标准与运行程序; d)现场应急计划。 (3)可将环境文件组织实施 的其他体系文件。,ISO14001标准要点,4.4.5 文件控制,(1)应建立并保持控制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的程序以确保: a)文件便于查找; b)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修订并由责任者认可; c)必要的场所(部门),都能得到必要文件的最新版本; d)已废除的旧文件应马上撤掉,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 e)对需要保存的旧文件进行标识。 (2)文件应易于读懂。 (3)所有文件应注明日期(包括修订日期),标识明确,妥善保管。 (4

16、)文件应在规定期间内予以留存。 (5)应规定并保持有关建立和修订各种文件的程序和责任。,ISO14001标准要点,4.4.6 运行控制,(1)明确对应于由环境方针及环境影响评价导出的目标和指标应实施什么、开展什么样的活动。 (2)应建立和保持活动是在遵守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条件下进行的文件化程序。 (3)在程序中应规定运行标准 。 (4)应明确并保持一套运行程序,以对应于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重大影响。 (5)应规定提供供应方和承包方的业务中的环境问题会有什么关联的环境信息的程序。,ISO14001标准要点,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1)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文件化的程序,以明确可能的突

17、发事故和紧急情况出现时的对应措施,规定这一程序时,要考虑对大气的排放、对水体的排放和大地的排放及由此引起的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2)应规定并保持应付紧急 事态、防止或减轻环境影响的文件化的程序。 (3)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应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程序予以评价和修订。 (4)应定期对假设事故和紧急事态进行实地演习。,ISO14001标准要点,4.5.1 监测和测量,(1)对于有可能对环境有显著影响的业务活动中的重要 监测项目,应当用文件化的、可修订的程序规定定期监测和测量。 (2)这一程序中,应记录将监测、测量结果和环境目标和指标相对照后检查的数据。 (3)监测设备应予校准并妥善维

18、护,并根据程序保存校准和维护记录。 (4)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文件化的程序,以定期评价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ISO14001标准要点,4.5.2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1)应建立并保持规定下列责任和权限的文件化的程序: a)对不符合进行处理和调查; b) 采取措施减少由于不符合引起的所有影响; c) 对不符合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2)任何旨在消除已存在和潜在不符合的原因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应与该问题的严重性及其环境影响相适应。 (3)对于纠正与预防措施所引起的对程序文件的任何修改,均应记录变更内容。 (4)在调查不符合,查明不符合原因的同时,也要明确必要的纠正措施,并规定、保持纠正

19、程序。 (5)应规定、保持为避免不符合再度发生的 必要的控制和修订程序。,ISO14001标准要点,4.5.3 记录,(1)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来标识、保持与处置有关环境管理记录。 (2)环境记录中应包括培训记录、审核和评审结果。 (3)环境记录应易读、标识明确,具备对相关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可追溯性。 (4)记录应便于检索,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 (5)应规定保管期限。 (6)用来标识、保持和处置记录的程序,应将重点放在规划阶段设立的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上。 (7)应对机密业务信息的管理予以考虑。,ISO14001标准要点,4.5.3 记录(续),(8)环境记录中应包括以下项目: a

20、)关于适用的环境法律与其他要求的信息; b)投诉记录; c)教育、培训记录; d)过程信息; e)产品信息; f) 检查、维护与校准记录; g)有关的供方和承包方信息; h ) 事故记录; i)应急准备与响应信息; j)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k)审核结果; l)管理评审。,ISO14001标准要点,5.5.4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1)为了判定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和环境规划内容是否得到了正确的 实施和保持,应当进行定期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2)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EMS审核的计划和程序,以向管理者提供审核结果的信息。 (3)审核方案和审核日程的制定,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要性和前次

21、审核的结果。 (4)审核程序文件中,不仅要包括审核的适用范围、频次和方法,还要包括实施审核和报告结果的职责与要求。,ISO14001标准要点,5.5.4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续),(5)审核的方案和程序应包括: a)待审核的活动与区域; b)审核的频次; c)管理与实施的职责; d)审核结果的通报; e)审核员的资格; f)审核方法。 (6)审核可由组织内部人员或组织聘请的外部人员来实施,无论那种情况,审核员都必须工正、客观。,ISO14001标准要点,4.6 管理评审,(1)应用文件明确管理层评审。 (2)应收集为实施管理评审所需的必要的信息。 (3)为了保持EMS的持续改进、适用合有效,从而

