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东方和西方的科学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东方和西方的科学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东方和西方的科学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东方和西方的科学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东方和西方的科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慨叹于西方科学文明的巨大魅力,特别是西方工业文明与知识经济的巨大发展,总让我们觉得,东方科学要好好学习西方科学文明来加快发展,缩小与西方科学文明之间的差距。那么西方人,又是怎样来看待东方科学文明,怎样来看待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之间的关系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乔治萨顿的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相信大家一定会受益匪浅。,1.认识东西方文化科学的特点及其相互交融的意义。 2.了解、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重点) 3.领会精练语言、严密逻辑的表现力。(重点),乔治萨顿(18841956),美国科学家,近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1911年获博士学位。1912年创办国际性

2、科学史杂志Isis,担任该杂志主编近40年,并发起成立国际科学史学会。他为科学史研究做出重要贡献。,一生著作甚丰,出版著作15部,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他为创立科学史学科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因而被人们称为“科学史学之父”。,18、19世纪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西方科学迅猛发展,东方在科学技术及物质文明方面与西方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经过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人头脑里产生了骄傲和轻视东方科学文化的思想,本文就是针对这一思想写的。,本文中的东方是指远东、中东地区和近东地区。,重蹈覆辙: 骇人听闻:盛气凌人:,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

3、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傲慢的气势逼人。,2.释词语,重蹈( ) 覆辙( ) 高耸( ) 滥用( ) 热忱( ) 憎恨( ),1.给下列变红的字注音,do,f,sn,ln,chn,zn,1.速读全文,试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并归纳各部分大意。 【提示】第一部分:(第13段),要正确认识东方和西方的关系。 第二部分:(第49段),不能正确认识东西方科学文明的原因及其危害。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促使东西方文化融合,圆满地完成人类使命。,2.前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用意是什么?,常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提示】例证法。古希腊因为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唯我

4、独尊,最后走向衰亡,一落千丈。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例子。事实胜于雄辩。 告诫那些排斥东方文化的人不要重蹈覆辙而要引以为戒,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3.阅读本论部分(第49段),完成以下练习。 试分析这一部分的结构特点。 【提示】第4段,直截了当、态度粗暴、“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观点鲜明。 第5、6、7段,反复论述“必须谦虚”“不应傲慢”。 第8、9段,小结:要“以谦虚的态度从事这一切(科学工作)”。,论述“我们必须谦虚”时,用了怎样的论据? 【提示】第5段。用了美国的历史记载短暂来强调必须谦虚,同时也与上文提到的古希腊的例证对照。,4.“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有什么含意?

5、【提示】光明从东方来,东方是双关、隐喻,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人文主义的理念是东方文化所具有的。东方的思想和西方的法则相结合必然会使世界文化呈现异彩。,5.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有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东方科学和思想是西方科学的源头,并且会给现代西方带来新的生机。,6.作者从什么角度论述了东方科学在发展人类文明方面的作用,并批评了某些偏见的? 【提示】作者用自己多年研究科学 史得出的结论,告诫某些带有民族 和地区偏见的西方人,要他们以科 学的态度对待历史与现实,进行文 明对话,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7.试举事实例子说明“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 【提示】 西方的科技至上,生物克隆陷入伦理悖

6、论。 经济高速发展,大量消费有限的能源,时时爆发能源危机。 经济上每隔一定时间就爆发危机,陷入瘫痪。,8.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多用诗意的比喻,增强作品的形象性,如,第2段“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用了一个人们常见的比喻,揭示出东西方科学的关系。 对比论证手法的运用,如,第7段指出“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第8段由反入正,分析东西方文化的共同点,说明两者不应该相互对立。,小议对比论证,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 ,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一是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

7、据文章中心的需要确定是否运用对比论证。进行对比要阐述的道理是什么,一定要心中有数。,二是寻求适当的对比材料。用作对比的事物必须有明确、统一的对比点。如果两种事物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就缺少了对比的依据,也就达不到有效论证的目的。 三是要有相同的对比量。如果论述时从正面讲了两个方面,那么用来对照的部分一般也应该从反面讲两个方面。这样不仅对比相应均衡,而且能使文章眉目更为清楚。,四是对比之后要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把蕴含其中的事理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来。比是基础,议是升华。因此,对比后要旗帜鲜明地做出评价或得出结论,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示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不可强求统一

8、,但这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确有高下优劣之分。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是生活方式,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也是生活方式;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是生活方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也是生活方式;未老先衰,坐吃山空,是生活方式,老而弥坚,与时俱进,也是生活方式。无疑,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效仿的。,有一次,一位西方老外称赞一位中国女子“漂亮”,那位中国女子害羞地说:“哪里啊。”老外以为要他说出具体漂亮在“哪里”,就说:“在你弯弯的眉上,在你两层眼皮上,在端庄的鼻子上,在嫩嫩的嘴巴上”在场的中国同胞一个个不禁哈哈大笑。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老外的话为什么引人大笑。,老外受西方实证科

9、学的影响,不懂得东方女子的谦虚言语,形成误会,以为对方要他具体说出美在“哪里”,运用解剖学原理,果真具体说出美在“哪里”。其实,那位中国女子的美,是美在整体性的和谐,是不能一个个器官分开说的。,东 方 文 化,西 方 文 化,源 头,比 喻,对 比,(2014湖北卷)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 )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要求:形义描述合理;押韵。 (从:跟随) (比:并列) _ 二人排齐向右站 _ 亲密并列肩比肩,(北:相背) (化:变化) _ 左人正立右倒画 _ 人形颠倒表变化,【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要体现形义的特点, “从”即“跟随”之义,“北”即“相背”之义。 另外,要注意押韵。再者注意例句每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