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校名 推荐第 16 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教学目标说出资治通鉴 的作者和体例。 以唐诗、 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 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教学重难点重点:资治通鉴 、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难点:元曲的特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明月几时有这首歌曲。提问: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词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苏轼。苏轼是北宋著名的词人。 宋元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在隋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在两宋时期, 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词人和脍炙人口的名篇和佳句。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其中的内容。推进新课一、史学:司马光与资治通鉴提问: 中国古代有很多史学著作,你知
2、道哪些?(要求学生思考交流,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请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引出资治通鉴 ,多媒体显示此书)资治通鉴是一本史学巨著,价值很高,是谁写了这本书呢?(要求学生回答,引出作者司马光。显示司马光头像)1作者:司马光司马光是个什么人?你以前知道他吗?(要求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联系小学教材中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来活跃一下气氛) 小时候的司马光是个聪明的孩子,长大后的司马光干什么呢?司马光长大后成为北宋时期杰出的史学家和著名的政治家。2资治通鉴司马光在史学方面的最重要成就就是主持编写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这本书的编写,耗费了司马光大量的心血,前后用了19 年,他和助手们查
3、阅了大量的资料,仅一部分草稿就堆满了两间 屋子,而且每一个字都写得工工整整,一丝不苟。那么,资治通鉴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要求学生看教材回答)3编年体的特点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什么叫编年体?什么叫通史?(要求学生思考,尝试回答, 然后教师总结) 编年体就是按时间顺序来记述历史的一种体例,也就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通史就是从所能确知的最早时期到作者所在时代前的历史。资治通鉴就是按时间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1 362 年的历史,共 294 卷。我们了解了资治通鉴的体例,那么,在这之前有没有过编年体的史书?(教师帮助学生回忆春秋这本著作)春秋也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但它不是通史,它
4、只写了鲁国的历史,所以它只是一部国别史。4史记和资治通鉴的比较司马光写了资治通鉴 ,中国古 代还有一位姓司马的史学家,他是谁?他的著作是什么?(教师帮助学生回忆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写了史记 。他是按什么体例写史记的呢?也是编年体吗?(要求学生回答)史记的体例是纪传体。纪传体是一种什么样的体例呢?它与编年体有哪些不同?师生分析比较。(多媒体显示表格,师生在讨论分析过程中填充表格)1名校名 推荐书名作者朝代体例特点史记司马迁西汉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便于记载历史人物的活动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编年体按时间顺序将史实和时间紧密结合,便于看出同时期各事件之间的联系5. 资治通鉴的价值资治通鉴 作为一本史学巨
5、著, 它到底具有哪些史学价值呢? (要求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后,教师简单总结)第一,资治通鉴创立了编年体通史的体例,以时间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第二,本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第三,资治通鉴给后人以大量的统治经验和教训。司马光写完此书后,他就呈给当时的皇帝宋神宗看,宋神宗认为这本书确实有借鉴的价值,因此赐名资治通鉴,即“鉴于往事,资于政道”,意为通过对往事的借鉴,可利于当今统治。 此后的统治者以及一些文人志士都非常重视此书。第四,资治通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司马光在撰写此书过程中,不仅显示出他卓越的史学才能, 而且显示了他超人的文学才华。 如书中对一些战争的描写, 生动具体, 栩栩如生,而且
6、条理清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二、文学:意境悠远的宋词(要求学生读教材所附苏轼的词,认知词的形式。教师提问: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属于什么文学体裁?要求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念奴娇赤壁怀古不是一首诗,而是一首词。 诗与词的不同在形式上表现为诗的句式很整齐,或五言,或七言,而词的句式长短不一,比较自由多变。宋朝是词最为繁荣的时期。1词的形成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词的产生是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出现的。唐中期以来,音乐发展较快,而句式整齐的诗较难配乐,因为音乐是灵活多变的。为了便于歌唱,人们便按乐曲节拍来填写歌词,出现长短不一的句式,这就是词。它在唐朝出现,五代得到发展,宋朝达到高峰,取得
7、辉煌成就。2成就宋朝涌现大量的词人,仅全宋词著录的就有1 300 多人,词91 900 多首,其中成就最高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利用多媒体列表讲述三人成就及其特点)(1)(多媒体显示苏轼头像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 苏轼是四川人, 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皆具极高的文学才华。苏轼对词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在他之前的词大多拘泥于个人情感,格调不高。苏轼拓展了词的内容,既有关于个人情感、山水风景的,也有咏史、说理的,不拘一格。下面我们来欣赏苏轼的代表作念奴 娇赤壁怀古 ,体会一下他的风格特点。 (要求学生大声朗读,体会其风格。教师创造意境,给予指导)( 2)