22、取得良好的环境业绩,最高管理者应定期对EMS进行评审和评价。 (4)管理者进行的评审,应对照EMS 审核结果、外部情况的变化、对持续改进的承诺而修订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及其他EMS要素。 (5)评审范围应当全面,但不必在一次评审中涉及环境管理体系的 所有要素,同时评审过程可延续一段时期。 (6)对方针、目标和程序的评审,应由制定它们相应管理层承担。 (7)评审内容包括: a )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 b)面对变化的条件与信息,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具有持续的适用性; c)相关方关注的问题。 (8)为采取必要对策,应将评审结果、结论或建议形成文件。,ISO14001标准要点,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的11个要素

23、,4.3.1环境因素; 4.3.2 法律与其他要求; 4.4.2 培训、意识和能力; 4.4.3 信息交流; 4.4.5 文件控制; 4.4.6 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与响应; 4.5.1 监测与测量; 4.5.2 不符合、纠正与 预防措施; 4.5.3 记录; 4.5.4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ISO14001标准要点,某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一览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超标污水排

24、污费征收标准; 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 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ISO14001培训,某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一览表(续),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深圳经济特区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 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ISO14001培训,某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一览表(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固体废物名称和类别编号(代码)对应表; GB危险废物包装标志(190-90); 常

25、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深圳经济特区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办法;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管理规定。,ISO14001培训,第五章 EMS 的建立与实施,5.1 EMS建立的准备工作 高层管理者的承诺与支持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的策划与组织 宣传和培训,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2环境管理体系模式,戴明模型(PDCA模型) 计划(PLAN) 行动(DO) 检查(CHECK) 改进(ACTION),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3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图,实施和运行 组织结构和职责 培训、意识和能力 信息交流 EMS文件 文件控制 运行控制 应急响应与

26、准备,环境方针,规划 环境因素 法律和其他要求 目标和指标 环境管理方案,管理评审,检查和纠正措施 监测和测量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记录 EMS审核,持续改进,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4 建立EMS的基本过程,准备,初始环境评审,环境方针 环境行动计划 组织结构 资源支持 执行程序 监测信息系统 应急计划纠正措施,EMS文件,EMS运行,EMS评审/改进,EMS设计,狭义EMS建立,广义EMS建立,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5 初始环境评审,5.5.1 初始环境评审过程,法律法规要求,环境因素/影响,现行环境管理实践,意外/不符合,信息收集 文件记录 调查表/座谈 现场调查 直接测量

27、 分析评价 物质平衡 影响评价 水平评价,环境表现 改善机会,需深入研究的 问题,重要环境问题的 领域/优先序,当前与未来法律 法规要求清单,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5初始环境评审(续),5.5.2评审的内容 确定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识别来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问题,确定 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 环境因素; 对照有关准则评价环境表现; 检查组织现行环境管理活动惯例和程序 评价涉及采购和合同活动中的指导员则与工作程序; 了解相关方对组织环境包含方面的看法和要求; 调查组织其他体系中有利或不利于环境表现的职能或活动; 分析有利于参与市场竞争的因素和机会等,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5

28、.3 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步骤 选择活动或过程; 识别环境因素; 确定环境影响; 评价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5.3 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续),1.选择活动或过程 生产工艺 维修、保养 检验、分析,检测设备 基础设施 原材料、半成品的采购 设备更新 包装 产品使用 服务,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5.3 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续),2.识别环境因素 重点检查涉及下列问题的活动、过程: 向大气的排放 向水体的排放 废物管理 土地污染 原材料的使用和自然资源的利用 对局部地区或社会有影响的环境问题 一些特殊问题,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5.

