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商品购销员培训课件.ppt_第1页
医药商品购销员培训课件.ppt_第2页
医药商品购销员培训课件.ppt_第3页
医药商品购销员培训课件.ppt_第4页
医药商品购销员培训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医药商品购销员上岗培训课程,2,培训讲座提纲,第一部分、医学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药物基础知识 第三部分、药物介绍,第一节 常见病介绍,第二节 常用药品的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第三节 处方调配,3,第四章 医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医学微生物学微生物 的特点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分布广泛、容易变异,4,微生物的分类,按细胞结构的有无,可分为两大类群 非细胞生物(如病毒) 细胞生物(细菌、真菌等),5,细菌的结构与种类 (原核单细胞微生物)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基本结构,某些细菌还有荚膜、鞭毛、菌毛和牙胞等特殊结构。细菌可分为球菌、杆菌、螺形菌,6,乙型肝炎病毒 酵母菌,7,

2、细菌形态构造,8,细菌形态,9,细菌的结构与生长,细胞壁 细胞膜 核糖体 核质体,10,特殊结构芽孢,11,细菌生长繁殖条件,充足的营养 合适的PH值 :7.2-7.6 适宜的温度 :嗜温菌为20-40C 必要的气体:CO2和氧气,12,病原菌 细菌的致病因素是由细菌的毒力、侵入数量和侵入门户决定的。毒力 构成毒力的物质基础是侵袭力和毒素,13,毒素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 外毒素革兰阳性菌 类毒素: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可以脱去毒性但仍保留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是临床防治工作中常用的生物制品。 内毒素 是存在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只有当细菌裂解时才释放出来。,14,致

3、病性葡萄球菌是引起化脓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可通过皮肤创伤和血行播散。 A群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是人类鼻咽部正常菌群,多为继发感染,引起大叶性肺炎等。 脑膜炎奈瑟菌是引起人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15,真菌 比细菌大 皮肤癣真菌 单细胞真菌 -白色念珠菌 新型隐球菌 -引起肺炎或隐球菌性脑膜炎 多细胞真菌-皮肤癣真菌又称霉菌,16,病毒特点 - 体积微小 结构简单 易复制 病毒耐冷不耐热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 麻疹病毒 腮腺炎病毒等肠道病毒,17,肝炎病毒有五种:甲型肝炎病毒(HAV)、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 丁型肝炎病毒(HDV) 戊型肝炎病毒(HEV

4、 ) 临床检验 肝功 “两对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为球形有包膜病毒,18,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和放线菌均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肺炎支原体-引起支原体肺炎,19,2常见病原性细菌,20,病原微生物的结构及传播途径,21,寄生虫的种类传播途径及防治原则,22,免疫学基础 免疫细胞中最重要的是T细胞与B细胞 T细胞发挥细胞免疫 B细胞发挥体液免疫功能,23,抗原是引起机体免疫应答的先决条件。重要的抗原性异物-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动物免疫血清、药物与花粉等 抗体分IgG、IgA、IgM、IgD和IgE五类,24,免疫系统及功能免疫应答抗感染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超敏反应,25,第五章

5、药物基础知识 动物如牛磺酸、甲状腺素 等 植物如黄连素、长春碱、 1、药物来源 颠茄等 矿物芒硝、硫黄、硼砂等 生物肠乐、辅酶A等 合成或半合成阿司匹林、 苯海拉明等,26,注射剂粉针剂、大输液等 固体制剂:如片剂、胶囊、 口服制剂 颗粒剂、丸剂 液体制剂:如糖浆剂、乳剂、 合剂 半固体制剂:如软膏剂、眼膏、 2、剂型 栓剂 外用制剂 液体制剂:如搽剂、酊剂、滴眼剂 、滴耳剂、滴鼻剂、 气雾剂外用喷雾剂、口腔喷雾剂等 新剂型缓释、控释制剂、TTS、脂质体等,27,片单压片、多层片等 针注射液、注射用粉针等3、商业习惯 水合剂、糖浆剂等 粉散剂、颗粒剂等,28,抗感染 消化系统4、药理作用 心血

6、管系统,29,非处方药:分甲类、乙类 处方药:目前分单轨制管理与双轨制管理二 类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的各类药品中经过 科学评价而遴选出的在同类 药品中具有代表性的药品, 其特点是:临床必需、安全 5、管理 有效、质量稳定、价格合理、 要求 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 基本医疗保险药物: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 用药范围的药品,分甲 乙二类,为临床必需、 安全有效、价格合理、 使用方便、市场能保证 供应的药品。,30,药物的剂型及特点 1、液体制剂 合剂、洗剂、搽剂、滴耳剂、滴鼻剂、含漱剂、灌肠剂、 2、注射剂 优点: (1)作用迅速可靠其药液直接注入组织或血管,无吸收过程或吸收过程很短,因而血药浓

7、度可迅速达到高峰发挥作用。又因其不经过消化道,不受pH、酶、食物等影响,无首过效应,药物含量不易损失,因此疗效可靠,可用于抢救危急病人。,31,(2)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易被消化液破坏的药物或首过效应显著的药物,以及口服后不易吸收或对消化道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均可设计成注射剂。,32,(3)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如昏迷或不能吞咽的病人。 (4)可发挥局部定位的作用如局麻药的使用和造影剂的局部造影。,33,注射剂的缺点: (1)研制和生产过程复杂由于注射剂要求无菌无热原,生产过程严格,步骤较多,需要较高的设备条件,而且注射剂中药物一般均以分子状态或微米级的固体小粒子或油滴分散在水中,分散度很大

