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护板人机工程培训.ppt_第1页
门护板人机工程培训.ppt_第2页
门护板人机工程培训.ppt_第3页
门护板人机工程培训.ppt_第4页
门护板人机工程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门护板人机工程培训,一、人机工程概述 二、内开手柄人机布置 三、ARMREST人机工程分析 四、盒式拉手的人机分析 五、关门拉手人机分析 六、乘员进出空间 七、前后排空间 八、地图袋物品取放 九、NVH提升,以下内容仅作为设计参考,一、概述,人机工程是研究人与机器之间一种交互界面,这种界面能够使人舒适的环境中操作机器时更为方便,身体和心里都不易产生疲劳感。 人机工程包括:,人机系统构成图,人机系统因素,一、概述,以下相关人机参数来源于人体尺寸。 人体尺寸见下图:,二、内开手柄人机布置,2.1内开手柄的布置区域,内开手柄布置区依据H点进行定义。,2.1.1前门内开手柄布置,内开手柄布置区域为右图

2、阴影部分。,作图方法如下: (1)在侧视图上确定SgRP点。做出点A,点A与SgRP点同高,并根据座椅靠背角向后偏置下表中的数值。,(2)从点A向上做62mm直线段,线段末端即为B点。 (3)以点B为圆心,做一个半径522mm的圆弧,与armrest交点即为C 点(如果armrest高度未知,即为SgRP点向上190mm水平线交点),与SgRP点向下100mm水平线交点即为D点。在SgRP点上128mm做一条直线,与圆弧的交点为点I,从点C到点D线段即为在armrest以下手的后侧触及边界。 (4)从点C水平向后做出62mm直线段,端点即为点E。 (5)以点E为圆心,406mm为半径做圆弧,与

3、armrest向上30mm的直线交与点F(或者在armrest高度未知的情况下GgRP点向上220mm)。 (6)以点F为圆心,406mm为半径,从点E起向车门窗框线做圆弧,自点E至与窗框线的交点部分圆弧即为armrest上部分手的向后触及边界。 (7)根据SAE J287做出手触及最前边界,SgRP点向下100mm的水平线与最前边界线交点为点G。在SgRP点向上128mm做水平线,与手触及最前边界交点即为点H。手触及最前边界确定了门护板上控制原件的布置最前位置(除外后视镜、HUD、安装在门护板上的座椅调节),二、内开手柄人机布置,400LH线被用在最多的车辆布置上。如果门护板距离乘员中心线不

4、足400mm,左侧400mm线可以进行调整。 (8)将SAE J287最前手触及线向后偏置100mm,与HI交与点H,与GD交与点G。经过H和G的偏置弧线即为最舒适前边界(不需要屈身即能接触)。 (9)连接3、7、8段落中所确定的点D,点G,点G,这些点都在SgRP点下100mm直线上。点D,点G,点G形成的边界为不需要全部手握所能达到的下边界。 (10)连接3、7、8段所确定的点I,点H,点H,这些点在SgRP点上128mm直线上。点I,点H,点H形成的边界即为能够全部手握所能达到的下边界。,二、内开手柄人机布置,四、门护板总布置可行性设计及分析,2.1.2后门内开手柄布置,二、内开手柄人机

5、布置,内开手柄布置区域为右图阴影部分。,作图方法如下: (1)在侧视图中确定SgRP点。根据下表由SgRP点水平向后,确定点A。,(2)由点A竖直向上149mm,确定点B。 (3)以点B为圆心,406mm为半径做圆弧,圆弧上端到后门上边界,下端点在点C,同时点C在SgRP点,四、门护板总布置可行性设计及分析,下100mm。在圆弧上确定点D,点D在SgRP点上128mm。这个圆弧即为门护板或armrest上控制件的布置后边界。 (4)在SgRP点竖直向上255mm,确定点E。 (5)根据后座椅靠背角,由点E向前一定距离确定点F。,(6)以点F为圆心,340mm为半径,做圆弧,与点D和点C之间的圆

6、弧交于点G,圆弧上端点H,距离SgRP点327mm。在圆弧中间选一点I,距离SgRP上侧128mm。点G确定了不需要手握的下侧触及边界。 (7)连接点D和点I。该线段即为可以手握(如玻璃升降手摇柄) (8)从点H做一条与竖直方向夹角2度(向后方向)的直线,交于后门护板伤边界于点J。从点G到点J的线段即为门护板部件的前侧手触及边界。,二、内开手柄人机布置,四、门护板总布置可行性设计及分析,二、内开手柄人机布置,2.1.3前门手触及面确定方法,Hx,四、门护板总布置可行性设计及分析,二、内开手柄人机布置,2.1.3前门手触及面确定方法,详细做法可参考SAEJ287,Hx踵点与H点水平距离,(7)根

7、据控制件距座椅对称面的纵向距离,确定控制点离通过H点水平的高度。,四、门护板总布置可行性设计及分析,二、内开手柄人机布置,2.2内开手柄操作空间,三、armrest舒适性,3.1 成型方式 门护板乘客扶手可以和门本体一体注塑成型,也可以单独成型。 为了满足一定的触感,通常会手工包覆带有海绵层的表皮,或者预先在扶手上垫上一块海绵块,然后手工包覆表皮,也可以先进行发泡然后包覆表皮。,单独成型,一体成型,三、armrest舒适性,3.1、armrest尺寸,为满足舒适性,armrest尺寸必须达到下面要求:,armrest 平面宽度50mm 推荐80mm armrest Y向倾角 6 推荐6 arm

