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补习班)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32*1.5=48分)1周代“雅乐”实际上是西周的京畿之乐,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阶级中去,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雅乐”的传播( )a.孕育了宗法制度 b. 实现了思想统一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 推动了文化认同
2、2在周代,卜、巫、史、祝等神职人员的工作由商代的“祭天”、“问天”转变为以“服务于人事”来诠释天子的祭祀活动。这一变化体现了( )a神权政治日益完善 b宗法体制已经确立c世俗王权得到加强 d政教合一得以实现3商周时期的工匠采用“泥范铸造法”来铸造青铜器,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这一方法( )a表明青铜铸造工艺已经领先世界 b是科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的产物c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 d反映了农业生产工具的精湛工艺4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人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其全盛时期容纳了当时几乎各个学派贤士近千人,如孟子、申不害、淳于髡、
3、荀子等。稷下学宫( )a、繁荣了春秋时期的文化教育 b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平台 c成为当时战乱动荡的一个缩影 d成为荀子法家思想的发源地5周王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建立各部族混合、以周人为统治者的新型国家,过去那种一族即一国的情况不复存在。这一局面是因为( )a宗法制度的衰落 b贵族统治的完善c分封制度的推行 d血缘政治的打破6、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自给自足 b、土地私有 c、男耕女织 d 、铁犁牛耕 7. 西周时期天子举行宴会的乐舞规格为八份(佾为乐舞编队,一份八人),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春秋后期鲁国卿大夫季孙氏以“八佾舞于庭
4、”。春秋后期宴会乐舞使用规格的变化反映出( )a.礼乐文化秩序尚不完善 b.民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c.王权势力影响不复存在 d.传统政治秩序趋向瓦解8. 下表为西汉丞相出身表出身前期中期后期功臣1030功臣子350外戚宗室031掾史文吏082经学之士0110这反映出西汉时期(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b.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c.外戚干政导致社会衰弱d.儒学政治影响力增强9汉武帝时期创作的朝廷乐歌郊祀歌十九章借鉴了佛教偈颂常见的重复程式,李延年改造佛教音乐摩诃兜勒为汉横吹曲二十八解,深受武帝喜欢。这反映出当时( )a中外文化交流增强 b佛教思想十分流行 c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d民众寻求精神慰藉10礼
5、记乐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表明礼乐制度( )a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 b利于分封制的确立和完善 c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 d导致官僚政治制度的形成11. 两汉时期,选官实行乡举里选的察举制。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的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a导致世家大族垄断了政权b有利于强化中央政府权力c否定了地方官员的特权d注重思想品德和知识水平12.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币。文帝时“盗铸如云而起”。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
6、,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汉武带的举措意在( )a强化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 b打击猖獗的私铸钱币者c推动盐铁官营政策平稳实施 d消除诸侯国割据的基础13.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 )a. 察举制 b. 推恩令 c. 郡县制 d. 封国制14对比图1、图2中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的变化 图1 汉武帝时期农牧分界线 图2 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这一变化反映出南北朝时期( )a 经济发展速度更快 b北方农耕经济萎缩 c农耕技术有所退步 d南北经济趋于平衡15.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
7、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者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待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 )a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 b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c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16.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并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叙说。沿袭至秦汉之时,封禅逐渐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在泰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封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古代帝王封禅的主要目的是()a. 证明王权的合法性 b. 强化以农立国的治国理念c. 宣扬天人合一思想 d. 确立道家学说的统治地位17.在秦代,官僚这种政治
8、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薄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这表明秦代( )a. 已出现了完整的官僚体系 b. 平民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c. 官僚政治的模式己经形成 d. 中央文官的地位较为突出18史记、汉书的本纪和人物传大都开门见山,直述人物言行。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纪传体史书,不仅在“传”首载明其祖、父等先世的官阶、履历,还在“传”末详述其子孙。这一变化反映当时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 b史书编写体例的革新c门阀士族制度的盛行 d思想活跃局面的形成19、西汉皇帝朝会时,官俸只有六百石的刺史的班序远在官体两千石的郡国守相之后,但刺史与郡国守相因政务而单独会见时,则要以刺
9、史为尊。这主要是因为() a刺史代表中央管理地方b郡国守相畏惧刺史权威 c刺史职权是皇权的延伸d汉代朝廷礼仪规定混乱20.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签署一份向未满十八岁强壮男子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这表明当时( )a.官僚体制尚可制约皇权 b.三公制度发展到达巅峰c.门下省掌控最高决策权 d.科举制提升了官员素质21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道教修行方式包括:大量抄写经文,积累修为;想象自己仙境遨游,并把这些经历用“一笔疾书”的方式记录下来。这在当时有利于( )a印刷术的普及 b市民文化的兴起 c道教的正统化 d书法艺术的发展22.唐朝把孝经作为学校的必修课。唐律疏议中
10、涉及孝的有58条,约占全部条款的11%,从不孝罪的论定、定刑、惩罚措施以及为官的丁亲原则、家族中的尊卑等级等,皆有细致的规定。这充分表明唐朝时期( )a.四书五经逐渐被冷落 b.传统孝道受到重视 c.儒家思想开始法制化 d.统治政策开明开放23. 开元年间,唐玄宗改贞观十道为十五道,每道设立一名固定的监察官 员采访处置使。玄宗后期,在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身的现象。 这变化( )a.标志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 b.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c.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24. 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公元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