29、3 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续),3. 确定环境影响 从以下方面考虑环境影响: 正常、异常以及紧急运行状态下的环境影响; 与过去、现在及将来操作相关的环境影响; 可控制或不可控制的环境影响; 直接或间接的环境影响。,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5.3 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续),4. 评价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的规模范围; 环境影响的程度大小; 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 环境风险的概率。,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5.3 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续),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5.3 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续),环境因素识别表,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

30、5.3 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续),根据对环境因素的评价结果,确定重要环境因素。,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6法律法规要求,确定法律法规要求的工作包括: 从法律法规体系的总体目标和内在联系上了解法律法规体系对组织的基本要求; 建立适用于组织活动和过程的具体法律法规 要求的内容的目录清单; 评价组织在相应法律法规要求上的遵守状况。,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7环境方针,为了绿色地球和人类未来,公司永远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护我们宝贵的资源(能源、原材料、土地、水、空气和生物)和人类的健康和安全,我们承诺: 1严格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及公司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努力预防污染,并持

31、续改进。 2尽可能地采用有利于环保的生产技术、材料和工艺,合理使用能源和资源。 3不断地教育、培训,强化全员的环保意识。 4养成将废弃物减少到最少的习惯,做到循环使用和达标排放,减少污染。 5安全合理地贮存、使用化学危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 6指导、帮助客户正确使用、贮存和处置我们的产品。 7鼓励我们的分承包方做好环境治理、预防和保护。 8强化应急准备措施,避免环境事故发生。 环境最高负责人:(总 经 理) 日 期: 1999年8月31日,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8制定环境管理方案,环境 管理方案的制定是一个多次反馈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依据环境目标、指标,结合所确定的重大环境因素和

32、所识别的环境管理改进机会,提出备选方案; 2)进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成本、效益、改进环境表现、市场机会等分析评价; 3)对优先序较高的 方案制定近期实施计划、包括资源配置、职责分工、时间进度; 4)确定批准最终方案计划,形成文件。,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9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提供适宜和充分的资源,包括培训; 明确职责,使管理者和员工对自身的义务和作用有清醒的认识; 建立并保持组织内外相关方的信息交流; 建立实现预定环境表现水准的过程; 鼓励承包方和供方建立环境管理体系。,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9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续),配备必要的资源

33、 适应工作需要的人力资源; 适宜而充分的设施、装备; 综合考虑成本与效益财务预算。,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9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续),确定环境管理职责 总经理确定总体方向,制定环境方针; 管理者代表监视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 部门环境负责人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 部门环境管理者维护体系的正常运行; 管理人员持续改进环境表现; 营销人员确定顾客期望; 采购人员确定供方期望; 全体员工遵守规定的程序。,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9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续),培训,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9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续),信息交流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要求在组织内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进行必要的

34、信息交流。与此同时,组织还需要向外部(如供应商、采购方、社会公众、政府机构等)进行交流与通报有关信息。,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9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续),运行控制: 组织的下列活动或运行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都应对如何控制进行策划,确保他们按照规定的程序运行。 研究开发中的设计与试制; 采购; 订立承包合同; 原材料的搬运与贮存; 生产和维护; 实验室工作; 产品贮存与运输; 设施建造; 营销、广告。,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9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续),应急准备与响应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处理环境事故和潜在事故的程序,程序的内容包括: 应急工作的组织和职责; 参与处理事故的人员; 应

35、急服务信息; 内外部联络; 发生某一事故时应采取的相应的应急措施; 培训计划和演习。,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10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写,文件结构 管理手册; 程序文件; 管理文件; 三级文件、记录。,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环境管理手册目录,1.企业概况 2.总则 3.环境管理体系 4.环境方针 5.环境因素 6.法律及其它法规要求 7.环境目标与指标 8.环境管理方案 9.组织结构和职责 10.环境培训意识和能力,11.环境信息交流 12.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13.文件控制 14.运行控制 15.应急准备和响应 16.监测和测量 17.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18.环境记录 19.环境管