8、,且要经过高温灭菌,往往产生药物水解、氧化、固体粒子聚结变大或油滴合并破裂等稳定性问题。,34,(2)安全性及机体适应性差由于注射剂直接迅速进入人体,无人体正常生理屏障的保护,因此若剂量不当或注射过快,或药品质量存在问题,均有可能给患者带来危害,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35,3、滴眼剂4、散剂5、颗粒剂6、胶囊剂7、滴丸剂和微丸剂: (1)滴丸 (2)微丸 8、片剂9、栓剂10、软膏剂11、膜剂12、气雾剂13、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36,3、滴眼剂,概念:系指药物制成供滴眼用的澄明溶液或混悬液。 特点:可发挥消炎杀菌、散瞳缩瞳、降低眼压、诊断以及局部麻醉等作用,也有治疗白内障的滴眼剂上市。,

9、37,4、散 剂 概念: 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特点: 比表面积大、易分散、奏效快; 外用覆盖面大,具保护、收敛作用; 制作单位剂量易控制,便于小儿服用; 贮存、运输、携带方便。,38,5颗粒剂,概念: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特点:飞散性、附着性、聚集性、吸湿性等均较小;服用方便,适当加入芳香剂、矫味剂、着色剂等可制成色、香、味俱全的药剂;必要时可以包衣或制成缓释制剂。,39,6胶囊剂,概念:系指将药物盛装于硬质空胶囊或具有弹性的软质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特点: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和减少药物的刺激性;与片剂、丸剂等相比,制备时不需加粘

10、合剂,在胃肠液中分散快、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可弥补其他剂型的不足,可制成缓、控释制剂,,40,7片剂,片剂概念:系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经制粒或不经制粒压制而成的片状或异形片状制剂,可供内服和外用。 特点:剂量准确,应用方便;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产量大,成本较低;质量稳定,携带。运输和贮存方便;能适应治疗、预防用药的多种要求;片面可以压上主药名称和药量的标记,也可用不同颜色着色使其便于识别或增加美观。,41,剂型的概念及特点,42,第二节 药品的质量及包装一、药品的质量(一)药品质量的特点1、药品质量的物质性 药品质量的物质性可以被概括为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稳定性

11、。有效性与安全性构成了药品的最基本特性。,43,药品质量的社会性表现在: 时间性 区域性 个体性,44,(二)药品的质量标准药品的质量标准分法定标准和非法定标准两类 我国的国家药品标准为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是法定药品标准。 药典(pharmacopoei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组织的药典委员会编写,并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45,非法定标准可以由行业集团乃至制药公司制定,不能低于法定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C.P;Ch.P)现行版为2010年版 2、 国外药典 美国药典(U.S.P) 英国药典 (B.P) 日本药局

12、方(J.P ) 国际药典(Ph.Int)OTC,WHO,SFDA,ADR,GLP,GCP;GMP;GAP;GSP.TI();LD50;ED50.t1/2,46,二、药品的包装(一)药品包装的基本要求1、应适应不同流通条件的需要。2、应和内容物相适应。3、要符合标准化要求。,47,(二)包装的类别与材料1、包装的类别(1)按包装在流通领域中的作用分类 销售包装 储运包装(2)按包装技术与目的分类 真空包装 充气包装 无菌包装 条形包装 喷雾包装 儿童安全包装 危险品包装,48,2、常用的包装材料 玻璃 塑料 纸制品 金属 木材 复合材料 橡胶制品,49,(三)包装上的标识1、药品的注册商标2、药

13、品包装上的条形码3、批准文号4、药品的批号5、药品的有效期限:6、专有标志(四)药品说明书,50,新的药品批准文号格式,新的药品批准文号格式为“国药准(试)字+字母+8位数字”。其中“准”代表国家批准生产的药品,“试”代表国家批准试生产的药品。字母包括H、Z、S、B、T、F、J,分别代表药品的不同类别:H代表化学药品,Z代表中成药,S代表生物制品,B代表保健药品,T代表体外化学诊断试剂,F代表药用辅料,J代表进口包装药品。8位数字的第1、2位,10代表原卫生部批准的药品:19、20代表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药品:其他代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划代码。第3、4位代表换发批准文号之年公元年号

14、的后两位数字,但来源于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批准文号仍使用原文号年的后两位数字。第5、6、7、8位为批准文号的顺序号。港、澳、台生产的“医药产品注册证号”。 进口药品的包装和标签还应标明“进口药品注册证号”,51,4药品的批号 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为一批。根据药品的批号,可以追溯和审查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能够判断该药品出厂时间的长短,便于掌握先生产、先销售、先使用的原则以防久贮变质。,52,产品批号的识别,我国医药企业一般用6位数来表示批号,前2位表示年份,中间2位表示月份,后2位表示药品的生产批次,也有一些企业以生产日期来表示批次。如

15、批号为000125,则表示为2000年1月生产的第25批。,53,5药品的有效期限,药品有效期: 药品的有效期是指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药品质量的期限,按规定药品包装应标明有效期的终止日期。 有效期和失效期的识别: 药品的有效期是指药品有效的终止日期,如某药有效期至2011年10月,则表示有效期的终止日期是2011年10月31日。 具体表述形式为:有效期至年月。 国外生产的进口药品常以Expiiv dateExp(截止日期)表示失效期。或以use Before(在此之前使用完)表示有效期。,54,专有标志,特殊管理的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外用药品、非处方