8、与苏轼的豪迈奔放不同, 李清照的词则是另一番天地。 (显示李清照头像及其代表作 如梦令全文)李清照,山东济南人,杰出的女词人,生活于两宋之交,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由于生活于动荡的两宋之交,生活不稳定,她的词风在前后期有所不同。前期清新、快乐,后期忧郁、多愁。我们来欣赏她的代表作如梦令 。(要求学生 低声吟读,体会其意境)( 3)南宋虽然偏安江南, 在词方面也颇有成就,其代表人物为辛弃疾。 (显示辛弃疾头像及其代表作破阵子 )辛弃疾为南宋杰出词人,山东济南人,生于南宋时期,一生关心抗金事业。曾参加过抗金义军,多次上书要求恢复中原,但未被采纳。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词。2名校名 推荐(要
9、求学生朗读破阵子之后,教师解释其含义)过渡: 通过以上的学习,可以看出词在宋朝的繁荣昌盛。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一般给予这样的总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突出成就,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元曲。三、戏剧:“感天动地”的元曲1元曲的形成元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它是怎样形成的呢? (要求学生看书了解) 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元杂剧是通过人物的动作、 歌唱、宾白和舞蹈来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属于一种戏曲艺术。散曲是一种新诗歌,只有清唱,没有动作、宾白,散曲在句式的长短表达上更为自由, 更接近口语。 元曲是一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的艺术形式, 因为它不仅在内容上能反映人民群
10、众的生活, 而且其表演方式也通俗易懂。 为什么元朝会出现这种接近人民的艺术形式呢?(设问引 起学生思考,教师讲解)这是元朝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宋金以来,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在一些大城市中,工商业发达,人口众多,文化昌盛,为剧作家的创作提供了素材, 同时也对文化生活提出需要, 所以产生了这种来源于生活而又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2成就元曲是元朝文学的代表。出现了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剧本,当时知名的剧作家有79 人,杂剧有 136 种,其中关汉卿的作品最为出色。关汉卿生活在金末元初,著名剧作家,多才多艺,了解人民生活,熟悉民间语言,而且懂得舞台艺术,一生中创作大量剧本,保留至今的有15 个,大多反映人民群
11、众生活,同情人民疾苦,抨击压迫者的残酷。他最出色的作品是窦娥冤。谁知道窦娥冤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要求学生尝试介绍,教师补充)(欣赏窦娥冤片断)本课小结浩瀚的史学,意境悠远的宋词,感天动地的元杂剧,不仅仅让我们领略了宋元文化的风采,也让我们感受了前人勤奋学习、 持之以恒的人格魅力, 深刻理解了成功的艰辛。 同时在李清照、辛弃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中, 陶冶了情操, 净化了灵魂。让我们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珍藏。最后让我们在苏轼的诗句中结束这节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板书设计第 16 课繁荣的宋元文化二、意境悠远的宋词1词的产生及特点三、“感天动地”的元杂剧一、司马光与资治通鉴1元杂剧2重
12、要的词作者1资治通鉴2关汉卿和窦娥冤( 1)李清照2编年体的特点3散曲( 2)苏轼( 3)辛弃疾史料典籍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司马光( 1019 1086 ),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宋仁宗时中进士。 宋神宗时任翰林学士,神宗赐其所编史书名为资治通鉴。元丰七年( 1084 年),著成此书, 前后共 19 年。宋神宗认为这部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所以赐书名为 资3名校名 推荐治通鉴。次年,宋神宗死,哲宗继位,他任宰相,尽罢王安石时期所设之新法。不久病死。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最卓越的编年体通史。为了写好这部书,司马光除使用政府馆阁藏书外,还借来不少私人藏书。 编写时先
13、将同类史料编成长编,做到“宁失于繁, 毋失于略”,收集史料的准备工作扎实。然后去粗取精,由繁到简,对有几种分歧较大记载的事项, 则选择证据分明、情理近实者写入正文。教法教研1比较分析,理解深化在学习“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一目时,在了解了编年体体裁特点的基础上,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史书从体例、特点、记述的历史阶段等方面进行比较。 司马迁的 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成为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上启战国,下迄五代,上下贯通,是我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通过对其内容的比较分析, 即可看出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便于记载历史人物的活动;编年体是以年月日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便于看出同时期各事件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对比中学习,归纳、比较、综合历史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得以培养。2作品赏析,思想感悟在学习“意境悠远的宋词”和“感天动地的元杂剧”时,在介绍宋词、 元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 年高空作业车租赁合同
- 供用热力服务合同样本
- 2025年微晶氧化铝陶瓷耐磨材料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建筑设备租赁合同混凝土搅拌未签订》
- 买方回复销售合同标准文本
- 二零二五版正规加盟合同书范例
- 佛塔修建合同标准文本
- 乡村振兴基金合同样本
- 退股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租房门面房合同范例
- TRIZ理论――创新方法课件
- CORN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评定细则解读
-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以热率为核心能耗管理指导意见
- 南方科技大学自述信800字范文六篇
- (1.3)-灾害护理学第二章灾害应急体系
- 客户ABC分类管理
- GB/T 5162-2021金属粉末振实密度的测定
- GB/T 12755-2008建筑用压型钢板
- GB 8372-2001牙膏
- GA/T 882-2014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系统技术要求
- 乔木、灌木栽植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