36、理体系审核 20.管理评审,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程序文件目录,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 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程序 3.环境管理方案管理程序 4.环境教育培训管理程序 5.环境信息管理程序 6.文件控制程序 7.环境目标管理程序 8.相关方管理程序 9.环境内审管理程序 10.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11.环境记录管理程序 12.环境设施管理程序 13.噪声控制管理程序 14.环境事故响应管理程序 15.环境监测与测量管理程序 16.废水管理程序 17.废气管理程序 18.危险品管理程序 19.固体废弃物管理程序 20.管理评审管理程序,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管理文件的编写格式:

37、,1.0 目的 1.1 1.2 1.3. 2.0范围 2.1 2.2 2.3. 3.0 职责 3.1 3.2 3.3. 4.0引用文件 4.1 4.2 4.3. 5.0管理规定 5.1 5.2 5.3.,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11环境表现的测量和评价,对环境指标进行监测,评价环境管理方案和程序的有效性; 确定现行的操作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测量主要包括对大气、废水、噪声 等指标;,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12纠正和预防措施,在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了测量、监测、审核和评审之后,依据所发现的不符合、潜在不符合和缺陷而采取的。 纠正和预防措施应包括: 1.产生不符合的原因

38、; 2.针对不符合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措施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4.措施实施后的有效性的评价和记录。,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13记录应建立并保持记录,1.法律和法规要求; 2.许可; 3.环境因素和有关环境影响; 4.培训; 5.检查、校准和维护活动; 6.监测数据;,7.不符合; 8.纠正和预防措施有效性; 9.产品标识:成分和性能数据; 10.供方和承包方信息; 11.审核; 12.评审。,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14管理评审,1.对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表现的评审; 2.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 3.体系有效性的评价; 4.根据下列因素对环境方针适应性和更改需要的评价;

39、 法律要求的改变 相关方愿望和要求的改变 产品和活动的变化 科技的发展 环境事故中得到的教训 市场潮流 通报和信息交流,EMS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第六章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6.1 审核的目的: 1.对照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确定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情况; 2.判定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3.发现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中可予改进的领域; 4.对内部管理评审在确保环境管理体系持续运用性和有效性方面效能的评估; 5.对一个有意与之建立合同关系的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价。,环境管理体系审核,6.2 审核的类型,第一方审核(内部审核): 为组织内部目的而进行环境管理体系

40、的审核。 第二方审核(外部审核): 通常是对供应商或分承包方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由需方组织中胜任的人员承担。 第三方审核(外部审核): 通常是以ISO14001标准的认证为目的。第三方审核是由独立公正并由权威部门认可的机构来承担。,环境管理体系审核,6.3 审核的实施,1.启动审核 1)决定审核范围 2)环境管理体系文件预审,2.审核准备 1)制定审核计划 2)审核组任务分配 3)工作文件准备,环境管理体系审核,6.3 审核的实施(续),3.实施审核 1)首次会议; 2)收集证据; 3)审核发现; 4)末次会议。,4.审核报告及后续工作 1)审核报告的编写; 2)审核报告的分发; 3)审核结束

41、后的跟踪与监督。,环境管理体系审核,6.3 审核的实施(续),首次会议 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内容包括以下各项: 1)向收审核方管理者介绍审核组成员; 2)确认审核范围、目的和计划,共同认可审核进度表; 3) 简要介绍审核中采用的方法和程序; 4)在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建立正式联络渠道; 5)确认已具备审核组所需的资源与设备; 6)确认末次会议的日期和时间; 7)促进受审核方的参与; 8)对审核组现场安全条件和应急程序的审查。 一般以受审核方致欢迎词开始,以审核组长的致谢词结束会议。,环境管理体系审核,6.3 审核的实施(续),收集审核证据 审核可分管理审核和现场审核两方面; 1.管理审核需要提出的问题至少包括: 1)管理者对环境管理体系的理解和承诺; 2)管理者对该地区及国家环境问题的了解; 3)管理者对环境法律和法规的了解; 4)对管理者及员工提供环境培训的情况; 5)在环境问题上的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流。,环境管理体系审核,6.3 审核的实施(续),现场审核: 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以发现问题,收集证据。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识别: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