16、药品,必须在其包装上印有符合规定的标志。,55,(四)药品说明书药品说明书是药品质量标准的一部分,是医疗上的重要文件,是医生和药师开方、配方的依据,具有科学及法律上的意义。,56,第三节 药物的作用一、药物作用的含义二、药物作用的类型 1、 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 2、 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3、 选择作用和普遍细胞作用,57,4、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药物在具有防治作用的同时也具有不良反应。 (1)防治作用 预防作用利用药物进行疾病的预防。 治疗作用是药物的主要作用。 对症治疗的目的是改善疾病症状但并不能消除体内的致病因素。,58,(2)不良反应 副作用 毒性作用 变态反应 特异质反应 耐受性 耐药

17、性 依赖性 继发反应和后遗反应 “三致”反应:是指“致畸、致癌、致突变”,59,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剂型 (二)剂量: 1、最小有效量 2、常用量 3、极量 4、最小中毒量,60,二、病人的生理因素(一)年龄与体重:中毒(氯霉素-灰婴综合征;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反应;赫氏反应;四环素- 牙齿和骨骼损害;链霉素-肾脏毒性耳毒性)(二)性别(三)精神状态 (四)个体差异三、用药方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一)给药途径(二)给药时间和次数,61,四、药物的相互作用 (一) 药动学方面 1、妨碍药物的吸收 (二)药效学方面 1、合并用时作用增加: 相加作用 增强作用 增敏作用

18、2、拮抗作用: 药理性拮抗、 生理性拮抗作用、 生化性拮抗、 化学性拮抗,62,第二章 药品介绍 一 抗感染药物一、抗生素(一)-内酰胺类 1、青霉素类 2、头孢菌素类(二)大环内酯类(三)氨基糖苷类(四)四环素类(五)氯霉素类,63,抗生素的作用部位图,如: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64,抗菌药物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临床药物,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抗菌药物的应用率为: 门诊患者: 75% 住院患者: 79% 外科手术患者:90% 占医药零售销售总额 13以上,65,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内酰胺类抗生素 临床最常用的一类抗菌药物 結构中均含有-内酰胺环 主要包括 天然青霉素 半合成青霉素 头孢菌素 非典

19、型内酰胺类抗生素 内酰胺酶抑制剂,66,67,共同特点,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高 毒性低 疗效好,68,1 、青霉素类,适应症 首选 溶血链球菌A组 、B组 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 敏感的葡萄球菌感染 流脑、梅毒、钩瑞螺旋体病、回归热 常用 大叶性肺炎 破伤风、白喉(与抗毒素合用) 钩端螺旋体,69,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 轻:皮疹药热,血管神经性水肿 重:过敏性休克。发生率1/6万 死亡率 10,70,防治 1.询问过敏史 2.皮试 3.注射后观察30 min 4.准备抢救药品及器材 5.治疗首选 0.1%肾上腺素 0.51 ml im,71,1.停药3天后应该重新皮试2.同一药厂生产,

20、更改批号后需要重新皮试3.不同药厂生产,应该重新皮试4.避免空腹注射青霉素5.注意低血糖反应,皮试注意事项,72,2.赫氏反应 青霉素在首次用于梅毒和钩端螺旋体治疗时,因虫体崩解释放异源蛋白所引起的急性过敏反应 表现:寒战、高热、全身不适、休克 处理:减少首剂剂量,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73,2 、半合成青霉素,1.耐酸青霉素 (苯氧青霉素类:青霉素) 特点: 耐酸,可口服 不耐酶 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同 抗菌活性较青霉素G弱 不宜用于严重感染,74,3 、耐酶青霉素 双氯西林(dicloxacillin) 氟氯西林(flucloxacillin) 氯唑西林(cloxacillin) 苯唑西林(o

21、xacillin),75,苯唑西林特点: (1) 耐酶 (2) 耐酸 (3) 对G杆菌无效 (4) 适应症:耐药金葡菌感染,76,4 、广谱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 特点: (1)广谱 (2)耐酸,可口服 (3)不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感染无效,77,适应症 主要用于G杆菌感染(绿脓杆菌外) 严重者应与氨基甙类合用 氨苄西林对伤寒、副伤寒疗效与氯霉素相似,复发少,临床主要用于伤寒、副伤寒的治疗,也可用于尿路和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注意: 耐氨苄西林的大肠杆菌达60,78,阿莫西林对肺炎双球菌与变形杆菌的杀菌作用较氨苄西林强 由于它的血药浓度较高,易进人支气管的分泌液,故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优于氨苄

22、西林,79,5 、抗绿脓杆菌广谱青霉素,羧苄西林(carbenicillin) 替卡西林(ticarcillin) 卡印西林(carincillin) 特点 (1)广谱 (2)对绿脓杆菌有效 (3)对厌氧菌有效 (4)不耐酸,不耐酶 适应症 (1)绿脓杆菌感染 (2)严重G菌感染,80,6、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s),与青霉素类抗生素在理化特性、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方面均相类似 第一代 头孢噻吩、头孢氨苄 头孢唑啉 第二代 头孢呋辛、头孢孟多、 头孢克洛 第三代 头孢他定、头孢曲松 头孢噻肟、头孢唑酮 第四代 头孢吡肟,81,头孢菌素类药物比较表,82,不良反应,过敏:偶

