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产规模矿井,已经引发和存在矿山环境问题,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内容和精度除应与不同采矿阶段的要求相适应外,还应包括对已有矿山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和开发活动可能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因此,矿山的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最终应比矿山生产服务年限要长,为保证方案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方案应分阶段性和轻重缓急分期治理,根据治理的效果和资源变化情况,分阶段调整本矿综合治理方案,本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为10年,由于采煤引发的地表移动变形及地质灾害滞后于开采期,地表移动变形区土地复垦及地质灾害治理需在地表移动变形稳定后进行,故本矿山治理方案最终适用年限确定为:自本矿井扩界扩能后开采至闭坑后5年,即治理适用年
2、限为15年。为保证治理效果,建议方案5年为一个阶段,5年后重新编制治理方案。 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区自然地理 (一)、自然状况 1、地形地貌 本区属于高原山地地貌,地势总体为南高北低,矿区内最高处为矿井东侧山头,标高1898.2m,最低处为矿井北部溪沟处,标高为1789.5m,相对高差108.7m。矿区大部分面积出露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地层。 2、气象、水文 本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潮湿气候区,夏秋温暖、春冬严寒,季节性变化不明显,常年阴雨绵绵,气候变化无常,年均气温为14.4,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3.5,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0.3 。年平均降水量1223.6毫米,无霜期250天。 本区主干河
3、流为三岔河,位于矿区范围的东侧矿界外约300m,三岔河发源于西部香炉山,由阳新灰岩洞穴流出,属长江水系乌江支流。区内河床海拔在17701768.5米左右,河床两侧为高原侵蚀地貌,水流终年不断,河宽310米,一般宽6米,深0.3米左右,由于河曲发育,形成150300米宽的条带冲积平地,洪峰出现在每年59月,在附近观测量为10.50米3/秒0.30米3/秒,丰水期地表水及地下水补给河流,枯水期河水补给为地下水,动态变化大,水量受降水控制。当地区域侵蚀基准面海拔高程为1783米。 另外,矿区内的北部边界发育一条冲沟,该冲沟为季节性冲沟,由南南西流向北东东,流量不大,2007年9月实测流量为1.0/s
4、,冲沟坡降为06%之间,最后汇入矿界外北东侧的三岔河。 3、植被、土壤 矿区植被不发育,大部分在人为工程活动下演替为耕地,土壤瘠薄地段,见蕨类石松、牛毛草等零星分布的草丛,在村寨。 该区土壤分类为紫色土、紫色泥土和潮沙土。紫色土、紫色泥土含紫色砂页岩、暗紫红色角砾岩、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经耕垦熟化形成的旱作土,分布在iiiii煤矿的山坡地段。约占评估区的85%;潮沙土分布在iiiii煤矿的东面河谷边和北面的沟谷边,系由溪沟冲积物、沉积物母质经耕垦种植熟化形成的旱作地,约占评估区的15%。 二、矿区地质条件 (一)、地质 1、区域地质概况 (1)、区域地层 矿区位于大湾井田二塘向斜西南
5、翼。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石炭系(c)、二叠系(p)、三叠系(t),不同成因的第四系堆积物散布各地。见区域地层简表2-1。 (2)、区域构造 矿区位于扬子陆块黔北隆起qqqqq断陷内的二塘向斜西南翼。二塘向斜走向长约300km,幅宽约10km,为一两翼倾角较平缓的向斜,向斜走向北西,产状稳定。轴部由三叠系组成,两翼依次为二叠系和石炭系。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但在矿区范围内沿走向及倾向上未发现破坏煤层的大断层。 表2-1 区 域 地 层 简 表 系 统 组(群) 地层代号及接触关系 厚度(m)主要岩性 第四系 q 010 粘土、砂、砂质粘土、砾石 三叠系 上统 t382205 上部:黄灰、土灰色薄层至
6、块状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砂岩;下部:黄灰色薄层至块状含长石石英砂岩,底部产透镜状炼油煤一层。 中统 法郎组 t2f 055部:灰白色厚层白云质灰岩;下部:浅灰色厚层灰岩。 关岭组t2g3391058下部为黄、绿黄、绿、紫、暗紫红等杂色页岩,夹少量泥灰岩;上部浅灰至深灰色中厚层至块状灰岩,局部夹少量泥灰岩、灰质白云岩;顶部为灰色块状白云岩。 下统 永宁镇组 t1yn 191721 下部灰、浅灰等色泥灰岩、灰岩,紫、黄、黄绿、灰绿等色页岩、泥岩夹少量浅灰色泥灰岩;上部为厚层至块状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夹白云质泥灰岩、泥灰岩。 飞仙关组t1f 376700 下部青灰、灰绿色粉砂岩、泥岩,夹少量灰岩
7、薄层及条带;上部紫红、暗紫、灰色粉砂质泥岩、泥岩夹砂岩。 二叠系 上统 宣威组 p3x 67320 黄绿色、黄灰色、浅灰色、深灰色泥岩、粉砂岩、砂岩、炭质页岩、煤层相间。 峨眉山玄武组p3013玄武岩、凝灰岩,夹砂岩、泥岩。 中统 茅 口 组 p2m 300740 下部为厚层至块状灰岩、白云质灰岩,上部为深灰、灰黑色厚层至块状石灰岩夹白云质斑块及燧石灰岩。 栖 霞 组 p2q 80207 下部灰白色、黄褐色中厚至厚层状石英砂岩夹页岩、薄煤;上部为厚层- 块状灰岩、白云质灰岩。 石炭系 上统 马平组 c3mp 94.7671上部浅灰色、灰白色中厚层至块状致密灰岩,局部含白云质;下部浅灰色中厚层-
