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福建(1)_第1页
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福建(1)_第2页
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福建(1)_第3页
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福建(1)_第4页
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福建(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6分)(1)既见复关, 。(诗经氓)(2)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3)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原离骚)(4)人非生而知之者, 。(韩愈师说)(5)挟飞仙以邀游, 。(苏轼赤壁赋)(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5题。周维城传(清)张惠言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侯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2、。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驰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脱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贾致富,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丰于

3、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诚勿言,其来,待之如初。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义,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注】跅(tu)弛:放荡,不守规矩。肆:店铺脱:偶尔嘿(m):悄悄地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4、3分)A、未及属稿属:撰写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具:完备C、遂大困,寻死富阳寻:不久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贾:商人3、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3分)引父足怀中以卧立许字以女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丰贾致富,有子三人丰急令如故藏,诚勿言拯一人者一金A、B。C。D。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他父亲这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落。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

5、杜会,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2)译: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4分)译: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1)在诗句中,与试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1分)(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答: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来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二、文学名着、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着阅读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樊城被曹操包围,诸葛亮劝刘备到襄阳躲避。刘备不忍心丢下百姓,派人告诉他们,愿意跟随的就派船接到对岸。百姓扶老携幼,哭声不断。刘备伤心至极,想投江自杀,被人阻止了。(三国演义)B。宝玉去探望生病的黛玉。黛玉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晴雯说这与黛玉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送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红楼梦)C、就在吴荪甫等待眼前公债市场的斗争能传来一个好消息时,他从王和甫的电话中得知,杜竹斋已将

7、资金投向了赵伯韬,背叛了自己。吴荪甫对着电话,大声地叫道:“我们大势已去了呀!”(子夜)D、隐修女认出爱斯梅拉达就是她多年前丢失的女儿,眼看着自己的女儿被官兵抓去,又无力挽救女儿。最后,她咬住刽子手的手,官兵把她使劲一推,她的头重重地撞在石板地上,死了。(巴黎圣母院)E、欧也妮把自己的私房钱全部送给了查理,她的母亲发现这件事之后,就把她幽禁在房间里。欧也妮没有火取暖,只有面包和清水度日。查理给欧也妮做点好吃的,只能在夜里给她送去。(欧也妮葛朗台)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简述高老太爷逼觉民娶冯乐山侄女的相关情节。答:(2)简述桑丘总督狼狈去官的过程。答:(二)文化经典

8、阅读(6分)9、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

9、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3分)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0-12题。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故“诗”一开始就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国语周语上载厉王时的邵公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周代的礼

10、乐政治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礼记孔子闲居载孔子说:“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歌则不同。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歌是一种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表达和传播礼乐伦理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百姓。因而,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诗”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政治文体的产生和“歌”向“诗”的转变。这一转变,在“歌”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韵文形态,即诗的形态。这一形态与歌不同:一是它的本

11、质不再是音乐而是“文学”。二是诗一产生就被赋予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这一性质。除决定“诗”最初的作者主要应是朝廷的官员外,还确立了“诗”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因而、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非普通百姓,言说的内容为政治而非个体的情感。三是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且由于政治言说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故诗句式齐整,口语成分和杂言较少,如大雅、小雅。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不了乐,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所以,适应着礼乐政治而产生的“诗”,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将诗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

12、发达,借助音乐可以使诗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诗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有利于承担礼乐政治的职能。不过、即使是诗使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由于诗纳入了周代“乐”的系统,音乐和诗的对接才被固定下来,但配诗之乐是后来附加的。(选自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有删改)10、下列有关先秦“诗”与“歌”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诗是政坛言说的产物并为西周的礼乐政治服务的,而早期的歌是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B、诗与歌虽然在原始功能上不同

13、,但诗却有歌的一些元素,它们的联系方式只在音乐。C、“歌”向“诗”的转变,是因为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能满足通过礼乐教化臣民的需要。D、诗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顶是(3分)A、诗在西周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所以诗就具有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B、从周代到战国以前,人们把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因为它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C、早期的歌是适合于抒发个体的情感,借助音乐可以使歌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的作用。D、“诗”在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后,诗与音乐就