23、见过敏性休克,510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 肾毒性:头孢噻啶、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在大剂量时可能损害近曲小管 静脉炎:iv时发生,83,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化学结构与头孢菌素相仿,仅7位上多一个氧甲基 特点: 1、抗菌谱 抗菌活性与第二代头孢菌类似 2、-内酰胺酶稳定性高 3、主要应用: 盆腔、妇科、腹腔等厌/需菌混合感染,84,特点:,抗菌谱广 多数G、G需氧菌、厌氧菌 耐药金葡菌、绿脓杆菌敏感 抗菌力强 耐酶且稳定,耐药性少,与其他药无交叉耐药性 不良反应轻 不耐酸,不能口服,85,8、-内酰胺酶抑制剂,能抑制-内酰胺酶,但无抗菌作用 作用强度: 克拉维酸 舒巴坦 他唑巴坦 与-内酰胺类合用

24、可增强后者的疗效 如:奥格门汀、泰门汀、优力新、他唑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86,大环内酯类,具有大环内酯共同核心结构 常用药物有 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白霉素、克拉霉素、阿齐霉素,87,红霉素 临床应用 1、抗药性金葡菌感染和青霉素过敏者 2、支原体肺炎、军团菌病、白喉带菌者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2、肝损害 红霉素丙酸酯(无味红霉素)致转氨酶升高,88,克拉霉素(甲红霉素),抗菌活力为本类中最强 抗菌活性和抗菌谱较红霉素强大、广泛 对金葡、化脓性链球菌的作用3倍 对流感杆菌、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厌氧菌作用强于红霉素 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及皮肤软组织

25、感染的治疗,89,阿齐霉素,对肺炎支原体作用在本类中最强,对流感杆菌、淋球菌、弯曲菌作用亦强 分布广泛,扁桃体、肺及前列腺、泌尿生殖系统组织的药物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而达有效浓度;在组织中缓慢消除,半衰期长达23天 临床用于敏感菌所致上下呼吸道、皮肤软组织、衣原体沙眼、生殖道单纯非耐药淋球菌感染,90,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氯洁霉素),林可霉素自链霉菌变种的发酵液中提得,作用机制似大环内酯类 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 两者具有相同的抗菌谱,但由于克林霉素抗菌作用更强,口服吸收好,且毒性较低,故临床常用 对革兰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包括耐青霉素G金葡菌,9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由链霉菌

26、培养液中提取的: 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大观霉素 由小单孢菌培养液中提取的: 庆大霉素、西索米星、小诺米星 人工半合成的: 阿米卡星、奈替米星、阿贝卡星,92,共性:,弱碱性,易溶于水,结构稳定 抗菌谱及抗菌机理极相似 对G-菌有强杀菌活性 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增强 静止期杀菌剂 对部分G+亦有作用,93,体内过程基本相似 口服难吸收,肠内成高浓度 肌注或皮下注射吸收迅速 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 在肾皮质、内耳外淋液浓度较高 大部分以原形经肾排泄 细菌通过产生钝化酶,形成完全或部分交叉药性,94,主要不良反应 耳毒性 1)前庭功能损害 发生早 表现: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

27、发生率: 新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西梭霉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乙基西梭霉素,95,2)耳蜗神经损害 发生慢 表现:耳鸣、听力减退或耳聋 发生率: 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西梭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链霉素 不可与速尿等耳毒性药物合用!,96,肾毒性 在肾排泄蓄积,致肾小球细胞坏死变性,出现蛋白尿、管形尿、血尿,甚至氮质血症、无尿 年老、剂量大、合用肾毒药物易发生肾毒性 发生率: 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 乙基西梭霉素奈替米星,97,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主要危害是呼吸抑制 与剂量及给药途径有关 静注快,合用肌松剂、全麻药时明显,98,庆大霉素临床应用 严重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致败血症、骨髓炎、肺炎、腹膜炎、

28、脑膜炎等 首选 绿脓杆菌感染: 庆大+羧苄 混合感染: 庆大+广谱半合成青或头孢 杆菌性心内膜炎: 羧苄青+庆大+氯霉素 肠球菌心内膜炎: 青霉素+庆大 肠道及局部皮肤感染:局部用药,99,链霉素抗菌特点与临床应用 虽对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强,但因毒性和耐药性问题,目前主要用于鼠疫和兔热病治疗 与异烟肼等合用抗结核,旨在延缓耐药性产生 感染性心内膜炎,草绿色链球菌感染可采用: 青霉素链霉素,100,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 抗菌谱 卡那霉素 最突出优点:对多种肠 道G-菌、绿脓杆菌产生的钝化酶稳定 主要用于对其它氨基甙类耐药菌株引起的尿路、呼吸道及肺部感染 不良反应

29、卡那霉素,101,四环素类,为广谱抗生素 1、革兰氏阳性 2、革兰氏阴性菌 3、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 4、阿米巴等均有抑制作用,102,分天然品和半合成品两类 1.天然品 四环素、土霉素 2.半合成品 强力霉素(多西环素) 二甲胺四环素(米诺环素) 为速效抑菌剂,103,临床应用 首选 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立克次体病 次选 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所致感染 百日咳、痢疾、肺炎杆菌所致尿道、呼吸道、胆道感染 土霉素用于肠内阿米巴病,干扰阿米巴原虫营养,104,二、四环素类注意事项 1. 禁用于对四环素类过敏的患者。 2. 牙齿发育期患者(胚胎期至8岁)接受四环素类可产生牙齿着色及