8、厚层灰岩。 中统 黄龙群 c2hn 36.2700上部浅灰色厚层-块状致密灰岩,夹生物灰岩、泥质灰岩、鲕状灰岩;下部浅灰色块状白云岩,夹似层状、透镜状灰岩。 下统 摆佐组 c1b 130480 上部浅灰色、灰白色厚层至块状灰岩,夹介壳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下部浅灰色块状细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大塘组 c1d 62579 上部深灰色厚层-块状灰岩夹白云岩;下部黄色页岩、砂质页岩、黑色页岩,夹石英砂岩、粉砂岩、燧石层。 2、矿区地质特征 (1)、矿区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有:第四系(q)、下三叠统飞仙关组(1f)、上二叠统宣威组 (2x)及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2)。现从新至老分述如下: 第
9、四系(q):为坡积物、残坡积物组成,厚010米。其结构松散,稳定性较差。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1f):分布于矿区中部及西侧山麓及山顶。上部为紫色、暗灰色紫色细砂岩、粉砂岩组成,以细砂岩为主,常夹透镜状灰岩,区域厚440-590m,评估区出露不全;中部为紫、紫灰色夹黄绿色中厚层状的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组成,以细砂岩为主,顶部夹透镜状石灰岩,中部产瓣鳃类等动物化石,底部以含较多的豆状、眼球状钙质结核之紫色粉砂岩或细砂岩与下部分开,厚250-340m,矿区出露不全;下部为灰绿色粉砂岩、泥岩及细砂岩组成,以粉砂岩为主,底部为浅灰绿色、薄层状钙质泥岩,富产瓣鳃类、腹足类等动物化石,厚60-130m,与下伏
10、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关系。 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2x):位于峨眉山玄武岩组假整合面之上,为一套近海相含煤沉积建造。厚207-259米。根据沉积特征、煤层和古生物分布情况,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p2x2):以灰至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黑色泥岩、灰黑色泥岩及煤层组成。含可采煤层五层,即c7、c8、c9、c11、c16。下段(p2x1):由c16层煤层底板至玄武岩顶,上部以浅灰至深灰色泥岩、砂岩、钙质粉砂岩,夹少量炭质、泥质页岩,以灰至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为主,下部以灰色、灰绿色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底部为暗紫色铁质泥岩及灰绿角砾状凝灰岩。本段仅c12号-煤层局部可采。 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2):
11、在矿区外北东侧图幅边角出露上段,其岩性为暗绿色至灰黑色拉斑玄武岩,具气孔状、杏仁状构造。 (2)、矿区构造 矿区内为单斜构造,地层倾角6-8。平均7,倾向230左右,产状变化小。矿区内未发现断距10m的断层,未见影响矿井开拓布置、开采的地质构造。故矿区构造复杂程度简单。 三、矿山企业概况 (一)、矿区位置、分布范围、地理坐标、区位条件 iiiii煤矿隶属于qqqqq市ttttt大湾镇管辖,属私营合资企业,位于qqqqq市ttttt大湾镇安乐村,地理坐标:东经10438081043905,北纬 264434264455。水城-赫章的省级公路从矿区北东侧通过,矿区距二塘火车站约4km,距qqqqq
12、市火车站44km,交通方便。 井田范围为一不规则的多边形,其矿界范围由9个拐点构成(详见矿权拐点坐标表),东西最宽1580m,南北最长535m,矿区面积0.6273km2,开采标高+1880+1570m。 iiiii煤矿矿界拐点坐标表 点号 x y 1 2959881.00 35465040.00 2 2959524.00 35465332.00 3 2959395.00 35465156.00 4 2959244.00 35464523.00 5 2959262.00 35463759.00 6 2959693.00 35463778.00 7 2959620.00 35464401.00
13、8 2959782.00 35464464.00 9 2959690.00 35464790.00 矿区范围位于大湾井田东南部的边角地带,北西面深部煤层属水矿大湾煤矿矿区范围,北面相邻私营小矿井分布有乐园和安乐联办整合煤矿井、通达和福兴整合煤矿井。 (二)、矿区及周围经济社会环境 大湾镇位于qqqqq市中心区西部39公里处,是ttttt在威宁、赫章县两界交界处的一块“飞地,总面积102平方公里,居住着苗、彝、白、汉等民族,辖12个行政村,68个村民组,5个居委会,总人口58000人,是ttttt人口最多,面积最大,最边远的乡镇。辖区内煤炭资源丰富,驻镇企业有水矿集团的大湾矿、木冲沟煤矿、顶拉煤
14、矿、二塘选煤厂、二塘医院、水钢赫章转运站和水矿西洋焦化等。镇内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水煤公路穿镇而过,水大支线在大湾镇境内就有二塘火车站和大湾火车站。 2007年大湾镇工农业总产值10000万元,财政总收入1000万元。农业以玉米、小麦、水稻、油菜为主,乡镇企业以煤炭生产为主。 井田范围内总共将涉及到大湾镇的安乐村三组、四组村民,共约100户,200人。目前,开采范围内的村民住户房屋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三)矿产资源及储量、矿床类型与地质特征 根据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07年10月作的贵州省qqqqq市ttttt大湾镇iiiii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07年8月底,在矿界范围内,可
15、采及局部可采煤层总资源储量为619.10万t(含村寨保安煤柱68万吨)。其中: 1、开采消耗(即采空区的资源储量)(111b)18.02万t; 2、查明的煤炭保有资源储量:286.64万t(含村寨保安煤柱50.4万吨),其中:(332)资源量42.77万t(含村寨保安煤柱2.0万吨);(333)资源量243.87万t(含村寨保安煤柱48.4万吨);(334?)资源量314.44万t(含村寨保安煤柱17.6万吨)。 iiiii煤矿矿床类型为沉积式矿床,主要可采局部可采煤层为: c7、c8、c9、c11、c16五层,煤层平均倾角为20。见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 层 编 号 煤层厚度 夹 矸 顶板岩性