14、开始结合起来。12、请结合文本,简述“诗”在西周的作用。(3分)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问题,完成13-15题。春风林斤澜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

15、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些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

16、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欢喜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

17、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选自1980年4月8日北京晚报)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A、文章前三段,写北京春天时间短、风沙大,点明了北国春风的特点。B、作者历经飞沙走石的北国春风,“有了别样的体会”,感到北国春风不如南国春风。C、作者“好不痛快人也”的感慨,源于对北国春风和人们在春风中劳作场景的感受。D、对比是本文的主要写法,如南国春风与北国春风的对比,麦苗返青与山桃鼓苞的对比。E、作者对北国春风欲抑先扬,把自己对北

18、国春风的体会抒写的淋漓尽致。14、为什么作者起初在北方怀念江南的春风,后来却说“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请简析。(4分)答: 15、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对江南春天中“看不见”的春风另有一番描述。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6分)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问题,完成13-15题。“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王庆其中国古代先人们无论探讨宇宙的生成或寻找生命的奥秘,都是围绕着“天人关系”这个核心展开的。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的思维起点,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内经是从研究天到研究人,从探讨人到探讨天,提出“人与天地相参”,“善言天者,必验于人”的观点。可以认为,内经是以“天人一体”为理论

19、核心,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医学经典。所谓医学模式是指人们认识和处理健康与疾病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内经确立了“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遵循着同一自然规律。于是,内经将人体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大背景下来考察生命的活动规律。内经要求每一个医生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文”、“地理”,概指自然环境种种影响因素;“人事”,泛指社会人际之事,大而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风习俗等,小而至于病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家境际遇及个人经历等,这些内容均与人体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天人合一”医学模式贯穿于整

20、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指导人们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治疾病和预防保健等医疗实践活动。基于上述思路,内经关于健康的定义可以归纳为:躯体无异常变化,所谓“平人者不病也”;内部机能和谐,“形与神俱”;对外界环境适应,“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简单地说,健康的本质就是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形与神(生理和心理)的和谐。人们的医疗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调整和维护这种和谐。内经的医学模式告诫医生不仅要注意患者的“病”,更要注意生病的“人”,知道谁生了病,有时比了解生了什么病更为重要。疾病不过是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的一种反应,不同个体对疾病的反应是不同的,个体总是按照自身的反应和体验呈现出种种临床症状。内经“

21、天人合一”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两者都不把“人”作为一个超然独立的实体,而是看作自然社会环境中的一员。因此,认识健康与疾病,不仅着眼于个体,更着眼于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其次,两者都注意到精神心理因素在个体健康与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强调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这就使得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及处理,不至于陷入单纯生物因素的死胡同。这对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和提高诊治疾病、预防疾病的效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选自的现代魅力,2010年1月2日文汇报,有删改)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A、内经“天人合一”理论

22、的基本观点是,只要人研究清楚了“天”,也就清楚了解了“人”。反之亦然。B、要求医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视为内经“天人合一”理论在诊治疾病时的具体运用。C、内经中“人事”,是指病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家境际遇及个人经历等,即指人体身心健康状况。D、内经认为诊断“人”的病,不仅要关注“人”的生理状况、心理因素、还要考察“人”生活的社会、自然环境。E、近年医学界提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证明内经时代的医学比现代更发达。15、文章最后说:“内经天人合一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

23、一点。(6分)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1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中外艺术家联袂登台,奉献了一台美轮美奂的大型文艺晚会。相约上海用欢快的歌舞、款款的深情,;江河情缘通过多瑙河与长江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表现了中国人民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世界共襄充满浓郁的异国情调,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诚祝愿。(1)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1分)改为 (2)填入上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A、描写了“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真实故事B、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C、吹响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时代号角D、勾勒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美妙景象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少人喜欢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材料二:据报道,春节期间,纽约帝国大厦亮起了代表喜庆和吉祥的彩灯向华人拜年,农历大年初一被定为该州的法定节日。在英国,近50万人从英国各地聚集到有“伦敦心脏”之称的特拉法加广场和唐人街,看龙腾狮舞,品中国小吃,享受鞭炮声和欢笑声中浓浓的中国年味。(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