30、牙釉质发育不良,故妊娠期和8岁以下患者不可使用该类药物。 3. 哺乳期患者应避免应用或用药期间暂停哺乳。 4. 四环素类可加重氮质血症,已有肾功能损害者应避免用四环素,但多西环素及米诺环素仍可谨慎应用。 5. 四环素类可致肝损害,原有肝病者不宜应用。,105,氯霉素适应证 1.细菌性脑膜炎和脑脓肿 2.伤寒 3.厌氧菌感染 4.其他(立克次体感染),106,氯霉素注意事项 对氯霉素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本药。 由于氯霉素的血液系统毒性,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周围血象,如血液细胞降低时应及时停药,并作相应处理。避免长疗程用药。 禁止与其他骨髓抑制药物合用。 妊娠期、肝功能减退患者避免应用。哺乳期患者避免

31、应用或用药期间暂停哺乳。 早产儿、新生儿应用本药后可发生“灰婴综合征”,应避免使用氯霉素。婴幼儿患者必须应用本药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107,(六)其它抗生素类 常用的有: 主要抗革兰阳性菌的抗生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去甲万古霉素 主要抗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多粘菌素、磷霉素(福赐美仙、维尼康) 主要抗结核菌的抗生素利福霉素类,如利福平,108,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属糖肽类抗生素。去甲万古霉素的化学结构与万古霉素相近,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与万古霉素相仿。,109,注意事项,1. 禁用于对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过敏的患者。 2. 不宜用于:(1)预防用药;(2)MRSA带菌者

32、;(3)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常规经验用药;(4)局部用药。 3. 本类药物具一定肾、耳毒性,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监测血药浓度,注意听力改变,必要时监测听力。 4. 有用药指征的肾功能不全、老年人、新生儿、早产儿或原有肾、耳疾病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剂量,同时监测血药浓度,疗程一般不超过14天。 5. 万古霉素属妊娠期用药C类,妊娠期患者应避免应用。确有指征应用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以调整给药方案。哺乳期患者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 6. 应避免将本类药物与各种肾毒性药物合用。 7. 与麻醉药合用时,可能引起血压下降。必须合用时,两药应分瓶滴注,并减缓万古霉素滴注速度,注意

33、观察血压。,110,二、合成抗菌药物 常用的合成抗菌药物包括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等(一) 概述 1、喹诺酮类 2、磺胺类:肠道易吸收类、 肠道难吸收类、外用磺胺类 3、硝基咪唑类 4、硝基呋喃类,111,磺胺类药适应证,1、全身应用磺胺类药:适用于大肠埃希菌等敏感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急性单纯性尿路感染;敏感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所致的中耳炎,脑膜炎奈瑟球菌所致的脑膜炎。 复方磺胺甲噁唑可治疗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等。 2、局部应用磺胺类药:磺胺嘧啶银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度烧伤继发创面细菌感染等。,112,磺胺类药注意事项,1.禁用于

34、对任何一种磺胺类药物过敏以及对呋塞米、矾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剂过敏的患者。 2.本类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多见,并可表现为严重的渗出性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等。 3.本类药物可致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周围血象变化。 4.本类药物可致肝脏损害,可引起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肝坏死,用药期间需定期测定肝功能。肝病患者应避免使用本类药物。,113,人工合成抗菌药 (一) 喹诺酮类药物,快速杀菌剂 对细菌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第一代 萘啶酸 谱窄, 口服吸差 第二代 吡哌酸 强于前者, 口服少吸收 第三代 氟喹诺酮类,114

35、,各种喹诺酮类药特点,115,116,117,118,三、抗结核病药物 常用药物有一线药品: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喷汀、盐酸乙胺丁醇、利福定、链霉素等。 二线药品: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钠等。,119,抗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药,120,四、抗病毒药 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占临床感染性疾病的85% 常用药有:金刚烷胺、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碘苷、酞丁安、阿糖腺昔、聚肌胞、干扰素、拉米夫丁等。,121,五、抗真菌药 常用抗真菌药按作用部位分为治疗表浅真菌感染药物有十一烯酸、醋酸、乳酸、水杨酸、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念菌素、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联苯芐唑、酮康唑等。抗深部真菌

36、感染药物有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球红霉素、甲帕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等。,122,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等) 中枢反应(头痛、头晕等) 影响软骨发育 过敏反应 诱发癫痫 结晶尿等,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注意孕妇、小儿不宜使用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喹诺酮类药注意事项,123,三、合成抗感染药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124,3、硝基咪唑类 本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小,有胃肠道反应、中枢反应等。,125,4硝基呋喃类 本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头痛、严重者出现溶血性贫血等。,126,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 轻者:有恶心、呕吐等现象; 重者:引起胃出血、蛋白尿、血尿、黄疸、肝损害等。有的还会造成耳聋。 临床应用

37、中注意: (1)婴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用或慎用; (2)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3)早期用药、联合用药、疗程足够。,抗结核药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127,抗病毒药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 抗病毒药常见的不良反应: 头痛及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引起肝功能损害、贫血等。 临床应用注意:小儿、孕妇、哺乳期妇女、贫血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慎用。,128,抗真菌药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 抗真菌药毒性大(肝毒性、肾毒性、骨髓毒性、神经系统毒性、血小板减少等)。 临床使用中必须注意: 1、剂量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期间注意对肝、肾、血象要定期检验,保证用药安全: 2、霉菌感染病程较长,容易复发,治疗时注意在症状消