16、底板岩性 煤层 间距 (m) 稳 定 程 度 最小-最大(m) 平均煤厚(m) 煤层变化规律 厚度(m)层数 c7 1.19-1.21 1.20 沿走向变化不大 无夹矸 粉砂质泥岩 泥 岩 6.0 稳定,全区可采 c8 1.06-1.25 1.15 沿走向变化不大 0.05-0.20 0-1 粉砂质泥岩 粉砂岩 稳定,全区可采 10.0 c9 0.5-1.0 0.90 沿走向变化不大,沿倾向时薄时厚。 0.05-0.15 1-2 粉砂质泥岩 泥岩 大部分可采 10.0 c11 2.10-2.50 2.30 沿走向变化不大 0.05-0.20 1-3 粉砂岩粉砂岩 稳定,全区可采 28.0 c1
17、6 1.30-1.70 1.50 沿走向变化不大 无夹矸 粉砂质泥岩 粉铪岩 稳定,全区可采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2006年8月对iiiii煤矿生产矿井作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iiiii煤矿全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0.6m3/ min,相对瓦斯涌出量:8.969m3/ 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29m3/t,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4.335m3/t。确定2006年度iiiii煤矿为低瓦斯、低co2矿井。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2006年8月对iiiii煤矿c16作出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火焰长度为15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为50,有煤尘爆炸性危险,其它煤层情况不详
18、。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2004年7月对iiiii煤矿c16煤层掘进头作出的 “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表”,c16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自燃倾向分类为三类),其它煤层情况不详。 (四)矿山设计生产服务年限、矿山开采年限、年生产能力及产量变化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该矿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 矿山服务年限=可采储量/(生产能力1.4)8年 iiiii煤矿为一改扩建煤矿,达到设计标准后,煤矿生产服务年限和开采年限为10年。 年生产能力:大湾镇iiiii煤矿为一改扩建矿井,年生产能力为15万t/a。 iiiii煤矿改扩建后,由于矿山提交(332)、(333)、(334?)类别资源量分别是42
19、.77万t、243.87万t、314.44万t,也就是说探明的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7%,所占比例较低,加上该区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因此iiiii煤矿改扩建后,产量变化较大,矿山必须加强地质勘查,才能确保产量平稳。 (五)开采历史、现状、矿山尚有生产服务年限 井田内煤层露头发育,小窑开采历史悠久,主要开采c7、c11等煤层,顺煤层斜井开采,开采深度浅,大部分未超过氧化带,开采面积在400m3,估计存有600800 m3积水,关井压产期间已全部关闭和炸封。 iiiii煤矿始建于1995年,1996年建成投产,刚投产时因资金及设备有限,生产规模很小(年产量不足1万吨),2002年以后,矿山生产规模可达到
20、1-3万吨/年。主要开采c9、c11和c16煤层,采用斜井开拓方式。 矿山建井至2007年8月31日止,已在矿区东部1718m标高以上形成了68350的采空区,消耗储量14.46万t。 矿山尚有生产服务年限:2007年经过改扩建, 矿山生产服务年限为10年 四、矿山开发方案概述 (一)、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矿管函20071553号),“关于解决煤矿资源合理配置、调整qqqqq市部分煤矿矿区范围的批复”,规划iiiii煤矿扩界扩能后的生产规模为15万t/a。 2008年iiiii煤矿编制了开发利用方案,计算矿井工业资源/储量238.2万t,矿井设计资源/储量
21、213.3万t,矿井设计可采储量167.6万t,按15万t/a规模设计,基本符合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 50399-2006)之规定。因此,确定iiiii矿井设计规模为15万t/a。 (二)、矿山开采方式、方法及开采影响范围 1、开采方式、方法 iiiii煤矿采用斜井开拓方式,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工作面采用人工爆破落煤,支护方式采用箱木进行支护。煤炭运输采用人工装入矿车,经过运输巷、运输石门,然后至斜井井底车场,再使用地面绞车提升到地面储煤场,通过汽车外运。 2、开采影响范围 根据iiiii煤矿区内煤层特征,走向南北向,倾向西,倾角7、厚度(可采煤层总厚度7.57米)、各煤层
22、间距,影响范围,经计算矿山综合厚度为7.57m(详见安全采深计算表)。应用下列公式h=mk(h:安全采深 m;m:煤层厚度 m;k:安全系数,参照地方煤矿实用手册中表633,本矿安全系数宜取100),通过计算确定安全采深为757m。可知,矿山评估范围均低于安全采深0.99米、3.18米、0.85米、1.05、1.50米。五层可采煤层合计厚度约7.57 煤层编号 煤层厚度(m) 煤层 层间距(m) 系数c值 综合作用厚度(m) c16 0.99 11 1.00 0.99 c11 3.18 1.00 4.17 14 c9 0.85 1.00 5.02 22 c8 1.05 1.00 6.07 28
23、 c7 1.50 1.00 7.57 3、地表变形量预测 基本参数选取 由于本矿为缓倾斜煤层,其开采煤层后边界角按经验数规定确定参数。同时,本矿区可采煤层甚多,均是重复采动,按规定结合不同断面考虑重复采动参数的影响。参照煤炭部制定的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附表53按覆岩性质区分的地表移动一般参数综合表(50)中的覆岩要素第三类来选取量角参数,各参数取值参考如下: 边界角: 走向边界角:0= 60 底板边界角:0=60 下山边界角:0= 54 上述预测计算模式仅是初步的或大概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很准确。今后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应根据该矿的实际情况,对每一盘区内主采区的
