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2014高中历史 高频考点14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课件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创新设计】2013-2014高中历史 高频考点14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课件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创新设计】2013-2014高中历史 高频考点14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课件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频考点14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 2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仍坚持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3怎样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提示: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从农业入手,具有相当的现实性,符合苏联社会亟待解决的政治经济矛盾的迫切需求。他的改革使苏联人民摆脱了斯大林某些教条的束缚,改革对于苏联乃至整个社会主义世界都具有重要影响。但从根本上来说,他的改革是失败的,仍没有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的束缚。,4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有何区别? 提示: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农业领域,而勃列日

2、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工业方面。 5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本质不同? 提示: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6三次改革和苏联解体之间有何联系? 提示:(1)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导致这一体制的弊端和政策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成为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7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有哪些启示? 提示:(1)社会主义国家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曾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

3、端日益明显。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改革必须依据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改革应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4)搞社会主义建设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宗旨。,1从1953年到1964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3 810万吨增加为8 500万吨,煤产量从32亿吨增加为55亿吨,石油产量从5 280万吨增加为223亿吨,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

4、1042卢布。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 a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 b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 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重点,故b项错误;尽管a项表述正确,但本题介绍的是工业方面的成绩,与农业无关,所以不能选a;赫鲁晓夫改革时期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以不能选c;赫鲁晓夫在斯大林模式的基础上,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d,2在苏共的某次全会上,对当时的领导人作出这样的评价:“个人集权,随心所欲,自

5、我吹嘘,任人唯亲,管理混乱,外事不慎等。”该领导人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时代,对斯大林个人崇拜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从材料中“对当时的领导人作出评价”可以排除a项;戈尔巴乔夫主张“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从材料中“个人集权,随心所欲”可以排除d项;b、c两项相比较,从“外事不慎”可知只有赫鲁晓夫与之相符,“外事不慎”是指赫鲁晓夫时期的古巴导弹危机事件。 答案b,3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开垦、开垦、再开垦”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经济体制改革。a项是列宁;b项是斯大林;d项是戈尔巴乔夫。本题考查赫鲁晓夫的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