38、失后需继续服用一段时期以巩固疗效。,129,第二单元 消化系统药一、抗消化性溃疡药(一)抗酸药 常用药物有:氢氧化铝、碳酸氢钠、三硅酸镁等(二)抑制胃酸药(三)胃粘膜保护剂,130,二、胃肠解痉药、胃动力药(一)胃肠解痉药:硫酸阿托品、 丁澳东莨菪碱、氢溴山莨菪碱、溴丙胺太林、颠茄、匹维溴胺等。(二)胃动力药:盐酸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必利、曲美布汀、莫沙必利等。,131,三、泻药和止泻药(一)泻药: 容积性泻药乳果糖、硫酸镁、硫酸钠; 刺激性泻药有酚酞、比沙可啶、蒽醌类; 润滑性泻药有液体石 蜡、甘油、通泰等。,132,(二)止泻药:复方地诺芬酯、复方樟脑酊、碱式碳酸铋、药用炭、鞣酸蛋白

39、、盐酸洛哌丁胺、十六角蒙脱石、培菲康、肠乐、乐托尔、米雅、妈咪爱、整肠生等。,133,四、助消化药 常用药物有:胃蛋白酶片、淀粉酶片、胰酶片、乳酶生、乳酸菌素、达吉、康胃素多酶片、康彼身、干酵母、稀盐酸等。,134,五、肝、胆辅助用药 常用药物有:谷氨酸、联苯双酯、水飞蓟素、齐墩果酸、易普力、原叶琳钠,熊去氧胆酸、苯丙醇、肝泰乐、典匹布通,乳果糖。苷草酸二胺、去氧胆酸等。,135,治疗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病药的 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1、中和或减弱胃酸的药物(也称抗酸药) 主要不良反应为:碳酸盐类有产气(二氧化碳)作用,其中碳酸氢钠过量会引起碱血症;碳酸钙和铝盐会引起便秘;三硅酸镁和氧化镁会引起

40、轻泻。 2抑制胃酸药 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腹胀、食欲减退,长期用药可致胃内细菌过度生长,亚硝酸类物质升高。 3增加胃粘膜防御能力的药物(如胃粘膜保护剂)。 常见恶心、胃部不适等消化道反应,除硫糖铝外,该类药物多易引起便稀和腹泻。,136,胃肠道解痉药及胃动力药药的 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1胃肠道解痉药 肠道解痉药多为抗胆碱药,一般剂量不良反应较多但较轻,常见有口干、皮肤干燥、心悸、便秘等。 2胃动力药和止吐药 不良反应比较轻微,有头晕、便秘等,甲氧氯普胺长期应用有锥体外系反应。,137,第三单元 解热镇痛抗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 antiflammato

41、ry drugs)是一类化构不同,但都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PG)合成,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由于其特殊抗炎作用,为了与糖皮质激素(甾体)抗炎药区别,又称为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这类药物不仅临应床用广泛,且都进入家庭,其临床地位较重要。,138,1解热作用 特点:降低发热者体温,对正常者无影响(与氯丙嗉不同) 机理:抑制PG合成有关。(PG是致热物质) 发热是机体一种防御反应(巨噬细胞、白细胞吞噬活动增强,抗体生成增加等),且热型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故对一般发热患者不必急于使用退烧药;但热度过高

42、,可引起头痛、失眠,甚至惊厥,适当选用退烧药降体温是必要的,退烧是对症,应着重对因治疗。 2镇痛作用 中等度镇痛作用,临床主要用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等,对剧痛及平滑肌绞痛无效。 3抗炎作用 PG既是致痛物质,又是致炎物质,这类药物通过抑制PG合成达到抗炎作用。,139,自膜磷脂生成的各种物质及其作用以及抗炎药的作用部位示意图,140,阿司匹林(aspirin)又称乙酰水杨酸(acety1 salicylic acid)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解热镇痛及抗风湿 常用剂量(0.5g)具有明显解热镇痛作用,也可与其他药物配成复方(APC、去痛片)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关节痛、痛

43、经及感冒发热等。 大剂量(3-5g)有明显消炎抗风湿,使急性风湿热患者退热,关节红、肿、痛缓解,血沉下降,主观感觉良好,是临床首选药之一。 2抗血栓形成 小剂量(50100mg)阿司匹林可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心 梗、脑血栓) 其机理:小剂量 TXA2 (血小板)、(血管内皮)PGI2 (抗聚集) 大剂量 抑制血管内皮PG合成酶,PGI2(促聚集),141,3其他 最近报道,脑内COX-2过度表达与老年性痴呆有关,认为每天服用100mg对老年痴呆发生有阻遏作用。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最常见,口服直接刺激胃粘膜引起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饭后服用,将药片嚼碎可减轻,抗风湿剂量(高浓度)可刺激延脑催