11、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这反映了唐代( )a.均田制已遭到破坏b.分配土地严重不均c.官吏的腐败贪污d.各地的经济不平衡25、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这种变化反映出( )a.文字书写艺术不断发展b.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c.政治局面影响文化整合d.文化交流推动百家争鸣26. 考古界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甘肃放马滩纸、悬泉纸、早滩坡纸,陕西灞桥纸等。但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纸是汉代的主要书写材料b.汉朝各地推广了造纸术c.蔡伦发明造纸术最为可信d.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
12、汉27. 晋文公召周天子参加践土会盟,春秋记之为“天王(天子)狩(视察)于河阳;臣杀君,子杀父,春秋一律写成“弑君”、“弑父”,反之,杀掉乱臣贼子则一律写作“诛”。这种写法,被称之“春秋笔法”;由此可见“春秋笔法”( )a.注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b.表达对礼乐秩序的倡导c.强调对社会变革的赞赏 d.寄寓对中央集权的诉求28. 从甲骨文的内容看,商王做任何事都要经过占卜,占卜时神在甲或骨上所显示的旨令,是吉是凶,能否可行,要以“王占日”的形式决断。商王甚至亲自充作贞卜人,主持阔卦发布命辞。由此可见在商代( )a.商王完全依靠神旨实施统治 b.占卜是实现王权神化的手段c.最高权力脱离了神权的限制
13、d.占卜人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29.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30. 西汉政权建立后,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到孝惠、高后时,又“复弛商贾之律”“轻徭薄赋”,制造了相对宽松的经商环境,使得工商业发展远远超过了战国时代。这说明汉初( )a.以发展与稳定为要务 b.经济政策摇摆不定c.重本抑末政
14、策的失败 d.致富成为社会时尚 31. 下表是某学者对汉武帝“独尊儒术”原因的分析。序号原因分析一原来的宗法社会并没有被完全破坏,汉初的平民乐于使用昔日贵族的礼教制度。二汉完成统一之后,制定各种新制度,离不开儒家学者的帮助,在这方面,其他学派远不能与儒家相比。三儒家六艺兼容并包,儒家独尊后,其他学说仍可在六艺的大帽子下,改头换面,保持存在。由此可见,“独尊儒术”( )a.促进了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 b.适应了贵族政治需要c.使诸子百家实现了充分融合 d.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32. 唐代士族、寒族登科对比表。此表反映出( )科目年代618至649650至683684至709710至731733至75
15、5756至779780至905806至826827至846847至873874至906合计进士出身士族31434322337457213112870589寒族25211971115211849132a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b世家大族仍有巨大优势c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d科举成为选官主要途径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汉北部边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泰始皇首先对新开拓的河南地“徙谪戌以充之”,又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等地实边垦殖,拜爵一级。移民迁入后,“服习以成,勿令迁徙”,汉文帝时在边塞建立城邑,给移民提供室屋田嚣、免罪、免赋役、”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等优惠政策
16、,到武帝时,大规模移民实边,不断加强边防防备,把北部边疆地区纳入统一国家一体化发展的轨道。 摘编自刘太祥秦汉北部边防建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移民的目的(6分)及主要特点(6分)。材料二 针对众多的边疆民族,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广置都督府和州、县;以边疆民族的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并可以世袭;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同时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与此同时,唐王朝对边疆民族实行以怀柔、招抚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如采取和亲政策、
17、通过册封来规范和边疆民族的臣属关系以及把边疆部分民族迁徙到内地等。不仅如此,唐王朝还采取了积极开发边疆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 据马大正中国古代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治理边疆的政策并分析其影响。(13分)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图1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2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3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北魏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前,没有成文的法典,如遇案件,“皆临时决遣”。从太祖起,
18、诏令汉族士大夫主持修律成为常例。世祖时,规定各州国死刑案须奏请皇帝裁决,在实践中也仿行汉代“春秋决狱”之例,疑案皆交由中书“以经义量决”。迁都洛阳后,孝文帝鉴于“律令不具,奸吏用法,致有轻重”,多次参与修订太和律,加重了不孝罪的处刑,首创了独子犯死罪可存留养亲的办法。同时经常躬自断狱,并设立司直官对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进行监督。到宣武帝时期完成正始律二十篇,其中有十八篇可在汉、魏、晋律中找到相同的篇名。至此,北魏律基本定型。摘编自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史(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司法改革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司法改革的影响。(7分) 射洪中学2020届补习班暑期学
19、习效果检测历史参考答案1- -10:dccbc; dddac; 11-20:babbb; accca;21-32:dbcac; dbbba; db;33、(1)目的: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维护国家安全;巩固统一;(6分)主要特点:行政手段推动;移向边疆;移民数量庞大。(6分 )答案为: (2) 政策:设立了相对完善的以都护府、都督府为机构的边疆管理体系;建立以军镇屯戍制度为主的相对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实行以怀柔、招抚为主的民族政策;推行积极开发边疆的政策等。影响: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了边疆地区开发,改变边疆落后面貌;有利于民族融合,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0、。 答案详解(2)政策:依据材料“针对众多的边疆民族,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广置都督府和州、县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同时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唐王朝对边疆民族实行以怀柔、招抚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唐王朝还采取了积极开发边疆的政策”结合所学从设立了相对完善的以都护府、都督府为机构的边疆管理体系、建立以军镇屯戍制度为主的相对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实行以怀柔、招抚为主的民族政策、推行积极开发边疆的政策、实行宽松的文化传播政策等概括唐朝治理边疆的政策。影响:依据材料“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唐王朝还采取了积极开发边疆的政策”、“唐王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这些政策对于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了边疆地区开发和民族融合、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等角度分析唐朝治理边疆的影响。 34、【参考答案】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示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