24、主剖面在地表布设观测点,进行长期观测,总结该矿地表变形的规律,以便指导矿井生产和地表变形预测 根据本矿开采煤层与覆岩结构特征,煤层采深与采厚比介于1161之间的特征分析,该矿井开采后地表变形浅部以形成沉陷盆地为主,而矿山西侧以地裂缝为主,同时在浅部还可能会出现塌陷坑。 由上可知,本矿开采影响范围约300km2。 (三)、废弃物处置情况 本矿在建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弃物为煤矸石、矿坑排水,另外还有生活垃圾等,各类废弃物处置情况如下: 矸石:矿井在技改扩能新建井过程中产生的矸石较多,约3000m3,矿井改扩建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之后,矿井的矸石排量为0.3万t/a左右。处置方式为建井过程中产生的矸
25、石主要用于回填工业场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矸石部分运往制砖厂,剩余矸石堆放在工业场地北部矸石场。 矿坑排水: 矿井改扩建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井下正常涌水量为20m3/h,最大涌水量为60m3/h,井下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采用混凝沉淀、消毒处理工艺。目前,本矿已经安设了矿井水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能力为30m3/h,处理后的井下水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处理要求。经处理后的的井下水部分复用于井下消防洒水,其余经场地排水沟,最终排入小河沟。 生活垃圾:现矿山有专门的生活垃圾池和粪便坑,生活垃圾靠自然腐蚀,粪便经发醇后用于家作物施肥。 (四)、选(冶)位置及生产工艺流程
26、 根据iiiii煤矿开发利用方案,本矿主要采用原煤销售,靠人工手选矸,因此无选(冶)位置及生产工艺流程。 (五)尾矿库位置、规模 根据iiiii煤矿开发利用方案,本矿主要采用原煤销售,靠人工手选矸,未建尾矿库。 第二章 矿山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矿山环境现状 (一)、土地、植被资源占用和破坏问题 iiiii煤矿开发对土地、植被资源占用和破坏问题主要体现在工业场区用地和修建矿山公路用地。矿井工业广场位于井田范围内的缓坡上,占用的土地面积为6hm2,矿山占用土地、植被资源类型主要为灌木草丛、荒山和旱地,占用耕地面积小于30%,掘井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废渣基本回填,废弃坑道,基本上没有破坏土地植被的
27、问题产生。 矿井周围无特殊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及重要文化设施,井田范围内环境质量现状良好,无大气污染 (二)、水资源、水环境变化问题 区内可采煤层缓倾斜展布于全矿区,在矿区北东缓坡地带为煤层露头,矿区北部的河流水和季节性的冲沟水沿途接受河流、泉水、煤窑水及山坡紊流的补给,雨季还有较大面积大气降水汇入,水量较大,河流水低于矿区开采煤层地表露头,可采煤层底板有页岩等相对隔水层,河流水与矿山地下水无水力联系,因此iiiii煤矿对地下水影响较小,地下水降幅仅与区内降雨补、排有关,地下水最大下降幅度约为1m,基本无影响对象。 矿区地表有季节性的冲沟水流经含煤地层露头地带,与煤层风化、氧化带直接接触,可能沿岩
28、层风化裂隙、老窑及原矿井浅部采空区渗入或突入矿井,为矿井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据调查,近几年来,矿区地表无泉点等水源地,因此,iiiii煤矿开采对地表水漏失影响范围主要为北西侧冲沟季节性水源,其影响程度小,范围约300m2。该水源主要功能为补给三岔河外,无其它如灌溉、饮用等功能。 (三)、水土污染及水土流失情况 矿区水土污染主要为矿坑排水中混合的悬浮物、矿井生产排矸石堆放场地污染。据调查,矿井现安设有矿坑排水处理设备,因此矿山排水对矿区环境污染程度小;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除部分由制砖厂利用外,其余的堆放在专门的排矸场。排矸场面积约为2hm2,堆放场地平缓,该矸石堆放场地原土地类型为一般农
29、用地(旱地),矸石污染土地主要污染物为煤矸石,污染面积比矸石场稍大,约为为2hm2。 矿区水土流失主要为矿井抽排水导致地表水漏失形成水土流失和矿山工业场区建设导致水土流失。矿区地表水漏失范围即为水土流失范围,其流失量与矿井排水和建设规模有关。据不完全统计,矿区土壤流失量小,约2t/a。 ;(四)、矿山地质灾害 iiiii煤矿未发现有崩塌、滑坡、地面沉降、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现有地裂缝地质灾害一条。主要分布在矿区沿煤层倾向方向的坡麓一带,地裂缝走向约为420m,不连续,走向方向为北西南东向,规模为小型;该地裂缝改变了该区地质环境,导致安乐村部分村寨村民房屋基础下沉,墙顶、地坪开裂,部分房屋已面危
30、房,致使矿区范围内的村寨住户不再适合居住,该区现状地质灾害较发育。 二、矿山环境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矿山开采规模、强度的不断扩大,不可避免的会扩大对环境影响的地域,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加重已有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预测因矿山采煤活动的加骤引发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日趋严重,因矿山排放矸石、废水等引起的大气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土壤污染的程度会加重。同时随着国家出台相应的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政策,人们对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意识的加强,矿山开发引发地质灾害会采以有效措施进行治理,通过排污处理工程和水环境的治理改善矿山水资源环境。矿山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地貌景观会逐渐得到治理恢复土地使用功能。 第三章