44、吐化学感受区(CTZ)也可致恶心、呕吐。 PGs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抑制PGs合成可诱发溃疡病,故溃疡病患者禁用。,142,2凝血障碍 本药一般剂量长期使用因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使出血时间延长。大剂量可抑制肝脏合成凝血酶原(Vitk对抗)。 3过敏反应 少数患者可出现荨麻疹,皮肤粘膜过敏反应,罕见“阿司匹林哮喘”是由于抑制了环氧酶途径,使脂氧酶途径加强,白三烯生成过多所致。 4水杨酸反应 剂量过大(5g/d)时,可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总称水杨酸反应,是水杨酸中毒的表现。应立即停药、静滴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加速排泄。 5瑞夷(Reye)综合征 国外报道,病毒感染伴发热的儿童

45、或青少年服用阿司匹林有发生Reye综合症危险,表现严重肝功能不良合并脑病,虽少见,但可致死,宜慎用。,143,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又名扑热息痛(paracetamol) 作用特点: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几无消炎抗风湿作用。本品为非处方药,是很多感冒药的配伍成分,常用剂量较安全,但若剂量过大或伴肝功能不良患者应用可致肝损伤,甚至急性中毒性肝坏死。 保泰松(phenylbutazone) 作用特点:消炎抗风湿作用强,解热镇痛弱,不良反应多,已少用。,144,吲哚美辛(indomethacin,消炎痛) 作用特点:本品1963年用于临床,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消炎抗风湿作用。因不良

46、反应多,故仅用于其他药物不能耐受或疗效不显著病例。对风湿、类风湿关节炎与保泰松相似,对关节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也有效;对癌性发热及其他不易控制的发热能见效,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多见,且严重。 布洛芬(ibuprofen) 作用特点 具有较好抗炎、解热、镇痛作用,因其胃肠道反应较轻,易于耐受而较常用。 布洛芬缓解胶囊芬必得 常用于镇痛,145,萘普生(naproxen)、酮洛芬(ketoprofen) 与布洛芬同类药,其作用、用途均相似。 吡罗昔康(piroxicam)、美洛昔康(meloxicam)为同类药。 作用特点 吡罗昔康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与阿司 匹林相同而不良反

47、应较少,患者易耐受,血浆t(1/2)长(36- 45h),用量小,每天服1次(20mg)。 美洛昔康对COX-2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 强而副作用小,适应症与吡罗昔康同。 尼美舒利(nimesulide) 作用特点 是一新型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抑制 COX-2的作用,抗炎作用强而副作用小,常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等。,146,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主要不良反应 除对乙酰氨基酚外,大多数解热镇痛抗炎药均有较强的酸性,带来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胃刺激痛乃至发生胃肠溃疡和出血;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也常见:阿司匹林会引起凝血障碍和诱发“阿司匹林哮喘”。,147,解热镇痛抗

48、炎药的使用原则 1解热镇痛药属于对症治疗,不能解除疾病的致病原因,连续3天仍不退热应请医生诊治。这类药物常与组胺拮抗剂、中枢兴奋药等组成复方制剂,用于感冒的对症治疗。 2此类药物的镇痛作用属轻微、温和至中等强度,仅对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神经痛等钝痛有效,而对创伤性剧痛和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痛经例外)则几乎无效。 3除对乙酰氨基酚、安乃近外,均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类药物,布洛芬均有暂时减轻关节疼痛的作用。本类药物用于止痛,服用5日仍不见症状缓解或消失,应向医生咨询。,148,为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应在饭后服药,不空腹服药。值得注意:高龄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肝功能不全

49、的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以及有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本类药物。 4有过敏史时,不宜再用其他同类解热镇痛药,因本类药物中大多数之间有交义过敏反应。,149,常见抗感冒或解热镇痛的复方制剂有:快克胶囊、散利痛、泰诺片剂、白加黑、索米痛、速效感冒胶囊、感冒通片、感冒清胶囊、感冒通片、感冒清胶囊、日夜百服宁、泰诺林、菲迪乐、克感敏片、新帕尔克、银得菲等。,150,第四单元: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第一节 平喘药 抑制气道炎症及炎症介质是哮喘治疗的根本。,151,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本类药物因激动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而增加平滑肌细胞内cAMP浓度从而使平滑肌松弛。对各种刺激引

50、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有强大的舒张作用。也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可预防过敏性哮喘的发作。对炎症过程并无影响。长期应用可使支气管平滑肌细胞2受体减少,对各种刺激反应性增高,发作加重。目前主要发展对2受体有高度选择性的药物,并以吸入给药,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治疗和发作前预防用,152,肾上腺素(adrenaline) 对和受体都有强大激动作用。舒张支气管主要由于激动受体。 受体激动可使支气管粘膜血管收缩,减轻水肿,有利气道畅通。但受体激动也收缩气道平滑肌,并使肥大细胞释放活性物质,有不利影响。 本药仅作皮下注射,以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153,麻黄碱(ephedrine)的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但

51、缓慢、温和、持久。轻症哮喘和预防哮喘发作。 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选择作用于受体,对1和2受体无选择性。平喘作用强大,可吸入给药。但心率增快、心悸、肌震颤等不良反应较多。对有严重缺氧或剂量太大的易致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突然死亡。,154,2受体激动剂 本类药物对2受体有较强选择性,对1受体无作用。口服有效。采用吸入给药法几乎无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但剂量过大仍可引起心悸、头晕、手指震颤等。 临床常用的有: 沙丁胺醇(salbutamol,舒喘灵) 对2受体作用强于1受体,兴奋心脏作用仅为异丙肾上腺素的110。适用于夜间哮喘发作。,155,克伦特罗(clenbuterol)