8、rest X向倾角 8 armrest 高度h(相对H点) 165mm-220mm Armrest与扶手箱高度差 30mm。,X向视图,Y向视图,3.1、armrest舒适区,三、armrest舒适性,肘部舒适区 : 避免控制键、拉手盒布置在此区域。 小手臂舒适区 : 避免凸出周边面的控制键、电器开关; 尽可能采用内凹 结构,使控制键、电器开关内藏。,armrest 舒适区分为小手臂舒适区和肘部舒适区。 舒适区位置见右图。肘部A+B,小手臂C。,四、盒式关门拉手的布置及尺寸,4.1、盒式关门拉手说明,(1)盒式关门拉手可以与开关面板一体,也可以单独使用。 (2)如果存在鸭脖式关门拉手,盒式拉手

9、可以取消。 (3)盒式拉手可以由armrest或开关面板上的缺口与本体形成,可以减少零件。 (4)右下图是一种盒式关门拉手派生结构。,4.2、盒式关门拉手尺寸,为满足舒适性要求,以下表格中的数值可以作为盒式关门拉手设计时的参考尺寸。,四、盒式关门拉手的布置及尺寸,4.3、盒式关门拉手布置区域,四、盒式关门拉手的布置及尺寸,A值:前门 190mm 后门 160mm,(1)盒式关门拉手的布置区域在B区与C区选择,优先在B区布置。 (2)如果在C区的要考虑不能占用肘部舒适区。,五、鸭脖式关门拉手的布置及尺寸,5.1、鸭脖式关门拉手说明,(1)鸭脖式关门拉手作用有两个,可以开关门使用,作为乘客扶手使用

10、。对整个门护板造型也起到点睛作用。 (2)为增加舒适性,关门拉手可以注塑、喷漆、喷软触漆、包覆皮革、增加橡胶件。 (3)关门拉手可以与内开手柄做成一体,如右下图。 (4)关门拉手属于受力件,上下必须通过螺钉固定在钣金上。,五、鸭脖式关门拉手的布置及尺寸,5.2、鸭脖式关门拉手尺寸,尺寸说明: 关门拉手与X负向夹角 D 关门拉手内壁与门护板距离 L 关门拉手有效手握长度 G 关门拉手手握部分周长,B11FL,M11,T21FL,五、鸭脖式关门拉手的布置及尺寸,5.3、鸭脖式关门拉手布置区域,鸭脖式关门拉手布置在B区。,要求: 不屈身能够全部握到关门拉手,正常手握姿势,五、鸭脖式关门拉手的布置及尺

11、寸,5.4、鸭脖式关门拉手硌手问题,(1) 硌手原因: 关门拉手本体与护盖配合处,凸出的棱边导致硌手 本体或护盖的分型线过高也会导致硌手,B11,T11FL,(2)分型线高度极限 棱边或分型线超过0.3mm就会引起硌手感觉。,五、鸭脖式关门拉手的布置及尺寸,5.4、鸭脖式关门拉手硌手解决措施,解决硌手措施有以下几个方法:,(1)关门拉手表面包覆软饰材料或喷软触漆,或通过 二次注塑增加橡胶材料。图-1、图-2 (2)掌心部位为一个件。图-3、图-4,图-1,图-2,图-3,图-4,五、鸭脖式关门拉手的布置及尺寸,(3)关门拉手本体和护盖结合处倒角处理。图-1 (4)在分模线两侧0.3mm范围内不

12、做皮纹。图-2,图-1,图-2,六、乘员进出空间,(1)在总布置尺寸中 L18 :第一排腿部进出空间 L19:第二排腿部进出空间,L18、L19为座椅坐垫(或座椅托架)到门护板(或立柱护板过渡处)最小水平尺寸。 (在立柱护板过渡处上方,车门全开状态,在门槛护板以上102mm的高度处量取。),(2)尺寸量取,6.1 进出空间尺寸定义,六、乘员进出空间,6.2 进出空间尺寸要求,前排进出空间尺寸L18300mm 后排进出空间尺寸L19300mm,七、前后排空间,7.1肩部空间: SgRP向上254mm到车身腰线的高度范围内,两侧车门护板之间的最小距离。即W3。 要求:前排1360mm。 后排1350mm 7.2臀部空间: SgRP点向下25mm到向上76mm之间的高度范围内两侧车门护板之间的最小距离。即W5。 要求:前排1235mm 后排1200mm,八、地图袋物品取放,8.1 尺寸要求 在满足置物空间大小的前提下,地图袋开口宽度与深度需要满足一定的关系,否则会造成取放物的不方便。地图袋深度A与开口宽度B需满足下表中关系。,八、地图袋物品取放,8.2 ARMREST下边缘到座椅距离。,(1)ARMREST下边缘与座椅的的距离应大于100mm(右图尺寸A)。,(2)距离座椅调节器 对与手轮式座椅角调器,要求该距离大于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