31、矿山环境影响评估 一、评估级别确定 iiiii煤矿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级别的确定是根据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等指标确定评估级别,同时还考虑相邻矿山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一)、评估范围 根据矿区所处地质环境条件,考虑到煤矿开采可能引发和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四大方面:1、引发和加剧地裂缝、地面塌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2、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土地资源及地貌景观的占用和破坏;3、矿业开发对水环境系统的影响及破坏;4、矿山废水、废液及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实地调查了解,结合矿山储量核实报告、开发利用方案报告、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开采方案报告综合分析,i
32、iiii煤矿矿山环境影响评估范围为:北西侧煤层走向方向按矿界外推到沟谷边缘;西侧评估区边缘按矿界边界外推至两条季节性干沟交汇处约250m处;南侧及南东侧以山脊第一分水岭为界;东侧及北东侧以矿界外推至河床边缘或最底一层煤层(c16)露头为评估边界。评估面积1.557km2。 (二)、评估级别 1、评估区重要程度 通过调查,iiiii煤矿评估区内居民居住分散,居民集中居住区人口200人;评估区内无重要交通要道或建筑设施;评估区内及评估区外300m远无各级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区(点);评估区内无重要、较重要水源地;耕地面积占矿山面积的比例30%。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223-2007
33、附录b评估区重要程度划分标准,iiiii煤矿评估区重要程度为一般区。 2、矿山建设规模 iiiii煤矿技改扩能后矿山建设规模为15万t/a原煤,属小型煤矿矿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223-2007附录d煤矿生产建设规模分类标准,iiiii煤矿为小型建设规模矿井。 3、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1)、地形地貌 矿区属于剥蚀中低山地貌类型,地形起伏较大,总体西高东低,地形坡度2035,地貌类型单一。 (2)、iiiii煤矿水文地质条件 iiiii煤矿水文地质条件较差,地下水类型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二类。地下水补给主要源于大气降水,矿区地形起伏大,地表迳流强烈,地下
34、水补给方式通过裂隙渗入地下,并通过层间裂隙迳流。矿井达设计生产能力后,井下正常涌水量为20m3/h,最大涌水量为60m3/h,200 m3/h。 评估区地下水对煤矿开采的影响较大。开采煤层上覆地层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为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富水等级为中等贫乏。由于含水层与隔水层相互叠置,地下水水力联系较差,但煤层开采后形成采空塌陷、冒落裂隙等进入矿井,对矿床充水影响较大。 (3)、地质条件 经实地调查,iiiii煤矿未发现有崩塌、滑坡、地面沉降、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现有地裂缝地质灾害一条,该区现状地质灾害较发育 矿区为一单斜构造,局部见小的绕曲现象,断裂构造不发育,地质构造简单。 (4)
35、、工程地质条件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矿区内工程地质岩组划分为软质岩类工程岩组及松散岩类工程岩组。软质岩岩体风化后多呈土状结构,含泥砂重,抗风化能力弱,力学强度较低,工程地质性质较差;松散岩结构松散,遇水软化,具压缩性和可塑性,力学强度低,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5)、废(矸)石、废渣、废水污染情况 iiiii煤矿排出有矸石、废水,其有害组分较少,含量低;堆矸场稳定,污染水、土环境较轻。 (6)、矿山原开采规模为3万t/a,采空面积有5000m2,采空面积较小。 通过以上各条对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后,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223-2007附录c标准,iiiii煤矿矿山地质环境
36、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评估级别为三级。 二、矿山环境影响现状评估 (一)矿山环境问题分析 矿山环境问题分析主要从以下四大类着手:矿山地质灾害;矿区土地植被等资源的占用或破坏;矿区水资源破坏;矿区水土环境污染。评估区内各类矿山环境问题分析其存在的矿山环境问题的发育程度、表现特征和成因;分析相邻矿山矿业活动的相互影响特征与程度。 1、矿山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表现特征和成因 通过对iiiii煤矿矿山环境现状调查,评估区未发现有崩塌、滑坡、地面沉降、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现有地裂缝地质灾害一条。 dlf1地裂缝:位于iiiii煤矿矿区范围内(见附图),成单组出现,裂缝边缘有小裂缝呈不规则网状连接或延伸,地
37、裂缝总体走向310方向,延伸长度约0.4公里,不连续,南东端止于iiiii煤矿北面矿界边缘,端点地表标高约1860m,北西端位于iiiii煤矿南面矿界边缘,地表标高为1870m,地裂缝走向方向与煤层走向方向近似一致,地裂缝宽度5 mm100mm,地裂缝西侧高,东侧低,上下最大错距约15 mm80mm,裂缝内浮土充填,据了解,地裂缝最早发现于2003年,裂缝开裂后最大可见深度为0.5m,地裂缝变形方式表现为拉裂,且有加大延伸趋势。根据调查,地裂缝形成原因为采空区塌陷。根据县(市)地质灾害与区划基本要求,地裂缝规模分级标准,属于小型规模。该地裂缝主要承灾对象为安乐村村寨,危及村民房屋,导致村民房屋