52、为强效选择性2受体激动剂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为沙丁胺醇的100倍。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较少。 特布他林(tertaline) 作用与沙丁胺醇相似,既可口服,又可注射,是选择作用于2受体药中唯一能作皮下注射的药物。 福莫特罗(formoterol)和沙美特罗(salmeterol)均为长效选择性2受体激动药,作用强而持久。,156,二、茶碱(theophylline) 能松弛平滑肌,兴奋心肌,兴奋中枢,并有利尿作用。 其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对处于痉挛状态的支气管更为突出。对急、慢性哮喘,不论口服、注射或直肠给药,均有疗效。 对喘息型支气管炎,由于它能兴奋骨酪肌,可增强呼吸肌收缩力和减轻患者呼吸肌疲劳的

53、感觉。,157,近年研究证明茶碱抑制白介素-5(IL-5)介导的嗜酸性粒细胞聚积,能降低抗原和丝裂原刺檄T细胞增殖,可减少炎症细胞向支气管浸润,具有抗炎作用。 茶碱难溶于水,为提高水活性,制成复盐为氨茶碱(aminophylline)等供临床应用。 茶碱的安全范围较小,尤其是静脉注射太快易引起心律失常、血压骤降、兴奋不安甚至惊厥。,158,三、M胆碱受体阻断药 各种刺激引起内源性乙酰胆碱的释放在诱发哮喘中有重要作用。M胆碱受体阻断则能阻断乙酰胆碱作用,可用于治疗哮喘。 异丙基阿托品(ipratropium),吸人给药很少吸收。有明显扩张支气管作用。主要用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159,四、肾上

54、腺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这一作用与其抗炎和抗过敏作用有关。 倍氯米松(beclomethasone)为地塞米松衍化物。局部抗炎作用比地塞米松强百倍。气雾吸入,直接作用于气道发生作用能取得满意疗效,且无全身不良反应。长期应用也不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本品起效较慢,故不能用于急性发作的抢救。长期吸人,可发生口腔霉菌感染,宜多漱口。,160,五、肥大细胞膜稳定药 色甘酸钠(sodium cromoglicate) 无松弛支气管及其他平滑肌的作用,也没有对抗组胺或白三烯等过敏介质的作用。但在接触抗原前用药,可预防I型变态反应所致的哮喘,也能预防运动或其他刺激所致的哮喘。,1

55、61,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仅1,治疗支气管哮喘主要用其微粒粉末吸入给药。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性治疗。能防止变态反应或运动引起的速发和迟发性哮喘反应。 不良反应 : 毒性很低。少数患者因粉末的刺激可引起呛咳、气急,甚至诱发哮喘。,162,第二节 镇 咳 药 镇咳药可作用于中枢,抑制延脑咳嗽中枢;也可作用于外周,抑制咳嗽反射中的感受器和传人神经纤维的末梢。 可待因(codeine)为阿片生物碱之一。与吗啡相似,有镇咳、镇痛作用,对咳嗽中枢的作用为吗啡的14,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7-110。镇咳剂量不抑制呼吸。临床主要用于剧烈的刺激性干咳。,163,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

56、han,右甲吗南)为中枢性镇咳药,强度与可待因相等 喷托维林(pentoxyverine,咳必清) 为人工合成的非成瘾性中枢性镇咳药。选择性抑制咳嗽中枢,强度为可待因的130,并有阿托品样作用和局部麻醉作用,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和抑制呼吸道感受器。,164,苯丙哌林(benproperine) 非成瘾性镇咳药。能抑制咳嗽中枢,也能抑制肺及胸膜牵张感受器引起神经反射,且有平滑肌解痉作用。是中枢性和末梢性双重作用的强效镇咳药。,165,第三节 祛 痰 药 能使痰液变稀易于排出的药物称祛痰药。 氯化铵(ammonium choride)口服对胃粘膜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腺体的分泌,使痰液

57、变稀,易于咳出。 乙酰半胱氨酸(acetylcysteine)性质不稳定,能使粘蛋白断裂, 从而降低痰的粘滞性,易于咳出。,166,镇咳药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 l、中枢性镇咳药:分为成瘾性和非成瘾性两类。成瘾性镇咳药如可待因等,均为吗啡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它们的特点是镇咳效果好,久服易成瘾,而且有便秘、呼吸中枢抑制的不良反应,所以限制了临床应用。非成瘾性镇咳药,如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咳必清)等,作用强度大多弱于成痛性镇咳药,因无成瘾性,仅有轻度的头痛、头晕、恶心、口干等剐作用,应用更为广泛。 2外周性镇咳药:不良反应轻微,有嗜睡、眩晕、食欲不足和皮疹等。, 呼吸系统药,167,祛痰药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 1氯化铵、愈创甘油醚等:本类药又称痰液稀释药,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胃痛,较少单用,因呈酸性,过量可致高氯性酸中毒;愈创甘油醚无明显不良反应。 2刺激性祛痰药:按叶油、安息香酊等。无明显不良反应。 3粘痰溶解药:盐酸溴己新(必嗽平、必消痰)、羧甲司坦(化痰片),两药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消化道反应,有消化道溃疡者慎用或不用。 乙酚半胱氨酸(痰易净、易咳净) 不良反应主要是消化道反应,须注意的是哮喘患者可引起支气管痉挛,还要避免与氧化性药剂合用以免降低疗效。,168,平喘药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 12受体激动药: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