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四章 品德学习,品德的心理结构特点 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 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 良好品德的培养,第一节 品德概述,一、道德与品德 (一)道德、道德性与品德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指社会为了协调和控制社会生活而向其成员提出懂得一系列行为规范。 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个体“良心”所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它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历史性和继承性。 品德又叫道德品德,是道德的个体化,它是道德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现实社会的关系与道德规范在人脑中的反映。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 道德行为的稳定性 (2) 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性 道德性是指由道德观念支配但未形成品
2、德前的道德表现。道德性是品德形成的早期表现,品德是道德性发展高级阶段的表现。,第一节 品德概述,(二)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联系:1、品德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离开道德就谈不上个人的品德。 2、社会道德也只有通过个体品德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个人品德在某种意义上也构成并影响社会道德的面貌或风气。 区别:1、两者研究的范畴不同。 2、两者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不同。 3、道德与品德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三)品德心理研究的任务 1、 揭示品德发生、发展的过程及规律 2、 探索影响品德发展的诸因素,揭示品德发展的内部机制 3、 研究每个年龄阶段品德培养的内容和方法 4、 平定每个年龄阶段品德发展的水平。,第
3、一节 品德概述,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一) 品德结构中的各成分静态 1、 知,道德认识即道德观念,是指人对社会道德现象与道德行为规范的理解,是一个人的道德思想。它表现为道德知识、道德评价和道德信念。 2、 情,道德情感。 3、 意,道德意志 4、 行,道德行动 这四种心理成分是思想教育原则“晓知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心理依据。 品德结构的四种成分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 。 (二) 品德结构中的功能系统(图14-1品德的动态结构) 1、 品德的定向系统 2、 品德的操作系统 3、 品德的反馈系统,第二节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一、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 (一) 道德发展阶段论
4、1、 皮亚杰的研究 他在20世纪30年代对儿童道德判断和道德观念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认为,道德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个方面。 他的研究发现,儿童道德性的发展与智力成正相关,并且有阶段性。他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发展的总的规律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10岁前,儿童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是自律道德。 他的研究还指出,一个人的道德的成熟过程,不同于一般的认知发展过程,是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得到发展的。,第二节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2、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了皮亚杰的理论,提出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给予培
5、养的。他把人类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种阶段。 。,第二节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二) 道德发展的社会学习论 是有班杜拉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行为是与个人、环境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 班杜拉提出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习得一种新的行为的三种理论: 1、 观察学习:在观察学习中有三个基本的、互相联系的机制:(1)替代过程(2)认知过程(3)自我调节过程 2、 榜样和示范:榜样应该具有一定的条件。 3、 强化作用: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当个体的行为表现正确时给予奖励,或当他的行为表现错误时给予处罚的过程。强化可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第二节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四) 国内品德心理
6、的研究 1、 李伯黎的道德认知发展研究 我国心理学家李伯黎于1978年采用对偶故事法进行研究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确实存在“经历着从客观性判断过度到主观性判断的发展过程。 我国儿童9岁主观判断就占绝对优势。11岁已经开始能依据较稳定的公私观去评价道德。 品德心理研究的另一贡献是品德结构理论的研究,品德结构实质上是一个统整的道德价值结构。 2、 章志光的品德形成内外条件及动力系统的研究 章志光于1990年提出了品德形成的三维结构理论模式,他认为,所谓品德心理结构是指个体在外界影响下产生道德行为的中介过程所涉及的心理成分相互关联和制约的模式,或动力机制。品德形成是个动态过程,可从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和
7、定型结构三个层面或纬度给予认识。,第二节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二、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 (一) 道德认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道德认识也叫道德观念,它是人对社会道德现象的一般的、本质特征的反映。是品德形成的思想基础。道德认识的形成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是个极其重要的开端。所谓“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就是指道德认识的重要。道德认识始终贯穿于品德形成的各个方面。 1、 道德知识的掌握 中学生的道德概念发展表现为四个阶段: (1) 不理解 (2) 停留在表面的、具体形象的认识上 (3) 开始能揭示道德概念的实质 (4) 能较深刻的领会道德概念的本质意义。,第二节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2、 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
8、道德评价的发展趋势是: (1) 从他律到自律 (2) 从效果到动机 (3) 从片面到全面 (4) 从他人到自己 (5) 从“自我利益出发,过度到以社会利益为主进行道德评价。 3、 学生道德信的形成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10岁前是无道德信念期,道德行为常常带有盲目性。 (2)10-15岁是道德信念萌芽期。(3)15-18岁是道德信念由萌芽期向道德信念的确立期过度。有一定的道德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4)18岁以后是道德信念确立期,第二节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二) 道德情感的激发 道德情感可以分为道德情感内容与道德情感形式两个方面。 值得重视的是道德情感中还有一种称为移情的心理现象。 (三)
9、道德意志的培养 道德意志主要表现为能进行道德动机的斗争,能控制自己用道德的动机战胜非道德的动机;能克服道德行为中的困难。坚持进行到底。它包括决心、信心和恒心。 (四) 道德行为的培养与训练 首先要了解中学生道德行为的特点。 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方法主要有: (1) 在实践中教给学生合理的道德行为方式,简单的说。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智力水平。 (2) 坚持长期的练习与实践,不怕行为出现反复。 (3) 为学生创设良好行为的情景。 (4) 让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5) 可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如活动代替法,铭记警句等方法来巩固好的习惯。,第二节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三、影响学生品
10、德发展的因素 (一) 社会化因素与学生品德发展 1、 社会文化的影响 2、 家庭因素的影响 3、 学校教育的因素 (二) 人格因素与学生品德发展 1、 思想与品德发展 2、 自我意识与品德发展 3、 认识能力与品德发展,第三节 中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一、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一) 逐步形成一种“自律”形式 自律具体有六个方面的表现:(见书P306页) (二) 品德发展由动荡性向成熟性过渡 二、品德不良的学生心理特点 (一) 认识特点 首先表现为品德不良和违法犯罪的学生比一般的学生智力低,学习上有挫折感。 (二) 情感特征 主要特征是缺乏正义感,爱怎爱憎不分,好恶颠倒。 (三) 意志特征 (四) 动机特征 品德不良的学生行为动机多为低级动机。 (五) 行为特征 多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师资培训中心加盟协议书样式
- 工地施工合同范本
- 国际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合同的违约处理
- 商业合作协议书-合同范本
- 影视作品授权合同样本
- 商场内场地租赁合同2024年
- 个人购房合同范本样本
- 中学园服订购合同
- 水电站厂房课程设计
- 抵押借款合同撰写
- 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专项练习
- 摄影测量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2周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 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管理
- 脂肪肝护理查房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真菌》公开课课件(内嵌视频)
-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十讲 新闻事业的发展成熟与全面胜利
- 新技术的挑战和风险大于好处英语作文
- 术前传染病筛查结果的解读
- 《跨境电商数据分析与应用》 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