38、开裂,基础下沉,对应的该区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大。 2、矿区土地植被等资源的占用或破坏程度 iiiii煤矿矿区土地植被等资源的占用或破坏主要是矿区工业场地,场地现分布有堆煤场、矸石转运场、职工居住房、器材库、坑木加工房、矿灯房等。占用的土地面积为6ha(约4000m2),占矿山面积的0.6%,影响程度小,iiiii煤矿矿区土地植被等资源的占用或破坏现状环境问题不严重。 3、矿区水资源破坏环境问题方面的发育程度、表现特征和成因 iiiii煤矿矿区内北部有一条冲沟,属季节性冲沟,北东部外侧有一条河流,最低侵蚀面位于可采煤层的露头底板以下,河流与可采煤层有页岩等隔水层阻隔,矿井水与河流无水力联系。矿井
39、有少量排水,主要为老窑水和大气降雨侵蚀。矿井水主要有害物质为粉尘浮悬物,对水资源有一定污染,污染小,矿区水资源破坏环境问题一般。 4、矿区水土环境污染问题方面的发育程度、表现特征和成因 矿区水土污染主要为矿坑排水中混合的悬浮物、矿井生产排矸石堆放场地污染。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除部分由制砖厂利用外,其余的堆放在专门的排矸场。排矸场面积约为2hm2,堆放场地平缓,该矸石堆放场地原土地类型为一般农用地(旱地),矸石污染土地主要污染物为煤矸石,污染面积比矸石场稍大,约为为2hm2,矿区水土环境污染问题环境问题一般。 通过以上分析,iiiii煤矿现状环境问题不严重。 (二)矿山环境问题影响评估
40、通过现状调查,iiiii煤矿现有矿山环境问题有地裂缝地质灾害,其位置分布有安乐村村寨,危及村民房屋,导致村民部分房屋开裂,基础下沉,该区现状地质灾害较发育。 iiiii煤矿占用或破坏土地资源面积为6ha,对周边村寨人员、财产等的危害与影响程度小。 矿区水资源破坏小,对矿区及附近人员、财产、资源及重要建设工程、设施的危害与影响程度小。 矿区水土污染主要为矿坑排水中混合的悬浮物、矿井生产排矸石堆放场地污染,矿山现正常排水量为15m3/d;排矸场场地平缓,该矸石堆放场地原土地类型为一般农用地(旱地),矸石污染土地主要污染物为煤矸石,污染面积约为2hm2,矿区水土环境污染对矿区及附近人员、财产、资源及
41、重要建设工程、设施的危害与影响程度一般。 (三)矿山环境综合防治工作状况评估 iiiii煤矿现状地质灾害较发育,矿区居住居民房屋有出现裂缝等损坏现象,但对矿山环境未造成大的影响,目前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部分搬迁工作。 现状矿井只有少量排水,且大部分都是渗入地下及小河沟排出,对土地、水体污染不大,开展的防治工作有安设的排污处理系统。 (四)矿山环境质量状况及防治难度 iiiii煤矿矿区有毫家堡、周家弯子等村寨的居民居住,虽然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但地质灾害对居民的生产生活及生命财产影响程度较严重;矿区工业场地周围多为灌溉水田,其次为疏林灌丛草地,这部分土地受矿山环境问题影响的程度较严重;矿区内无
42、河流,沟谷小溪大部分具有季节性,地表水漏失现象不严重。但在雨季,流经矿区内的沟谷溪流也能通过基岩裂隙和松散岩孔隙渗入矿井,对矿井生产造成危害;现状矿井污水排放量不大,对周围水体的污染程度较轻。 综上所述,现状条件下,iiiii煤矿地质灾害较发育,采煤过程中排放的污水量不大,对环境未造成严重污染,对土地压占、损毁程度不大,对当地农业生产未造成大的影响,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到矿井设计能力后,随着煤炭开采工作的深入,出现上述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防治有一定难度。 三、矿山环境影响预测评估 (一)矿区矿业开发可能加剧的环境问题预测评估 1、矿业开发可能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根据煤层走向南北向,倾向
43、西,倾角7、厚度(可采煤层总厚度7.57米)、各煤层间距、影响范围,经计算矿山综合厚度为7.57m(详见安全采深计算表)。应用下列公式h=mk(h:安全采深 m;m:煤层厚度 m;k:安全系数,参照地方煤矿实用手册中表633,本矿安全系数宜取100),通过计算确定安全采深为757m。可知,矿山评估范围均低于安全采深。 煤层编号 煤层厚度(m) 煤层层间距(m)系数c值 综合作用厚度(m) c16 0.99 11 1.00 0.99 c11 3.18 1.00 4.17 14 c9 0.85 1.00 5.02 22 c8 1.05 1.00 6.07 28 c7 1.50 1.00 7.57
44、通过现状评估,评估区发现地裂缝一条,当地下开采形成采空区后,加剧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 2、矿业开发可能加剧土地植被等资源的占用或破坏程度预测评估 iiiii煤矿矿业开发,现已占用和破坏土地植被资源面积约为6ha,主要用途为堆煤场、矸石转运场、职工居住房、器材库、坑木加工房、矿灯房等,由于矿山继续扩大生产规模,预测评估对已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影响程度大,特别是iiiii煤矿排放的矸石就近堆放在储煤场周围,未采取有效的防滑、防垮塌的工程措施,恢复土地使用功能难度较大,危害程度大。 3、污水对环境影响程度预测评估 现状条件下,iiiii煤矿污水排放量不大,除部分生活污水外,就是矿井污水。目前在
45、矿井建有一规模不大的污水处理池,主要处理矿井污水。预测评估污水加剧对环境影响程度小,危害程度小。 (二)可能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危害与影响程度预测评估 1、地质灾害危害程度预测评估 iiiii煤矿矿区可采煤层上覆岩多为软弱的泥岩层、粉砂岩构成互层,岩石节理裂隙发育,上覆岩层厚度均小于可采煤层安全开采深度,地下开采形成采空塌陷引发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及地面沉陷的可能性大,矿区及可能影响范围内的村民和工业广场遭受矿山地下开采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 2、矿业开发可能引发土地植被等资源的占用或破坏程度影响程度预测评估 矿井改扩建后,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矿井排矸量一年约为0.3万t/
46、a,到矿山服务期满时(19年),矸石量约为5.7万吨。 因矿区工业场地周围多为农地,待改扩建后煤矿生产量会随之加大,矸石量排放量也会相应增加,若矸石继续堆放在工业场地周围,不采取措施处理,矸石堆垮塌的可能性大,一旦垮塌,将会压占、破坏农用地,部分排放到河流中,给矿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3、污水影响程度预测评估 矿井改扩建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井下正常涌水量为15m3/h,最大涌水量为60m3/h,井下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生活污水与矿井污水流入附近农田,将会造成农田污染,降低土地质量,影响农业生产,预测评估认为iiiii煤矿矿业开发排放的污水引发的环境问题严重性较大,危害程度较大。 4、
47、矿业开发引发水环境破坏对矿区地质环境问题的预测评估 矿区地表有季节性的冲沟水流经含煤地层露头地带,与煤层风化、氧化带直接接触,可能沿岩层风化裂隙、老窑及原矿井浅部采空区渗入或突入矿井,为矿井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随着开采范围的扩大,对地表水漏失影响范围扩大,预测评估矿业开发引发水环境会越来越严重,危害程度大。 (三)矿山环境质量、影响程度及防治难度预测 1、因可采煤层上覆岩多为软弱的泥岩、粉砂岩,且均小于可采煤层安全开采深度。随着地下开采形成采空区面积、范围的增加,引发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的可能性不断加大,矿山生态环境质量会随之下降,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大,造成的危害程度大,防治难度较大; 2
48、、矸石堆场面积不断增大,压占土地面积增加,矸石堆垮塌造成的生态安全问题增多,矸石周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对周围农业环境的危害程度较大,防治难度较大。 3、污水对周围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加,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危害程度较大,防治难度较大。 4、随着开采范围的扩大,对地表水漏失影响范围扩大,预测评估矿业开发引发水环境会越来越严重,危害程度较大,防治难度较大。 四、矿山环境影响综合评估 1、iiiii煤矿是技改扩能煤矿,扩建后年产原煤15万t/a的小型矿山,采矿方式为井下开采,现状地质灾害较发育,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矿区工业场地对土地(耕地、疏林灌丛草地)的压占、部
49、分污水对水体、附近土地的轻度污染。 2、通过矿山环境影响预测评估,随着矿业活动强烈,地下开采形成采空区的面积和范围会不断扩大。因可采煤层上覆岩层厚度均小于可采煤层安全深度,采空区引发地面塌陷、崩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矿区及可能影响范围内的村民和工业场地受危害的程度较严重,防治难度较大。 3、排矸堆场随着煤矿开采量的增多、排矸量的增多占用面积会不断扩大,若不在非耕地区进行定点、安全排放,并采取工程保护措施,一旦矸石堆垮塌,将会对矸石堆周围农田及矿山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危害程度较大,但可通过工程措施进行防治,防治难度较大。 4、矿井污水及生活污水也会随着矿井开采工作延续和加大,排放量会不断
50、增多。因工业场地周围是耕地,污水若不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将会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程度较大,但可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进行防治,防治难度小。 小结: 通过对iiiii煤矿矿山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估,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223-2007)表e.1矿山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和表e.2矿山地质危害程度分级表依据,iiiii煤矿矿业活动引发和加剧的地质灾害影响对象一般村庄、分散居民区、一般交通线和工程设施,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较严重,影响程度较严重;iiiii煤矿矿业活动影响的土地资源类型为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对矿山环境的影响程度为较严重,防治难度较大;iiiii煤矿矿业活动对水资源的影
51、响是小范围地表水漏失,对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小,影响程度为较严重,防治难度较大;iiiii煤矿矿业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为污水对水体、附近土地,其影响程度轻度,防治难度小。综合评估认为,iiiii煤矿矿山环境影响程度为较严重级别。 第四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 一、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山”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矿业开发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谁破坏,谁治理原则 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治理,谁
52、受益”的原则,明确采矿权人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义务和责任。 (三)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 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环境保护与开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根据矿业活动所危害的对象,程度与治理难度进行分区,分段治理。 二、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相关要求,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管理机制,规范矿业活动,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矿业活动协调发展;制定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确保矿山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二)阶段目标 1、建设期及运行期目标 建立矿山
53、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管理及执行机构,促进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制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矸石安全排放方案、污水处理方案、土地复垦与植被恢复方案等);根据任务安排,按计划、分步骤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保护及治理效果应达到所制定方案的目标要求。 2、闭矿后目标 恢复矿区植被;地质灾害隐患基本消除;对所占用的耕地进行复垦和恢复土地使用功能;排矸堆场地不存在安全隐患;矿井污水及生活污水均达标排放;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全部实施完成并达到预期标准。 三、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任务 (一)制定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环境保护与综合防治方案 1、在地质灾害危险性
54、大区,设立禁采区禁采,确保采区地上部分工业场地及居住居民的财产及生命安全。 2、对矿区内和影响范围内的分散居民住户进行搬迁避让,防止因采空区塌陷危害人、财、物安全。 3、选择恰当地段(荒地沟谷)作为排矸弃渣场,避免雨季造成弃渣场滑坡或引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4、矿山开采时,严格按有关规程、规范执行,避免引发地质灾害。 5、矿山开采引发地表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后,必须实施监测和及时有效的回填工程等土地复垦措施。 (二)制定土地复垦及植被恢复方案 1、土地复垦方案 工业场地清理、平整、覆土;复垦为耕地的平整土地实施土壤改良;在边坡、矸石堆场地修挡土墙及排水沟;在复垦为耕地的场地周围修蓄水池。 2
55、、植被恢复方案 工业场地绿化;复垦为林草地的场地种植适生植被。 (三)制定污水防治方案 在工业场地建污水处理池,对生活污水、矿井污水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 第五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总体布局 一、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分区 (一)矿山环境保护区 1、重点保护区 iiiii煤矿重点保护区主要是工业场地和iiiii村民居住区永久性禁采区。工业场地禁采区面积约4hm2,iiiii村民居住区禁采区面积约12hm2。 2、次重点保护区(区) 次重点保护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这一区域内因地下采煤形成采空区后出现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大。这一区域面积约89.78hm2。 3、一般
56、保护区 一般保护区是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区),这一区域地下无可采煤层,而且相邻采煤活动对这些地段影响小,受矿山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这一区域面积约35.26hm2。 详见附图2 (二)综合治理区 综合治理区集中分布在重点保护区的工业场地区和iiiii村民居住区、次重点保护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 1、近期综合治理区(建设期) 近期综合治理区主要是重点保护区工业场地和iiiii村永久性禁采区。 2、中期综合治理区 中期综合治理区主要是次重点保护区,治理目标是监测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3、远期综合治理区(闭矿后) 远期综合治理区主要是闭矿后的工业场地区,治理目标是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 二、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VB结构化程序设计》课件
- 2024专线接入合同(示范合同)
- 小学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 2024城区道路常年花卉布置项目合同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精细有机合成》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管理沟通》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有机产品认证标志使用许可合同
- 2024家装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2024超市转让合同协议书范本
- 七选五2024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 美标钢结构地脚螺栓设计(抗拉)的技术总结
- 仁爱英语七年级上册句型转换专练
- 穿甲弹的发展历程课件
-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课件
- 地磁学教学课件
- 气质检测制度
-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六年级上册八可能性可能性定稿PPT
- 建筑施工承插型插槽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DB33T1117-2015
- 名企丽水剪力墙结构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篮球比赛记录表
- DB33-T1223-2020《淤泥固化土地基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